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俐 杨云龙 +1 位作者 崔妍 吴永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7-1340,1374,共5页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96例、非高龄老年组(65岁≤年龄<80...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96例、非高龄老年组(65岁≤年龄<80岁)80例和绝经后非老年组(年龄<65岁绝经后女性)40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钙、血磷、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peptide,P1N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基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和临床等指标的差异。其中140例患者初次静滴唑来膦酸5 mg治疗,并按年龄分为80岁以上组(80^+组)75例和80岁以下组(80^-组)65例,观察两组输注唑来磷酸后两周内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cute-phase response,APR)的情况。结果非高龄老年组血肌酐水平高于绝经后非老年组(P=0.01);高龄老年组与绝经后非老年组比较,血肌酐偏高(P=0.000),25(OH)D水平偏低(P=0.007),PTH水平偏高(P=0.032)。随着分组平均年龄的增大,CTX与P1NP有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组的APR总体发生率与8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发热、肌骨痛的发生率在80^+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并非都表现为低转换。初次使用5 mg唑来膦酸静滴,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肌骨痛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骨质疏松 骨代谢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反应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45例鼻咽癌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镭 马林 +4 位作者 周桂霞 冯林春 曲宝林 徐寿平 谢传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的经验及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观察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5例,鼻咽癌原发病灶(pGTVnx)及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76Gy/32~33F,高危区(CTV1)60~66Gy/32~3...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的经验及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观察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5例,鼻咽癌原发病灶(pGTVnx)及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76Gy/32~33F,高危区(CTV1)60~66Gy/32~33F,低危区(CTV2)49.5~56.1Gy/32~33F。根据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结果:随访时间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皮肤急性反应发生率1级75.6%、2级17.8%、3级2.2%;口腔黏膜急性反应发生率1~2级97.8%,3级2.2%;急性腮腺损伤发生率1级48.9%,2级46.7%,无3级损伤。鼻咽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88.9%和90.0%,无肿瘤进展及局部复发。结论: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严重急性反应发生率低,且治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急相反应
下载PDF
Acute phase reaction and acute phase proteins 被引量:14
3
作者 GRUYS E. TOUSSAINT M.J.M. +1 位作者 NIEWOLD T.A. KOOPMANS S.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45-1056,共12页
A review of the systemic acute phase reaction with major cytokines involved, and the hepatic metabolic changes, negative and positive acute phase proteins (APPs) with function and associated pathology is given. It app... A review of the systemic acute phase reaction with major cytokines involved, and the hepatic metabolic changes, negative and positive acute phase proteins (APPs) with function and associated pathology is given. It appears that APPs represent appropriate analytes for assessment of animal health. Whereas they represent non-specific markers as biological effect reactants, they can be used for assessing nutritional deficits and reactive processes, especially wh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cute phase variables are combined in an index. When such acute phase index is applied to separate healthy animals from animals with some disease, much better results are obtained than with single analytes and statistically acceptable results for culling individual animals may be reached. Unfortunately at present no cheap, comprehensive and easy to use system is available for assessing various acute phase proteins in serum or blood samples at the same time. Protein microarray or fluid phase microchip technology may satisfy this need; and permit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numerous analytes in the same small volume sample and enabl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systemic reactivity and nutrition with disease specific variables. Applying such technology may help to solve health problems in various countries not only in animal husbandry but also in human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hase protein acute phase reaction Animal health ASSESSMENT CYTOKINE INDEX NUTRITION
下载PDF
肌少症治疗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4
4
作者 夏维波 付勤 +1 位作者 王鸥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防治骨折的策略主要聚焦于骨骼和增加骨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 骨矿含量 肌生长抑制素 胃饥饿素 脂肪浸润 受体激动剂 骨质疏松 运动疗法 脂肪量 下肢肌
下载PDF
SAA在固有免疫防御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涛 雷蕾 蒋瑾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家族由SAA1至SAA44个蛋白组成。作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蛋白,在机体受到创伤和感染等激发因素时,SAA1和SAA2可在血清中急剧增加,SAA可作为多种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的生物指标。SAA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均可表达,在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家族由SAA1至SAA44个蛋白组成。作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蛋白,在机体受到创伤和感染等激发因素时,SAA1和SAA2可在血清中急剧增加,SAA可作为多种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的生物指标。SAA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均可表达,在感染、固有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炎症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SAA的部分生物学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在宿主防御中的重要作用已较为确定。近年来随着SAA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感染免疫多种途径中发挥作用。本综述重点介绍SAA在固有免疫防御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对近10年SAA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尤其是5年内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急性时相反应 感染 固有免疫 SAA激活序列 SAS激活因子
下载PDF
比较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皮勇 尚红玲 王宏博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其中行EST患者8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指标...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其中行EST患者8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开腹组和EST组的IL-6、PCT和CRP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EST组的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5 d两组的IL-6、CRP、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和EST组的Ig G、Ig A、Ig M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 EST组的Ig G、Ig A、Ig M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传统开腹组术后的CD4+、CD4+/CD8+水平低于EST组(P<0.05),C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传统开腹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EST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相比,EST对机体组织损伤小、免疫抑制轻,虽短时间内出现炎症反应增强,但经过对症治疗,对于患者生理和免疫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同时EST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疼痛轻微,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术 内镜 急性时相反应 免疫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理照 丁梯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794-3797,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A 组)和全身麻醉组(B 组...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A 组)和全身麻醉组(B 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T0)、气腹后15 min (T1)、和停气腹后10 min(T2)的 MAP、HR、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B 组 T1时的 MAP 和 HR[分别为(95.4±4.6)mmHg、(90.5±12.2)次/min]明显高于 A 组[分别为(87.1±6.0)mmHg、(83.2±13.5)次/min](t1=7.81,t2=6.98,均 P <0.05);B 组 T1、T2时的 E、NE 和 T2的CRP[分别为(242.1±40.5)ng/L、(271.5±31.5)ng/L、(238.0±41.8)ng/L、(265.1±40.6)ng/L、(39.3±3.9)mg/L]均明显高于 A 组[分别为(195.7±28.0)ng/L、(236.9±20.3)ng/L、(191.3±31.8)ng/L、(239.2±34.2)ng/L、(26.3±3.8)mg/L](t1=10.02,t2=8.06,t3=9.42,t4=8.69,t5=9.48,均 P <0.05);A 组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2±0.8)min、(11.2±7.3)min]明显短于 B 组[分别为(16.4±0.8)min、(18.8±0.4)min](t1=9.81,t2=9.60,均 P <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则能较好地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全身 急相反应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注射液用于骨质疏松时急性期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潇潇 李萍 +1 位作者 刘芳 赵荣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501-2503,2520,共4页
与口服制剂相比,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时每年输注1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是临床输注唑来膦酸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等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急性期反应(APR)的发生率可能与年龄、种族、体重指数、骨吸收... 与口服制剂相比,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时每年输注1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是临床输注唑来膦酸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等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急性期反应(APR)的发生率可能与年龄、种族、体重指数、骨吸收抑制药的应用、血25(OH)D水平相关。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急性期反应的防治。本研究旨在对注射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注射液 急性期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与牙周炎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娟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13-515,共3页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期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牙周炎是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炎症刺激可导致机体发生急性期反应,引起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本文就CRP与牙周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期蛋白 急性期反应 牙周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体积与浆核复杂性在感染和应激性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艳慧 王明山 +3 位作者 杨丽红 谢耀盛 张卓 吴秀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意外及大手术后等常见应激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体积、浆核复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125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66...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意外及大手术后等常见应激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体积、浆核复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125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66例大手术后患者及69名健康对照者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值和NE的体积(NEV)、电导率(NEC)、光散射性(NE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NEVSD、NECSD、NE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细菌感染组NEV、NES、NEVSD分别为154.3±15.2、135.7±9.9、26.8±4.2,大手术后组分别为147.2±8.9、141.5±7.7、23.0±2.8,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分别为144.9±5.2、146.0±5.0、19.6±1.6,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9.7±4.6、145.0±3.8、1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650、38.122、54.604,P均〈0.05),以急性细菌感染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最为显著。应激性疾病组(合并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和大手术后组)的NEV、NES、NEVSD分别为146.5±9.5、144.3±9.4、21.3±3.3,与急性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40、7.533、-8.999,P均〈0.01)。ROC曲线分析NEVSD、NEC、NES、NECS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45、0.833、0.849,其中NEVSD的临界值(cut-off值)≥24.0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3.3%和82.0%。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常见应激性疾病可使中性粒细胞体积、胞核大小及胞浆颗粒等发生明显变化,以细菌感染性疾病变化最明显;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预测细菌感染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WBC计数和NE值,以NEVSD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急相反应 中性白细胞 细胞大小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acute blood stasis model 被引量:5
11
作者 Zhang Junxiu Feng Yu +4 位作者 Li Shaodan, Liu Yi Zhang Yin Guo Yunxia Yang Minghu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8-115,共8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model of acute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75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model of acute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75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lly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assessed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0, 1, 3 or 6 h after stasis)(n = 15). The acute blood sta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rat tail-vein injection of high-molecular-weight dextran. After Electrocardiograph(ECG) detection at predetermined times(0,1, 3 and 6 h after induction of stasis),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blood and cardiac samples were harvested for analysis. Hematoxylin-eosin(HE)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for histopathological detection; 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romboxane B2(TXB2) and 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 concentrations; 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reaction system was used to detect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m RNA expression;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 protein expression.RESULTS: The ST segment in the ECG showed gradual elevation after induction of stasis and continued elevation at a high level at 3 and 6 h. The HE staining showed changes in myocardial cell necrosis and tissue dissociation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along with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Result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immediate changes in blood stasis and lumen occlusion in the microvasculature, along with endothelial cell swelling.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TXB2 concentrations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6-Keto-PGF1αconcentrations were immediate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XB2/6-Keto-PGF1αratio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ICAM-1 m RNA expression showed an unstable elevation while VCAM-1 m 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VE-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stasis acute-phase reaction MICROVESSELS Endothelial cells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原文传递
改良水化方法对哩来麟酸注射液急性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蕊 朱丛丛 +2 位作者 李晓宇 王蕾明 赵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行建立的改良水化方法对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急性期反应(APR)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风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拟接受首次或二次密固... 目的探讨自行建立的改良水化方法对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急性期反应(APR)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风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拟接受首次或二次密固达治疗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水化组和常规水化组。改良水化组患者在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各500 ml,用药前、后2 h内在护士照护下应用量水模具饮水各750 ml,总入液量>2500 ml;常规水化组患者仅被叮嘱在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多饮水,要求总饮水量>2000 ml,但未提供量水模具,用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冲管,总入液量>2000 ml。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3 d内APP发生情况和用药后第3天Scr水平的差异。结果共190例患者纳入研究,改良水化组100例,常规水化组90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首次与二次应用密固达者比例、用药前最低骨密度T值及用药前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滴注密固达后3 d内改良水化组APR发生率和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水化组[40.0%(40/100)比68.9%(62/90),P<0.01;23.0%(23/100)比44.4%(40/90),P<0.01]。改良水化组中首次和二次用药者APR发生率和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水化组中相同用药次数者[首次用药:53.3%(32/60)比73.6%(39/53),30%(18/60)比50.9%(27/53);二次用药:20%(8/40)比62.2%(23/37),12.5%(5/40)比35.1%(13/37)],二次用药者APR发生率和乏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首次用药者[20.0%(8/40)比53.3%(32/60),17.5%(7/40)比41.7%(25/60)];常规水化组中二次用药者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首次用药者[0%(0/37)比13.2%(7/5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水化组和常规水化组均无一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Scr水平分别为(52±20)和(52±13)μmol/L。结论改良水化方法可有效降低首次与二次使用密固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水化 骨质疏松 急性期反应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房水炎性因子、角膜知觉、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召圆 董宁宁 +1 位作者 栾红岩 姜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房水炎性因子、角膜知觉、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48例(56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例27眼...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房水炎性因子、角膜知觉、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48例(56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例27眼)、对照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例29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房水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上方角膜和中央角膜知觉阈值;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4 mm瞳孔直径下全眼、角膜高阶像差。结果:观察组术后房水PGE2、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45.62±5.71)ng/L比(63.65±5.62)ng/L、(15.25±3.21)ng/L比(24.59±6.13)ng/L、(17.16±1.28)ng/L比(25.74±4.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阈值高于对照组(4.55±0.50比4.20±0.33、5.68±0.49比5.5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眼高阶像差各指标均降低(P<0.05);角膜高阶像差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前、术后全眼及角膜高阶像差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能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全眼高阶像差,但不影响角膜,能改善角膜知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白内障摘除术 房水 急性期反应 角膜知觉 高阶像差
原文传递
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李敬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92-94,98,共4页
目的:观察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观察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归化痰消梗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水平、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81/84),高于对照组的86.90%(7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H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化痰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芪归化痰消梗汤 丁苯酞 中医证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诱发急性相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5
作者 叶欣 田欣 +1 位作者 邱婧文 周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A)治疗骨质疏松后诱发的急性相反应(APR)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5 mg ZA治疗的中位年龄67岁的471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A)治疗骨质疏松后诱发的急性相反应(APR)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5 mg ZA治疗的中位年龄67岁的471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APR分为有APR组(n=79)与无APR组(n=39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R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治疗持久性,并分析其治疗依从性。结果注射ZA后首次APR发生率为33.2%,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而逐渐递减。首次输注ZA或无口服双膦酸盐史、高血磷水平是APR的独立危险因素。有APR组患者的3年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分别为53%、44%,无APR组则为52%和4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使用ZA的持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A治疗骨质疏松时易发生APR,但其对ZA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影响不明显。首次使用ZA、无口服双膦酸盐史和高血磷水平是AP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急性相反应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依从性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与性别和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史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佶 吴惠英 +1 位作者 边平达 陈锦平 《中国医药》 2020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APR)与性别和双膦酸盐类(BPs药物使用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1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后,...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APR)与性别和双膦酸盐类(BPs药物使用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1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后,记录患者在72 h内发热、肌痛、胃肠道症状、流感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APR的发生情况,并分析APR与性别和BPs药物使用史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间常见AP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有BPs使用史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热、肌痛、胃肠道症状、流感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APR发生率明显低于无BPs使用史的患者[24.4%(11/45)比55.7%(39/70)、22.2%(10/45)比41.4%(29/70)、15.6%(7/45)比34.3%(24/70)、13.3%(6/45)比31.4%(22/70)、11.1%(5/45)比32.9%(23/70)、13.3%(6/45)比34.3%(2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热患者伴随其他APR(2.04±1.68)个,明显高于不发热的患者的(0.75±0.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容易出现发热等APR,而有BPs使用史的患者APR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反应 发热
下载PD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reacts as an IL-6/STAT3-regulated hepatic negative acute phase protein 被引量:3
17
作者 Olav A Gressner Ieva Peredniene Axel M Gressn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1-163,共13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 possible modulator role of interleukin(IL) -6 signalling on CYR61-CTGF-NOV(CCN) 2/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expression in hepatocytes(PC) and to look for a r... AIM: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 possible modulator role of interleukin(IL) -6 signalling on CYR61-CTGF-NOV(CCN) 2/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expression in hepatocytes(PC) and to look for a relation betwee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flammation. METHODS:Expression of CCN2/CTGF,p-STAT3,p-Smad 3/1 and p-Smad2 was examined in primary freshly isolated rat or cryo-preserved human PC exposed to various stimuli by Western blotting,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 ,reporter-gene-assays and reverse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IL-6 strongly down-regulated CCN2/CTGF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in PC,enhanceable by extracellular presence of the soluble IL-6 receptor gp80,and supported by an inverse relation between IL-6 and CCN2/CTGF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sera.The inhi-bition of TGFβ1 driven CCN2/CTGF expression by IL-6 did not involve a modulation of Smad2(and Smad1/3) signalling.However,the STAT3 SH2 domain binding peptide,a selective inhibitor of STAT3 DNA binding activity,counteract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IL-6 on CCN2/CTGF expression much more pronounced than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an inhibitor primarily of STAT3 phosphorylation.An EMSA confirmed STAT3 binding to the proposed proximal STAT binding site in the CCN2/CTGF promoter. CONCLUSION:CCN2/CTGF is identified as a hepatocellular negative acute phase protein which is downregulated by IL-6 via the STAT3 pathway through interaction on the DNA binding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YTES INTERLEUKIN-6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STAT3 Liver fibrosis acute phase reaction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风湿病并发骨代谢异常急性期反应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惠琼 张清 +3 位作者 卢敏辉 郭娟 刘兴龙 李胜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 观察风湿病并发骨代谢异常患者使用唑来膦酸的急性期反应并总结对应策略。方法选择风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或者风湿病并发骨量低下,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记录唑来膦酸使用时急性期反应观察指标及药物干预情况。将患者分为系统... 目的 观察风湿病并发骨代谢异常患者使用唑来膦酸的急性期反应并总结对应策略。方法选择风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或者风湿病并发骨量低下,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记录唑来膦酸使用时急性期反应观察指标及药物干预情况。将患者分为系统病变组和关节炎组,长期激素组和非激素组,比较各组出现急性期反应情况。结果 纳入患者共95例,男性21例,女性74例,其中44例(46.3%)患者出现不同种类的急性反应症状共131人次。发热为最常见的急性期反应,28例(29.5%)出现发热,26例为中低度发热,2例高热;其次为头痛(22.1%)、肌痛(15.8%)和关节痛(12.6%);21例(22.1%)患者给予药物干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关节炎组患者易出现急性期反应(OR=1.430,95%CI:1.052~1.846,P=0.020),而长期使用激素是出现急性期反应的保护因素(OR=0.472,95%CI:0.058~0.899,P=0.013)。结论 风湿病并发骨代谢异常患者可安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无严重急性期反应,长期使用激素可减少急性期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反应 骨质疏松 骨量低下
下载PDF
脂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志青 李金凤 +1 位作者 谢笛 汤石林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途径的作用。方法 60只C57小鼠分成两组,分别注射LPS(1.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2 h后取腹腔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途径的作用。方法 60只C57小鼠分成两组,分别注射LPS(1.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2 h后取腹腔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ABCA1和LXRα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LXRα激动剂22(R)-羟基胆固醇(22(R)-Hch)预处理小鼠,观察对LPS调节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 LPS抑制LXRα和ABCA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22(R)-Hch预处理抑制LPS对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下调作用。结论通过抑制TLR4/LXRα信号途径的激活,可以减轻LPS诱导的急性时相反应中的炎症程度,上调ABCA1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肝X受体Α 炎症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下载PDF
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慧敏 霍健 +3 位作者 陈志文 冯燕开 钟永平 张楠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荨麻疹患者一般资料及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及皮损组织,运用ELISA检测外周血标本中IL-6、CRP、PA、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I...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荨麻疹患者一般资料及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及皮损组织,运用ELISA检测外周血标本中IL-6、CRP、PA、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IL-6、CRP、组织因子、凝血酶原片段F1+2的表达,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各检测因子与症状分级的相关性,及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皮损组织各检测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6、CRP、PA及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1级(轻度组)、2级(中度组)、3级(重度组)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处IL-6、CRP、组织因子及凝血酶原片段F1+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风团严重程度越高,IL-6、CRP、组织因子及凝血酶原片段F1+2的表达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时相反应与凝血/纤溶系统在慢性荨麻疹中表达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急性时相反应 凝血/纤溶系统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