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1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2
1
作者 涂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5期594-599,共6页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 据国外研究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年发病率为170/10万,男性为21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58%-0.61%;复发率为21.8%-12.9%,其中,伴有房颤的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0%-20%,发病前和发病后接受过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别为9.0%和6.2%-14.0%。据国内文献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91.3-26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45.5/10万;复发率为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发病率 复发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0
2
作者 李婷 林雁潮 +2 位作者 王瑶 吴建 陈明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 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CTA与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各组检查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以DSA为检查金标准,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52.94%(9/17)、72.00%(18/25)、74.07%(20/27)、0%(0/2);CTA分别为70.59%(12/17)、80.00%(20/25)、81.48%(22/27)、50.00%(1/2);MRI分别为88.24%(15/17)、92.00%(23/25)、92.59%(25/27)、50.00%(1/2),Kappa值分别为0.503、0.670、0.853。结论 CVUS、CTA与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MRI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VUS与CTA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检查首选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3
作者 申青仙 张赛 +2 位作者 涂悦 王振国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4期633-636,共4页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治疗方法也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本文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被引量:83
4
作者 朱卫香 刘彦敏 +1 位作者 韩亚军 张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MMP-9、Hs-CRP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对照。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5 cm3),中梗死组(5~15 cm3),大梗死组(>15 cm3);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0~15分),中度损伤组(16~30分),重度损伤组(31~45分),比较不同梗死体积和损伤程度时MMP-9、Hs-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MMP-9与Hs-CRP之间的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P-9、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脑梗死体积越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Hs-CRP水平越高;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Hs-CRP水平越高;④直线与相关回归分析表明MMP-9、Hs-CR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血清MMP-9、Hs-CR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②MMP-9、Hs-CRP水平可能反映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情的严重程度;③MMP-9与Hs-CRP互相影响以促进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中风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0
5
作者 王雪 胡志高 +2 位作者 戴春花 陈肖云 詹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8-259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康复同时给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供血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偏瘫 针灸 康复 肢体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MoCA与MMSE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0
6
作者 贾阳娟 韩凝 +4 位作者 王美蓉 贾艳丽 赵景茹 吕佩源 王建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MoCA和MMSE在卒中发病2~3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以MoCA<23分和MMSE<26分作为... 目的 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MoCA和MMSE在卒中发病2~3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以MoCA<23分和MMSE<26分作为是否存在认知障碍的分界值,分析两种测评工具识别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能力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2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oCA和MMSE评分分别为(20.5±4.3)分和(25.4±3.5)分.MoCA和MMSE对急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检出率分别为57.2%和43.3%,其中47/201例(23.4%) MMSE正常的患者MoCA显示存在认知障碍.MoCA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833,P<0.01);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532,P<0.01.结论 MoCA对卒中后2~3周认知障碍的检出率高于MMSE,但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原文传递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0
7
作者 赵洁 朴翔宇 吴悦 《中国医药》 2019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完全随...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静脉滴注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 2±1. 0)分比(9. 2±1. 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 8%(45/48)比78. 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1),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有助于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阿替普酶 炎性因子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灿飞 陶文丹 +1 位作者 刘鸣 王德任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手工检索以及向药厂索要相关资料,全面收集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0年1...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手工检索以及向药厂索要相关资料,全面收集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0年10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后,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2433例患者,其中2个为多中心、安慰剂对照试验,22个为非安慰剂对照试验。2个试验(459例)报告了随访3个月的死亡或依赖情况,尤瑞克林组死亡或依赖率较对照组下降[RR=0.69,95%CI(0.55,0.86)]。20个试验(2117例)报告了治疗结束时(7~21天)的改善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尤瑞克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44,1.70),P<0.00001]。共15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一过性血压下降是主要不良反应(1.5%~5.1%);3个研究报告7例非致死性脑出血,尤瑞克林组6例(1.2%),对照组1例(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82,95%CI(0.34,9.61),P=0.48]。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期内发生3例死亡,尤瑞克林组2例(0.4%),对照组1例(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5%CI(0.09,3.92),P=0.60]。无研究报告生存质量。结论现有临床研究提示,注射用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改善远期功能结局的趋势,但少数患者用药期间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以上结论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人尿激肽原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4
9
作者 陈庆友 张艳蕉 +2 位作者 赵宇 于熙莹 何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每次25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14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每次25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14 d。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 L,每日1次,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27/29例)和72.41%(21/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1.03±3.05),(19.28±3.11)分;IL-6分别为(3.12±1.13),(5.21±1.43)ng·L^(-1);IL-10分别为(10.32±2.56),(8.52±2.15)ng·L^(-1);IL-β分别为(0.21±0.11),(10.42±0.29)ng·L^(-1);TNF-α分别为(8.32±1.35),(10.86±2.13)mg·L^(-1);hs-CRP分别为(2.01±0.65),(3.11±1.09)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肺部感染和脑疝,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和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0
10
作者 伊恋 李星达 +1 位作者 王建秀 张忠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130-4132,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IS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降糖、调脂、稳定斑块和营养脑细...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IS患者2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降糖、调脂、稳定斑块和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胶囊200 mg,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ivgtt,bi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微小RNA(mi R)222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mi R-222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血清mi R-222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AIS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mi R-222表达,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炎性因子 血清微小RNA222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3
11
作者 吴笃初 乔健 +1 位作者 姚景莉 吕传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作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LMWH.治疗组:3例进展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及31例发病48h内脑梗死,LMWH4100anti-XaIU,bid,腹壁sc,连续10d.对照组:3...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作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LMWH.治疗组:3例进展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及31例发病48h内脑梗死,LMWH4100anti-XaIU,bid,腹壁sc,连续10d.对照组:31例脑梗死.采用中风评分法在用药后1mo进行总评价.用发光底物法测定LMWH浓度.结果:3例TIA症状很快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3%)明显优于对照组(64.5%),P<0.05.同时,起病24h内开始LMWH治疗的显效率(84.2%)优于起病24~48h才开始LMWH治疗的显效率(41.7%),P<0.02.高峰和低谷血药浓度分别为(0.32±0.17)及(0.26±0.19)anti-XaIU.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低分子 肝素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2
作者 张然 田浩林 +7 位作者 王丽婷 黄超联 高胤桐 张辰浩 陈晓杰 李晓涛 梁春玲 刘祖发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1期1916-1920,共5页
急性脑梗死,又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的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并发症高发生率的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脑梗死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 急性脑梗死,又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的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并发症高发生率的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脑梗死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急性期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病时间窗内采用静脉溶栓是治疗超急性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方法,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溶栓药物主要是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该类药物能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并降解纤维蛋白,从而达到溶栓的目的。然而对于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偏低,血管内治疗可以直观地观察血栓溶解及血管再通情况,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比如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近些年,国内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很多探索,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本文旨在寻找更佳的临床证据,提升临床医疗实践质量。同时,也发现国内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参考价值,比如研究方法学存在较大差异、新型溶栓药物临床研究少、机械取栓技术缺乏统一规范等,期待进一步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原文传递
基于急救医疗服务的院前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门-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2
13
作者 王耀辉 张重阳 +3 位作者 孙伟 户晓东 吕喆 刘维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EMS)的院前干预措施对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门-针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呼叫120电话被送至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EMS)的院前干预措施对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门-针时间(DN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呼叫120电话被送至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11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依据其是否接受院前干预分为院前干预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处置均遵循急救的一般性原则,包括对气道、呼吸、循环进行评估和支持,检测血糖、心电图,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等;院前干预组在一般性原则基础上,由EMS急救人员依据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表(LAPSS)筛选出需要院前干预的疑似急性卒中病例,并建立液路、取血标本,针对rt-PA静脉溶栓事宜及风险进行预告知。记录所有患者的教育程度、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来诊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接受EMS干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NT达标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平均DNT、DNT≤60 min达标率、沟通时间及决策溶栓时间。采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溶栓7 d有效率;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溶栓3个月神经功能情况(mRs 0~2分提示神经功能良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5分者DNT较≤5分者明显缩短,接受EMS干预者DNT较未接受者明显缩短;而教育程度、来诊时间、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均与DNT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和是否接受EMS干预是DNT达标的影响因素〔NIHSS评分:优势比(OR)=0.452,95%可信区间(95%CI)=0.162~1.263,P=0.030;EMS干预:OR=3.077,95%CI=1.260~7.514,P=0.014〕。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院前干预组静脉溶栓DNT明显缩短(min:62.00±11.07比7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急救医疗服务 院前干预 门-针时间 效果 预后
原文传递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清TNF-α hs-CRP 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1
14
作者 刘海超 闫建炜 +1 位作者 温宏峰 王培福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联合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丁苯酞,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检测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血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TNF-α、hs-CRP、Hcy。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NSE、S100β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D-D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APTT、PT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FIB、D-D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PTT、PT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相比,联合丁苯酞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炎症
下载PDF
基于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61
15
作者 张阳春 李玫 +1 位作者 季学丽 张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6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于急诊就诊,启动基于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AIS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救治,最终确诊AIS并进行溶栓的215例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于急诊就诊,启动基于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AIS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救治,最终确诊AIS并进行溶栓的2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于急诊就诊,依照公用的三区四级就诊流程进行救治,最终确诊AIS并进行溶栓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溶栓流程的时效指标以及医护人员对2组不同AIS救治流程的满意度。结果应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专用急救绿色通道后,各关键环节用时明显缩短,从急诊就诊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从建立前的(114.84±8.05)min下降至(57.63±6.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63,P〈0.05),医护人员对各救治环节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总体满意度从建立前的(2.86±0.20)分上升至(4.27±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8,P〈0.05)。结论将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应用到AIS患者的救治中,建立多学科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加强了团队合作,有效提高了静脉溶栓各关键环节的时效性,缩短从急诊就诊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救绿色通道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哈玲梅 杨丽荣 +2 位作者 张赛 涂悦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1、7、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SV、LSV、血浆黏度、HCT和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44/49)比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疏血通注射液 阿替普酶
下载PDF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0
17
作者 耿亚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215-2217,2221,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2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内口服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2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 qd。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CYP2C19基因表达水平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30/32例)和75.00%(24/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分别为(17.08±1.90),(19.03±2.37)mPa·s;血浆黏度分别为(1.70±0.19),(2.01±0.22)mPa·s;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4.02±6.45)%,(61.98±6.53)%;CYP2C19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98±0.12,1.35±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分别为(3.43±0.41),(3.60±0.41)g·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和恶心,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和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相比,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色素P450 2C19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对神经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0
18
作者 步霄 贾师捷 +2 位作者 周叶 陈燕 李桂芹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量表(NIHSS)严重程度相关的优势影响因子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1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量表(NIHSS)严重程度相关的优势影响因子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1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选择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有入组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结果 (1)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呈正相关。(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IHSS分值与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均呈相关,其中NSE、HIF-1α、IL-1β最为密切。(4)ROC分析显示,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的AUC分别为0.779、0.699、0.801、0.869、0.888、0.731;NSE、HIF-1α、IL-1β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对基于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NSE、HIF-1α、IL-1β三者诊断价值高,为优势检测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NIHSS CRP TNF-α IL-1β HIF-1Α NSE SAA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9
19
作者 陈爱红 曹利民 裴静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医院内科就诊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8例。...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医院内科就诊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传统的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干预4周后治疗±从性、神经、肢体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2.11%比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60,P〈0.05);两组患者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26.18±5.72)、(21.04±4.15)分]较干预前[(33.71±6.18)、(34.02±6.54)分]明显下降,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34.56±6.12)、(40.12±6.17)分]较干预前[(28.12±4.65)、(27.94±4.61)分]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1、3.32、2.23、2.89,P〈0.05或〈0.01),且康复护理组下降或上升的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4、2.18,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33.46±5.96)、(22.54±4.14)、(20.84±4.12)、(22.12±3.75);(28.72±5.67)、(18.03±3.72)、(16.25±3.72)、(17.37±3.49)分]均较干预前[(38.72±6.31)、(27.52±4.72)、(25.12±4.65)、(26.72±4.46);(38.18±6.19)、(28.06±4.45)、(24.92±4.52)、(26.91±4.92)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2.43、2.41、2.39;2.93、3.12、3.06、3.11,P〈0.05或〈0.01),且康复护理组患者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26、2.22、2.30、2.2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从性,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治疗依从性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展望 被引量:58
20
作者 徐如祥 赵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在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300万人.死亡患者约110万人。脑卒中已成为中国人群第一位的死亡病因。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9.5万人发生脑卒中,死亡约12.9万人,是美国人群第...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在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300万人.死亡患者约110万人。脑卒中已成为中国人群第一位的死亡病因。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9.5万人发生脑卒中,死亡约12.9万人,是美国人群第五大的死亡病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救治效率与溶栓治疗“时间窗”直接相关。目前,常规的多学科参与的院前急救模式时程长、干扰因素多,极易错失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成为影响AIS救治的技术“瓶颈”。而以车载移动CT成像为关键技术支撑的“移动卒中单元”模式是解决AIS溶栓治疗延误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移动卒中单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