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鸿雁 张海峰 +1 位作者 王严方 张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6期1417-1426,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2017-06—2020-06就诊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IDP患者16例,CIDP患者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2017-06—2020-06就诊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IDP患者16例,CIDP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结果(1)AIDP组正中神经运动支、CIDP组胫后神经总异常率均为100%;AIDP组正中神经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dCMAP)下降,CIDP组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及出波率下降均呈现更高的下降比例;CIDP组尺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下肢腓总、胫后神经dCMAP下降,胫后神经MCV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H反射异常率均显著;(3)传导阻滞在CIDP组尺神经(57.1%)、F波异常在CIDP组胫后神经(85.7%)中发生率均为最高,2组胫后神经均呈现较高比例的波形离散(68.8%vs78.6%);(4)2组感觉传导总异常率接近(68.8%vs73.2%),CIDP组无真正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患者。CIDP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未引出率更高,与腓浅神经SNAP高未引出率相关,尺神经SNAP在AIDP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测定在AIDP和CIDP诊断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在神经传导研究方面仍存在差异。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及时检测、定期监测,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下载PDF
不同类型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君 李磊 +3 位作者 段丽芬 沈勤 朱萍 王尚昆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3-210,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以及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20年住院诊治的40例GBS患儿,其中37例纳入本研究。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两个类型,即脱...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以及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20年住院诊治的40例GBS患儿,其中37例纳入本研究。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两个类型,即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并分析两个类型患儿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和免疫治疗的预后。结果根据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进行分组分型,其中脱髓鞘组26例,均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轴突组11例,其中急性运动轴突性神经病(AMAN)8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突性神经病(AMSAN)3例。两组间发病年龄、性别、感觉异常、首发症状、肌张力以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突型颅神经损伤发生率、肌力≤3级以及Hughes评分>3分的患儿数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个类型随访时反映运动神经功能的指标(DML、dCMAP、MCV、F波潜伏期和出波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一次检查相比,脱髓鞘型感觉神经电生理指标异常率增高是一个例外。脱髓鞘型dCMAP的恢复较轴突型快,而轴突型的DML、MCV、F波潜伏期及出波率恢复较脱髓鞘型快。在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两种类型GBS在肌力恢复和Hugh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轴突型GBS较脱髓鞘型GBS更易引起颅神经损伤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两种类型GBS在应用IVIG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无差异。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为GBS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儿童 神经电生理 脱髓鞘型 轴突型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