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与成分输血联合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进 刘楚芹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2455-245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9例,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肝素的同时,联合使用成分输血的疗效。结果:49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因,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9例,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肝素的同时,联合使用成分输血的疗效。结果:49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因,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成分输血后,抢救成功44例,7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早诊断,早发现,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联合使用成分输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成分输血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产科
下载PDF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及治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附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爱敏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知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根据诱发疾...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知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病情,选择性使用肝素。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及治疗
下载PDF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意锋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7期1277-1277,1279,共2页
目的:分析产科急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抽取本院治疗的18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中表现主要为:大出血,并且血液不凝。经过积极治疗,其中包括治疗原... 目的:分析产科急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抽取本院治疗的18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中表现主要为:大出血,并且血液不凝。经过积极治疗,其中包括治疗原发病、补充血液以及手术等,15例成功抢救,3例死亡,其中12例切除子宫,其抢救成功率高达83.3%。结论:产科患者一旦发现出血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春 李小蜂 秦丽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目的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 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紫艳 王雪华 +2 位作者 刘丹 贾念平 孙付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中的合理有效应用。方法对36例产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5名DIC患者分为成分输血组(15例)和输全血组(21例),比较两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成分输血组中的HGB、H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中的合理有效应用。方法对36例产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5名DIC患者分为成分输血组(15例)和输全血组(21例),比较两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成分输血组中的HGB、H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D等指标与输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FGB的改善优于输全血组(P<0.05)。结论产科DIC的抢救应以血液学指标检测为依据制定成分输血方案,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DIC的患者较输注全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产科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不同病因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特点及指标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飞 朱崇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3种不同病因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点及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硫酸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D-二聚体(D-D)阳性率... 目的探讨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3种不同病因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特点及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硫酸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D-二聚体(D-D)阳性率在不同病因DIC中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住院的71例以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为基础病的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3种不同病因DIC患者临床出血程度、休克、重要器官损害、微血管溶血表现及PLT、PT、APTT、Fg、TT、3P试验、D-二聚体阳性率。结果 3组患者在出血程度、休克发生率、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T、Fg、TT、3P试验、D-二聚体阳性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急性白血病组、病理产科组在出血程度、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与感染组、病理产科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组和感染组在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产科相关DIC和急性白血病相关DIC临床出血重,器官损害较少,预后较好。感染相关DIC出现休克、器官损害多见,疗效、预后差、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特点 观察指标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启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10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情况。结...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10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转院率、死亡率及平均输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成功率,提高母婴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产科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合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六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涛 蒋鸿涛 +7 位作者 徐剑 曾凡军 任坤 何松哲 王利霞 蔡扬柏 陈良杰 王毅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受器官移植后发生急性DIC出血的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DIC治疗方案和术后的相关检测...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受器官移植后发生急性DIC出血的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DIC治疗方案和术后的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6例受者在手术当天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均异常,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的DIC评分表诊断为急性DIC。术中予以早期、快速、大量输注凝血物质及血小板后,DIC被纠正,术后1周内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移植物功能在术后1周基本恢复正常,1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功能延长恢复。结论器官移植受者发生DIC的原因复杂、凶险,可能与高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术中早期、快速、大量的输注凝血物质和血小板是纠正急性DIC出血的关键;器官移植受者术中发生急性DIC出血后,若能及时纠正,并保证移植物术中的血流灌注,其对移植物功能的早期恢复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急性DIC出血 凝血物质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秀娥 杨林花 +1 位作者 王宏伟 乔振华 《血栓与止血学》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7例AL患者进行常规DIC过筛实验即凝血象(APTT、PT、TT、Fbg)及D-二聚体(D-Cimer)、FDP、3P的检测。结果:AL患者DIC组与非DIC组PT、APTT...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87例AL患者进行常规DIC过筛实验即凝血象(APTT、PT、TT、Fbg)及D-二聚体(D-Cimer)、FDP、3P的检测。结果:AL患者DIC组与非DIC组PT、APT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T P<0.05,APTT P<0.01)。AL各亚型之间因病例数少,无法做统计学处理。但AML-M3亚型实验室检测有明显的异常,这与临床相吻合。此外HAL和CML患者(均为慢粒急变)的各项指标(除 Fbg)较其它亚型均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D-Dimer在DIC中的异常率为96.06%,说明在判别DIC及非DIC中有明显意义,是早期诊断DIC的特异性指标。结论:临床可依据对DIC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早对DIC作出诊断并予以预防和治疗,达到降低DIC所致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验室检测 DIC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合并DIC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俊斌 邹萍 +1 位作者 魏文宁 宋善俊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对53例AL合并DIC作回顾分析。并发DIC的AL类型为APL 28例,非M_3型ANLL 15例、ALL 10例,发生于AL初发期、诱导化疗和化疗间歇期、难治期的DIC分别占25、11、17例。结果显示,APL合并DIC 68%发生于初发期,非M_3期ANLL并DIC发生于难治期占6... 对53例AL合并DIC作回顾分析。并发DIC的AL类型为APL 28例,非M_3型ANLL 15例、ALL 10例,发生于AL初发期、诱导化疗和化疗间歇期、难治期的DIC分别占25、11、17例。结果显示,APL合并DIC 68%发生于初发期,非M_3期ANLL并DIC发生于难治期占60%,而ALL并DIC 50%与诱导化疗有关。40例经全程治疗者,DIC治愈8例,其中6例为初发期患者(6/16)。讨论了DIC发生与患者白细胞数、感染、化疗等因素的关系。认为系统总结AL合并DIC临床特点,有助于认识及防治该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