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樊晓乐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逐年上升,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栓塞后综合征(PTS),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下肢血栓脱落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腔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以快速开通靶血管、保护静脉瓣功能...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逐年上升,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栓塞后综合征(PTS),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下肢血栓脱落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腔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以快速开通靶血管、保护静脉瓣功能、对血管内膜损伤较小、降低PTS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和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综合优势逐步被患者所接受。本文就目前急性下肢DVT主要介入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瑞广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79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导管接触性溶...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79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对比两组的膝上、下15 cm处健、患肢周径差与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及消肿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下肢DVT患者治疗后的膝上、下15 cm处健、患肢周径差以及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小腿和大腿消肿率、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DVT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术进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 效果
下载PDF
导管直接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国峰 卞策 +3 位作者 朱广昌 郭巍 马超 汪忠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 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ADVT)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下肢ADVT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ADVT)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下肢ADVT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膝上15 cm周径、患侧膝下15 cm周径及通畅改善度评分,分析CDT对下肢ADVT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其中5例经健侧“翻山”逆行置管,40例在超声引导下经患侧腘静脉顺行置管,1例经患侧股静脉置管。46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溶栓,溶栓时间3~12 d、(4.7±1.8) d。治疗过程中8例出现不同情况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停药及拔管后均缓解,无死亡。同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全人群、22~45岁组及46~74岁组治疗后患侧的膝上15 cm周径(P=0.028,P=0.017,P=0.031)、膝下15 cm周径(P=0.035,P=0.038,P=0.047)及患侧通畅度评分均较低(P=0.023,P=0.028,P=0.031);同组内与健侧比较,全人群、22~45岁组及46~74岁组治疗后患侧膝上15 cm周径(P=0.073,P=0.387,P=0.358)和膝下15 cm周径(P=0.416,P=0.625,P=0.25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超声检查提示血管完全再通15例(32.6%),部分再通28例(60.9%),管腔未通3例(6.5%),总有效率为93.5%(43/46)。出院后有43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数为18个月。随访期间,活动后患肢肿胀、皮肤颜色明显加深5例,患肢酸胀明显19例,部分再通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复发9例,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11例。结论 CDT是治疗下肢ADVT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直接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浩 郭晓洁 +2 位作者 秦小玉 楚皓源 张志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1-13,31,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静脉通畅度、凝血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大腿、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调节LEDVT伴IVCS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改善凝血功能,调节静脉通畅度,安全性好,术后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通畅度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雪松 刘一东 +2 位作者 肖永生 刘喆 张芊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置管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血流动力学(静脉容积、静脉最大流出量及静脉压恢复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变化,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深静脉通畅评分,计算两组深静脉通畅率,测定两组患肢与健侧不同部位周径差,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5 d后,两组静脉容积、静脉最大流出量、静脉回流速率及静脉压恢复时间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静脉容积、静脉压恢复时间分别为(7.58±1.33)mL、(12.87±2.61)s,均高于对照组[(7.01±1.24)mL、(11.14±2.8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最大流出量、静脉回流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全血黏度(涵盖低、中、高切)、血浆黏度、FIB、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IB、D-二聚体分别为(2.71±0.85)g/L、(1.32±0.36)mg/L,均低于对照组[(3.22±1.02)g/L、(1.74±0.4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深静脉通畅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为(1.47±0.43)分,低于对照组[(2.19±0.67)分],观察组深静脉通畅率为(83.32±7.69)%,高于对照组[(75.85±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肢与健侧股部、膝上15 cm、膝下15 cm周径差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患肢与健侧股部、膝上15 cm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重组人尿激酶原 置管溶栓 尿激酶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D-二聚体监测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疗效判断的意义
6
作者 刘瑶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采取D-二聚体监测对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采取D-二聚体监测对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足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置管溶栓治疗。对比两组D-二聚体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7 d,观察组D-二聚体指标水平依次为(68.14±2.13)、(70.71±2.29)、(75.76±2.01)、(71.58±2.37)、(61.24±2.22)、(52.21±2.56)、(28.22±2.01)mg/L,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11、48.766、49.042、49.693、58.197、40.223、13.706,P均<0.05)。治疗后第8天,两组D-二聚体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4.63±1.42)分]比对照组更低,静脉通畅率[(62.98±14.26)%]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D-二聚体监测方式,能够较为准确评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疗效判断
下载PDF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杰 胡永立 刘秀芳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8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为39例。传统组采取单纯...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为39例。传统组采取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对比传统组与研究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介入溶栓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在临床治疗上值得因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溶栓治疗 单纯抗凝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单纯导管溶栓与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嘉宏 曾仲衍 +1 位作者 黄敏捷 练玉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对比单纯导管溶栓与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183例急性DVT患者分为2组,A组95例单纯导管溶栓(CDT)治疗,B组88例先吸栓再CDT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溶栓时间、尿激... 目的对比单纯导管溶栓与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183例急性DVT患者分为2组,A组95例单纯导管溶栓(CDT)治疗,B组88例先吸栓再CDT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A组手术耗时较短(P<0.05);A组相较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溶栓时间较短,尿激酶用量较少;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联合吸栓治疗DVT安全有效,具有手术花费少,治疗时间短,减少溶栓药物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手术耗时较长,出血量较多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吸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对比
下载PDF
三种不同入路置管方式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俊 李俊杰 +3 位作者 刘曙民 高万河 韩雪 冯建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置管方式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下肢DVT患者90例,按照入路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其中A组选择小隐静脉入路,B组选择经腘静脉入路,C组选择经健侧股静脉入路。...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置管方式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下肢DVT患者90例,按照入路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其中A组选择小隐静脉入路,B组选择经腘静脉入路,C组选择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比较三组患者的消肿率、静脉通畅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的大腿周径差、血栓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三组大腿周径差、消肿率、血栓程度评分、PTS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的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均P<0.05),A组和C组的静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入路置管方式治疗急性下肢DVT,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腘静脉入路静脉通畅率高,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腘静脉 小隐静脉 健侧股静脉 静脉通畅率
下载PDF
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合并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弘伟 王继余 张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研究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目的:研究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置管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患者临床结果(血栓清除等级、溶栓时间、尿激酶剂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得分、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Villalta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较低,溶栓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使用尿激酶剂量较少;治疗后1、6、12个月,两组Villalta症状得分、体征得分和总分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具有较高的血栓清除率,能够改善静脉通畅情况、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和溶栓时间,节约住院成本,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 静脉支架置入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溶栓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绍腾 钟胜 +2 位作者 王有枝 李明 王文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东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30例/... 目的:探讨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东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30例/组)。为分析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为比较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其双侧大腿的周径差和双侧小腿的周径差。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67%),P<0.05。治疗后,分析组患者双侧大腿的周径差〔(1.2±0.9)cm〕、双侧小腿的周径差〔(0.8±0.2)cm〕均小于比较组患者双侧大腿的周径差〔(3.0±0.5)cm〕、双侧小腿的周径差〔(1.9±0.4)cm〕,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小其双侧大腿、小腿的周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置管溶栓 足背静脉溶栓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亮远 阳普根 刘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吸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观...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吸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溶栓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效果优于导管接触性溶栓,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静脉通畅率高、溶栓时间短、尿激酶用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机械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静脉通畅率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6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研究人员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符合纳入标准,采用随机系统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研究人员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符合纳入标准,采用随机系统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外周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腔静脉滤器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大腿及小腿消肿率、大腿及小腿周径差、介入治疗效果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及小腿消肿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腔静脉滤器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置管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三妙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6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惠洁 《光明中医》 2017年第9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探讨三妙散加味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研究组经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三妙散加味治疗,记录两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探讨三妙散加味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研究组经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三妙散加味治疗,记录两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0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三妙散加味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妙散 注射用纤溶酶
下载PDF
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灿均 张志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腘静脉置... 目的探讨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经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栓清除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常规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22%)低于常规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溶栓治疗可提升血栓清除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多介入模式 经胫前静脉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李淑桓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地分析肝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诊治的7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并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血栓患者使用单一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血栓患... 目的研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地分析肝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诊治的7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并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血栓患者使用单一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血栓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血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9%,观察组血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4%,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颖 《大医生》 2020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并配... 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并配合行足背静脉局部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腔内治疗并配合采取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髂静脉血管通畅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腔内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PTS发生率,提高髂静脉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腔内治疗 中远期
下载PDF
98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光军 虞贞凤 +4 位作者 周文华 姚凯 李成磊 单远洲 张学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DVT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10 d,平均4 d;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DVT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10 d,平均4 d;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下肢肿胀。所有患者接受个体化的规范的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出院后96例患者获访,随访率为98.0%,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后3个月96例患者患肢的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和患肢周径变化(患肢大腿中部周径变化和患肢小腿中部周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01)。96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81例,有效6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均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E)发生,且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DVT复发。结论老年急性DVT患者就诊晚,采用个体化的规范的以抗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生 彭喜涛 +1 位作者 梁冰 袁启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独CDT治疗,观察组在CDT基础上联合PM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 d后溶栓效果、治疗7 d后患肢消肿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溶栓有效率(88.89%)和Ⅲ级占比(84.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溶栓有效率(62.22%)和Ⅲ级占比(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消肿率高于对照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联合CDT治疗LEDVT患者能提高溶栓效果,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加快下肢消肿,效果优于单用CD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清除率
下载PDF
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刘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24-28,共5页
目的 观察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76例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 观察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76例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静脉通畅情况、肢体消肿情况、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栓总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下腔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上段、股浅静脉下段、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腘静脉通畅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下腔静脉通畅评分(1.65±0.25)分、股总静脉通畅评分(2.21±0.82)分、股浅静脉上段通畅评分(1.65±0.55)分、股浅静脉下段通畅评分(1.17±0.22)分、髂总静脉通畅评分(2.01±1.32)分、髂外静脉通畅评分(0.92±0.27)分、腘静脉通畅评分(1.55±0.6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2±1.02)、(5.16±1.96)、(3.91±1.20)、(2.76±0.46)、(5.65±0.91)、(2.12±0.55)、(3.41±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小腿周径差、大腿周径差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小腿周径差(1.23±0.11)cm、大腿周径差(1.76±0.53)cm小于对照组的(2.77±0.58)、(1.89±0.78)cm,小腿消肿率89.47%、大腿消肿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1.05%、6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本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T(12.26±1.66)s、APTT(32.76±5.31)s长于对照组的(10.31±1.71)、(29.47±3.66)s,Fib(3.03±1.22)g/L低于对照组的(4.35±1.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峰速度(Vp)、血流平均速度(Va)、血流量(B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Vp(70.78±3.15)cm/s、Va(45.12±3.82)cm/s、BF(2.36±0.55)L/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2.98±3.02)cm/s、(36.91±3.96)cm/s、(1.79±0.27)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总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溶栓 综合介入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老年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