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梁茜茜 王宝玉 刘畅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采用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的43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 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采用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的43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4例)和存活组(1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救治情况及植入ECMO装置24、48、72 h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血液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因素,用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2组患者传统心肺复苏(CCPR)时间、病变血管支数、罪犯血管的分布、心脏骤停至植入ECMO装置时间、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ECMO装置后24 h和48 h存活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死亡组[(81±12)mm Hg(1 mm Hg=0.133 k Pa)比(73±18)mm Hg、(90±20)mm Hg比(64±1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病变血管支数为左主干+三支、CCPR时间≥40 min、心脏骤停至植入ECMO装置时间≥50 min、ECMO复苏后48 h的MAP<70 mm Hg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死亡率为72.6%,模型评价的实际一致性指数为0.869,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61,外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48,模型符合度较好。结论罪犯血管位置、病变血管支数、CCPR时间、心脏骤停至植入ECMO装置时间、ECMO复苏后48 h的MAP均是ECMO联合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搏骤停患者1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邵劲松 温伟标 +2 位作者 余志辉 李维 周立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9-129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如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可能影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实施,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心搏骤停并长时间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在体外膜肺...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如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可能影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实施,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心搏骤停并长时间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的情况下给予急诊PCI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经住院积极抗休克、机械通气、器官支持等治疗后顺利撤除ECMO及呼吸机,最终救治成功顺利出院.半年后随访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搏骤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三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骤停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婷婷 刘培昌 +2 位作者 李红 穆艳 刘雪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3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效能,了解预测心脏骤停的敏感时间。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3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效能,了解预测心脏骤停的敏感时间。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为病例组,以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预测效能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价。结果在心脏骤停前8h MEWS、NEWS、ViEWS ROC曲线面积分别是0.73、0.74、0.76,Youden指数分别是0.37、0.36、0.39。ViEWS最佳临界值为5分。结论 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略优于另外2种评分系统,心脏骤停前8h能较早地预测心脏骤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骤停 预警评分系统 临界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因素随访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雷远丽 宋文兴 +8 位作者 陆金梅 何怡瑾 李章平 薛继可 何爱文 张倩倩 施金存 卢颖如 陈寿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0-74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C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和2年存活的影响因素,ROSC后各因素的生存时间及对2年生存的影响。方法研究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因AMI致CA并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C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和2年存活的影响因素,ROSC后各因素的生存时间及对2年生存的影响。方法研究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因AMI致CA并接受心肺复苏(CPR)患者的登记资料,对存活患者随访2年。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后CA患者ROSC预后和ROSC患者2年存活预后影响因素,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别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ROSC后患者2年期各因素的生存时间,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因素对2年生存的影响。结果纳入AMI后CA患者资料254例,其中ROSC129例,2年存活71例。单因素分析示年龄≥70岁、CA时间22:00-8:00、CPR持续时间≥15min、肾上腺素用量〉5mg为ROSC预后不利因素;CA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40%、CA时有可除颤心律、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PCI)治疗为ROSC预后有利因素。年龄≥70岁、CA时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用量〉5mg、心源性休克为2年存活预后不利因素;男性、CA前活动自如、PCI治疗为2年存活预后有利因素。多因素分析示年龄、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用量、CA前LVEF、CA时心律、PCI治疗是 影响ROSC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PCI治疗是影响2年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ROSC后患者各因 素相关生存时间中,心包破裂、肾上腺素用量〉5mg、癌症、心源性休克的25%值及中位数值较小,PCI治疗的25%值最大(216d)。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年龄≥70岁为2年生存不利因素(Log-rank检验,P=0.007),PCI治疗为2年生存有利因素(Log-rank检验,P〈0.01)。PCI治疗预后比较分析显示PCI效果与PCI时机、病变血管数目及责任血管情况相关。结论年龄≥70岁对ROSC、2年存活均为不利因素,PCI治疗对ROSC、2年存活均为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恢复自主循环 2年存活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骤停发病特征及急救措施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伟丽 臧舒婷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致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发病特征及急救措施,探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方案。方法 收集并整理郑州某院2019-2022年中青年AMI致CA患者329例的急救中心记录、院外... 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致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发病特征及急救措施,探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方案。方法 收集并整理郑州某院2019-2022年中青年AMI致CA患者329例的急救中心记录、院外急救人员记录及本院记录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急救响应时间、发病特点、病因及心电图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急救、并发症、转归情况,讨论急救措施的抢救效果。结果 329例患者经抢救恢复自主循环174例(52.89%)。36~55岁年龄段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7),急救响应时间≤10 min患者死亡率低于急救响应时间>10 min的患者(P=0.005)。有144例患者(43.77%)于00:00-08:00发病,且有237例患者(72.04%)发病时目击者未给予任何急救措施;146例患者(44.38%)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且有242例患者(73.56%)心电图表现为超急性T波改变;入院后,171例患者(51.98%)接受了肾上腺素推注,有19例患者(5.78%)发生用药后出血。结论 中青年AMI致CA的急救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对大众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并构筑全民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流行病学特征 急救措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紧急介入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向定成 何建新 +3 位作者 洪长江 邱健 马骏 龚志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紧急介入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及急诊室发生心脏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分为在心肺复苏后同时进行紧急介入治疗组(n= 12)和保守治疗组(n=20).比较两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严... 目的探讨紧急介入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及急诊室发生心脏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分为在心肺复苏后同时进行紧急介入治疗组(n= 12)和保守治疗组(n=20).比较两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介入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17%),保守组死亡14例(70%),p<0.01;心肺复苏后发生心力衰竭者两组分别为3例(25%)和16例(80%),P<0.01;两组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诊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而心肺复苏时间>20min,将增加病死率。结论早期紧急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ctate in acute cardiac patients 被引量:10
7
作者 Chiara Lazzeri Serafina Valente +1 位作者 Marco Chiostri Gian Franco Gensin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8期483-489,共7页
Lactate, as a metabolite of easy and quick assessment, has been studied over tim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order to evaluate its prognostic ability. The present review is focused on the prognostic role of lactate... Lactate, as a metabolite of easy and quick assessment, has been studied over tim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order to evaluate its prognostic ability. The present review is focused on the prognostic role of lactate levels in acute cardiac patients(that i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ardiogenic shock, cardiac arrest, non including post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revascularization, hyperlactatemia identified a subset of patients at higher risk for early death and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being strictly related mainly to hemodynamic derangement.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hyperlactatemia on morta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and in those with cardiac arrest even if there is no cut-off value of lactate to be associated with worse outcome or to guide resuscitation or hemodynamic managemen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seems to affect per se lactate values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progressively decrease during hypothermia. The mechanism(s) accounting for lactate levels during hypothemia seem to be multiple ranging from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reduced temperatures to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hypothermia(i.e., reduced need of vasopressor agents). Serial lactate measurements over time, or lactate clearance,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clinically more reliable than lactate absolute value also in acute cardiac patients. Despite differences in study design, timing of lactate measurements and type of acute cardiac conditions(i.e., cardiogenic shock, cardiac arrest, refractory cardiac arrest), available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higher lactate levels can be observed on admission in non-survivors and that higher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AT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ardio-genic shock cardiac 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Prognosis
下载PDF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
8
作者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5 位作者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牛泽群 宏欣 王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207-3219,共13页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乌司他丁 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 休克 脓毒症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中毒 重症中暑 重度烧伤 严重创伤 心搏骤停
下载PDF
MEWS、ViEWS和NEWS评分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骤停效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曦 李利平 +1 位作者 曹威 逄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及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IHCA)的能力,及其最佳预测时间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入院24 h发生IHCA的...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及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IHCA)的能力,及其最佳预测时间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入院24 h发生IHCA的172例ACS患者为IHCA组,以1∶3的比例分层随机选取未发生IHCA的ACS患者516例为非IHCA组。记录IHCA组IHCA前1、2、4、8、16 h及非IHCA组对应时间点临床资料,比较两组MEWS、ViEWS、NEWS评分;ROC曲线评估MEWS、ViEWS、NEWS系统预测IHCA发生的效能。结果IHCA组IHCA前1、2、4、8、16 h MEWS、ViEWS、NEWS评分均高于非IHCA组(P<0. 01)。IHCA前1、2、4、8、16 h,ViEWS评分预测IHC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MEWS评分和NEWS评分,提示ViEWS评分预测IHCA发生的效能最强。IHCA前1、2、4 h,ViEWS评分预测IHCA的AUC分别为0. 81、0. 79、0. 78,均大于0. 7,提示预测效能中等。IHCA前1、2、4 h,ViEWS评分预测IHCA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MEWS、NEWS系统相比,ViEWS可提前4 h较好预测ACS患者是否会发生IH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脏骤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原文传递
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顾靓 司贤峰 李留洋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机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体外心肺复苏...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机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体外心肺复苏术治疗的41例设为对照组,将接受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的41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12%,39/41)较对照组(80.49%,33/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心胸比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72 h时心率较对照组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82%(5/39),较对照组[36.36%(12/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3,P=0.019)。结论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能提高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加快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常,减轻心功能损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原文传递
ECMO技术对急性中毒导致心搏骤停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敏 王军 何飞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急性中毒导致心搏骤停(APCA)是严重中毒所致的急性循环衰竭,其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患者存活率低且多数伴有神经功能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当常规复苏手段无效时,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能是挽救APCA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qu... 急性中毒导致心搏骤停(APCA)是严重中毒所致的急性循环衰竭,其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患者存活率低且多数伴有神经功能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当常规复苏手段无效时,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能是挽救APCA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随着ECMO越来越多地用于APCA患者的救治,也出现了各种临床问题,如人群适应证不统一、最佳支持条件不确定、成本效益存在争议等,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和完善.本文针对APCA流行病学和机制以及ECMO在APCA中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ECMO用于APCA救治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中毒 心搏骤停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秦 赵成秀 +1 位作者 胡晓旻 段大为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骤停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例患者,AMI并发心脏骤停,常规心肺复苏(CPR)无效,在ECMO支持下复苏...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骤停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例患者,AMI并发心脏骤停,常规心肺复苏(CPR)无效,在ECMO支持下复苏成功并行急诊PCI治疗。结果5例患者行ECMO辅助后全部复苏成功,循环稳定后全部实施ECMO辅助下介入治疗。ECMO辅助时间分别为42~220h(平均126.6h),3例患者存活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于停机后死亡;1例患者脱机20d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AMI并发心脏骤停死亡率较高,早期ECMO支持下心肺复苏后并辅助PCI治疗,可增加早期心脏复苏的可能性,为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创造条件,从而降低危重AMI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短期有效的生命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原文传递
ECMO用于救治类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面积肺栓塞1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文卿 李彤 +4 位作者 胡晓旻 段大为 吴鹏 赵越 宁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均可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在病因未纠正之前,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的心搏骤停(CA)患者病死率极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人工心肺支持器官,为CA患者提供了救治的桥梁.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 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均可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在病因未纠正之前,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的心搏骤停(CA)患者病死率极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人工心肺支持器官,为CA患者提供了救治的桥梁.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收治1例类AMI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ECMO辅助下进行了介入溶栓.通过介绍该病例的救治过程,旨在拓宽对无脉性电活动CA患者的诊治思路,提高对ECMO辅助并发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心搏骤停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mproving Survival and Alleviating Kidney Injury in a Swine Model of Cardiac Arres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被引量:9
14
作者 Xiao-Li Yuan Chun-Sheng Li +5 位作者 Yun Zhang Ji-Yang Ling Qiang Zhang Yong Liang Bo Liu Lian-Xing Zh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5期1840-1848,共9页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frequently occur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atients. Studies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with conventional cardiopuhnonary res...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frequently occur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atients. Studies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with conventional cardiopuhnonary resuscitation (CCPR) on AKI were rar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CMO with those of CCPR on survival rate and AKI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a swine model of cardiac arrest (CA). Methods: Sixteen male pigs were treated with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o establish CA model and then underwent CCPR (CCPR group, n = 8) or ECMO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 group, n = 8). The study endpoints were 6 h after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 or death. Serum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and during the 6 h after ROSC. The biomarkers of AKI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apoptosis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was discover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 Apoptosis-related gen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e-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Data were compared by Student's t-test. Results: All pigs in ECPR group were successfully resuscitated with a higher 6-h survival rate (8/8) compared to CCPR group (6/8). The expressions ofAKl biomarkers including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2 (TIMP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 (IGFBP7), live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LFABP), and kidney injury molecule l (Kim-1) were all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time after ROSC in both groups and lower in ECPR group compared with CCPR group. Especially, products of urinary T1MP and IGFBP levels (TIMP*IGFB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t ROSC4 (0.58 ± 0.10 ng^2/ml^2 vs. 1.18 ± 0.38 ng^2/ml^2, t = 4.33, P =0.003) and ROSC6 (1.79 ±0.45 ng2^/ml^2 vs. 3.00 ±0.44 ng^2/ml^2, t = 5.49, P 〈 0.001); urinary LFABP was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Kidney Injury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Swine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7
15
作者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5 位作者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牛泽群 宏欣 王立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1-433,共13页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其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休克 脓毒症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中毒 重症中暑 重度烧伤 严重创伤 心脏骤停
下载PDF
心肺复苏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白艳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8期225-227,23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AMI后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心肺复苏...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AMI后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心肺复苏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为遵医开放静脉、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等,比较干预中(干预前、干预后30 min及干预后6h)两组血乳酸水平及干预后24h两组心肌酶水平情况,统计两组心肺复苏期出现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干预后30 min及6h,观察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 h,观察组心肌酶指标中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期观察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肌梗死后心跳骤停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乳酸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针对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下载PDF
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志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病人60例,分别采用心率震荡值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然后对其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左...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病人60例,分别采用心率震荡值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然后对其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TO、T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病人中,50例存活,10例死亡,存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3.3%、16.7%。死亡病人的TO显著高于存活病人[(3.1±2.47)%与(-0.1±2.7)%,P<0.05],TS死亡病人显著低于存活病人[(0.9±2.0)ms/RR与(5.0±4.2)ms/RR,P<0.05],但存活和死亡病人的年龄、SDNN、LVEF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震荡比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急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更能有效评估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震荡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心功能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急诊PCI联合体外心肺复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翠英 吴金海 孙航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8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体外心肺复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后心脏骤停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体外心肺复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后心脏骤停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心肺复苏术,研究组采用急诊PCI联合体外心肺复苏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3.02%)较对照组(76.74%)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心胸比值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4 h、48 h,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对照组高,心率(HR)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50%)较对照组(17.50%)低(P<0.05);研究组心梗复发率(2.50%)、心绞痛复发率(2.50%)、再入院率(5.00%)较对照组(17.50%)、(20.00%)、(20.00%)低(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体外心肺复苏术应用于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并可降低心源性休克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
原文传递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福刚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院前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94例,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不予以院前急救,观察组予以院前急救,并对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与日常生活...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院前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94例,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不予以院前急救,观察组予以院前急救,并对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与日常生活评定优良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情稳定好转率93.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81%(P<0.05);观察组病情恶化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13%、4.25%,均低于对照组的21.28%、31.91%(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评定优良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6.59%(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病情稳定,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液体控制对心肺复苏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晓烨 贺丽 +2 位作者 张冬惠 王绍谦 杨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患者液体控制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严格控制液体组(A组n=26)和非严格控制液体组(B组n=20),均按照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CPR。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适当PEEP加...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患者液体控制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严格控制液体组(A组n=26)和非严格控制液体组(B组n=20),均按照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CPR。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适当PEEP加小潮气量),两组患者均严密监测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胸部CT。结果复苏成功后B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A组(45.6±32.5VS56.8±29.8,P<0.001),以后随着呼吸末正压得应用,逐渐缓慢提高至正常。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A组(86±16.5h VS 58±18.8h P<0.001)。心肺复苏患者心脏按压时间越长,肺部CT表现为肺内肺挫伤、局部渗出性实变越严重。B组双侧胸腔积液的量明显多于A组。结论复苏时控制液体入量可以减少肺部渗出、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按压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