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342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赖淑翎 蔺际龚 +1 位作者 刘加权 张民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胸背痛患者342例,最后确诊为AAS患者71例(AAS组)和非AAS患者271例(非AAS组).根据主动脉夹...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胸背痛患者342例,最后确诊为AAS患者71例(AAS组)和非AAS患者271例(非AAS组).根据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1分)和高危(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gt;1分)两个亚组.观察两组主动脉夹层风险指标及不同风险评分的患者比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诊断AAS的价值.结果 与非AAS组比较,AAS组高危疼痛特征风险指标如突发性疼痛和撕裂样痛比例明显增高〔83.1%(59/71)比31.0%(84/271),29.6%(21/71)比0(0/271)〕,而AAS组高危体检特征风险指标如四肢收缩压差异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比例也均明显增加〔23.9%(17/71)比0(0/271),11.3%(8/71)比0(0/271),均P&lt;0.05〕;AAS组高危评分患者比例也明显多于非AAS组〔66.2%(47/71)比1.5%(4/271),P&lt;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1分对诊断AAS的敏感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2分者(敏感度为98.6%比66.2%,AUC为0.819比0.564),而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2分对诊断AAS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1分(分别为98.5%比59.8%,92.2%比39.1%).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1分的优势比(OR)=104.0,95%可信区间(95%CI)为0.761-0.877,P=0.000;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2分的OR=130.7,95%CI为0.516-0.612,P=0.003.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对诊断AAS有较高的敏感度,当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为高危时(〉1分),对诊断AAS的特异度高,对协助早期诊断AAS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诊断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向俾桃 杨阳 +2 位作者 丘俊涛 黎力梦 罗新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1期79-82,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的主动脉病变,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并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目前,IMH的定义、病因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故本文就IMH的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现状
3
作者 齐祥涛 刘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根据Stanford分型IMH可以分为A型和B型,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主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和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急性发作的胸痛通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可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根据Stanford分型IMH可以分为A型和B型,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主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和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急性发作的胸痛通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可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其中以CT为首选检查。Stanford A型IMH目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也有进行药物治疗的研究和报道;Stanford B型IMH一般以药物治疗为首选。目前Stanford A型IMH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B型。本文主要对IMH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碧宏 汪花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4期224-226,共3页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尽管此三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程演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现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尽管此三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程演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现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后做一概述,重点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指导临床正确及时地处理好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分离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下载PDF
急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不全破裂1例
5
作者 李智佳 周铁楠 +1 位作者 刘轩泽 王效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因各种病因导致壁内血流,从而发生中层撕裂,壁间分离形成相互交通或不交通的真腔与假腔[1-2]。内膜破口是夹层发生的开端,血液经内膜破口流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双腔。急性主动脉夹层可...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因各种病因导致壁内血流,从而发生中层撕裂,壁间分离形成相互交通或不交通的真腔与假腔[1-2]。内膜破口是夹层发生的开端,血液经内膜破口流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双腔。急性主动脉夹层可能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等。急性主动脉夹层有两个解剖结局,一是假腔形成另外一个或多个破口,血液经其返流回真腔;二是主动脉破裂。有研究报道,胸主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90%[3]。主动脉夹层破裂分为完全破裂与不完全破裂,完全破裂即为主动脉全层破裂,血流经破裂口流出,这种情况病死率极高。不全破裂是指主动脉外膜未找到破口,但因假腔内积血压力增大,外膜变薄,血液成分外渗到胸腔内形成血胸或外膜出现微小破口。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分为Stanford A型、Stanford B型[4-5]。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在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来隔绝内膜的主要破口,阻止假腔内压力继续增大导致的真腔受压,通过重新引导血流进入真腔达到重塑血管的作用。EVAR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破裂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6-9]。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采用EVAR成功救治急性主动脉夹层不全破裂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坚 杨静云 +1 位作者 邢震宇 张静波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AAS胸痛患者77例为AAS组,同期选取非AAS胸痛患者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AAS发生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AAS胸痛患者77例为AAS组,同期选取非AAS胸痛患者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AA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AS组男性、高血压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吸烟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高敏肌钙蛋白Ⅰ、血肌酐、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ANA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计数升高及ANAs阳性是A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NAs阳性患者在AAS患者中占比较高,并且ANAs阳性是A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抗核抗体谱 危险因素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朴飞 吕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主动脉壁间血肿(AIH)、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和主动脉夹层(AD)有相似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临床有时不易鉴别,但三者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不同。本文对AIH、PAU和AD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间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专昌 赵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48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AAS患者临床资料,所用患者均完成MSCTA检查并分析其对主动脉夹层(AD)、主...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48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AAS患者临床资料,所用患者均完成MSCTA检查并分析其对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等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AD患者36例(75.00%)、IMH患者9例(18.75%)、PAU患者3例(6.25%);MSCTA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36例AD患者MSCTA显示主动脉增宽25例(69.44%),主动脉腔内高密度线样内膜11例(30.56%),主动脉壁高密度新月征或弧形增厚7例(19.44%),管腔内钙化灶斑块3例(8.33%),此外金标准检出36例患者42个破口,单破口患者32例(88.89%),多破口患者4例(11.11%);MSCTA共发现36例患者41个破口,两者破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IMH患者MSCT平扫图像基本特征为主动脉壁增厚,其中管壁新月形高密度影7例(77.78%),管壁环形增厚2例(22.22%),受累升主动脉血肿厚度为(13.04±2.76)mm,主动脉弓为(10.97±3.41)mm,降主动脉为(10.49±2.35)mm;3例PAU患者共发现8处溃疡,主动脉弓1处、胸主动脉5处、腹主动脉3处,MSCTA图像特征为溃疡性突起和龛影,其中乳头状2例、扁平状1例、蘑菇状3例、火山口状2例。结论 MSCTA用于AAS诊断可准确鉴别AD、IMH和PAU,并详细显示不同病变发生位置、累及范围及主动脉整体情况等,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冬( 综述) +2 位作者 刘铭雅(综述) 李京波(审校) 魏盟(审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631-635,共5页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临床急重症之一,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现对其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高风险MDCT特征评估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安 张皓 +1 位作者 张贵祥 解学乾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3-26,30,共5页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创伤性主动脉撕裂及不稳定的胸主动脉瘤,是一组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可对AAS高风险影像特征进行动态定量评估。综述各类病变的病理机...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创伤性主动脉撕裂及不稳定的胸主动脉瘤,是一组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可对AAS高风险影像特征进行动态定量评估。综述各类病变的病理机制及典型CT表现,从病灶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有无并发症及随访中的变化等角度介绍AAS高风险影像特征,分析其中哪些征象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夹层 壁内血肿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章希炜 杨宏宇 +3 位作者 孙蓬 邹君杰 董剑 陈国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AD)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2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人,其中StanfordB型AD98例采用腔... 目的探讨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AD)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2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人,其中StanfordB型AD98例采用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必要时辅以颈-颈动脉旁路术或颈-颈-锁骨下动脉旁路术,IMH19例,药物治疗,PAU8例,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治疗,必要时辅以股-股动脉旁路术,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腔内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随访率78%。结果 1例IMH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Stanford A型AD抢救无效死亡,1例Stanford 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半年死于急性Stanford A型AD,1例Stanford 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双下肢缺血性神经损伤未能完全恢复。其余病人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AD和PAU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辅以必要的动脉旁路手术可以扩大其适应证;药物治疗是控制IMH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 主动脉壁间血肿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原文传递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倩玉 卢成志 夏大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当日取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常规检查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记录患者血白细胞(WBC)、肌酐水平、主动...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当日取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常规检查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记录患者血白细胞(WBC)、肌酐水平、主动脉CT造影结果以及住院期间休克和死亡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曲线D-二聚体的理想截断值为2 988.6μg/L FE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0.5%,据此将患者分为A组[D-二聚体<2 988.6μg/L纤维蛋白原当量单位(FEU),45例]和B组(D-二聚体≥2 988.6μg/L FEU,31例)。B组发病时间和主动脉壁间血肿比例低于A组,累及升主动脉比例和住院死亡比例高于A组(均P<0.05)。2组休克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短、累及升主动脉、无主动脉壁间血肿均为D-二聚体水平≥2 988.6μg/L FE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发病时间长、未累及升主动脉、壁间血肿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间血肿
下载PDF
256层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斌 刘绍伟 +1 位作者 武惠明 王中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1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MSCTA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91例AAS患者中68例主动脉夹层,其中StanfordA型28例,B型40例,CTA不仅能...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1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MSCTA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91例AAS患者中68例主动脉夹层,其中StanfordA型28例,B型40例,CTA不仅能清晰显示真假腔结构、内膜破口和移位的内膜片,也可以对假腔内血栓、上纵隔或心包积血进行评价,与DSA诊断结果一致。主动脉壁间血肿12例,StanfordA型2例,B型10例,5例可见钙化内膜移位,2例内壁可见溃疡形成,3例表现为内膜渗漏。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穿透性溃疡8例,共有23处病灶,位于主动脉弓6处,降主动脉15处,髂总动脉2处。不稳定的胸主动脉瘤3例,2例患者瘤体内可见壁内血肿和附壁血栓形成,1例瘤体外见到少量对比剂渗出。结论 MSCTA能对AAS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和术后评估提供关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壁间血肿 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 胸主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0-1213,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局限于主动脉壁的出血,与主动脉夹层(AD)、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合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本文主要对IMH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内血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低剂量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患者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培培 杨培金 田卫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患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行主动脉CTA检查的AAS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案分为A组(电压80-100k V,碘海醇300mg I/ml)71例和B组(电压120...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患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行主动脉CTA检查的AAS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案分为A组(电压80-100k V,碘海醇300mg I/ml)71例和B组(电压120k V,碘海醇370mg I/ml)59例,两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记录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各主动脉平均CT值、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主动脉根部、髂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D、对比剂碘摄入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CTA扫描中应用双低剂量技术,不仅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和目标血管CT值,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 主动脉 血管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对比剂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评分的构建
16
作者 孟凡亮 付凤霞 +4 位作者 徐鑫 王新艳 李勇 师猛 肖子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目的 构建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AAS风险分层评分(AAS-RSS)。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共630例,根据AA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AS组和非AAS组,其中AAS组346... 目的 构建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诊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AAS风险分层评分(AAS-RSS)。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共630例,根据AA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AS组和非AAS组,其中AAS组346例,非AAS组284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AS-RSS,绘制ROC曲线对AAS-RSS进行评价。结果 AAS组男性、高血压病、突发胸背部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评分≥5分、持续无缓解、大汗、呼吸困难、呕吐、动脉搏动消失或无脉、四肢血压差异明显、新发主动脉瓣杂音、低血压或休克、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合并心包填塞、肠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高于非A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组深吸气或咳嗽诱发、针刺样疼痛、心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非A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突发胸背部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心悸、动脉搏动消失或无脉、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AA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β值大小及结合ADD-RS(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共有23个变量被有效整合成AAS-RSS。AAS-RSS分值高低与AAS的发生呈正相关(r=0.72,P<0.05)。AAS-RSS、ADD-RS预测发生AA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898~0.941)、0.734(0.694~0.773)。AAS-RSS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99,截断值为8.5分,AAS-RSS评分9分为区分高危AAS和低危AAS的界值。AAS-RS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3%、80.6%;ADD-R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52.5%。结论 AAS-RSS对AAS风险分层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 风险分层 诊断
下载PDF
穿透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飚 贾宝辉 +4 位作者 陈军喜 潘毅 夏芝辉 闫智杰 刘由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起病,其后出现低血压、胸闷、浆膜腔积液及胸痛,64排CT主动脉血管... 目的:了解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起病,其后出现低血压、胸闷、浆膜腔积液及胸痛,64排CT主动脉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示升主动脉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伴壁内血肿形成,手术放置血管内支架后症状消失。结论: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样,CT血管成像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临床表现明显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 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硬化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在基层医院的早期诊断与转运处置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建 徐方芳 +1 位作者 李志鹏 袁伟忠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3期170-171,共2页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而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彩超的普及使得该病的诊断相对容易。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有很多急性主...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而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彩超的普及使得该病的诊断相对容易。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有很多急性主动脉夹层未能被临床在第一时间内诊断,导致治疗不及时,甚至发生死亡。究其原因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时症状表现复杂,病情发展迅速,有的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夹层破裂大出血死亡。因此临床尤其是急诊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回顾性总结2010-01至2017-01南京梅山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3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以期为临床此类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误诊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年龄校正D-二聚体对于50岁以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杨文凡 何建雄 +2 位作者 余皓 余帅邑 施森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究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中的诊断价值,随年龄增加D-二聚体诊断特异度降低,本研究经年龄校正D-二聚体提高其在50岁以上胸痛人群中排除AAS的诊断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因胸痛就诊并疑似AAS... 目的探究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中的诊断价值,随年龄增加D-二聚体诊断特异度降低,本研究经年龄校正D-二聚体提高其在50岁以上胸痛人群中排除AAS的诊断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因胸痛就诊并疑似AAS而完善D-二聚体检测和主动脉CTA的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层分析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对于50岁以上人群进行D-二聚体年龄校正并分析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AAS组(n=287)与非AAS组(n=198)在男性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收缩压、舒张压、肌酐、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层,发现50岁以下AAS组D-二聚体≤0.5μg/ml诊断特异度为100.00%,而50岁以上AAS组特异度仅为69.50%,误诊率增加。进一步针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D-二聚体的年龄校正,发现敏感度由0.900(95%CI 0.856~0.932)下降至0.613(95%CI 0.550~0.672),特异度由0.695(95%CI 0.624~0.758)上升至0.944(95%CI 0.899~0.969)。结论50岁以上胸痛患者中,D-二聚体诊断AAS特异度降低,误诊率增加,通过年龄校正D-二聚体作为诊断临界值下限,可增加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D-二聚体 年龄校正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克钧 钟玉婷 +2 位作者 钟一鸣 王小萍 周爱琴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958-960,965,共4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方法总结我科近3年诊治的98例急性胸痛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类患者均具有典型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并均经主、肺动脉、冠状动脉CTA或冠脉、主、肺动脉造... 目的总结和探讨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方法总结我科近3年诊治的98例急性胸痛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类患者均具有典型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并均经主、肺动脉、冠状动脉CTA或冠脉、主、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研究不同疾病胸痛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果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胸痛更加严重、常伴有背痛,既往无类似胸痛发作病史,缺乏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的动态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更多的心血管急性危险因素(≥2),发病年龄平均74岁,既往多有类似发作病史,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水平的动态改变,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低血压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具有更多肺动脉栓塞危险因素,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缺乏典型动态改变。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如出现类似左主干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时,需要考虑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肺动脉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高危胸痛可能。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劳力性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及尽早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