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93
1
作者 高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641-3648,共8页
全球疾病负担2013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脑卒中死亡例数占全球75%;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且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血压性... 全球疾病负担2013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脑卒中死亡例数占全球75%;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且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脑微循环,还能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但由于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支持未能被广泛应用,为此,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历时2年,制定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旨在推广操作性、实用性强,易被中西医临床接受的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中西医结合 急性期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0
2
作者 李莹 张中一 +5 位作者 陈跃来 宗蕾 李瞡 陶颖 曾亮 侯文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颊车透地仓、合谷、足三里,巨刺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患侧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3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巨刺组与患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巨刺组痊愈率为68.4%(13/19),优于患侧组的47.6%(10/21,P<0.05);巨刺组于治疗第7天、第14天H-B评分优于患侧组(均P<0.05);巨刺组痊愈患者治疗天数明显少于患侧组((23.95±4.30)天vs(29.14±5.43)天,P<0.01)。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 急性期 针刺疗法 巨刺法
原文传递
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6
3
作者 贾莹梅 高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8期1147-114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方式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方式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防风汤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4周、第6周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方式疗效更加显著,可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缓解症状及体征,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面神经功能 中医症状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58
4
作者 刘立安 朱在波 +3 位作者 戚其华 倪姗姗 崔晨华 邢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89-992,共4页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探讨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更优方法。方法:将131例Bell’s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44例)针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等穴;电针组(45例)取穴及针刺方法与针刺组相同,并在地仓...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探讨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更优方法。方法:将131例Bell’s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44例)针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等穴;电针组(45例)取穴及针刺方法与针刺组相同,并在地仓、下关、太阳、阳白进行电针治疗;针药组(42例)在急性期内口服强的松、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静止期、恢复期按针刺组方法治疗。以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判定治疗效果并观察随访1、3个月时患者未愈率。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79.6%(35/44),电针组为93.4%(42/45),针药组为78.6%(33/42),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5)。针刺组病位在鼓索以上者痊愈率为54.2%(13/24),电针组为85.2%(23/27),针药组为48.0%(12/25),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1),各组鼓索以下者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随访1、3个月未愈率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和针药组(均P<0.01)。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疗效较好,提示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宜电针早期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针刺疗法 电针
原文传递
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末梢和局部血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郝蓬亮 杨一玲 关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液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其控制疼痛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疱疹局部点刺放血采样后拔罐,并在皮损局部围刺,每天1次,3天后...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液炎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其控制疼痛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疱疹局部点刺放血采样后拔罐,并在皮损局部围刺,每天1次,3天后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1周;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日1次,共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末梢血与局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减轻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末梢血与局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局部血中性粒细胞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局部血淋巴细胞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局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本组末梢血及对照组局部血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围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血淋巴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数,这可能是其抗病毒治疗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急性期 刺络疗法 拔罐 血常规
原文传递
7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 被引量:53
6
作者 吕佳苍 王智瑜 +9 位作者 王天芳 徐雯洁 于丽丽 焦杨 苏惠萍 刘泉 苗建英 徐艳玲 王明航 陈宪海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74例COPD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慢性阻...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74例COPD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红(33.5%)、苔黄(67.1%)出现频率最高。证候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最多,在中医证候与舌色、苔色的关系方面,痰热壅肺证中以舌红苔黄所占比重最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淡红(43.5%)、苔白(55.9%)出现频率最高。证候则以肺肾气虚证(12.7%)为最多,在中医证候与舌色、苔色的关系方面,肺肾气虚证中以舌淡红苔白所占比重最大。结论:本研究显示,急性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红、苔黄出现频率最高。反映了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以痰热为基本特点的证候特点。稳定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淡红、苔白出现频率最高,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舌象逐渐趋于正常或体现出本虚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 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期 稳定期
下载PDF
不同时间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1
7
作者 冯蕾 马文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针灸介入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门诊收治的20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发病距离针灸介入的时间分为A、B、C3组。A组为发病1~3天介入治疗者,B组为发病4~7天介入治疗者,C组为发病8~10天介入治疗者。3组统一按分...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针灸介入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门诊收治的20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发病距离针灸介入的时间分为A、B、C3组。A组为发病1~3天介入治疗者,B组为发病4~7天介入治疗者,C组为发病8~10天介入治疗者。3组统一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针灸治疗,急性期以患侧少针浅刺配合肢体远端取穴为主,静止期以患侧多针浅刺为主,恢复期采用患侧深刺或透刺,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第1、2、3个疗程末统计疗效。结果:第1疗程末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40/68)、69.7%(53/76)、46.6%(28/60),第2疗程末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58/68)、90.8%(69/76)、71.6%(43/60),第3疗程末分别为89.7%(61/68)、97.4%(74/76)、83.3%(50/60),同一疗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为B组最优,A组次之,C组较差。结论:面瘫发病后4~7天为针灸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针灸疗法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英姣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9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观...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9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位疗法,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手肿胀评定、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肩膀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和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和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与对照组的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急性期 针刺 康复训练 VAS DASH FMA
下载PDF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3
9
作者 白雪 罗钢 +2 位作者 杨思进 叶丽莎 张德绸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医辨证给予中药免煎颗粒(风火上扰证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阻络证给予...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医辨证给予中药免煎颗粒(风火上扰证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阻络证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热腑实证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减;阴虚风动证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组加服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每次3粒,每粒0.4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两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实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S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和M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CSS、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使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辨证论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急性期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梁国标 李志清 +3 位作者 魏学忠 熊剑 韩松 连正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104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84例,95%栓塞14例,90%栓塞6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104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84例,95%栓塞14例,90%栓塞6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对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采取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急性期 电解可脱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仲爱芹 徐士欣 +4 位作者 辛颖 李艳阳 王爱迪 熊鑫 张军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31-2333,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的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1979年-2013年)、万方数据(1990年-2013年)、维普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3年)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对符合要求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原始数据用Ex...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的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1979年-2013年)、万方数据(1990年-2013年)、维普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3年)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对符合要求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原始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5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10 15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经统计发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基本证候要素的发生频率以血瘀证居多,其次为痰证、风证;证候多以证候组合的形式出现,以两证、三证组合形式为主;证候组合分布情况两证组合表达以瘀+痰证最多,三证组合表达以瘀+痰+风证最多。结论: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基本证候要素,瘀+痰证、瘀+痰+风证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证候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证候要素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及对H-B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金明卜 徐萍 +1 位作者 张叶熙 苏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67-2669,共3页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及对H-B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及对H-B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B分级评分、症状和体征评分及FDI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为70.00%,高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针刺组为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联合组患者额纹消失程度、面部表情自然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眼裂闭合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周,联合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评分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FDIS评分低于针刺组,FDIP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可以降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H-B分级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FDI评分,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刺络拔罐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H-B分级
下载PDF
醒脑静对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Tf与Ft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胡蓓蕾 邹明 +3 位作者 陈松芳 何志勇 张雄 陈卫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f)及铁蛋白(Ft)的变化,并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为评估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10年2月医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f)及铁蛋白(Ft)的变化,并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为评估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10年2月医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入院后第1、3、7、14、21天检测血清Tf及Ft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在入院第1、7、14、21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Tf在第1天高于正常组(P1=0.025,P2=0.031);对照组Tf在发病第3天高于正常组(P1=0.014)。治疗组Tf在第3天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34)。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Ft在发病后第7天、14天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18,0.025,0.001,0.038)。对照组Ft在第21天高于正常组(P=0.005);治疗组第7天、第14天血清Ft低于对照组(P1=0.009,P2=0.038)。血量在10~20 m L及≥20 m L时,治疗组血清Tf和F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6,0.007;0.021,0.039)。对照组和治疗组第7天、14天、21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2,0.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以降低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脑出血 急性期 脑水肿 转铁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娜 李鼎 +2 位作者 陈丽霞 王健健 王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银杏叶制剂、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改善循环及脑保护治疗;尤瑞克林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 U,1次/d,持续14 d。治疗前后,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进行屏气指数(BHI)、CVR的检测,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HI和CV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的BHI分别为1.16±0.17和1.68±0.32,CVR分别为(23±3)%和(37±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IHSS评分分别为(5.9±1.4)分和(5.2±1.2)分,尤瑞克林组显明低于对照组(P=0.039)。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CVR,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超声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储备能力 尤瑞克林
下载PDF
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陆宇云 黄梅 吴代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79-98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制定出一套方便有效的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方法】将120例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制定出一套方便有效的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方法】将120例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双柏油膏外敷及手法通乳等)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并于治疗后1个月观察2组的回乳情况。【结果】(1)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回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不影响哺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气滞热壅证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瓜蒌牛蒡汤 双柏油膏 手法通乳
原文传递
急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红外热像图特征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马碧涛 金立伦 +1 位作者 滕蔚然 褚立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红外热像图特征以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建立膝骨关节炎急慢性期红外热像诊断方法以及疼痛评估。方法:通过选取36例KOA急性患膝、32例KOA慢性患膝以及40例正常膝关节,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膝关节4个...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红外热像图特征以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建立膝骨关节炎急慢性期红外热像诊断方法以及疼痛评估。方法:通过选取36例KOA急性患膝、32例KOA慢性患膝以及40例正常膝关节,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膝关节4个区域温度,以视觉模拟量表测量膝关节炎患者VAS评分。结果:膝骨关节炎急性期组、慢性期组膝关节红外热像温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膝关节(P<0.05),其中急性期组膝关节区域温度高于慢性期组(P<0.05);急性期组VAS评分高于慢性期组(P<0.05),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区域平均温度与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红外热像可有效地诊断膝骨关节炎急慢性并对疼痛评分进行客观化评估,为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精确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红外热像 急性期 慢性期
原文传递
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泽锋 黄佩荣 +2 位作者 赵爱社 覃绍珍 何明基 《中国康复》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 ADL 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3 d内入住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88例 ,分为康复组 48例 ,对照组 40例 ,2组一般治疗相同 ,康复组同时配合促进技术、心理治疗和集...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 ADL 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3 d内入住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88例 ,分为康复组 48例 ,对照组 40例 ,2组一般治疗相同 ,康复组同时配合促进技术、心理治疗和集体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疗法 ,于治疗前后对 2组患者分别进行 Brunnstrom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功能和 ADL 能力。结果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 ADL 能力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措施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适用于一般医院神经科病房患者急性期的康复 ,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急性期 综合康复 脑中风
下载PDF
Bell’s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宁 田丰伟 +1 位作者 吴滨 张永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 ,观察了Bell’s面瘫急性期是否可以对患侧面部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针刺组与非针刺组的临床治愈率、治愈时间、病情发展情况无明显差别 ,但是两组患者的主要伴随症状———疼痛、流泪及发展成Ⅴ~Ⅵ级...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 ,观察了Bell’s面瘫急性期是否可以对患侧面部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针刺组与非针刺组的临床治愈率、治愈时间、病情发展情况无明显差别 ,但是两组患者的主要伴随症状———疼痛、流泪及发展成Ⅴ~Ⅵ级患者的治愈时间不同 (P <0 0 5 ) ,针刺组较非针刺组痊愈时间短。结论 :建议在面瘫急性期可以采用患侧面部针刺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急性期 针刺治疗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松明 张继先 +1 位作者 汪毅 邹运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沐舒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按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分成三组,对照组40人,治疗组(1)40人,治疗组(2)40人。三组均使用抗生素,吸氧,支气管扩... 目的探讨沐舒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按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分成三组,对照组40人,治疗组(1)40人,治疗组(2)40人。三组均使用抗生素,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1)给予雾化吸入沐舒坦30 mg,每日两次,每次20 m in;治疗组(2)给予静滴沐舒坦150 mg,每日1次。观察三组患者的症状及血气改善情况并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祛痰作用和综合临床评价等方面其治疗后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沐舒坦在AECOPD合并呼衰者使用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能够作为临床常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期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0
20
作者 林彬 生娣 《中国医药》 2016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1例),2组均进行控制血压、血糖...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1例),2组均进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常规他汀类药物、营养神经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格瑞洛,首次负荷剂量180 mg/d,之后服用90 mg/次,2次/d,2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hs-CR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对照组与联合组患者hs-C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2±3)mg/L比(7±3) mg/L、(10±3)mg/L比(6±3)mg/L],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31±11)%比(57±12)%、(14±12)%比(57±11)%],且联合组的hs-CR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39/41)比87.5% (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服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