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病毒B组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海岩 刘昆 +8 位作者 陶泽新 李岩 刘桂芳 刘尧 冯蕾 樊庆莹 杨赫 宋立志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7-362,共6页
为明确源自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HEV-B组病毒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分布,探讨其优势基因型的变迁与疾病暴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山东省1994年~2008年AFP监测系统分离到的HEV-B组病毒进行了VP1区核酸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测定结果显... 为明确源自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HEV-B组病毒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分布,探讨其优势基因型的变迁与疾病暴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山东省1994年~2008年AFP监测系统分离到的HEV-B组病毒进行了VP1区核酸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测定结果显示HEV-B山东地方株共包括29种基因型,其中CVA 1种(CVA9),CVB 5种(CVB1~5),ECHO 20种以及新型肠道病毒EV73、75、97。其中ECHO11、CVB3、ECHO6、ECHO14、ECHO25是AFP监测系统中最常分离到的B组病毒。同源性比较显示,相同血清型HEV-B山东地方株型内核苷酸同源性最小75.4%,最大99.6%,与原型株核苷酸同源性最小73.8%,最大85.2%,但氨基酸变异不大。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病毒具有不同的时间循环模式,相同基因型毒株内部根据其遗传距离的远近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从而帮助确定HEV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无菌性脑膜炎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四川省近4年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现及处理 被引量:24
2
作者 付清培 方刚 +10 位作者 罗湘蜀 秦明晖 童文彬 覃志英 何惠 漆琪 曾义学 张淑琼 周更生 侯晓辉 陈红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与处理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方法 开展高危AFP病例早期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估 ,针对性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结果 发现高危AFP16例 ,发病年龄 0~ 3岁 ,1岁占 5 6 2 5 % ;2例有聚集性 ;13例检出脊灰...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与处理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方法 开展高危AFP病例早期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估 ,针对性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结果 发现高危AFP16例 ,发病年龄 0~ 3岁 ,1岁占 5 6 2 5 % ;2例有聚集性 ;13例检出脊灰疫苗病毒 ,其中 4例为Ⅱ型疫苗重组株 ,密切接触者检出 3株与病例同源脊灰Ⅱ型疫苗重组株病毒 ;13例残留麻痹 ;14例为超生儿童其基础免疫为“0”剂次 ,15县病例当地乡镇脊灰疫苗接种率平均值 72 18% ,低于 85 %者 9个县 ,且流动和超生儿童明显低于常住和计生儿童 ,病例所在县均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评估接种率均达95 %以上。结论 四川省曾有脊灰Ⅱ型疫苗变异病毒在自然界的局部循环 ,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能有效阻断该变异病毒。增强AFP监测敏感性 ,尽早发现和及时调查处理高危AFP病例 ,有利于提高敏锐发现、有力阻断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循环的整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危险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灰Ⅱ型疫苗重组株病毒 阻断
下载PDF
肠道病毒A组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18
3
作者 陶泽新 李岩 +8 位作者 王海岩 宋立志 刘桂芳 刘尧 林小娟 冯蕾 杨赫 樊庆莹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0-414,共5页
为研究肠道病毒A组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及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采集1998-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者及2008年和2009年手足口病(HFMD)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来自HFMD病例的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 为研究肠道病毒A组山东地方株的基因型及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采集1998-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者及2008年和2009年手足口病(HFMD)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来自HFMD病例的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特异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随即选取部分阳性分离株进行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EV71和CVA16特异性引物阴性者以及来自AFP病例的阳性病毒分离物采用A组肠道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VP1完整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所获得序列与其他A组各基因型代表株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共获得293株肠道病毒A组山东地方株,分别属于CVA4、CVA5、CVA10、CVA14、CVA16、EV71、EV76、EV90共8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内山东地方分离株跟原型株相比基因序列同源性较低,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肠道病毒A组山东地方株各血清型中与原型株亲缘关系较远,提示山东省存在不同基因特征的A组肠道病毒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葛琼 龚黎明 +3 位作者 严菊英 史雯 周敏 卢亦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982-1983,2005,共3页
目的:对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用RDa和L2OB细胞对AFP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型别鉴定... 目的:对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用RDa和L2OB细胞对AFP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型别鉴定。结果:4年共分离到44株NPEV,分别为柯萨奇A组病毒1株(COXA4),埃可病毒(ECHO)28株,不能定型15株。结论:浙江省2004年~2007年分离到的NPEV中主要为ECHO病毒,未分离到COXB组株病毒,且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型别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玉光 张璐 +7 位作者 卢联合 冯亮 王凌航 徐艳利 任娜 庞琳 李兴旺 陈志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收治的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脊液、磁共振影像(MRI)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 目的探讨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收治的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脊液、磁共振影像(MRI)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4周的随访。结果本组病例的年龄为5-72(22.47±20.68)个月,患儿在发热后的(3.47±1.68)d出现急性弛缓性瘫痪表现,在1~2d内发展至高峰。所有患儿均出现类脊髓灰质炎表现。15例患儿中,10例为单下肢瘫痪,2例为双下肢瘫痪,1例为单上肢,2例四肢瘫痪。肌力从0~4级不等,6例患儿肢体肌力降至0级。13/15例有脑炎、脑膜炎、共济失调等表现。3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尿潴留。8例患儿行脑脊髓MRI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儿脊髓前角出现T2WI高信号改变,上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颈2~7(C2~C7),下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胸12~腰1(T12-L1),均表现为患侧脊髓前角长T1长T2信号。其中4例合并脑炎表现患者,MRI检查见中脑、桥脑或延髓长T1长T2信号。11例下肢瘫痪患儿在AFP发生的第4~8天开始恢复,其他4例在第2~3周开始恢复。瘫痪恢复顺序为由远端向近端恢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AFP多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瘫痪发生在手足口病初期,1~2d发展至高峰。多数患儿以单侧下肢瘫痪轻瘫为主,恢复较快,四肢瘫痪及单上肢瘫痪者恢复缓慢。MRI检查灵敏、准确,对确诊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瘫痪 手足口病 脑脊髓炎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71型
原文传递
海南省2006~2008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潘婷婷 孙莲英 +7 位作者 曾雪霞 陈海云 陈少明 潘正帆 何剑 李俊 莫少雄 李位鸿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36-537,共2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资料,为维持海南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08年AFP个案调查资料,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全省共报告15岁以下AFP病例118例... 目的分析海南省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资料,为维持海南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08年AFP个案调查资料,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全省共报告15岁以下AFP病例118例,所有病例均为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排除病例,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83/10万,2008年有1例脊灰疫苗服苗相关病例。AFP病例分布在18个市(县),呈散发状态。病例及时调查率为100%、75d及时随访率为93.2%,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9.6%。结论海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高度敏感性,已连续15年维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驰缓性麻痹 病例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湖北省1995~1999年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红缨 李敏 +1 位作者 郑景山 黄永进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对湖北省 1995~ 1999年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 3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32例分布在 2 5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 3岁儿童占 87 5 % ,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占 6 5 4% ... 对湖北省 1995~ 1999年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 3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32例分布在 2 5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 3岁儿童占 87 5 % ,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占 6 5 4% ,Ⅱ型病毒占 5 3 1%。 32例中有 2例可诊断为服苗相关病例 ,另有 5例怀疑为疫苗接触者相关病例 ,其特点是 :①病例分散分布 ;②病例年龄均 <3岁 ;③临床特征有发热 ,非对称性弛缓性麻痹 ,临床诊断多为脊灰 ;④发病 6 0天后仍残留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广东省5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树本 吴承民 +5 位作者 柯昌文 林伟生 罗耀星 林永杰 郭永文 雷仁宇 《中国计划免疫》 1997年第5期207-210,共4页
广东省1994~1996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2/10万、174/10万和136/10万。对743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52例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 广东省1994~1996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2/10万、174/10万和136/10万。对743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52例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分布在30个县(市、区),其中Ⅱ型占462%(24/52);28例有残留麻痹,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6岁。769%(40/52)病例有免疫史,首次服苗并于服苗后6~40天出现肢体麻痹者10例,占192%(10/52),占服苗总人次数167/100万(52/31131737)。本文分析有5例可诊断为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对检出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 疫苗株病毒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璐 王玉光 +3 位作者 徐艳丽 张黎影 钱晨 李兴旺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心肌酶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麻痹前期可有皮疹,多呈单峰热,约...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心肌酶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麻痹前期可有皮疹,多呈单峰热,约86.67%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患儿瘫痪1周后,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住院期间可见到明显改善,轻症者1~2个月后恢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86.67%),如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较脊髓灰质炎更为常见。皮疹、心肌损害比例高于脊髓灰质炎,可能由于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侵犯范围更广(包括皮肤、黏膜)有关。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早,预后好于脊髓灰质炎,可能是由于病理上组织炎症重于神经毒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下载PDF
2006-2010年湖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帆 周帅锋 +3 位作者 黄威 巫森 刘运芝 张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湖南省2006-2010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1 291例(2 566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8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33株,分离率分别为3.43%、12.98%;52例PV阳性标本行型内鉴别,共检出45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5、6、7月较高;全省14个地市除湘潭和张家界外,其它地市均检出脊灰病毒(PV)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免疫史之间PV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结论湖南省2006-201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 肠道病毒 监测
原文传递
贵州省1999~200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阳性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群锋 叶绪芳 +5 位作者 朱青 刘航 苏飞 任刚 张大勇 杜雯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贵州省 1999~ 2 0 0 1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病毒 5 3株 ,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5 3例AFP病例分布在全省 8个地区 (州、市 ,下同 )的 31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贵州省 1999~ 2 0 0 1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病毒 5 3株 ,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5 3例AFP病例分布在全省 8个地区 (州、市 ,下同 )的 31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3岁儿童 4 8例 ,占 90 .6 % ;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 38例 ,占 71.7%。其特点是 :全省 9个地区中 8个有病例 ,病例呈散在分布 ;分离出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 (32例 ,占 6 0 .4 % ) ,3年分离的Ⅱ型脊灰疫苗病毒数均超过本年Ⅰ型和Ⅲ型的总和 ;病例中零剂次免疫儿童发病 6 0d后仍残留麻痹的占 82 .4 % ;8例高度怀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均为 <3岁儿童 ;免疫史为零剂次和 1剂次 ;麻痹时伴发热 ,为不对称麻痹 ,发病 6 0d随访仍残留麻痹并有肌肉萎缩。提示贵州省AFP病例中检出脊灰疫苗病毒的病例 ,集中在 <3岁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因此要高度重视VAPP病例 ,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覆盖率 ,巩固AFP病例监测质量是保持无脊灰状态、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和防止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 阳性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海岩 徐爱强 +7 位作者 刘桂芳 王同展 李岩 刘尧 刘萍 李漫时 高永军 周晓琳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的感染情况。 [方法 ]按照WHO规定的方法 ,对山东省 1 998~2 0 0 1年所有AFP病例的大便标本均采用RD、Hep 2和L2 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结果 ]共分离出 1 4 6株NP... [目的 ]了解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的感染情况。 [方法 ]按照WHO规定的方法 ,对山东省 1 998~2 0 0 1年所有AFP病例的大便标本均采用RD、Hep 2和L2 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结果 ]共分离出 1 4 6株NPEV ,其中艾柯 (Echo)病毒占 56 1 6 % ,病毒型别分布广泛 ,夏秋季为NPEV流行高峰 ;5岁以下儿童分离率最高 ;多数NPEV感染者麻痹前均伴有发热、腹泻、颈项强直和肌肉疼痛 ,麻痹部位以单下肢、双下肢、四肢麻痹为主 ,发病60d后随访 2 7 40 %的病例仍残留麻痹 ;1 4 6例NPEV阳性的AFP病例中 ,疫苗相关病例 (VAPP) 1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60例 ,脑脊髓炎 1 0例 ,其他非脊灰病例 75例 ;RD细胞对NPEV的分离率高于Hep 2细胞的分离率。 [结论 ]NPEV在山东省AFP病例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灰肠道病毒 监测 afp NPEV
下载PDF
云南省2006~2010年非脊灰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汤晶晶 赵智娴 +3 位作者 田炳均 罗梅 张杰 丁峥嵘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基因型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对2006~2010年间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05株NPEVs进行VP1区部分核苷酸扩增和序列测定。所获得的云南地方株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原型株进行核... 为了解云南省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基因型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对2006~2010年间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05株NPEVs进行VP1区部分核苷酸扩增和序列测定。所获得的云南地方株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原型株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并与GenBank中选取的代表株构建基因进化关系树。结果分析显示:105株NPEVs分别属于HEV-A、HEV-B、HEV-C,其中HEV-A 18株(7个血清型)所占比例为17.1%;HEV-B 77株(22个血清型)所占比例为73.3%,表明云南省AFP病例中流行的NPEV还是以HEV-B为主;HEV-C 10株(4个血清型)所占比例为9.5%;没有分离到HEV-D组肠道病毒;基因进化树中各种血清型病毒与对应原型株及代表株聚集一起,除CA2、EV90和EV76外,云南地方株与原型株位于不同分支。相同型别的毒株在5年的流行过程中变异程度亦不同,亲缘关系远近不一,表明这些病毒在云南省存在不同的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驰缓性麻痹 非脊灰肠道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3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长江 周雪 +2 位作者 王金英 刘艳霞 吕珀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2期92-93,共2页
黑龙江省 1996~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 317例 ,其中男性发病是女性的 1 5倍 ,以 2~ 3岁儿童发病较多。该病呈夏、秋季高峰。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 ,肌痛 ,感觉异常 ,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 黑龙江省 1996~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 317例 ,其中男性发病是女性的 1 5倍 ,以 2~ 3岁儿童发病较多。该病呈夏、秋季高峰。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 ,肌痛 ,感觉异常 ,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呈对称性麻痹 ,以下肢多见 ,麻痹多从远端开始 ,有 6 9 4%的病例能够康复 ,病死率为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 afp
原文传递
广西AFP病例脊髓灰质炎病毒核苷酸变异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玉艳 钟革 +3 位作者 班华国 马宇燕 蒋君梅 李开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550-551,共2页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方法按照WHO要求对广西2007~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从报告的84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7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株...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方法按照WHO要求对广西2007~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从报告的84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7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株(PV),其中I型7株I,I型7株I,II型6株,混合型7株,将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共得到34株,以II型PV为主,均为疫苗变异株;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占67.65%,男性发生变异多于女性。结论广西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有部分变异,局部地区发现高变异病毒,未发现循环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核苷酸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琦 孙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3期1810-1811,共2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炎 急性弛缓性瘫痪 护理
下载PDF
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海岩 徐爱强 +9 位作者 李岩 张勇 祝双利 纪峰 刘尧 刘桂芳 宋立志 李震 李杰 许文波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对山东省1997~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认识,从而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检出VDPV的灵敏度.方法分离的脊灰病毒血清定型采用中和试... 目的对山东省1997~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认识,从而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检出VDPV的灵敏度.方法分离的脊灰病毒血清定型采用中和试验的方法,型内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两种方法,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采用VP1区序列测定的方法.结果山东省1997~2004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173株),接近Ⅰ型和Ⅲ型之和.其中疫苗变异脊灰病毒10株,仍以Ⅱ型为主(8株),且有1株(CHN1025)VP1区变异率达到1%,为VDPV,但该毒株无2代病例发生.结论在山东省连续多年的口服脊灰疫苗免疫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从AFP病例中曾分离到1株VDPV,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局部地区仍存在免疫空白,因此存在着VDPV以及发生循环的VDPV潜在的可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识别及处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凯军 张学化 +6 位作者 赵小冬 张先慧 韩晓辉 杨华 宋晓雁 李传彬 张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703-705,共3页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 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样本分离病毒,进行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 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样本分离病毒,进行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儿童常规接种率快速评价;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进行粪便样本带毒率调查。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VDPV病例,有11个核苷酸变异;当地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高;密切接触者粪便样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 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为防止VDPV病例发生和VDPV循环,应维持高水平的OPV接种率,保持AFP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有条件的地区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 脊髓灰质炎病毒 持续排毒
原文传递
福建省1997-2003年检出脊灰疫苗株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齐华 周天喜 +2 位作者 潘伟毅 杨莹 张冬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维持我省的无脊灰状态。[方法]分析1997—2003年我省检出的脊灰疫苗相关株或重组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43例脊灰病毒(PV)阳性的AFP病例,散在分布29个县市,无季节聚集性;... [目的]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维持我省的无脊灰状态。[方法]分析1997—2003年我省检出的脊灰疫苗相关株或重组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43例脊灰病毒(PV)阳性的AFP病例,散在分布29个县市,无季节聚集性;病例中≤2岁者占66.7%,男女之比为2.07∶1;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48.8%;43株阳性株均为疫苗相关株,Ⅱ型和Ⅰ型占55.8%;43例中诊断为VAPP有13例。[结论]我省疫苗相关麻痹脊灰(VAPP)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报告服苗率及服苗次数偏低有关。应加强AFP病例监测,重视VAPP病例调研,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病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菡相关株病毒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下载PDF
湖北省2009—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雷 张迟 +1 位作者 杨北方 罗玉娥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掌握湖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全省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湖北省共报告AFP病例433例,<... 目的掌握湖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全省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湖北省共报告AFP病例433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是1.98/10万和2.23/10万。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97.0%,麻痹14 d内双份便采集率为91.2%,合格便采集率为89.8%;麻痹75 d内随访及时率84.3%。结论要继续提高监测质量,特别是提高病例发现、报告的及时性和提高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要继续加强脊灰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