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四关治疗呼吸性碱中毒临床经验总结
1
作者 谢倩 王冰馨 张仁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87-90,共4页
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尤以急诊内科常见,多发于中青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西医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取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暗示疗法、镇静、解除痉挛等方法。笔者在多年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中医急救思维的运... 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尤以急诊内科常见,多发于中青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西医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取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暗示疗法、镇静、解除痉挛等方法。笔者在多年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中医急救思维的运用,临证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诊断,给予早期干预,最大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展。四关穴即双侧的合谷穴与太冲穴,开四关治疗呼吸性碱中毒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且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另外,针刺治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参考运用。本病的发生与气机关系密切,涉及肝、肺、脾、胃,而四关穴是调整左右气机升降平衡的,凡是左升右降功能失常的疾病都可以采用开四关的方法治疗。笔者在传统开四关治疗的基础上经多次临床实践及研究,细化了四关穴针刺顺序以及通过一系列特定而有序的穴位补泻手法使上逆之气归于正常循环,从而达到“一气周流”、治疗疾病的目的,经临床验证确有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四关 呼吸性碱中毒 中医适宜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盛旺 李晓陵 +4 位作者 王杨 侯玉 魏泽宜 高胜兰 王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原理复杂。多模态MRI因对MCI异常脑区具有定位精准和实时观测的优势,为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效应研究及疗效判定提供可视化支持。本文从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五个方面,对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视角探讨MCI脑内变化,剖析针刺治疗的机制,为MCI的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针刺四关穴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肖逸 徐璇 +6 位作者 何灏龙 丁攀婷 梁枝懿 杜革术 刘未艾 钟欢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054-2060,共7页
目的探究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研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招募并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冷疗组及模型组,每组12例... 目的探究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研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招募并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冷疗组及模型组,每组12例。诱发DOMS的方式为蛙跳运动。观察组予以开四关配合肢体及呼吸导引治疗,冷疗组予以冷疗干预,运动后24 h起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通过测试受试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痛阈、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评价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效应机制。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观察组、冷疗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与冷疗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后72 h,观察组痛阈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冷疗组第一次治疗后痛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和冷疗组相比,在运动后24、48、72 h时观察组C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冷疗组相比,运动后24、72 h观察组LDH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后72 h观察组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后24、48 h观察组β-E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四关配合导引干预能够改善DOMS症状,尤其是能缓解即刻疼痛、升高痛阈、减轻痛苦,且效果优于冷疗组。开四关配合导引干预可调节DOMS后血液CK水平,下调IL-6、β-EP、LDH的含量,以此起到抗炎止痛、调节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促进局部损伤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开四关 导引 VAS 痛阈 炎症 损伤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