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麻醉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尹利华 李万山 +1 位作者 招伟贤 李万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76-87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的镇痛效能。方法6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3例。针刺麻醉取穴均为足三里、三阴交。Ⅰ组针刺诱导后全麻,Ⅱ组全麻后针刺,Ⅲ组单纯全麻。记录术中最低肺泡内有效浓度(MAC)。结果Ⅰ组MAC平均为(1.35...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的镇痛效能。方法6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3例。针刺麻醉取穴均为足三里、三阴交。Ⅰ组针刺诱导后全麻,Ⅱ组全麻后针刺,Ⅲ组单纯全麻。记录术中最低肺泡内有效浓度(MAC)。结果Ⅰ组MAC平均为(1.35±0.19)Vol%,Ⅱ组为(1.49±0.22)Vol%,Ⅲ组为(1.64±0.27)Vol%,全麻诱导前或全麻诱导后针刺均有降低全麻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所需MAC约0.29%、0.15%。3组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刺麻醉具有一定的麻醉镇痛辅助作用,且以全麻前加强针刺诱导效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针刺麻醉手术 麻醉 全身
下载PDF
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陈怿 蔡云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方法 :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分为 3组 ,Ⅰ组单纯气管内麻醉 ;Ⅱ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 ;Ⅲ组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监测 3组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Ⅲ组波动最小 (P >0 0 5) ,且麻醉药用量减少 ,拔管提前 (P ... 方法 :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分为 3组 ,Ⅰ组单纯气管内麻醉 ;Ⅱ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 ;Ⅲ组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监测 3组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Ⅲ组波动最小 (P >0 0 5) ,且麻醉药用量减少 ,拔管提前 (P <0 0 1)。结论 :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既减少麻醉药用量又对机体有调整作用 ,病人苏醒迅速 ,拔管时间缩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麻醉 气管内麻醉
下载PDF
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道武 梁晓菲 吴红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求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 60例随机分成针刺麻醉组(针麻组)和药物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针麻组的Ⅰ级率为 36.67%,Ⅱ级率63.33%;对照组的Ⅰ级率33.33%,Ⅱ级率66.67%。经统... 目的:探求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 60例随机分成针刺麻醉组(针麻组)和药物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针麻组的Ⅰ级率为 36.67%,Ⅱ级率63.33%;对照组的Ⅰ级率33.33%,Ⅱ级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麻达到了药麻的临床效果,表明了针麻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摘除手术 针刺麻醉 鼻息肉 麻醉方法
下载PDF
针刺麻醉行鼻息肉摘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鎏熙 王兰仙 杨明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采用针刺麻醉完成鼻息肉摘除与局麻鼻息肉摘除进行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针麻组(A组 )用上海产G 6 80 5针麻仪行针刺麻醉 ,局麻组 (B组 )用 1%利多卡因 10ml行局部麻醉鼻息肉摘除。结果 :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局麻。结论 :针刺... 目的 :采用针刺麻醉完成鼻息肉摘除与局麻鼻息肉摘除进行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针麻组(A组 )用上海产G 6 80 5针麻仪行针刺麻醉 ,局麻组 (B组 )用 1%利多卡因 10ml行局部麻醉鼻息肉摘除。结果 :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局麻。结论 :针刺麻醉鼻息肉摘除具有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息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育民 秦必光 +3 位作者 王焱林 胡北喜 尹志礼 万德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将 4 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极板组、药麻组 ,观察组采用穴位电刺激与药物麻醉相结合 ;电极板组单纯采用穴位电刺激 ;药麻组采用单纯药物麻醉。结果 :前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药麻组 ,心、血管抑制轻 ,苏醒平稳 ,... 目的 :将 4 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极板组、药麻组 ,观察组采用穴位电刺激与药物麻醉相结合 ;电极板组单纯采用穴位电刺激 ;药麻组采用单纯药物麻醉。结果 :前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药麻组 ,心、血管抑制轻 ,苏醒平稳 ,恢复快。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麻醉 食管癌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耳根阻滞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常庚申 邢群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29-830,共2页
目的 :验证耳根阻滞的镇痛作用 ,减少小儿手术的麻醉药量。方法 :对 10 3例择期小儿骨科手术中的 5 2例行耳根阻滞 ,另 5 1例为对照组 ,观察麻醉用药量及维持时间。结果 :耳根阻滞组的麻醉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耳... 目的 :验证耳根阻滞的镇痛作用 ,减少小儿手术的麻醉药量。方法 :对 10 3例择期小儿骨科手术中的 5 2例行耳根阻滞 ,另 5 1例为对照组 ,观察麻醉用药量及维持时间。结果 :耳根阻滞组的麻醉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耳根阻滞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可减少麻醉药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根阻滞 小儿 骨科手术 临床应用 针刺镇痛 针刺麻醉
下载PDF
经穴皮电在不同手术麻醉中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万瑶 小川秀道 吉田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34,共2页
本研究观察了耳部手术和甲状腺手术中麻醉患者的太冲穴与涌泉穴皮肤电流变化。结果显示,麻醉后两个穴位的皮肤电流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涌泉穴在耳部手术过程中皮电下降明显低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太冲穴则结果相反。故可以考虑,肾经的涌... 本研究观察了耳部手术和甲状腺手术中麻醉患者的太冲穴与涌泉穴皮肤电流变化。结果显示,麻醉后两个穴位的皮肤电流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涌泉穴在耳部手术过程中皮电下降明显低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太冲穴则结果相反。故可以考虑,肾经的涌泉穴与耳的关系密切,太冲穴与甲状腺功能关系密切。说明经穴与脏腑、器官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手术 电皮肤反应 太冲 涌泉 穴位
下载PDF
针刺内麻点麻醉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常庚申 马克昌 +4 位作者 谢文 智桃阁 谢艳 庞学智 王玲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295,共3页
在四肢骨科手术中采用针刺内麻点麻醉73例,同时设用其他穴位针刺麻醉对照组55例和常规药物麻醉对照组60例,结果发现内麻点针刺麻醉效果最好。其中针刺内麻点组和常规药物麻醉组各取21例,测定术前、术中和术后血中β内啡肽... 在四肢骨科手术中采用针刺内麻点麻醉73例,同时设用其他穴位针刺麻醉对照组55例和常规药物麻醉对照组60例,结果发现内麻点针刺麻醉效果最好。其中针刺内麻点组和常规药物麻醉组各取21例,测定术前、术中和术后血中β内啡肽和血管紧张素Ⅱ,发现针刺内麻点组术中和术后血中β内啡肽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Ⅱ两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手术 针刺麻醉手术 四肢 内麻点 Β内啡肽
下载PDF
经线皮肤切口对手针、电针镇痛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静怡 樊景禹 +1 位作者 卢影毅 黄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电、手针在信息传递途径上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分别对大鼠双侧足三里穴施以电、手针刺激,测定未经处理的及胃经线上皮肤切口和胃经线外恻皮肤切口动物针刺前后的病阈。结果:皮肤切口在经线外时不影响针刺镇痛效果,在经线... 目的:研究电、手针在信息传递途径上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分别对大鼠双侧足三里穴施以电、手针刺激,测定未经处理的及胃经线上皮肤切口和胃经线外恻皮肤切口动物针刺前后的病阈。结果:皮肤切口在经线外时不影响针刺镇痛效果,在经线上时对电针镇痛无显著影响,但明显抑制手针镇痛。结论:手针与电针在信息传递途径上有所差别,其信息主要通过皮肤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手针 针刺镇痛 针刺麻醉
下载PDF
不同电针频率对肺切除患者血清IL-1、IL-6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妮 马文 沈卫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频率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针刺麻醉电针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择期行开胸肺切除术5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22例)、Ⅱ组(16例)、Ⅲ组(18例)。各组均行常规药物麻醉,全麻前30min,Ⅱ组...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频率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针刺麻醉电针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择期行开胸肺切除术5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22例)、Ⅱ组(16例)、Ⅲ组(18例)。各组均行常规药物麻醉,全麻前30min,Ⅱ组、Ⅲ组予电针后溪、支沟、内关、合谷,Ⅱ组予连续波型,频率2Hz,Ⅲ组予疏密波型,频率2Hz/100Hz,电针刺激维持至手术结束。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24h、切皮后10min、术后24h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3组患者切皮后10min IL-6较术前24h显著上升(均P<0.01),IL-1含量变化不大(均P>0.05);与切皮后10min比较,Ⅰ组与Ⅲ组患者术后24hIL-1含量显著上升(均P<0.01),Ⅱ组则变化不大(P>0.05);3组患者术后24hIL-6含量较切皮后10min均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2Hz电针频率针药复合麻醉能部分调节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围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肺切除术 电针 频率 麻醉效果 手术应激 白介素-1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针刺麻醉在鼻部手术中的运用及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童秋瑜 马文 沈卫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0,共3页
从鼻腔手术的不同麻醉方式的运用特点、针刺麻醉选穴原则、电针频率及术中评价等方面论述。针刺复合局部麻醉既可以防止局麻的镇痛不全,又可以避免全麻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体现了针刺麻醉自身的独特优势。目前初步认为取... 从鼻腔手术的不同麻醉方式的运用特点、针刺麻醉选穴原则、电针频率及术中评价等方面论述。针刺复合局部麻醉既可以防止局麻的镇痛不全,又可以避免全麻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体现了针刺麻醉自身的独特优势。目前初步认为取迎香及印堂,频率为30Hz,波型为连续波,用于鼻部手术可取得较满意效果。但目前针刺麻醉运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报道不多,且缺乏操作规范,希望优化针刺麻醉鼻腔手术的操作流程,促进针刺麻醉鼻腔手术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复合麻醉 鼻部手术 针刺镇痛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