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榄雌瘤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Bt对其幼虫的毒力和防效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罡 昝启杰 +4 位作者 赵淑玲 肖宇宙 王勇军 徐华林 彭辉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是危害马鞭草科澳洲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 var.austrasica)的主要害虫.在深圳红树林一年发生6—7代,每个世代25—32d,其中幼虫历期13—16d,蛹5~6d,成虫7~10d,卵3—5d.幼虫剥食海榄雌的叶... 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是危害马鞭草科澳洲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 var.austrasica)的主要害虫.在深圳红树林一年发生6—7代,每个世代25—32d,其中幼虫历期13—16d,蛹5~6d,成虫7~10d,卵3—5d.幼虫剥食海榄雌的叶肉,8月低龄幼虫蛀食嫩芽及种子,10月低龄幼虫开始在嫩芽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爆发的第2代和第3代密度较大,造成海榄雌大面积危害.在室内,用Bt感染2龄海榄雌瘤斑螟,致死浓度(C)-死亡几率值(Y)测定的回归线为Y=4.66+1.78C,80%的致死浓度LC80为4.60IU/mL;致死时间(T)-死亡几率值(Y)测定的回归线为Y=4.305T-1.51,80%的致死时间LT80为50.86h.在林间,用8—10IU/mL的Bt稀释液喷雾对海榄雌瘤斑螟进行防治实验,平均防效为9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榄雌瘤斑螟 BT 毒力 防治效果 红树林 天敌
下载PDF
红树林害虫海榄雌瘤斑螟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戴建青 李军 +3 位作者 李志刚 吕欣 徐华林 韩诗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65-67,共3页
红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也是唯一能形成海岸类型的活的生物群体。近年来,红树林害虫海榄雌瘤斑螟对整个红树林海榄雌种群造成严重危害,对湿地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探索对红树林地区生... 红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也是唯一能形成海岸类型的活的生物群体。近年来,红树林害虫海榄雌瘤斑螟对整个红树林海榄雌种群造成严重危害,对湿地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探索对红树林地区生物及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危害、不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有效的害虫防控技术模式,2007—2009年采用寄生蜂、寄生蜂携带病毒的"生物导弹"结合Bt的生物防控技术手段,对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害虫海榄雌瘤斑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导弹"防治区和Bt防治区的叶片被害率分别从防治前57.1%和67.7%下降到31.9%和38.1%,几种生物防治技术的结合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44.3%~74.2%,使红树林害虫海榄雌瘤斑螟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榄雌 海榄雌瘤斑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红树林主要害虫的诱集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林聪 李志刚 +1 位作者 李军 韩诗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8-1031,共4页
为了明确红树林几种主要害虫的最佳诱集波长,本文利用18种波长的太阳能自动诱虫灯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虫害高发期进行野外诱集实验,分析了不同波长对3种主要红树林害虫的诱集作用。结果显示,灯诱昆虫共81种,优势种为海榄雌瘤斑螟Acro... 为了明确红树林几种主要害虫的最佳诱集波长,本文利用18种波长的太阳能自动诱虫灯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虫害高发期进行野外诱集实验,分析了不同波长对3种主要红树林害虫的诱集作用。结果显示,灯诱昆虫共81种,优势种为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和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mormopa(Meyrick)。18种波长的诱虫灯中,368 nm(Y)对海榄雌瘤斑螟的诱集作用最强,日均诱集量为4.55头,340 nm波长对毛颚小卷蛾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达到5.45头,400 nm波长对八点广翅蜡蝉的诱集效果最佳,日均诱集量为2.64头。18种不同波长的诱虫灯对红树林3种主要害虫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对两种鳞翅目昆虫诱集作用较强的诱虫灯波长均集中在UV-A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榄雌瘤斑螟 八点广翅蜡蝉 毛颚小卷蛾 红树林 诱虫灯 诱集作用
下载PDF
台湾黑僵菌防治海榄雌瘤斑螟的菌株筛选
4
作者 张炯森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应用9株台湾黑僵菌菌株,筛选出对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具有高效防治的菌株,并开展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浓度为1×108孢子·m L-1的条件下,不同黑僵菌菌株对海榄雌瘤斑螟幼虫具有显著不同的致病力,其中黑僵菌F06... 应用9株台湾黑僵菌菌株,筛选出对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具有高效防治的菌株,并开展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浓度为1×108孢子·m L-1的条件下,不同黑僵菌菌株对海榄雌瘤斑螟幼虫具有显著不同的致病力,其中黑僵菌F06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在12 d的累积死亡率达98.75%,校正死亡率达97.56%±1.24%,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且对海榄雌瘤斑螟幼虫的致死中时最短,为7.25 d。在林间应用中,以1×109孢子·m L-1和2×109孢子·m L-1黑僵菌F061菌株处理对海榄雌瘤斑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0.03%±1.74%和90.55%±1.21%,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处理(P<0.01)。从海榄雌瘤斑螟的防治效果结和应用成本考虑,选取1×109孢子·m L-1黑僵菌F061菌株可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僵菌 红树林 海榄雌瘤斑螟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