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露 王本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创面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9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痤疮瘢痕治疗的115例患者信息。莫匹罗星软膏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的57...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创面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9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痤疮瘢痕治疗的115例患者信息。莫匹罗星软膏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的57例(对照组),重组人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的58例(试验组)痤疮瘢痕患者,用4级单盲法、痤疮瘢痕评估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治疗前后照片分析评估疗效。采集创面基底部组织,应用酶标仪检测胶原蛋白含量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96%和86.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治疗后2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评分(20.7±5.5)低于对照组(2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数对比,对照组(3.44±1.02)、试验组(3.30±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组织Ⅰ和Ⅲ型胶原含量(64.5±8.0、22.9±5.8)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34.2±3.9)、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30.6±5.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6.6±9.3)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EGF凝胶辅助黄金微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创伤小。外用重组人EGF凝胶能减少患者创面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TGF-β1、TAK和VEGF含量,利于改善创面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黄金微针射频 痤疮瘢痕 创面细胞因子
下载PDF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菲菲 周丽娟 李大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诊治的9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 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诊治的9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黄金微针射频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瘢痕基底深度、皮肤屏障功能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CCA权重评分、瘢痕基底深度、经皮水分丢失量、pH值低于治疗前(P<0.05),皮肤含水量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ECCA权重评分、瘢痕基底深度、经皮水分丢失量、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凝胶治疗可改善面部痤疮瘢痕症状,减轻瘢痕基底深度,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微针射频 rb-bFGF凝胶 痤疮 瘢痕 皮肤屏障 ECCA评分
下载PDF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洋 李珊山 周俊峰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5年第1期44-50,7,共7页
凹陷性瘢痕是最常见的痤疮后遗症,严重时可对面部容貌造成不良影响。凹陷性瘢痕有多种类型,按照其大小、深度、质地可以分为冰锥样瘢痕、厢车样瘢痕、碾压样瘢痕等,且痤疮瘢痕还可有不同的颜色改变。不同类型的瘢痕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 凹陷性瘢痕是最常见的痤疮后遗症,严重时可对面部容貌造成不良影响。凹陷性瘢痕有多种类型,按照其大小、深度、质地可以分为冰锥样瘢痕、厢车样瘢痕、碾压样瘢痕等,且痤疮瘢痕还可有不同的颜色改变。不同类型的瘢痕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目前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手段飞速发展,疗效显著提高,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化学剥脱、皮肤磨削、微针治疗、组织填充术、外科疗法、激光和强脉冲光、射频治疗、等离子体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瘢痕 治疗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培信 张扬 +1 位作者 王肖蓉 祖红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41例,注射治疗)与观察组(46例,注射治疗联合... 目的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41例,注射治疗)与观察组(46例,注射治疗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瘢痕严重指数权重(ECCA)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炎性因子。比较两组ECCA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注射治疗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可降低ECCA评分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外周血IL-17A水平与寻常痤疮的相关性研究及对痤疮瘢痕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方静 王莉文 +2 位作者 王静 甘智慧 王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目前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仍在持续的探究中,国外有研究表明痤疮发病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IL-17A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痤疮瘢痕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安徽省立医... 目的目前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仍在持续的探究中,国外有研究表明痤疮发病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IL-17A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痤疮瘢痕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30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痤疮综合分级系统将痤疮组分为轻中度组(45例)、重度组(40例)、极重度组(45例),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根据瘢痕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无瘢痕组(25例)、轻度瘢痕组(25例)、中度瘢痕组(40例)及重度瘢痕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IL-17A水平。结果轻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寻常痤疮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痤疮严重程度与外周血IL-17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4,P<0.001);轻度、中度、重度痤疮瘢痕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A水平逐渐升高,显著高于无瘢痕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痤疮瘢痕严重程度与外周血IL-17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1,P<0.001)。外周血IL-17A水平预测痤疮瘢痕发生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83.80%。结论外周血IL-17A水平与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及痤疮瘢痕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痤疮瘢痕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白介素17A 痤疮瘢痕 预测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曼 黄英 朱威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23-226,共4页
脉冲时间为皮秒级的皮秒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及光机械作用,作为一项新型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如:文身、色素性皮肤病、皮肤光老化、痤疮瘢痕等。因其具有疗效显著、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小、停工期短等优点,且相比... 脉冲时间为皮秒级的皮秒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及光机械作用,作为一项新型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如:文身、色素性皮肤病、皮肤光老化、痤疮瘢痕等。因其具有疗效显著、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小、停工期短等优点,且相比传统纳秒激光,对于肤色较深的亚洲人其引起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低,已引起广泛关注。该文就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皮秒 文身 色素性皮肤病 光老化 痤疮瘢痕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剥脱性点阵激光对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范白露 徐静 +4 位作者 田丽 韩志强 贾梦娜 赵书含 袁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8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激光对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50例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激光对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50例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分别给予3次激光,激光治疗中均选择双模式覆盖,每次激光治疗间隔8~10周。其中观察组在第1次激光治疗后的7~14 d内在瘢痕下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治疗前、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采用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和调查人员视觉评分(IVS)对患者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痤疮瘢痕临床评分为60.0(45.0,60.0)分,其中平均秩次为21.96,对照组治疗后痤疮瘢痕临床评分为60.0(60.0,60.0)分,其中平均秩次为29.04,观察组治疗后的痤疮瘢痕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4,P=0.044)。观察组治疗前后痤疮瘢痕临床评分差值为15.0(0.0,15.0)分,对照组为0.0(0.0,7.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痤疮瘢痕临床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6,P=0.038)。观察组IVS评分[3.0(2.0,3.0)分]高于对照组[2.0(1.0,2.0)分],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3.0(3.0,4.0)分]高于对照组[2.0(2.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疗效较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皮肤油脂分泌,干预痤疮及其瘢痕发展,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杆菌毒素 剥脱性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Active Acne Vulgaris by Chemical Peeling Using TCA 35%
8
作者 Khalifa E. Sharquie Adil A. Noaimi Entesar A. Al-Janabi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Background: The pathogenesis of acne vulgaris is multifactorial, and therapy can be directed at many of these factors, singly or in combin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modalities of treatment of active acne vulgaris but ... Background: The pathogenesis of acne vulgaris is multifactorial, and therapy can be directed at many of these factors, singly or in combin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modalities of treatment of active acne vulgaris but they are often long lasting which could not be accepted by many patient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long 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emical peeling using 35% TCA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acne vulgaris. Patients and Methods:This clinical, 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 study was done at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Baghdad Teaching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3. Eighteen patients with active acne vulgari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10 (55.6%) females and 8 (44.4%) males. Their ages ranged from 15 to 35 (21.56 ± 5.501) years. Twelve pat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acne scars. History and dermat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for all patients regarding all demographic points related to the disease. Chemical peeling with 35% TCA used one session regarding active acne vulgaris and three sessions in patients with associated scarring. Scoring for active acne vulgaris and acne scar was done for each case before and after peeling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acne lesions and scarring. All patients were with Fitzpatrick’s skin types III and IV.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every two weeks for 12 weeks after starting therapy and every 4 weeks for 12 weeks after stopping the treatment to watch improvement, side effects and relapse. Results: Scoring for active acne vulgaris including papules and pustules showed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after 2 weeks of therapy (p Conclusions: Chemical peeling by TCA 35% is a cost-effective mode of therapy for active acne vulgaris and acne scar with low down time in patients with dark complex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PEELING TCA ACTIVE acne VULGARIS acne scarring Dark Complexion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桂丽 王雄 林珍珍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6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6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2.42%。结论痤疮瘢痕患者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护理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观察
10
作者 蔡桂丽 王雄 林珍珍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7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6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6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2.42%.结论痤疮瘢痕患者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护理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11
作者 罗瑶佳 吴严 +2 位作者 高兴华 陈洪铎 李远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对26名痤疮瘢痕患者进行点阵激光治疗,并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数码照相、无创皮肤检测、记录恢复过程和副作用。通过前后对...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对26名痤疮瘢痕患者进行点阵激光治疗,并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数码照相、无创皮肤检测、记录恢复过程和副作用。通过前后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和副作用。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4级评分,患者对疗效的满意率也进行4级评分。结果: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是痤疮瘢痕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3个月,80.8%的患者改善率超过50%;92.3%的患者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杨凌云 王敏 +2 位作者 龚雪 李其爱 晏洪波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和微针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和微针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1~3个月,治疗2~8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从(61±11)分降至(45±15)分,对照组评分从(57±14)分降至(4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疗效均随治疗次数增多而明显提高.观察组46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18/22)、100.0%(24/24),对照组40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16/20)、100.0%(20/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达相似疗效时,治疗周期观察组为(6.8±1.6)个月,对照组为(20.8±4.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对照组5例术后出现红斑和色素沉着.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和单纯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均有较好疗效,但联合治疗见效快,并发症少,治疗周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微针 痤疮瘢痕
原文传递
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永平 王金河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C组(n=48)和L组(n=48)。C组采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L组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基础上加用rhEG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C组(n=48)和L组(n=48)。C组采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L组在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基础上加用rhEG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CCA权重得分,治疗后结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前后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乳酸刺激实验评分、角质层蛋白质含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L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C组的72.9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两组治疗后ECCA权重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L组改善幅度高于C组(P<0.05)。L组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短于C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L组治疗后角质层水含量、TEWL、乳酸刺激实验评分、角质层蛋白质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幅度高于C组(P<0.05)。而C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rhEGF凝胶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超脉冲CO2激光 表皮生长因子 痤疮瘢痕
原文传递
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艳华 杨慧兰 +2 位作者 陈胡林 廖春 李雪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明确脉冲CO2点阵激光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的随访资料,评价治疗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类型及持续时间。结果:48例痤疮瘢痕患者治疗后红斑平均持续时间(6.1±2)天,痂平均持续时间... 目的:明确脉冲CO2点阵激光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的随访资料,评价治疗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类型及持续时间。结果:48例痤疮瘢痕患者治疗后红斑平均持续时间(6.1±2)天,痂平均持续时间(4.2±1.9)天,疼痛平均持续时间(2.3±1.2)天,Vas疼痛评分(3.3±2.1)分。46.2%的患者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平均持续时间(32±7)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9%,其中单纯疱疹发生率为6.2%,炎症反应发生率为10.4%。结论: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均为短期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点阵激光 不良反应 并发症 痤疮瘢痕
下载PDF
非剥脱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活动性痤疮及痤疮瘢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易清玲 曾维惠 +1 位作者 刘彦婷 迟玉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非剥脱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活动性痤疮及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非剥脱性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25例,其中16例表现为活动性痤疮皮损(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合并痤疮后凹陷性瘢... 目的:观察非剥脱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活动性痤疮及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非剥脱性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25例,其中16例表现为活动性痤疮皮损(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合并痤疮后凹陷性瘢痕,3例为痤疮瘢痕不伴活动性皮损,6例为活动性皮损不伴瘢痕形成。治疗1~3次,每次间隔3~4周,于末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活动性皮损22例,痊愈2例(9.1%)、显效14例(63.6%)、有效6例(27.3%)、无效或恶化0例(0%),总有效率为72.7%;痤疮凹陷性瘢痕19例,痊愈2例(10.5%)、显效10例(52.6%)、有效7例(36.8%)、无效或恶化0例(0%),总有效率为63.2%。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步提高。术后仅出现轻度红肿,平均2~3天消退,均无色素沉着、水疱等不良反应,无1例恶化,患者满意率达84%。结论:非剥脱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活动性痤疮及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轻,患者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瘢痕 1550nm 铒玻璃 点阵激光
下载PDF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唐帮丽 丁钰 +4 位作者 易清玲 李燕 何沅莉 杨白林 黄忠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窄谱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窄谱强脉冲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窄谱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窄谱强脉冲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痂持续时间、痂皮脱落时间及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for acnescarring,ECCA),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cne-QOL)评分,并统计随访3个月患者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痂持续时间与痂皮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ECCA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cne-QOL量表中社会功能、自我认知、情感功能及痤疮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cne-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虽未能有效预防痤疮瘢痕复发,但可明显改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结痂与痂皮脱落时间,并可减轻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强脉冲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面部 痤疮瘢痕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痤疮瘢痕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姜晓铮 曹蒙(综述) 王焱(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寻常痤疮是一种青少年高发的毛囊皮脂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雄激素升高、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角化异常、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面部痤疮瘢痕常在痤疮愈合后发生。痤疮瘢痕的治疗是痤疮并发症治疗中关键的部分,针... 寻常痤疮是一种青少年高发的毛囊皮脂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雄激素升高、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角化异常、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面部痤疮瘢痕常在痤疮愈合后发生。痤疮瘢痕的治疗是痤疮并发症治疗中关键的部分,针对痤疮瘢痕,临床上有传统手术治疗、化学换肤术、光电治疗等手段,随着临床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软组织填充、干细胞疗法、Recell技术也在痤疮瘢痕治疗中有所应用。根据痤疮瘢痕的特点,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痤疮瘢痕 萎缩性痤疮瘢痕 病理机制 手术 激光 填充 干细胞疗法 Recell 技术
下载PDF
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佩佩 屈可伸 +4 位作者 杨春 王维 王玉珍 舒逸青 张平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对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痤疮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研究... 目的: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对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痤疮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用bFGF凝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基底深度、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结痂时间及红斑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痤疮基底深度和EC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痤疮基底深度和ECCA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研究组结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外用bFGF凝胶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可明显改善痤疮基底深度和ECCA评分,缩短结痂时间及红斑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基底深度 痤疮瘢痕权重评分
下载PDF
冷敷贴联合冰敷在痤疮疤痕点阵铒激光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慕兰 龚业青 +3 位作者 万长兰 陈凤仪 王艳芳 朱慧兰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冷敷贴联合冰敷在痤疮疤痕点阵铒激光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80例面部痤疮疤痕接受点阵铒激光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冰垫冰敷面部30~40... 目的探讨冷敷贴联合冰敷在痤疮疤痕点阵铒激光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80例面部痤疮疤痕接受点阵铒激光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冰垫冰敷面部30~40 min,治疗后3 d每天应用冰垫冰敷创面1次,每次30~40 min;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冷敷贴联合冰垫冰敷30~40 min,治疗后3 d每天应用冷敷贴敷(冰箱冷藏过)敷贴创面,每次30~4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消退时间及结痂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消退时间及创面结痂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消退时间及创面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冷敷贴联合冰敷可缩短痤疮瘢痕点阵铒激光术后患者创面疼痛持续时间及结痂时间,促进创口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疤痕 点阵铒激光 冷敷贴 冰敷
下载PDF
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方 孟颖 吴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Dreno瘢痕性质作为诊断标准纳入83例患者,采用10600 nm CO2激光进行治疗,选用点阵、脉冲模式,点距1.1,横距8.8,纵距8.8,能量30~40 m J,扫描2遍,穿透深度450~600μm,治疗1...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Dreno瘢痕性质作为诊断标准纳入83例患者,采用10600 nm CO2激光进行治疗,选用点阵、脉冲模式,点距1.1,横距8.8,纵距8.8,能量30~40 m J,扫描2遍,穿透深度450~600μm,治疗1次为一疗程。术后局部外用1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以促进修复。根据ECCA评分表评分及计算总分,计算疗效指数,并按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完成1、3、6个月随访的患者分别为:83例(100%)、77例(92.8%)、65例(78.3%)。ECCA总分数治疗前为(62.5±4.6)分;治疗后1个月为(50.1±6.7)分;治疗后3个月为(35.5±7.9)分;治疗后6个月为(36.5±8.5)分。治疗后1、3、6个月ECCA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6个月ECCA总分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暂时的且可耐受。结论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面部 点阵CO2激光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