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酸SO_4^(2-)/TiO_2-Al_2O_3的合成及酯化活性考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文伟 童长春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50-56,共7页
本文详细考察了固体酸SO_4^(2-)/TiO_2-Al_2O_3的制备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作者指出: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酯化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质子酸中心和路易斯酸中心。同时作... 本文详细考察了固体酸SO_4^(2-)/TiO_2-Al_2O_3的制备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作者指出: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酯化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质子酸中心和路易斯酸中心。同时作者建立了催化剂酸中心模塑和表面物质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酸中心 催化剂 酯化活性
下载PDF
Facile synthesis of ultra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for Lewis acid catalysis 被引量:12
2
作者 Xiaofei Zhang Lin Chang +7 位作者 Zhongjie Yang Yanan Shi Chang Long Jianyu Han Binhao Zhang Xueying Qiu Guodong Li Zhiyong T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37-440,共4页
Ultra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nanosheets are attracting great interest in catalysis due to their unique and intriguing two-dime nsional (2D) features. Although many progresses have been achieved, it is still ... Ultra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nanosheets are attracting great interest in catalysis due to their unique and intriguing two-dime nsional (2D) features. Although many progresses have been achieved, it is still highly desirable to develop novel strategies for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the well-defined ultrathin MOF nanosheets. Herein we report a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assisted route to synthesize the ultrathin Ni-MOF nanosheets characteristic of 1.5 nm in thickness, in which PVP is reacted with 2-aminoterephthalic acid (H2BDC-NH2) via formation of C=N bon d, followed by coord inatio n with Ni2+ io ns to form the ultrathi n MOF n anosheets. Impressively, when used in the Kno eve 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s of propane dinitrile with different aldehydes, ultrathin Ni-MOF nanosheets display th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good stability in respect with the bulk Ni-MOF, mainly owing to the exposed active sites as well as facile mass transfer and diffusion of substrates an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THIN NANOSHEET METAL-ORGANIC framework LEWIS acid site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原文传递
Ce改性对Y型分子筛酸中心可接近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未鸣 秦玉才 +3 位作者 张乐 莫周胜 宋丽娟 孙兆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9,共6页
以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NaY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微观结构、织构性质和总酸量等进行表征,采用原位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Ce改性对分子筛酸性的影响,以不同探针分子测定改性前后分子筛的酸中... 以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Ce-NaY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微观结构、织构性质和总酸量等进行表征,采用原位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Ce改性对分子筛酸性的影响,以不同探针分子测定改性前后分子筛的酸中心可接近性(AAI),并以大港轻柴油为原料对改性前后分子筛的催化裂化微反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含量的Ce改性后,Na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并未改变,但其颗粒更为精细,孔隙结构更为发达;随Ce含量的增加,分子筛的非骨架铝减少,脱铝过程得到抑制,L酸中心AAI降低、B酸中心AAI显著提高;Ce-NaY分子筛的催化裂化活性与Ce含量紧密相关,适宜含量Ce物种的引入对提高分子筛的酸催化活性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Y型分子筛 B酸 酸中心 可接近性 微反活性
下载PDF
甲醇选择氧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文龙 刘海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5-2326,共12页
甲醇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分子,实现其高效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的关键是揭示相关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反应机理.围绕这个关键问题,以甲醇选择氧化为探针反应,本文总结了负载氧化钼、负载氧化钒和杂多酸等典型催化剂... 甲醇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分子,实现其高效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的关键是揭示相关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反应机理.围绕这个关键问题,以甲醇选择氧化为探针反应,本文总结了负载氧化钼、负载氧化钒和杂多酸等典型催化剂体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氧化铼、氧化钌等新催化剂体系在认识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和反应机理,进而调控它们的氧化中心和酸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些认识将有助于设计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催化剂和实现甲醇到目标氧化产物的定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选择氧化 氧化中心 酸中心 构效关系
下载PDF
V_2O_5-CeO_2/TiO_2-ZrO_2催化剂表征及NH_3还原NO_x性能(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亚平 郭婉秋 +5 位作者 王龙飞 宋敏 杨林军 沈凯 徐海涛 周长城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01-1710,共10页
商业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V2O5-WO3(Mo O3)/TiO2存在反应温度窗口窄(300–400 oC)和SO3转化率高等缺点,同时占催化剂总质量80%以上的载体TiO2比表面积小,热稳定性差.已有研究发现TiO2-ZrO2固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表面酸... 商业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V2O5-WO3(Mo O3)/TiO2存在反应温度窗口窄(300–400 oC)和SO3转化率高等缺点,同时占催化剂总质量80%以上的载体TiO2比表面积小,热稳定性差.已有研究发现TiO2-ZrO2固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表面酸性,TiO2与ZrO2的摩尔比为1:1时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CeO2作为SCR催化剂的组成部分,由于其优良的储氧和放氧能力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CeO2-CuO,Ce/Ti-Si-Al和Mo2O3(Co2O3)/Ce-Zr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SCR脱硝活性,同时对V2O5-WO3/TiO2催化剂进行CeO2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抗SO2中毒能力.实际烟气组分中同时存在SO2和H2O,必定会导致催化剂硫酸盐中毒,而目前对含Ce催化剂的硫酸盐中毒情况研究较少,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脱硝催化剂十分必要.前期我们研究了xCeO2-3%V2O5/TiO2-ZrO2催化剂,发现CeO2可以显著拓宽脱硝温度窗口,同时增强催化剂酸性位点,但是V2O5含量较高时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均有较大危害.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摩尔比为1:1的TiO2-ZrO2固溶体,用浸渍法负载不同摩尔比的CeO2和1%的V2O5,得到一系列V-xCe/Ti-Zr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和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分析催化剂的晶相、活性物质分散程度、氧化还原性质及表面酸性,在200–450 oC范围内考察Ce掺杂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脱硝活性,并在250oC测试催化剂在NH3+NO+O2+SO2+H2O气氛中的脱硝活性,研究催化剂抗硫酸盐中毒能力.研究发现,CeO2掺杂可以拓宽脱硝反应活性窗口,V-0.2Ce/Ti-Zr(摩尔比Ce:Ti=0.2)表现出最优的脱硝性能,在250–350 oC范围内脱硝效率均在92%以上,同时与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发现CeO2含量较高时会导致高温段NOx转化率下降.XRD和HRTEM结果表明,ZrO2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载体TiO2的结晶度,复合氧化物TiO2-Z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钛-锆 酸性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中毒
下载PDF
Cu交换量对Cu-SAPO-34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闫春迪 程昊 王树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3-750,共8页
选用不同种类的铵盐和调变Cu2+离子交换时间制备不同铜交换量的Cu-SAPO-34催化剂。并考察了铜交换量对催化剂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高温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是Cu-SAPO-34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 选用不同种类的铵盐和调变Cu2+离子交换时间制备不同铜交换量的Cu-SAPO-34催化剂。并考察了铜交换量对催化剂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高温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是Cu-SAPO-34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的主要活性中心,随着Cu交换量的增加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铜交换量为2.37%时,Cu-SAPO-34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最好,NOx转化率在185℃时即可达到80.0%,且最高达98.7%。ICP、H2-TPR、FT-IR和NH3-TPD等表征结果显示,Cu引入不但产生了新的氨吸附位点,增加了Lewis酸量,而且略微降低了SAPO-34上氨的吸附强度。继续增加Cu交换量反而导致催化剂的SCR活性下降,这是由于大量的Cu2+取代了桥式羟基Si-OH-Al中的H,抑制了SCR反应中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储存与迁移。此外,较高Cu交换量也不利于改善Cu-SAPO-34的高温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APO-34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铜交换量 酸性位 水热稳定性
下载PDF
改性纳米HZSM-5上对、邻二甲苯异构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坤院 王祥生 +1 位作者 李钢 龙化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7,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和化学反应沉积法对纳米HZSM-5外表面进行硅酯改性,并采用SEM、XRD及改进的Hammett指示剂法对硅酯改性纳米HZSM-5的形貌、结构和酸性位进行表征,也探讨了硅酯改性纳米HZSM-5催化对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异构化反应性能。... 采用等体积浸渍和化学反应沉积法对纳米HZSM-5外表面进行硅酯改性,并采用SEM、XRD及改进的Hammett指示剂法对硅酯改性纳米HZSM-5的形貌、结构和酸性位进行表征,也探讨了硅酯改性纳米HZSM-5催化对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异构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硅酯改性降低了HZSM-5的相对结晶度和酸性位的浓度。在温度为400℃、质量空速为2.5 h-1、常压的反应条件下,邻二甲苯仅仅在硅酯改性HZSM-5外表面的酸性位上发生异构化反应,而不是在分子筛的孔道内;对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硅酯改性HZSM-5催化剂的外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异构化 纳米HZSM-5 硅酯改性 酸性位
下载PDF
镁离子型Birnessite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巧玲 孙尧俊 +2 位作者 黄月芳 费伦 龙英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用MnO-4和Mn2+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层状结构的Mg_Birnessite,用XRD(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TG-DTG/DTA(热失重-微商热失重/热分析)等方法对它进行了表征。M... 采用MnO-4和Mn2+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层状结构的Mg_Birnessite,用XRD(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TG-DTG/DTA(热失重-微商热失重/热分析)等方法对它进行了表征。Mg_Birnesite在200~400℃时为无定形,在600℃生成结晶良好的Mn2O3相。CCl4、CH3OH、n_C6H14的吸附等温线类似于第三种类型的吸附等温线,在接近饱和的情况下都有凝聚现象产生。在600℃,比表面和吸附数据表明出现层状结构塌陷。吸附吡啶FT-IR谱表明在Mg_Birnesite中存在非质子酸(L酸)和质子酸(B酸)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型 BIRNESsite 锰氧化物 Mg-Birnessite
下载PDF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姚春鹏 李娜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8-724,共7页
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对多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有关ABA受体的研究已经在检测受体位置、纯化ABA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和克隆ABA受体基因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最近相继发现一种RNA结合蛋白FCA和... 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对多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有关ABA受体的研究已经在检测受体位置、纯化ABA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和克隆ABA受体基因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最近相继发现一种RNA结合蛋白FCA和一种编码Mg离子螯合酶(Mg-chelatase)H亚基的CHLH作为两种不同的ABA受体分别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和介导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的气孔运动。本文从实验策略的角度重点分析总结了研究脱落酸受体相对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就有关的研究结果给予了评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感受位点 结合蛋白 受体 基因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法比较不同脂肪酸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淳纯 覃小丽 +3 位作者 阚建全 刘雄 索化夷 钟金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链长及不饱和度脂肪酸反应活性位点的异同,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运用Gaussian 09软件,在m06-2x/def2tvzp理论水平上对6种碳链长度和不饱和度有差异的脂肪酸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再在ma-def2tzvp基组下对其进行单点能计算。... 为了探究不同链长及不饱和度脂肪酸反应活性位点的异同,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运用Gaussian 09软件,在m06-2x/def2tvzp理论水平上对6种碳链长度和不饱和度有差异的脂肪酸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再在ma-def2tzvp基组下对其进行单点能计算。然后对分子表面静电势、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前线分子轨道以及简缩福井函数进行分析,并得到可视化结果。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的亲核反应活性位点在羟基氢上,其中辛酸的亲电反应活性位点在氧原子附近,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棕榈酸和硬脂酸的羧基基团几乎不发生亲电反应。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的氧原子附近亲核活性较高,碳碳双键处亲电活性较高,随着双键数量的增多,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反应活性位点均在碳碳双键,并且对于链长相同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言,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脂肪酸的反应活性逐渐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脂肪酸的不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食品的油脂工业中关于脂肪酸的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反应活性位点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合成苹果酯-B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清云 李谦和 唐斯萍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5-67,56,共4页
研究了合成苹果酯 -B过程中的无机盐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酸种类、用量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 ,选出两种盐类 :Al2 (SO4 ) 3·18H2 O ,以Mn +计用量 2 .5 %~4.4% (摩尔比 )时 ,反应 1~ 1.5h ,苹果酯 -B的产率达 94%以上 ... 研究了合成苹果酯 -B过程中的无机盐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酸种类、用量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 ,选出两种盐类 :Al2 (SO4 ) 3·18H2 O ,以Mn +计用量 2 .5 %~4.4% (摩尔比 )时 ,反应 1~ 1.5h ,苹果酯 -B的产率达 94%以上 ;当CuCl2 ·2H2 O用量仅为 0 .9% ,同样反应时间 ,苹果酯-B的产率达 99%以上。通过中毒实验得出Lewis酸和Bronsted酸均为催化活性中心。另外 ,还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苹果酯-B 转化率 催化合成 催化活性 催化剂量 反应时间 平衡转化程度
下载PDF
γ-A1_2O_3改性对AlCl_3/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艳 詹续芹 +3 位作者 许胜 米普科 王斯晗 徐显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采用HCl和NaOH改性γ-A12O3载体制备AlCl3/γ-A12O3固载催化剂,用吡啶-FTIR和吡啶-TPD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酸中心类型、酸强度和酸量),并以1-癸烯齐聚作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HCl和NaOH改性γ-A12O3载体制备AlCl3/γ-A12O3固载催化剂,用吡啶-FTIR和吡啶-TPD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酸中心类型、酸强度和酸量),并以1-癸烯齐聚作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含有两种酸类型,即Lewis酸和Brnsted酸,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氢氧化钠改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酸量增大了47%,催化剂催化1-癸烯的齐聚反应活性增加了11.4%;而经盐酸改性制备的催化剂酸量增大112%,催化剂的活性增加了33.6%.酸强度依AlC l3/γ-A12O3,AlC l3/γ-Al2O3(NaO H),AlC l3/γ-Al2O3(HCl)的顺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固载 Γ-氧化铝 三氯化铝 酸性位
原文传递
用酸性助剂提高RFCCU轻油收率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学文 丁仁岭 +2 位作者 赵金坤 蔡庆平 高玉青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93,共3页
碱性氮化物影响 R F C C 原料油的裂化性能及催化剂的微反活性,采用在 R F C C 原料中加入酸性助剂的方法,进行了提高轻油收率的研究. 在小型同轴试验装置上,反应温度为505 ~515 ℃, 剂油质量比为4 ~6 ,再生温... 碱性氮化物影响 R F C C 原料油的裂化性能及催化剂的微反活性,采用在 R F C C 原料中加入酸性助剂的方法,进行了提高轻油收率的研究. 在小型同轴试验装置上,反应温度为505 ~515 ℃, 剂油质量比为4 ~6 ,再生温度为690 ~710 ℃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酸性助剂对催化剂活性、轻油收率、轻油酸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酸性助剂后, 催化剂活性提高了3 ~4 个单位;当酸性助剂质量分数达到0 .25 % ~0 .35 % 时,轻油收率可提高3 % ~4 % ,此时,柴油中碱氮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小值;酸性助剂的加入不影响汽油与柴油的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装置 酸性助剂 轻质油收率 RFCCU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分散及吸附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5-278,共4页
二苯并噻吩 (DBT)在 80℃下与CoMo/γ Al2 O3 催化剂混合并放置 2 4h ,即可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自发单层分散 .通过XRD测定出其分散阈值为 0 15 g/g ,大于计算值 0 12 g/g(平躺吸附密置单层分散容量 ) ,排除实验误差后可以推测DBT在CoMo/... 二苯并噻吩 (DBT)在 80℃下与CoMo/γ Al2 O3 催化剂混合并放置 2 4h ,即可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自发单层分散 .通过XRD测定出其分散阈值为 0 15 g/g ,大于计算值 0 12 g/g(平躺吸附密置单层分散容量 ) ,排除实验误差后可以推测DBT在CoMo/γ Al2 O3 表面存在通过硫原子的端链吸附 .FT IR和LRS的分析结果与上述推测相一致 ,说明DBT可能通过硫原子吸附在CoMo/γ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CoMo/γ-A1203催化剂 分散 吸附 酸中心 氧化铝负载钴钼催化剂
下载PDF
沸石合成后酸位点调控策略及其在VOCs催化氧化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健祥 袁建华 +3 位作者 刘晓 杨芸 于飞 马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1,182,共15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排放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有着极强的毒害性。催化氧化是一种节能高效的VOCs去除方法,其关键在于催化剂设计和开发。沸石中酸位点能降低VOCs氧化反应活化能,有效催化VOCs氧化降解,但原始...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排放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有着极强的毒害性。催化氧化是一种节能高效的VOCs去除方法,其关键在于催化剂设计和开发。沸石中酸位点能降低VOCs氧化反应活化能,有效催化VOCs氧化降解,但原始沸石的催化性能无法满足VOCs催化需求。通过合成后调控策略,可使沸石中酸位点密度更高,使其分布更有利于VOC分子和催化位点的接触,从而令沸石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沸石中酸位点的形成和酸位点密度、类型的表征技术,之后着重介绍了沸石合成后酸位点的调控策略,包括骨架改性和内外表面改性等,最后列举了通过调控策略得到的沸石催化剂对VOCs的催化性能。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展望了沸石合成后酸位点调控策略未来的研究方向,对推动沸石催化剂应用于工业VOCs高效催化氧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酸位点 调控 催化氧化
下载PDF
Y^(3+)和La^(3+)改性对CeO_2(ZrO_2)/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奇杰 陶兴军 +2 位作者 潘有春 沈岳松 祝社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7,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3+)和La^(3+)掺杂CeO_2(ZrO_2)/TiO_2(简称CZT)催化剂,研究Y^(3+)和La^(3+)掺入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以及紫外光光致发光光谱等实验方法对CZT...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3+)和La^(3+)掺杂CeO_2(ZrO_2)/TiO_2(简称CZT)催化剂,研究Y^(3+)和La^(3+)掺入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以及紫外光光致发光光谱等实验方法对CZT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Y^(3+)和La^(3+)的掺入抑制了TiO_2从无定形向锐钛矿型转变,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弱酸酸量和比表面积,同时提高了CZT催化剂的缺陷浓度和储释氧性能;弱酸酸量和比表面积的增大有利于CZT催化剂表面反应气体的吸附;缺陷浓度和储释氧性能的提高加快了吸附在CZT催化剂表面的NO被氧化速率,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掺入Y^(3+)和La^(3+)会明显提升CZT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拓宽其活性温度窗口。空速71 400 h-1条件下,0.2LaCZT催化剂在200℃的脱硝率达到85.1%,300℃达到最高(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TiO2 脱硝活性 催化剂 酸性位 溶胶-凝胶 La3+ Y3+ 改性
下载PDF
Transformation of Ethanol to Ethyl Acetate over Cu/SiO2 Catalysts Modified by ZrO2 被引量:5
17
作者 YU Xue ZHU Wan-chun +5 位作者 GAO Shuang CHEN Li-li YUAN Hong-jing LUO Jia-huan WANG Zhen-lu ZHANG Wen-xia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86-990,共5页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ethanol to ethyl acetate was investigated on a series of Cu(ZrO2)/SiO2 catalys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 surface area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XRD), H2-temperature programme...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ethanol to ethyl acetate was investigated on a series of Cu(ZrO2)/SiO2 catalys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 surface area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XRD), 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 tion(H2-TP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NH3-TPD) and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atalyst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ZrO2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copper species and increase the acidity of the Cu(ZrO2)/SiO2 catalysts. The Cu0 is responsible for ethanol dehydrogenation to acetaldehyde, and both the Lewis acid and Bronsted acid sites were in favor of the selectivity to ethyl acet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u0 an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acidic sit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ethyl ace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 acetate ETHANOL ZIRCONIUM Copper based catalyst acid site
原文传递
Study on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Al-SBA-15 Mesoporous Material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被引量:6
18
作者 Fu Jiquan Li Meng (Cente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Beijing Key Lab.,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3期33-40,共8页
The mesoporous Al-SBA-15 zeolite was obtained via impregnation of pure silica-based SBA-15 zeolite with aluminum nitrate.The Al-SBA-15 sample was calcined in air at 800 ℃ for 6 h and hydrothermally treated at near 1... The mesoporous Al-SBA-15 zeolite was obtained via impregnation of pure silica-based SBA-15 zeolite with aluminum nitrate.The Al-SBA-15 sample was calcined in air at 800 ℃ for 6 h and hydrothermally treated at near 100 ℃ for 120 h,respectively,and then the thermal an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Al-SBA-15 sample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echniques.The Al-SBA-15 sample was also studied by 27 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27 Al NMR) and ammonia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NH 3-TPD) techniques.In additi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l-SBA-15 zeolit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Friedel-Crafts reactions of 2,4-di-tert-butylphenol with cinnamyl alcohol.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an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Al-SBA-15 zeolit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BA-15 zeo-lite.The Al-SBA-15 zeolite sampl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exhibits more framework aluminum species and Al-O-Si units.Therefore,the number of the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was reduced,resulting in the stabilization of framework structure ofAl-SBA-15 zeolite.The aluminum species can form weak and medium-strong acid sit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BA-15 zeolite mesoporous material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cid site catalytic activity
下载PDF
酸助剂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敏化速率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黄乾悦 冯章启 +5 位作者 樊保龙 葛立芳 方志梅 倪林 吴攀宇 魏国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探讨酸助剂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敏化速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改变酸助剂的种类、浓度和添加量来优化炸药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测量基质发泡高度来计算乳化炸药密度。结果表明:草酸作为酸助剂时能显著提升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的敏化速率,... 为探讨酸助剂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敏化速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改变酸助剂的种类、浓度和添加量来优化炸药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测量基质发泡高度来计算乳化炸药密度。结果表明:草酸作为酸助剂时能显著提升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的敏化速率,最大可以达到0.03 g·cm-3·min^(-1),而硝酸助剂的敏化速率最低,最大仅为0.008 g·cm^(-3)·min^(-1)。研究发现:弱酸助剂的氢离子(H+)电离能力是影响敏化速率的关键因素,而强酸与亚硝酸钠的副反应和气泡逸出效应会降低强酸助剂的敏化速率;当选择草酸作为酸助剂时,增大草酸的浓度和添加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敏化速率。本研究为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定制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酸助剂 现场混装 敏化速率
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吉利彬 李海涛 +1 位作者 赵永祥 王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5,共12页
催化加氢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加氢反应催化剂多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主,常用的载体主要为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然而受传统金属负载和掺杂方式的限制,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落位和粒径分布一直缺乏有效... 催化加氢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加氢反应催化剂多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主,常用的载体主要为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然而受传统金属负载和掺杂方式的限制,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落位和粒径分布一直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极大限制了该类催化剂的应用。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适宜的酸性、可控的孔径和表面性质常被作为载体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分子筛既可以作为载体负载活性金属,也可以作为酸性催化剂适度参与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加氢活性和反应稳定性。详细总结了近年来以分子筛为载体的双功能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分子筛的孔道结构调控、活性金属负载方式以及加氢反应类型变化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孔道结构 酸性位点 金属负载方式 加氢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