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润土负载型固体酸的制备、表征及催化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红斌 施金榆 +2 位作者 宁平 杨敏 冯桂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用无水浸渍法制备了膨润土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以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制备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DTA及离子酸度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用体积分数10%HCl浸泡12 h以上,负载5.0 mmol/... 用无水浸渍法制备了膨润土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以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制备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DTA及离子酸度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用体积分数10%HCl浸泡12 h以上,负载5.0 mmol/g ZnCl2或4.0 mmol/g CuCl2,550℃下焙烧活化3 h,制备固体酸及固体酸用量为水杨酸的5%,水杨酸和乙酸酐投料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 h,产率可达96.6%。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可替代浓硫酸并能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制备 负载型固体酸 乙酰水杨酸 催化
下载PDF
三乙胺催化微波法合成乙酰水杨酸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管晓渝 李尔康 +1 位作者 刘章琴 马学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有机制备"实验课程中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传统加热法,具有操作复杂、耗时、副反应多、难以纯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乙酰水杨酸.通过系...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有机制备"实验课程中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传统加热法,具有操作复杂、耗时、副反应多、难以纯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乙酰水杨酸.通过系统地研究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获得一套高效、绿色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三乙胺 催化合成 微波辐射
下载PDF
新型纤维素邻乙酰水杨酸酯类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杨 朱进科 +2 位作者 封华 李连杰 蒋登高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2-1168,共7页
以纤维素和邻乙酰水杨酰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邻乙酰水杨酸酯类手性固定相,考察了其手性拆分能力,与Chiralcel OJ手性色谱柱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流动相的组成以及衍生物中双酯羰基的结构对其拆分效果的影响。以红外光谱技术、热重分析... 以纤维素和邻乙酰水杨酰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邻乙酰水杨酸酯类手性固定相,考察了其手性拆分能力,与Chiralcel OJ手性色谱柱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流动相的组成以及衍生物中双酯羰基的结构对其拆分效果的影响。以红外光谱技术、热重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获得的纤维素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在对4种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乙醇、正己烷-甲醇-异丙醇、正己烷-甲醇-1,2-二氯乙烷进行比较筛选后,以正己烷-异丙醇(90∶10~80∶20,V/V,0.1%DEA或TFA)体系作流动相,在正相色谱模式下,对儿茶酚胺类及酰胺类手性药物进行了手性拆分,结果表明,三氟乙酸和二乙胺的最佳使用量均为0.1%,双酯羰基结构的氢键、偶极作用和苯环的π-π作用相互协同确实有助于该类固定相手性拆分作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乙酰水杨酸酯 纤维素 手性固定相
下载PDF
Psychotropic effects of aspirin, acetylsalicylate cobalt and acetylsalicylate zinc at various doses
4
作者 Tatyana V. Yakovchyuk Oksana V. Katiushyna +2 位作者 Ivan I. Koreniuk Denis R. Khusainov Tatyana V. Gamma 《Health》 2012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shown that psychotropic action of acetylsalicylates at various doses is manifested as a nonmonotonic dependence having its peaks at therapeutic and ultra-low dose zon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shown that psychotropic action of acetylsalicylates at various doses is manifested as a nonmonotonic dependence having its peaks at therapeutic and ultra-low dose zon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development of effects of aspirin resembles that of acetylsalicylate zinc. Acetylsalicylate cobalt at extremely low doses zone showed the highest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demonstrating toxicity at high doses. Generally,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use of aspirin and its salts at high doses range causes maximum psychotropic effects development, usually accompanied by side-effects. Therefore, aspirin, acetylsalicylate cobalt and zinc at extremely low doses ar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study as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ylsalicylic ACID acetylsalicylate COBALT acetylsalicylate ZINC PSYCHOTROPIC Action BEHAVIORAL Tests Ultra-Low Doses Rats
下载PDF
Growth Inhibition Effect of DL-Lysine Acetylalicylate on sw480 Colon Carcinoma Cells
5
作者 王澍 田晓峰 王立明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on proliferation of colon carcinoma cells line sw480. Methods: After treatment of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by observing 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on proliferation of colon carcinoma cells line sw480. Methods: After treatment of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by observing sw480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with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making growth curve, and examining the inhibition rate of sw480 cells with MTT assay. 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sw480 cell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apoptosis, the cell growth curve showed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sw480 cells when treated with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P〈0.05). The rate of inhibition was upward when the drug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Conclusion: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for injection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sw480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obviously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 MTT sw480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下载PDF
乙酰水杨酸单用与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菁 熊蔚蔚 陶宇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7.44%(P<0.05);观察4周后,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9.38%)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配合常规治疗能有效减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该方法联合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
下载PDF
Stability Studies of Lysine Acetylsalicylate(Aspirin Derivative):Mechanisms of Hydrolysis
7
作者 Oussama Kamal Abdelaziz Benlyamani +3 位作者 Farid Serdaoui Mohammed Riri Abdelmjid Cherif Miloudi Hlaibi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To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the lysine acetylsalicylate compound (LAS) in aqueous solution, some studies of the hydronium ion-catalyzed, hydroxide ion-catalyzed, and spontaneous reactions of this active ingredient in ... To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the lysine acetylsalicylate compound (LAS) in aqueous solution, some studies of the hydronium ion-catalyzed, hydroxide ion-catalyzed, and spontaneous reactions of this active ingredient in water solu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pH-rate profile (log kobs = f(pH)), shows that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the LAS, is conducted by a catalysis acid-base mechanism, with multiple reaction pathways. The rate constants, kH, kOH and k0 to the reaction pathways catalyzed by H3O+, HO– ions and to the spontaneous reaction, for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the reagent LA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ied compound LAS is unstable in basic medium and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catalyzed by HO– ions is predominant.For a known acidity (pH ≈ 10), studies conducted fo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the medium,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experimental rate constant kobs,depends on th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Arrhenius equation. The activation parameters: activation energy (Ea), enthalpy (ΔH≠) and entropy (ΔS≠), for the transition state were determined, The very negative value obtained for the activation parameter ΔS*, first indicates that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there is gain in order, then this late state, resembles the products and that probably for the mechanism of the LAS hydrolysis reaction catalyzed by HO– ion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is a bimolecular reaction. Finally from all these results, the mechanism for the reaction pathway catalyzed by HO– ions has been eluc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ine acetylsalicylate Hydronium Ions Hydroxide Catalyzed Catalysis Acid-Base Mechanism Multiple Reaction Pathways Activation Parameters
下载PDF
布洛芬、赖氨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霄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注射用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栓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症状的患儿17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美林)、赖氨匹林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注射用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栓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症状的患儿17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美林)、赖氨匹林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结果:在1 h内,赖氨匹林注射液退热速度最快,布洛芬混悬液次之,对乙酰氨基酚栓最慢,三者两两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S>S0.01)。在1~2 h,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速度最快,其次是对乙酰氨基酚栓,赖氨匹林注射液的退热速度最慢(P<0.01)。在2~3 h,布洛芬混悬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的退热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快于对乙酰氨基酚栓(P<0.01),对乙酰氨基酚栓组的体温呈回升趋势。在3~8 h,布洛芬混悬液仍有退热效果,与赖氨匹林注射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栓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赖氨匹林注射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栓组的体温均呈现回升。布洛芬混悬液能在2 h内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能维持8 h。赖氨匹林注射液能在2 h内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能维持3 h,3~6 h后体温呈回升趋势。对乙酰氨基酚栓给药后2~3 h体温呈回升趋势。布洛芬混悬液、赖氨匹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对乙酰氨基酚栓的总有效率为94.0%。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显效率为90.0%,赖氨匹林注射液为92.0%,对乙酰氨基酚栓为36.0%;布洛芬混悬液和赖氨匹林注射液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栓(P<0.01)。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和赖氨匹林注射液的退热作用强,布洛芬混悬液的维持时间长,赖氨匹林注射液的维持时间中等,对乙酰氨基酚栓的退热作用较弱,维持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赖氨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 发热
下载PDF
赖氨匹林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菡清 刘世君 +2 位作者 梁爱君 于燕莉 梁竹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6-347,352,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赖氨匹林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年应用赖氨匹林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出了赖氨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结论:临床在应用赖氨匹林时,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
关键词 赖氨匹林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赖氨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季勇 陶亮 +1 位作者 齐志敏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6-329,共4页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降低大鼠血小板粘附率,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实验性血栓的重量,同时LAS70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上述结果提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是LAS抗血栓和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乙酰水杨酸 血栓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小凹蛋白1-NFκB通路介导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勇珍 孙少卫 +7 位作者 杨慧仙 宋露萍 姚海伦 夏伯候 林丽美 李荣东 熊燕 廖端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23.8 mg/(kg·d)]和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71...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23.8 mg/(kg·d)]和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71.5 mg/(kg·d)],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干预4周之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斑块;ELISA法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和肝脏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中小凹蛋白1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中TC和LDL-C升高,HDL-C降低,主动脉粥样斑块增多。与高脂组相比,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组小鼠血清中的TC和LDL-C降低,肝脏脂质减少,血清和肝脏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肝脏小凹蛋白1水平升高而NFκB p65水平降低。结论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能抑制高脂喂养所致的Apo E-/-小鼠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增加肝脏小凹蛋白1、减少NFκB p65蛋白水平,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 动脉粥样硬化 小凹蛋白1 核因子κB 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
下载PDF
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四玉 杨冬梅 +2 位作者 戴娜 夏伯候 庹勤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curcumin acetylsalicylate,C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采用MT...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curcumin acetylsalicylate,C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CA干预对细胞活力和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酸化AKT(p-AKT)、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3、10μmol/L CA可以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细胞活力,其中3μmol/L为最佳浓度(P<0.05)。在CA的干预下,与Ang Ⅱ组比较,流式细胞术显示VSMC 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S期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其可以促进PTE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AKT激活(P<0.05)。结论 CA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其机制与阻滞VSMC G0/G1期向S期转化,以及调节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PTEN AKT
下载PDF
注射用赖氨匹林安全性风险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涛 刘松东 王丹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赖氨匹林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数据库中的不良反应报告及国内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WHO及我国... 目的分析注射用赖氨匹林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数据库中的不良反应报告及国内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WHO及我国监测数据库和国内文献显示,过敏性休克、严重皮肤损害、儿童用药等相关严重不良反应为本品较为突出的风险。结论应加强注射用赖氨匹林的安全性监测,及时完善产品说明书,促进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过敏性休克 儿童用药 说明书
下载PDF
赖氨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三华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11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栓与注射用赖氨匹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症状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赖氨匹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在1h内赖氨匹林的退热速度较快,...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栓与注射用赖氨匹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症状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赖氨匹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在1h内赖氨匹林的退热速度较快,与对乙酰氨基酚栓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1~2h,对乙酰氨基酚栓的退热速度显著地快于赖氨匹林(P<0.01)。赖氨匹林在2h内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维持较长时间,6h后体温呈回升趋势。对乙酰氨基酚栓组服药后3h体温呈回升趋势,且体温回升较赖氨匹林组快。赖氨匹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为100%,对乙酰氨基酚栓的总有效率为94.0%。赖氨匹林组退热的显效率为92.0%,对乙酰氨基酚栓组为36.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赖氨匹林的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 发热
下载PDF
赖氨匹林治疗4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评价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 9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加复方氨基比林,观察组给予地西泮加赖氨匹林。结果观察组止惊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退热率9... 目的评价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 9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加复方氨基比林,观察组给予地西泮加赖氨匹林。结果观察组止惊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退热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显著(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赖氨匹林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高热惊厥 止惊率 退热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赖氨匹林颗粒剂含量及其降解产物水杨酸的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国钢 方滢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赖氨匹林颗粒剂含量并对其降解产物水杨酸进行控制。方法 :以AlltimaC18柱为分析柱 ,甲醇 0 .1%三乙胺溶液 (1∶1,冰醋酸调pH至 3.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0nm ,以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结果 :赖氨匹林...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赖氨匹林颗粒剂含量并对其降解产物水杨酸进行控制。方法 :以AlltimaC18柱为分析柱 ,甲醇 0 .1%三乙胺溶液 (1∶1,冰醋酸调pH至 3.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0nm ,以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结果 :赖氨匹林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 ,RSD =0 .47% (n =11) ;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 10 0 .3% ,RSD =1.15 % (n =6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水杨酸 颗粒剂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EDCI/DMAP存在下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冉 王浦海 +1 位作者 孙立 袁胜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EDCI为脱水剂,DMAP为催化剂,对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和波谱结构鉴定,所得产物并非预期的酯化产物——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酯(2),而是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酯(3)。推测在... 以EDCI为脱水剂,DMAP为催化剂,对7-乙基喜树碱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和波谱结构鉴定,所得产物并非预期的酯化产物——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酯(2),而是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酯(3)。推测在此条件下7-乙基喜树碱优先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基之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通过反应机理对上述反应结果进行了解释。化合物3在8 mg·kg-1剂量腹腔给药,对小鼠肉瘤S180较弱抑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喜树碱 乙酰水杨酸 20(S)-O-乙酸-7-乙基喜树碱酯 20(S)-O-乙酰水杨酸-7-乙基喜树碱酯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赖氨匹林散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小斌 何林 余继英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赖氨匹林散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的含量 ,并对其降解产物水杨酸的含量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2 0 0mm× 4 .6mm ,5 μm )色谱柱 ,甲醇 H3 PO4(0 .2 % ) 乙腈 (18∶5 0∶32 )为流动相 ,流速 :1...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赖氨匹林散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的含量 ,并对其降解产物水杨酸的含量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2 0 0mm× 4 .6mm ,5 μm )色谱柱 ,甲醇 H3 PO4(0 .2 % ) 乙腈 (18∶5 0∶32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 37nm。结果 :阿司匹林在 0 .4 4 6~ 2 .6 77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 ,水杨酸在 0 .2 2~ 2 .2 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 ,回收率好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赖氨匹林散 阿司匹林 水杨酸
下载PDF
Cu_2(ASA)_4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伟平 熊惠周 +4 位作者 杨一昆 谌喜珠 陈植和 沈志强 李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1,共3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结合其他分析技术,研究了tetrakis[μacetylsalicylatoO1O2]dicopper(Ⅱ)(简称Cu2(ASA)4)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有三种类...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结合其他分析技术,研究了tetrakis[μacetylsalicylatoO1O2]dicopper(Ⅱ)(简称Cu2(ASA)4)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有三种类型特征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为2Eg→2T2gd-d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铜配合物 电子光谱
下载PDF
布洛芬混悬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淑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对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腋温>39℃)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剐用布洛芬混悬液和赖氨匹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在0.5 h内赖氨匹林退热速度较快。在0.5-1 ... 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对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腋温>39℃)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剐用布洛芬混悬液和赖氨匹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在0.5 h内赖氨匹林退热速度较快。在0.5-1 h布洛芬混悬液和赖氨匹林注射液的退热效果相同,布洛芬混悬液在2 h内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维持8 h。布洛芬混悬液对咽痛、头痛的缓解比赖氨匹林更为显著。结论: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疗效类似于赖氨匹林,口服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混悬液 赖氨匹林注射液 临床 疗效比较 急性呼吸道感染 发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