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城盆地不同播期小麦春季冻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健 许爱玲 +5 位作者 卫晓东 席吉龙 杨娜 王珂 席天元 张建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冻害发生和不发生年型的拔节期、春季冻害及产量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前积温(播期)对小麦拔节期和春季冻害风险有显著影响,冬前积温越大(播期越早),小麦拔节越早,春季发生冻害的风险越高;品种春性越强,发生冻害的风险越高。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发生春季冻害的平均风险,皆以播期10月5日(冬前≥0℃积温为616.3℃时)最高,当播期10月20日(冬前≥0℃积温390.1℃)时,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发生春季冻害的平均风险明显降低。霜冻发生年,随着冬前积温的降低,小麦穗部受冻程度降低、穗发育进程延缓、相对膜透性降低、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产量与冻害程度表现一致,也与冻害发生评价结果趋势一致;霜冻未发生年,产量随冬前积温的减少呈降低趋势,但是,适度降低冬前积温,两年的总产量较高。在气候变暖情境下,以冬前≥0℃积温在250~390℃时小麦产量稳定,冻害风险较低。由此可见,适度降低冬前积温是现阶段小麦应对气候变化、抗逆稳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 产量 冬前积温 冻害风险
下载PDF
运城盆地不同播期小麦干热风发生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健 许爱玲 +5 位作者 杨娜 王珂 席吉龙 卫晓东 张建诚 席天元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结合近30年本地区干热风发生分布,讨论不同播期籽粒灌浆95%时的干热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小麦冬前分蘖减少,但春季分蘖增多,适度增加播量可以保证群体成穗数;籽粒灌浆时长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播期在一定范围内干热风发生概率没有明显提升。济麦22在380℃~680℃、周麦18和西农529在250℃~680℃冬前积温范围播种,干热风发生风险保持一致,继续降低冬前积温,干热风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适度推迟播期,降低冬前积温,增加播量,灌浆速率增加,干热风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变化,同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稳定。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最适冬前积温可由先前的约600℃降低到当前的约380℃,冬前分蘖2~4个,是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冬前积温 物候期 灌浆速率 干热风发生风险 产量
原文传递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最迟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云龙 范凤翠 +3 位作者 李静 贾建明 李志宏 刘胜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92-94,共3页
为给石家庄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利用石家庄市1963—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距平、累积距平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及其冬前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 为给石家庄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利用石家庄市1963—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距平、累积距平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及其冬前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以2.5d/10a的趋势波动后延,且在1987年后延后趋势更加明显;由于气温稳定降至0℃的终日变化趋势不明显,最迟播期的冬前积温呈减少趋势,减少量为-33.1℃·d/10a;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存在准15a的变化周期,该周期在2012年后增加趋势逐渐减弱,进入相对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最迟播期 冬前积温 气温
下载PDF
冬前积温对河南省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巧云 年力 +3 位作者 刘万代 李磊 周苏玫 尹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4期563-569,共7页
为了给播期调整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3个半冬性和3个弱春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冬前积温为350~900℃.d范围内的小麦冬前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①播种-出苗的天数和所需积温随着冬前积温的... 为了给播期调整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3个半冬性和3个弱春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冬前积温为350~900℃.d范围内的小麦冬前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①播种-出苗的天数和所需积温随着冬前积温的降低而增加,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播种-出苗天数约增加0.7d,所需积温约增加3.7℃.d(半冬性)或2.5℃.d(弱春性);②冬前积温与冬前主茎叶龄和冬前每叶积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冬前主茎叶龄约减少0.9片(半冬性)或1.0片(弱春性),每叶积温减少5.0℃.d左右;③随冬前积温的降低,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和二棱期的时间推迟,单棱期持续天数增加而二棱期持续天数减少,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单棱期平均增加10.0d(半冬性)或12.9d(弱春性),二棱期平均减少15.5d(半冬性)或17.4d(弱春性)。结论为,符合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适宜冬前积温为550~750℃.d(半冬性)和450~600℃.d(弱春性),保证小麦以二棱期安全越冬的适宜冬前积温为650~800℃.d(半冬性)和550~700℃.d(弱春性),从叶龄指标和安全越冬两方面考虑,河南省小麦适宜冬前积温范围为650~750℃.d(半冬性)和550~600℃.d(弱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积温 河南省 小麦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