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蒋海昆
苗青壮
+3 位作者
董祥
吴琼
黎明晓
宋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给出加速模型拟合的穷举方法,以中国大陆21次6.8级以上地震为例,在单个震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大陆7级左右地震前地震应变释放的群体特征。总的来看,7级左右地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模式可分为5类,第Ⅰ类是震前震中周围较大范围...
给出加速模型拟合的穷举方法,以中国大陆21次6.8级以上地震为例,在单个震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大陆7级左右地震前地震应变释放的群体特征。总的来看,7级左右地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模式可分为5类,第Ⅰ类是震前震中周围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加速、震中附近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减速(DA),约占38%;第Ⅱ类是震中附近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减速、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加速(AD),约占19%;第Ⅲ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加速特征(ASR),约占14%;第Ⅳ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减速特征(DSR),约占24%;第Ⅴ类仅1例,各种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基本上呈现应变匀速释放特征(LSR)。前兆性地震序列应变加、减速释放的持续时间一般相差3-6年,这表明增强基础上的平静往往是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典型的应变释放特征。DA模式中震前具有稳定的应变加、减速释放特征的临界区域范围平均来看大约分别是震中附近260-400 km及100-200 km,大约分别是7级左右地震平均破裂尺度的3-5倍及1-2倍;AD模式与此相反。模型参数m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就应变释放加速现象而言,无论何种应变释放模式、无论应变释放的绝对量如何,其加速释放速率大体相当。而从应变释放减速情形来看,"外围增强、内部减弱"的DA模式,其应变减速释放特征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释放加速
应变释放减速
临界区域尺度
前兆性地震序列持续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强震前的应变加速释放现象(英文)
被引量:
9
2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针对中强地震前是否会出现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的问题 ,研究了 1 990~ 2 0 0 3年中国MS7 0以上地震 .对于同一个地震事件 ,考虑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结果表明 ,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远比用简单的应变加速释放模型来描述复杂得...
针对中强地震前是否会出现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的问题 ,研究了 1 990~ 2 0 0 3年中国MS7 0以上地震 .对于同一个地震事件 ,考虑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结果表明 ,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远比用简单的应变加速释放模型来描述复杂得多 .因此 ,将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估计 ,仍需做更多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奥夫应变
矩释放加速现象
地震的临界点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在华东地区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红玉
刘东旺
+2 位作者
刘泽民
郑先进
洪德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5,403,共8页
根据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定义较简单的半径搜索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挑选出1976年以来华东地区满足震前累积应变加速释放模型(ASR)的14次ML≥4.5地震序列。将"破裂—时间分析"法的非线性方程分成两个线性方程,采用线性最...
根据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定义较简单的半径搜索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挑选出1976年以来华东地区满足震前累积应变加速释放模型(ASR)的14次ML≥4.5地震序列。将"破裂—时间分析"法的非线性方程分成两个线性方程,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k/m与主震矩的经验关系,确定华东地区的ASR模型,并用来预测主震的时间和震级。经检验该方法预测震级误差约为±0.3,发震时间误差约±1.6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加速释放
破裂-时间分析
前兆事件
临界半径
华东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前应变释放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晓东
李琼
洪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401,532,共16页
利用云南区域台网地震目录资料,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地震释放量度,基于应变释放加速模型对前兆地震序列进行非线性模拟.结果表明:云南地区1966—2013年发生的115例MS≥5.0地震中,具有加速特征的有79例,占69%;具有减速特征的有28例,占24%;...
利用云南区域台网地震目录资料,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地震释放量度,基于应变释放加速模型对前兆地震序列进行非线性模拟.结果表明:云南地区1966—2013年发生的115例MS≥5.0地震中,具有加速特征的有79例,占69%;具有减速特征的有28例,占24%;数据太少无法判断加减速特征的有8例,占7%.主震为孤立型的前兆地震序列,其减速或数据少类型所占比例远大于加速型;主震为走滑型的前兆序列,其加速型序列要比主震为正断型或逆冲型序列多15%左右.搜索半径与前兆序列持续时间呈反比关系.对前兆地震序列模拟结果表明,主震的预测震级和时间误差为±0.3和0.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释放加速
幂指数
中短期预测
云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临界点理论讨论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和孕震区尺度
被引量:
19
5
作者
彭克银
尹祥础
和锐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关键词
临界点理论
应变能加速释放
孕震区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压条件下声发射应变能释放特征——加速模型参数物理含义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
10
6
作者
蒋海昆
吴琼
+2 位作者
董祥
苗青壮
宋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64-2073,共10页
利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花岗岩变形实验数据,研究声发射(AE)事件应变释放特征,探讨加速模型参数m值与温压环境的关系.常温条件下,声发射应变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但m值随围压增加未显示出趋势性的变化,表明常温条件下m值与岩石强度...
利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花岗岩变形实验数据,研究声发射(AE)事件应变释放特征,探讨加速模型参数m值与温压环境的关系.常温条件下,声发射应变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但m值随围压增加未显示出趋势性的变化,表明常温条件下m值与岩石强度关系不密切.围压固定时,m值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大,声发射应变从加速释放逐渐过渡到匀速释放,这意味着不同温度条件下岩石变形过程中内部微破裂形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应变释放类型的较大差异(即m值的较大差异).在浅表地层的温压条件下,岩石破坏前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m小于1;在渐进式破坏区段,应变释放呈逐渐减弱的减速释放态势,m明显大于1;在深部温压条件下,应变释放加速特征明显,m值明显较低.此外,完整岩样破裂前声发射应变加速释放特征显著,而宏观剪裂面的黏滑之前,声发射应变基本上匀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加速释放模型
M值
岩石变形实验
声发射
温度
围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蒋海昆
苗青壮
董祥
吴琼
黎明晓
宋金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0403-2006BAC01B03-02-02)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708020)
文摘
给出加速模型拟合的穷举方法,以中国大陆21次6.8级以上地震为例,在单个震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大陆7级左右地震前地震应变释放的群体特征。总的来看,7级左右地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模式可分为5类,第Ⅰ类是震前震中周围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加速、震中附近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减速(DA),约占38%;第Ⅱ类是震中附近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减速、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加速(AD),约占19%;第Ⅲ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加速特征(ASR),约占14%;第Ⅳ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减速特征(DSR),约占24%;第Ⅴ类仅1例,各种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基本上呈现应变匀速释放特征(LSR)。前兆性地震序列应变加、减速释放的持续时间一般相差3-6年,这表明增强基础上的平静往往是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典型的应变释放特征。DA模式中震前具有稳定的应变加、减速释放特征的临界区域范围平均来看大约分别是震中附近260-400 km及100-200 km,大约分别是7级左右地震平均破裂尺度的3-5倍及1-2倍;AD模式与此相反。模型参数m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就应变释放加速现象而言,无论何种应变释放模式、无论应变释放的绝对量如何,其加速释放速率大体相当。而从应变释放减速情形来看,"外围增强、内部减弱"的DA模式,其应变减速释放特征最为明显。
关键词
应变释放加速
应变释放减速
临界区域尺度
前兆性地震序列持续时间
Keywords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De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Size
of
critical
region
Duration
of
preshock
sequence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强震前的应变加速释放现象(英文)
被引量:
9
2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文摘
针对中强地震前是否会出现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的问题 ,研究了 1 990~ 2 0 0 3年中国MS7 0以上地震 .对于同一个地震事件 ,考虑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结果表明 ,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远比用简单的应变加速释放模型来描述复杂得多 .因此 ,将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估计 ,仍需做更多的研究 .
关键词
贝尼奥夫应变
矩释放加速现象
地震的临界点模型
Keywords
Benioff
strain
,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
critical-point-like
model
of
earthquakes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在华东地区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红玉
刘东旺
刘泽民
郑先进
洪德全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5,403,共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2009年震情跟踪重点定向合同制工作任务(2009010104)资助
文摘
根据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定义较简单的半径搜索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挑选出1976年以来华东地区满足震前累积应变加速释放模型(ASR)的14次ML≥4.5地震序列。将"破裂—时间分析"法的非线性方程分成两个线性方程,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k/m与主震矩的经验关系,确定华东地区的ASR模型,并用来预测主震的时间和震级。经检验该方法预测震级误差约为±0.3,发震时间误差约±1.68 a。
关键词
应变加速释放
破裂-时间分析
前兆事件
临界半径
华东地区
Keywords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time-to-failure
analysis
precursory
event
critical
radius
East
China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前应变释放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晓东
李琼
洪敏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401,532,共16页
基金
云南省重点项目(2014JCYB04)资助
文摘
利用云南区域台网地震目录资料,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地震释放量度,基于应变释放加速模型对前兆地震序列进行非线性模拟.结果表明:云南地区1966—2013年发生的115例MS≥5.0地震中,具有加速特征的有79例,占69%;具有减速特征的有28例,占24%;数据太少无法判断加减速特征的有8例,占7%.主震为孤立型的前兆地震序列,其减速或数据少类型所占比例远大于加速型;主震为走滑型的前兆序列,其加速型序列要比主震为正断型或逆冲型序列多15%左右.搜索半径与前兆序列持续时间呈反比关系.对前兆地震序列模拟结果表明,主震的预测震级和时间误差为±0.3和0.5年.
关键词
应变释放加速
幂指数
中短期预测
云南地区
Keywords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power
exponent
mid-short
term
prediction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P315.72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临界点理论讨论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和孕震区尺度
被引量:
19
5
作者
彭克银
尹祥础
和锐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2 32 0 5 0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6 0 1B0 2 - 0 1- 0 5 - 0 1)
关键词
临界点理论
应变能加速释放
孕震区尺度
Keywords
Critical
point
hypothesis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Earthquake
genesis
scaling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压条件下声发射应变能释放特征——加速模型参数物理含义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
10
6
作者
蒋海昆
吴琼
董祥
苗青壮
宋金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64-2073,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38B03-01)资助
文摘
利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花岗岩变形实验数据,研究声发射(AE)事件应变释放特征,探讨加速模型参数m值与温压环境的关系.常温条件下,声发射应变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但m值随围压增加未显示出趋势性的变化,表明常温条件下m值与岩石强度关系不密切.围压固定时,m值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大,声发射应变从加速释放逐渐过渡到匀速释放,这意味着不同温度条件下岩石变形过程中内部微破裂形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应变释放类型的较大差异(即m值的较大差异).在浅表地层的温压条件下,岩石破坏前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m小于1;在渐进式破坏区段,应变释放呈逐渐减弱的减速释放态势,m明显大于1;在深部温压条件下,应变释放加速特征明显,m值明显较低.此外,完整岩样破裂前声发射应变加速释放特征显著,而宏观剪裂面的黏滑之前,声发射应变基本上匀速释放.
关键词
应变加速释放模型
M值
岩石变形实验
声发射
温度
围压
Keywords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model
(ASR
model),
m-value,
Rock
deformation
experiment,Acoustic
emission,
Temperature,
Confining
pressur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特征
蒋海昆
苗青壮
董祥
吴琼
黎明晓
宋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中强震前的应变加速释放现象(英文)
蒋长胜
吴忠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在华东地区应用
倪红玉
刘东旺
刘泽民
郑先进
洪德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前应变释放特征
钱晓东
李琼
洪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临界点理论讨论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和孕震区尺度
彭克银
尹祥础
和锐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温压条件下声发射应变能释放特征——加速模型参数物理含义的初步讨论
蒋海昆
吴琼
董祥
苗青壮
宋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