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接触器对电压暂降敏感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徐永海 兰巧倩 洪旺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6-146,共11页
掌握不同特性电压暂降对交流接触器正常工作性能的影响是相关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制定了试验研究方案,以Chroma 61860回收式电网模拟电源为暂降发生源,选取4个主流厂家、相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电压暂降特征量... 掌握不同特性电压暂降对交流接触器正常工作性能的影响是相关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制定了试验研究方案,以Chroma 61860回收式电网模拟电源为暂降发生源,选取4个主流厂家、相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电压暂降特征量以及典型电压暂降事件对交流接触器敏感度的影响。通过对大量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各考察因素对交流接触器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得到了交流接触器电压暂降的敏感度曲线,可为交流接触器对电压暂降免疫能力的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交流接触器 敏感度 试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纽春萍 陈德桂 +1 位作者 刘颖异 戴瑞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共7页
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考虑接触器内部传导散热和外表面的对流和辐射散热,建立了接触器的稳态热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瞬态磁路法计算电磁系统线圈和分磁环的功率损耗;考虑回路电阻、动静触头接触电阻、接线端以及连接导线的发热作... 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考虑接触器内部传导散热和外表面的对流和辐射散热,建立了接触器的稳态热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瞬态磁路法计算电磁系统线圈和分磁环的功率损耗;考虑回路电阻、动静触头接触电阻、接线端以及连接导线的发热作用,利用热电耦合分析主回路的温度分布;基于流体相似理论和Stefan-Boltzmann定律计算接触器表面散热系数。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额定电流为100A的交流接触器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此热分析模型对主回路接线端拧紧力、主触头弹簧终压力以及连接导线截面对接触器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接触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温度场 瞬态磁路 接触电阻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触头弹跳的仿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0
3
作者 纽春萍 陈德桂 +2 位作者 李兴文 刘颖异 戴瑞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5-90,108,共7页
交流接触器在接通电路时,动触头产生的弹跳不仅影响系统的性能,而且降低接触器的电寿命。本文建立了接触器闭合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的用户自编程实现了闭合过程的机械运动方程、电磁场方程和电路方程的耦合求解,并采用泊... 交流接触器在接通电路时,动触头产生的弹跳不仅影响系统的性能,而且降低接触器的电寿命。本文建立了接触器闭合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的用户自编程实现了闭合过程的机械运动方程、电磁场方程和电路方程的耦合求解,并采用泊松模型处理了触头和铁心的接触约束,实现了对接触器动态全过程和触头弹跳的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合闸相角、触头弹簧参数和线圈电压对动触头弹跳的影响,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为研究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和触头弹跳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动特性 触头弹跳 耦合 仿真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 被引量:53
4
作者 李奎 李晓倍 +2 位作者 郑淑梅 贺建超 武一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0-127,共8页
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控制系统,对其剩余电寿命进行准确预测可以提高用电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建立了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提出网络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平均影响值(MIV)筛选方法对预测模型输... 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控制系统,对其剩余电寿命进行准确预测可以提高用电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建立了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提出网络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平均影响值(MIV)筛选方法对预测模型输入参量进行筛选,确定了累积燃弧能量和吸合时间为预测模型的主要输入参量,能够反映影响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不同神经网络模型下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预测误差,其中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AGA-BP)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分析了输入参量对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影响,对比了输入参量无筛选、因子分析法、MIV筛选下预测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MIV方法筛选出累积燃弧能量和吸合时间进行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的效果最好。将不同试品的试验数据分别作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进行预测,其最大预测误差在11%以下,因此预测模型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神经网络 自适应遗传算法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晃电故障下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林抒毅 许志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31-137,共7页
电磁式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低压电器产品,当晃电故障发生时,交流接触器可能因为不稳定电压而频繁接通或分断,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论文以CJ20-63A交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触头运动情况的电磁机构吸合过程、吸持阶段以及... 电磁式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低压电器产品,当晃电故障发生时,交流接触器可能因为不稳定电压而频繁接通或分断,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论文以CJ20-63A交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触头运动情况的电磁机构吸合过程、吸持阶段以及释放过程的磁路动态计算方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不同的合闸相角和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分析了发生晃电故障时电压下降幅度、晃电故障持续时间、晃电故障发生时刻及电压相角变化对接触器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合阶段的晃电影响与吸合时间有直接关系,吸合以后的晃电故障影响存在临界时间的问题,为进一步研制抗晃电智能交流接触器奠定了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电 交流接触器 工作特性 触头弹跳
下载PDF
用电设备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赵剑锋 王浔 潘诗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2-37,共6页
提出了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系统的概念,对其组成、用途、功能进行了定义和描述;以交流接触器为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电能质量敏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用大功率电能质量信号发生装置与某型号的交流接触器构成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系统,通... 提出了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系统的概念,对其组成、用途、功能进行了定义和描述;以交流接触器为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电能质量敏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用大功率电能质量信号发生装置与某型号的交流接触器构成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系统,通过改变接触器线圈输入电压的跌落幅值和持续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反映交流接触器对于电压跌落耐受能力的ITI曲线。仿真和试验所得结果可以为交流接触器在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提供参考,并能推广到对其它用电设备进行电能质量敏感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敏感度测试系统 交流接触器 信号发生装置 电压跌落 ITI曲线
下载PDF
基于Wiener过程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奎 段宇 +4 位作者 黄少坡 郑淑梅 刘政君 武一 周聪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978-3986,共9页
在电负荷应力作用下交流接触器的电性能发生退化,其性能退化参数包含着与剩余电寿命相关的信息。该文提出将电弧侵蚀量作为描述交流接触器电性能退化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分段累积电弧侵蚀量的方法构造出服从正态分布的新变量,使其满足Wie... 在电负荷应力作用下交流接触器的电性能发生退化,其性能退化参数包含着与剩余电寿命相关的信息。该文提出将电弧侵蚀量作为描述交流接触器电性能退化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分段累积电弧侵蚀量的方法构造出服从正态分布的新变量,使其满足Wiener过程要求。建立基于Wiener过程的交流接触器性能退化模型,确定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分布函数,并提出剩余电寿命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在使用类别AC4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交流接触器电寿命试验,由试验数据确定预测模型参数,并进行其剩余电寿命预测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AC4试验条件下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的预测,预测误差在工程应用的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WIENER过程 退化失效 电弧侵蚀 寿命预测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设计技术 被引量:35
8
作者 何晓燕 许志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8-155,共8页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全面反映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模型包含完整触头系统、铁心系统及连接部件,从而考虑结构特点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考虑机构之...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全面反映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模型包含完整触头系统、铁心系统及连接部件,从而考虑结构特点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考虑机构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碰撞问题及弹性材料的形变作用,计算接触器动作过程中的触头弹跳情况。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得到触头、铁心等运动部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对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直观地分析。通过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从机械动力学角度,分析触头系统闭合速度和触头弹簧初压力、金属簧片物理特性及触头表面摩擦系数对触头弹跳的影响。交流接触器的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对其结构优化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三维虚拟样机 连续介质力学 弹跳特性
下载PDF
计及主回路和电磁系统发热的交流接触器数值热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纽春萍 陈德桂 +1 位作者 刘颖异 戴瑞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53-58,共6页
开关电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要求使得热分析更加重要,采用数值方法进行热分析可以降低研制费用,缩短开发周期。该文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建立了同时考虑主回路和电磁系统发热的接触器数值热分析模型。计及主回路接线端子和外接导... 开关电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要求使得热分析更加重要,采用数值方法进行热分析可以降低研制费用,缩短开发周期。该文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建立了同时考虑主回路和电磁系统发热的接触器数值热分析模型。计及主回路接线端子和外接导线对发热的影响,基于流体相似原理和Stefan-Boltzmann定律计算了外壳的散热。基于热电耦合,对一处于长期闭合工作制下,额定电流为100A的交流接触器进行了温度场仿真,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建立的热分析模型分析了主回路发热对接触器温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数值热分析 瞬态磁路 接触电阻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触头电弧侵蚀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郑淑梅 李奎 +3 位作者 刘政君 黄少坡 武一 王丽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730-6739,共10页
电寿命是交流接触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电弧电流对触头的侵蚀是最主要因素。该文首先提出将电弧电流作为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侵蚀的参量,建立了基于起弧相角的触头磨损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损伤累积效应建立了交流接... 电寿命是交流接触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电弧电流对触头的侵蚀是最主要因素。该文首先提出将电弧电流作为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侵蚀的参量,建立了基于起弧相角的触头磨损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损伤累积效应建立了交流接触器电寿命分布特征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负荷连接方式对其电寿命分布的影响;最后基于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交流接触器电寿命模拟试验模型,并对交流接触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寿命进行了仿真,得到电寿命分布特征,并与可靠性研究领域公认的耗损型产品的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结论一致。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分布特征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际使用中电寿命呈现出的分散性,对其可靠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电寿命 电弧电流 蒙特–卡罗法 电弧侵蚀
下载PDF
基于统计回归和非线性Wiener过程的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奎 高志成 +2 位作者 武一 郑淑梅 李正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058-4070,共13页
电弧侵蚀引起交流接触器触头质量损耗,使其电接触性能不断退化,根据其性能退化过程可以对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该文分析可线性化的非线性 Wiener 过程,采用统计回归的建模方法,利用触头质量损耗历史数据建立三阶函数退化轨迹模... 电弧侵蚀引起交流接触器触头质量损耗,使其电接触性能不断退化,根据其性能退化过程可以对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该文分析可线性化的非线性 Wiener 过程,采用统计回归的建模方法,利用触头质量损耗历史数据建立三阶函数退化轨迹模型,进而建立时间尺度变换模型,对分段累积操作次数进行时间尺度变换;以累积触头质量损耗首次达到失效阈值作为失效判据,提出基于非线性 Wiener 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在交流接触器电寿命试验基础上,进行试验数据变化规律分析,证明可以采用本文建立的退化模型和预测方法进行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最后,通过试验数据进行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的极大似然估计,并比较分析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本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触头质量损耗 WIENER过程 统计回归 寿命预测
下载PDF
防晃电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宋玉才 何国平 《电气技术》 2007年第7期73-75,共3页
针对石化企业连续生产的特殊性质,发生晃电时所造成的影响,介绍了防晃电技术及其应用,为解决晃电造成的电动机跳闸停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晃电 交流接触器 自启动 应用
下载PDF
闭环斩波起动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设计 被引量:21
13
作者 汤龙飞 许志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2-139,5,共8页
将斩波控制技术引入到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中,设计一种闭环斩波起动的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模块,使交流接触器具有闭环直流起动、闭环直流保持、抗电压跌落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其工作可靠性,满足了企业对大容量抗电压跌落交流接触器的需求;... 将斩波控制技术引入到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中,设计一种闭环斩波起动的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模块,使交流接触器具有闭环直流起动、闭环直流保持、抗电压跌落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其工作可靠性,满足了企业对大容量抗电压跌落交流接触器的需求;起动闭环采用线圈电流反馈,可以快速调节接触器线圈电流,便于优化控制;保持闭环可以根据接触器线圈电阻自动进行保持电压闭环与保持电流闭环的快速切换,拓展模块的适用范围;对模块工作原理进行瞬态及交流仿真,分析线圈尖峰电流的抑制方法,设计控制回路补偿网络,并结合相关实验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控制 斩波 大容量 交流接触器 电压跌落
下载PDF
智能交流接触器零电流分断技术 被引量:20
14
作者 鲍光海 张培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9-204,共6页
零电流分断技术是交流接触器智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Ansys电磁场软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电磁动作机构进行以快速分断为目标的优化计算,不仅保证智能交流接触器可靠与优化的接通过程,而且实现了... 零电流分断技术是交流接触器智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Ansys电磁场软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电磁动作机构进行以快速分断为目标的优化计算,不仅保证智能交流接触器可靠与优化的接通过程,而且实现了动作机构快速释放,从而大幅度减小机构分散性对三相触头特别是首开相触头零电流分断准确性与稳定性影响,提高零电流分断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水平。根据优化设计结果加工了样机,对样机测试与试验的结果表明,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分断时间大幅缩短,三相触头分断时间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零电流分断的可靠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智能化技术 零电流分断 遗传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ANSYS软件
下载PDF
基于LSTM的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树鑫 高士珍 +2 位作者 刘洋 李静 曹云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10-3220,共11页
交流接触器在各种低压控制线路中应用极为频繁,因此对其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可以大幅提高电力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针对目前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没有充分利用其退化过程前后状态之间联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交流接触器在各种低压控制线路中应用极为频繁,因此对其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可以大幅提高电力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针对目前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没有充分利用其退化过程前后状态之间联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交流接触器全寿命试验平台获取其整个生命周期的退化数据,从中提取出能够反映其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其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法剔除多维参量的冗余信息,进行特征选择,并将其结果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样本;最后进行LSTM预测模型训练。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基于LSTM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能够充分利用全寿命周期时序序列数据的前后关联信息,对交流接触器剩余寿命预测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灰色关联分析 皮尔逊相关系数 特征选择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剩余寿命预测
下载PDF
智能混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昕 许志红 张培铭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2,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混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仅在三相触头上并联3个单向晶闸管,利用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的触头在3个晶闸管的共同导通区接通和分断,将电流转移到晶闸管上,从而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的无弧接通和分断。该电器可以和主控计算机...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混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仅在三相触头上并联3个单向晶闸管,利用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的触头在3个晶闸管的共同导通区接通和分断,将电流转移到晶闸管上,从而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的无弧接通和分断。该电器可以和主控计算机进行双向通信,同时达到节能、节材、无声运行和高电寿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智能 混合式 无弧 晶闸管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交流接触器预期电寿命预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孙曙光 王锐雄 +2 位作者 杜太行 王景芹 崔景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58-2169,共12页
目前对低压电器电寿命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剩余电寿命预测,然而预测预期电寿命更能有效指导产品的使用与维护,并且提高系统服役期的可靠性。交流接触器初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个体电寿命的长短,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 目前对低压电器电寿命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剩余电寿命预测,然而预测预期电寿命更能有效指导产品的使用与维护,并且提高系统服役期的可靠性。交流接触器初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个体电寿命的长短,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交流接触器预期电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粗糙集理论并结合相关计算经二次筛选获取关键初态特征,然后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建立关键初态特征权重集,并基于属性条件密度建立验证样本关键初态特征的匹配度表,之后利用二者构建独立证据,运用证据理论进行证据融合,决策验证样本个体预期电寿命等级。经实测数据验证,在小子样情况下,该方法可定性评估交流接触器个体预期电寿命,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粗糙集理论 属性条件密度 证据理论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机械振动下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失效特征量提取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曙光 纪学玲 +2 位作者 杜太行 郝立林 王锐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针对机械振动环境下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中的失效特征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小波去噪与核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有效的失效特征量。首先,分别在常规与振动环境下进行交流接触器全寿命试验,并选取多个... 针对机械振动环境下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中的失效特征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小波去噪与核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有效的失效特征量。首先,分别在常规与振动环境下进行交流接触器全寿命试验,并选取多个退化参数作为分析对象;其次,针对实测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优化小波去噪,对退化参数进行去噪平滑,并结合参数的退化趋势,分析振动对接触器电寿命的影响;最后,针对退化参数及其核主成分,构建全信息特征量,计算各特征与剩余电寿命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在振动环境下,结合所提方法最终提取累积燃弧能量、第一核主成分、吸合电压和接触电阻作为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的失效特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机械振动 失效特征 小波去噪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交流接触器弹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昭晖 许志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527,共13页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频繁操作的开关电器,其运动过程中的吸反力配合直接影响可靠性和性能指标,良好的吸反力配合能减少触头弹跳、提高分断特性。在此过程中,交流接触器的弹簧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交流接触器弹簧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频繁操作的开关电器,其运动过程中的吸反力配合直接影响可靠性和性能指标,良好的吸反力配合能减少触头弹跳、提高分断特性。在此过程中,交流接触器的弹簧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交流接触器弹簧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过程的电磁-机械耦合仿真方法和弹簧实体仿真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响应曲面法的综合优化方法,建立触头弹跳时间、触头刚分速度、触头闭合速度、铁心闭合速度与触头弹簧自由高度、触头弹簧有效圈数、反力弹簧自由高度和反力弹簧有效圈数的二阶预测模型,对弹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获得的弹簧系统参数能有效减小触头弹跳时间,降低触头及铁心的闭合时间,提高触头分断速度,对于提高交流接触器的工作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响应面法 触头弹跳 弹簧系统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申潭 陈德桂 冯涛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10,共4页
提出一种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利用反馈系统的自动调压,使吸合过程的动态吸力与反力合理配合,大幅度提高AC3工作条件下的电寿命,电磁铁闭合后,使线圈激磁保持低电压,以节约能量。文中提供了实验数据,证实了智能接触器的上述性质。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智能操作 反馈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