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刮宫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347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增涛 张垒 +2 位作者 刘薇 李继军 王银昌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于刮宫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及其中的技术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347例,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颗粒"层叠式"栓塞子宫供血动脉,并在栓塞术后72 h... 目的:探讨于刮宫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及其中的技术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347例,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颗粒"层叠式"栓塞子宫供血动脉,并在栓塞术后72 h内于超声监测下完成刮宫术。分析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结果、栓塞后疼痛情况、刮宫术中出血量及随访资料。结果:347例患者均成功接受造影检查,其中343例成功进行栓塞术,技术成功率98.85%(343/347)。4例患者造影检查后未实施栓塞治疗。347例中有22例存在异生血管,占6.34%;有异生血管的患者刮宫术中出血量高于无异生血管者。347例患者均成功在超声监视下行刮宫术,刮宫术中出血量10~2000 ml,其中302例出血量≤50 ml,33例50~600 ml,12例≥600 ml。栓塞后≤24 h行刮宫术者74例,24~48 h 234例,48~72h 39例。栓塞后不同时间段行刮宫术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6周内与7~9周的刮宫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而妊娠10~12周刮宫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大于妊娠9周以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例患者栓塞术后下腹部疼痛程度轻微,无需药物处理。栓塞术后卵巢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术前72 h内预先栓塞子宫供血动脉能有效预防刮宫术中大出血,且未明显影响到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刮宫术 可吸收明胶海绵 卵巢功能
原文传递
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永清 杨苗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评价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采用心电监护拔牙的糖尿病患者300人,随机平分为3组,实验组拔牙术后填塞胶质银明胶海绵,对照组术后填塞医用明胶海绵,空... 目的:评价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采用心电监护拔牙的糖尿病患者300人,随机平分为3组,实验组拔牙术后填塞胶质银明胶海绵,对照组术后填塞医用明胶海绵,空白对照组则不置入任何材料。在术后30 min及24 h观察创口出血情况,在术后第3天、第7天复诊观察术区感染情况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率和感染率分别为5%和4%,对照组分别为12%和13%,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1%和20%,实验组术后出血率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平均值要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胶质银明胶海绵有着良好的止血和抗炎性能,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银明胶海绵 糖尿病 出血 感染 吸收性明胶海绵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和可吸收明胶海绵在ACDF术中的止血作用对比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广州 刘浩 +5 位作者 洪瑛 马立泰 杨毅 丁琛 王贝宇 陈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22-25,I0002,共5页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和可吸收明胶海绵在两个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科行两个节段ACDF(Zero-P)手术的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流体明胶组31例,使用可吸收止血流体...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和可吸收明胶海绵在两个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科行两个节段ACDF(Zero-P)手术的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流体明胶组31例,使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明胶海绵组31例,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椎管减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56.1±20.6)min、(164.5±30.8)min,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椎管减压所用时间分别为(91.2±17.2)min、(108.4±27.5)min,=0.005,HFG组椎管减压时间少于G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流体明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明胶海绵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2±16.3)mL VS(106.1±107.8)mL,<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8.1±34.5)mL VS(76.3±56.2)mL,<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颈部急性血肿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在ACDF术中,可吸收流体明胶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椎管减压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效果优于传统止血方式的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可吸收明胶海绵 颈椎病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内固定术 止血
下载PDF
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牙髓再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红玖 姚志文 +1 位作者 王宾 杨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利用牙体本身种子细胞、诱导分子、加MTA封闭诱导,临床冠部牙髓再生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3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可... 目的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利用牙体本身种子细胞、诱导分子、加MTA封闭诱导,临床冠部牙髓再生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3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支架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覆盖,观察症状转归情况、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症状好转情况,术后1个月牙髓活力情况,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是可能的,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明胶海绵 MTA 牙髓再生 不可复性牙髓炎
下载PDF
可吸收明胶海绵载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燕 苏冠方 徐春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有效载体进行眼内移植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BMSCs,接种于可吸收明胶海绵,观察BMSCs的黏附、增生情况,采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诱导,观察BMSCs的分化情况... 目的探讨可吸收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有效载体进行眼内移植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BMSCs,接种于可吸收明胶海绵,观察BMSCs的黏附、增生情况,采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诱导,观察BMSCs的分化情况并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在乳鼠视网膜条件分化液的环境中,接种后72 h,BMSCs伸出伪足黏附于可吸收明胶海绵表面。诱导后的细胞呈现神经元细胞的典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结论BMSCs能够在可吸收明胶海绵上较好地黏附、增生及分化,可吸收明胶海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可吸收明胶海绵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柳强 李云霞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与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的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干槽症的患者经常规清创后,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牙槽窝内置入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对照组填塞碘仿纱条,随访比较其疗效。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 目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与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的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干槽症的患者经常规清创后,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牙槽窝内置入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对照组填塞碘仿纱条,随访比较其疗效。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优(例)23/16;良(例)6/11;可(例)0/2],Kruskal-Wallis检验法检验,疗效评价等级为"优"的实验组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复合明胶海绵对干槽症的疗效优于碘仿纱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 明胶海绵 干槽症 复合 临床研究 治疗 填塞碘仿纱条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止血粉和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肱骨骨折手术中止血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丽丽 王菲 陈文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8期1990-199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Arista AH止血粉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肱骨骨折手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6例行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Arista A... 目的对比观察Arista AH止血粉与吸收性明胶海绵在肱骨骨折手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6例行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Arista AH止血粉组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组,其中Arista AH止血粉组40例,采用Arista AH止血粉止血;吸收性明胶海绵组36例,采用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术后3d引流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3±19.35)ml和(214±20.4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分别为(2.92±0.44)min和(3.74±1.8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sta AH止血粉组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组两组患者的术后3d平均引流量分别为(65±27.02)ml和(167±35.6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sta AH止血粉能缩短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止血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的引流量,效果优于普通吸收性明胶海绵,使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手术 止血 止血粉 吸收性明胶海绵
下载PDF
浅谈改良单人操作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7
8
作者 金媛 王妮 +8 位作者 谭威 廖兆琳 崔应东 向奎 田朝晖 宋章兴 向圣坎 李时军 杨超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1期14-18,共5页
目的总结改良单人操作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施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门诊收治的205例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 目的总结改良单人操作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施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门诊收治的205例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单人手术,102例),对照组(双人手术,103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水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钛钉完全脱落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术后美观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如系带损伤、感染、1个月后包皮再次粘连),并进行对比。结果20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术后均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包扎伤口内层,外层使用自粘绷带包扎固定。术后5d左右均自行在家拆除绷带。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儿创口水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金属钛钉全部脱落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术后阴茎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系带损伤并发症;两组术后感染率、1个月包皮再次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人操作法应用DCSD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具有极强的临床可行性、实用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材料可极大地减轻患儿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单人操作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吸收性明胶海绵 小儿包皮环切术 疼痛护理
下载PDF
两种止血材料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广州 洪瑛 +5 位作者 刘浩 马立泰 杨毅 丁琛 王贝宇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29~81岁,平均(55.6±11.6)岁;其中14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9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18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GS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4±11.1)岁;其中12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1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20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结果:HFG组和GS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7.2±30.0)、(154.8±33.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6.1±74.6)、(242.9±120.7)ml(P<0.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2.1±67.6)、(303.3±115.5)ml(P<0.001)。HF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GS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急性血肿及其他止血相关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HFG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并且效果优于传统止血方式的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可吸收明胶海绵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止血
下载PDF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裴玉红 韩长青 马奎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吸收性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栓塞治疗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结论血管性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肯定,...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吸收性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栓塞治疗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结论血管性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肯定,损伤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易为患者接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介入 栓塞 吸收性明胶海绵 护理措施
下载PDF
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置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琳 韩肖莹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为了缩短鼻内镜手术病程,防治并发症,以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127例鼻内镜术后患者为样本,其中64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术后鼻腔清理,另63例患者(实验组)常规清理后,术腔放置浸入辅舒良鼻喷雾剂的明胶海绵小... 为了缩短鼻内镜手术病程,防治并发症,以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127例鼻内镜术后患者为样本,其中64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术后鼻腔清理,另63例患者(实验组)常规清理后,术腔放置浸入辅舒良鼻喷雾剂的明胶海绵小块。对两组患者术后施行同样频度、同样疗程术腔清理,观察术腔上皮化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实验组上皮化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操作,明显缩短了病程,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 鼻腔清理 辅舒良 明胶海绵
下载PDF
环氧乙烷消毒的明胶海绵对耳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雁 沈云珍 +2 位作者 王正敏 陈念祖 王东蕾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研究并观察环氧乙烷消毒的明胶海绵对耳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明胶海绵放置豚鼠听泡内 3个月后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明胶海绵的环氧乙... 目的 :研究并观察环氧乙烷消毒的明胶海绵对耳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明胶海绵放置豚鼠听泡内 3个月后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平均为 4 38.32mg。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显示 :I型螺旋神经节细胞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增大 ,嵴模糊不清 ,细胞质内出现空泡样结构。部分神经节细胞及其外周的卫星细胞溶解破坏 ,呈典型细胞死亡征象。卫星细胞髓鞘松解 ,出现空化。结论 :明胶海绵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高出国家标准约4 0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明胶海绵 螺旋神经节细胞 毒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两种止血材料在腰椎退变手术中止血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立泰 杨毅 +5 位作者 帅文彬 洪瑛 刘浩 龚全 陈华 戎鑫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评价可吸收流体明胶与明胶海绵在腰椎退变后路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本科收治的腰椎管减压固定融合的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流体明胶组28例中,男12例,女16例;明胶海绵组27例中... 目的观察评价可吸收流体明胶与明胶海绵在腰椎退变后路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本科收治的腰椎管减压固定融合的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流体明胶组28例中,男12例,女16例;明胶海绵组27例中,男12例,女15例;术中分别应用流体明胶和(或)明胶海绵止血,如果出血速度逐渐减慢至不再有明显的出血即认为止血成功,否则视为止血失败。记录止血3 min、5min的止血成功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输血量,记录术前、术后2~3 d和术后5~7 d的BP、RBC、HCT、HB的变化,记录术后每天的引流量,记录全部的不良事件。结果全部病例至少随访1个月。明胶海绵组有18例3 min成功止血、3例5 min成功止血,流体明胶组有21例3min内快速止血,3例5 min成功止血。两组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差异明显(P=0.000);术前流体明胶组RBC和HCT小于明胶海绵组(P=0.038,P=0.030),术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d流体明胶组收缩压比明胶海绵组高(P=0.005);流体明胶组的术后1 d和术后2~4 d的引流量均少于明胶海绵组(P=0.014;P=0.011)。结论与明胶海绵相比,可吸收流体明胶可以减少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外科术中止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手术 止血材料 可吸收流体明胶 可吸收明胶海绵
下载PDF
不同类型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再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红玖 姚志文 +1 位作者 王宾 杨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加三氧化物矿化物聚合物(MTA)封闭诱导治疗不同类型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牙髓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5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 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加三氧化物矿化物聚合物(MTA)封闭诱导治疗不同类型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牙髓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5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支架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覆盖,观察症状转归情况,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观察组中急性牙髓炎成功率76.5%、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成功率47.0%,与对照组(14.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成功率33.0%、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成功率35.0%,均高于对照组的9.1%、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是可能的,急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牙髓再生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明胶海绵 三氧化物矿化物聚合物 牙髓再生
原文传递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修复大鼠股骨髁缺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明 刘椿 +5 位作者 伍国锋 曹延林 金扬磊 王一涵 郭家松 朱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4-928,932,共6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纳米水凝胶复合支架对SD大鼠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为骨缺损修复提供新策略。方法 30只8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 目的探索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纳米水凝胶复合支架对SD大鼠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为骨缺损修复提供新策略。方法 30只8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纳米水凝胶复合支架组,C组为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纳米水凝胶复合支架组。利用股骨髁骨缺损修复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X线检查及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实验组具有较好的成骨修复效果。组织学检查发现,C组出现大量新生骨,而A、B两组仅可见少量散在新生骨。结论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联合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自聚合肽纳米水凝胶复合支架具有较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可吸收明胶海绵 自聚肽水凝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的质量研究及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骆红宇 张丽梅 +1 位作者 黄清泉 刘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9-1994,共6页
目的: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产品质量进行研究和控制。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明胶海绵的蛋白含量、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变色酸钠法测定甲醛残留量,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测定干燥失重、硫酸盐灰分、重金属、铬含量等性能,同时还... 目的: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产品质量进行研究和控制。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明胶海绵的蛋白含量、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变色酸钠法测定甲醛残留量,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测定干燥失重、硫酸盐灰分、重金属、铬含量等性能,同时还对产品的酸碱度、可消化性实验方法进行阐述。结果:进口及国产共5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样品中,1~4#样品明胶海绵中蛋白含量按干燥品计,均大于95%;羟脯氨酸含量按干燥品计均大于12%;2~5#样品单包装样品中甲醛残留量最高约为160μg;1#、3#、4#样品干燥失重的测定结果约为15%;硫酸盐灰分不大于2.0%;重金属不大于30 mg·kg-1;水浸提液的pH测定结果均在4.0~5.5之间;铬含量不大于2 mg·kg-1;液体吸收量不少于自身重量的35倍;同一实验条件下1~4#样品可消化性实验表明,国产产品的消化时间明显高于进口产品,且均一性不如进口产品。结论:本文所采用及建立的质量研究方法,可较全面地评价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的质量,从而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明胶海绵 质量研究 蛋白含量 羟脯氨酸含量 甲醛残留 可消化性
原文传递
吸收性明胶海绵在5至12岁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妮 张家瑜 +1 位作者 崔应东 杨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68-71,87,共5页
目的探讨吸收性明胶海绵在5至12岁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泌尿男科门诊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切口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自粘绷带包扎覆盖... 目的探讨吸收性明胶海绵在5至12岁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泌尿男科门诊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切口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自粘绷带包扎覆盖,对照组术后切口用普通纱布+自粘绷带包扎覆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儿术后第3天去除敷料难易程度、去除敷料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去除敷料后切口渗血、创口水肿时间、钛钉完全脱落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钛钉完全脱落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天去除敷料更容易,观察组去除敷料时VAS评分、去除敷料后切口渗血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口水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收性明胶海绵能够极大地减轻儿童包皮环切术后换药疼痛,换药时更容易去除敷料,减少换药时因粘连而引起的切口撕裂渗血,增加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性明胶海绵 儿童包皮环切术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疼痛护理 门诊手术
下载PDF
氧化再生纤维素和可吸收明胶海绵在ACDF术中的止血作用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楠 刘波 +3 位作者 何达 行勇刚 张贵林 田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4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氧化再生纤维素(ORC)和可吸收明胶海绵(AGS)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ACDF手术患者356例,术中191例(ORC组)使用ORC止血,165例(AGS组)使用AGS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OR... 目的比较氧化再生纤维素(ORC)和可吸收明胶海绵(AGS)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ACDF手术患者356例,术中191例(ORC组)使用ORC止血,165例(AGS组)使用AGS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 ORC组和AGS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1.5±9.9)、(88.6±10.8)min,P=0.06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3±11.2)、(69.4±13.2)m L,P=0.034;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5.5±13.5)、(51.2±16.8)m L,P=0.029。AGS组因术后出现颈部急性血肿接受探查术1例。结论 ORC相比AGS可以减少ACDF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内固定术 氧化再生纤维素 可吸收明胶海绵 止血材料
下载PDF
可吸收明胶海绵负载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混合培养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志鹏 刘乐平 诸葛启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5-288,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中枢神经组织1二程载体材料的可能性,为其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有效载体进行中枢神经移植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胚胎14dSD大鼠端脑神经干细胞,将其分为可吸收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其增殖...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中枢神经组织1二程载体材料的可能性,为其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有效载体进行中枢神经移植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胚胎14dSD大鼠端脑神经干细胞,将其分为可吸收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其增殖情况;诱导分化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两组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移植组和对照组形态和增殖未见明显异常,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6%与92.8%:神经干细胞可黏附于可吸收明胶海绵表面,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呈现部分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典型形态,并交织成网状结构,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异性异性烯醇酶(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结论神经干细胞能够与可吸收明胶海绵良好混合培养,神经干细胞形态、增殖、分化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可吸收明胶海绵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的载体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可吸收明胶海绵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佩 陈德福 +1 位作者 池宇峰 刘月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6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7例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A组56例,试验B组57例,对照组54例。试验A组采用中西药物复方糊剂加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牙槽;试验B...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7例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A组56例,试验B组57例,对照组54例。试验A组采用中西药物复方糊剂加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牙槽;试验B组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对照组常规拔牙后牙槽窝内不做药物填塞。按临床疗效和干槽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A组干槽症发生率8.92%,试验B组干槽症发生率22.81%,对照组干槽症发生率24.07%,试验A组与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物复方糊剂 吸收性明胶海绵 干槽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