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述异常压力研究中的石油地质学新思想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晓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在对异常压力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许多新的概念和思想,为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关于超压生成与有机质成熟—生烃的关系虽有争议,但大多数主张超压对有机质成熟和生烃起抑制作用;在超压的背景下,生烃、排烃以及... 在对异常压力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许多新的概念和思想,为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关于超压生成与有机质成熟—生烃的关系虽有争议,但大多数主张超压对有机质成熟和生烃起抑制作用;在超压的背景下,生烃、排烃以及烃类的运移和聚集常呈现出幕式的特征;压力驱动是流体活动和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动态运移通道是油气运移的新型通道;通常压力过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在超压的含油气盆地中,可能发现的非传统油气聚集有异常压力的气饱和封存箱、水力破裂—泥岩裂缝油气藏、烃水倒置的油气藏等。异常压力的储层具有相对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震亮 李耀华 张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0,共8页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欠压实作用 生烃作用 构造挤压作用 压力成因 上三叠统 川西地区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船舱式油气运聚系统特征初探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振岩 苏晓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发育 2套区域性异常流体超压封盖层 ,将凹陷分隔成上、中、下 3层各自独立的层状流体封存系统。因超压封盖层深度较固定 ,不随层位变化 ,将其称为“船舱式流体封存系统”。下舱的顶板深 2 90 0~ 3 3 0 0m ,是形成最早...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发育 2套区域性异常流体超压封盖层 ,将凹陷分隔成上、中、下 3层各自独立的层状流体封存系统。因超压封盖层深度较固定 ,不随层位变化 ,将其称为“船舱式流体封存系统”。下舱的顶板深 2 90 0~ 3 3 0 0m ,是形成最早、演化程度最高的油气发生器 ,生成的油气最丰富 ,大部分已向上运移到中舱和上舱 ;中舱深度为 12 0 0~ 2 90 0m ,具有广泛分布的高孔渗优质储集层和良好的超压封盖层 ,并发育良好的圈闭 ,最有利于油气成藏 ;上舱为 12 0 0m以浅 ,是开放式油气赋存系统 ,其边缘开启带处于湖盆岸线附近 ,是上、中、下 3层舱泄漏油气的共同排放带 ,油气来源丰富 ,成为稠油富集带。西部凹陷应加强中舱的勘探 ,在继续加强构造油气藏勘探的同时 ,应以寻找岩性等隐蔽油气藏为主 ;在上舱 ,应注重寻找浅层气和稠油 ;下舱勘探以寻找各凹陷的低潜山油藏为主。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舱式 油气运聚系统 封存舱 异常流体压力
下载PDF
泥岩化学压实作用的超压响应与孔隙压力预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超 罗晓容 张立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973,共23页
为探索泥岩化学压实作用的增压机制及其超压响应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泥岩化学压实作用与超压发育关系、化学压实阶段超压响应特征以及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东营凹陷泥岩化学压实作用在孔隙压力预测中的意义.认... 为探索泥岩化学压实作用的增压机制及其超压响应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泥岩化学压实作用与超压发育关系、化学压实阶段超压响应特征以及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东营凹陷泥岩化学压实作用在孔隙压力预测中的意义.认为泥岩化学压实作用以黏土矿物转化为主导机制,通过改变泥岩的微观结构及岩石物理属性,化学压实作用影响了超压的发育及其测井响应,建立不同压实阶段正常压实趋势线是有效判识超压成因机制、准确预测孔隙压力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泥岩压实过程可以划分为机械压实阶段(<70℃)、过渡阶段(70~100℃)以及化学压实阶段(>100℃),黏土矿物转化(尤其是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控制了泥岩的化学压实行为;2)泥岩化学压实的增压效应主要包括3个方面:形成垂直于最大有效应力方向排列的黏土颗粒组构,促进泥岩压实、导致自生胶结物沉淀降低泥岩渗透率,增强体系封闭性、使得泥岩发生骨架弱化作用,引起有效应力转移;3)在有效应力-孔隙度/密度和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交会图中,化学压实导致的超压表现出非弹性卸载特征,即随着有效应力减小,呈现出孔隙度降低,而声波时差和密度同时增大的测井响应;4)适用于化学压实阶段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包括伊利石压实曲线法、纵横波速度比法、偏移-修正法、Dutta压实模型法以及两步测井预测法等;5)东营凹陷泥岩黏土矿物快速转化深度与超压顶深(2 000~2 800 m)大致相同,超压发育及测井响应与化学压实密切相关,基于化学压实正常趋势线预测的深部(>3 000 m)孔隙压力与实测压力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转化 化学压实作用 超压测井响应 异常流体压力 孔隙压力预测
原文传递
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量:6
5
作者 伍涛 田世澄 毕研鹏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分割成多套相对独立的压力系统。沙三段和沙一段是洼陷内的两套生油岩,同时又是异常高压层,起到了良好的封闭作用,其生成的油气主要排向上下流体压力较低的储集岩,并在其中侧向运移,只有在边界断层附近,油气才大规模运移到浅层聚集。平面上,孔隙流体压力具有绕洼陷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油气运移的方向主要为北部的陡坡带,其次为南部的缓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压实作用 压力系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Overpressure in the Depressions of Bohai Bay Basin, China 被引量:6
6
作者 LIU Hua JING Chen +3 位作者 JIANG Youlu SONG Guoqi YU Qianqian FENG Yue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216-2228,共13页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abnormal pressures in the Bohai Bay Basin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bnormal pressur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Bohai Bay Basin, primarily in the Paleogene E2s4, E2s3,...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abnormal pressures in the Bohai Bay Basin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bnormal pressur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Bohai Bay Basin, primarily in the Paleogene E2s4, E2s3, Es1, and Ed formations. From the onshore area of the Bohai Bay Basin to the center of the Bozhong area, the top depth of the overpressured zone in each depression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overpressured strata in each depression gradually move to younger formations, and the pressure structure successively alters from single-bottom- overpressure to double-bottom-overpressure and finally to double-top-overpressure. The distribution of overpressured area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edimentary migration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ydrocarbon-generation capability of active source rocks. The overpressured str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ource-rock intervals in each depression; the top of the overpressured zone is synchronous with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reshold in each depression;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bi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pressure magnitude in each formation. Undercompaction was the main mechanism of overpressure for depressions with fluid pressure coefficients less than 1.2, wherea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a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depressions with fluid pressure coefficients greater than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 fluid pressure pressure structure overpressure mechanism Bohai Bay Basin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系统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亚敏 靳广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形成稠油富集。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连连突破,新增储量达数千万吨,是老凹陷油气风险勘探获得成功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成藏动力系统 异常流体压力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应用异常流体压力方法预测裂缝发育带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 李云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6期413-415,9-10,共3页
泥岩裂缝作为一种新的油气储集空间倍受关注,构造背景下的裂缝性油藏,其含油气性既受构造控制,又 受裂缝发育带控制。利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分析方法对江苏油田盐城凹陷阜二段(E1f2)泥岩裂缝发育带进行 预测,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储集层 裂缝 预测
下载PDF
Hydrofracturing and episodic compaction of muddy rocks in sedimentary basin 被引量:2
9
作者 Xinong Xie Chiyun Wang Sitian 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8期666-669,共4页
Hydrofracturing has been found in a numbr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p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and compaction of deposits in overpressured impermeable muddy rock. The... Hydrofracturing has been found in a numbr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p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and compaction of deposits in overpressured impermeable muddy rock. The forming processes of hydrofracture in the basin evolution has been simulated and the associated episodic compaction of deposits has been evaluated. The model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isodic compacting process in impermeable rocks induced by hydrofr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sediment comp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n modeling abnormal fluid pressure EPISODIC COMPACTION
全文增补中
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慧达 何登发 张旭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为探究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以研究区40口井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研究区超压发育特征,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 为探究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以研究区40口井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研究区超压发育特征,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38~0.72,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48~0.78,下寒武统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61~0.87,基底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71~0.84,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利用各滑脱层流体压力比计算得到有效摩擦系数,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70~0.530,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30~0.320,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10~0.330,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090~0.180.通过解释过井地震剖面,运用构造楔相关理论计算出基底滑脱层强度为0.060~0.110,将其与有效摩擦系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好的吻合性,证明计算得到的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较可靠。研究区不发育流体超压时,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应为0.372~0.527,说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流体超压导致原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降低了79.1%~83.9%,意味着在研究区沿基底滑脱层发生剪切作用所需要的构造应力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部地区 异常流体压力 等效深度法 流体压力比 有效摩擦系数 滑脱层
下载PDF
车西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永锋 林承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本文综合应用试油实测压力与泥岩声波时差资料计算分析了车西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研究区沙河街组沙三段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中存在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异常高压带的空间分布与大套泥岩的发育区以及生... 本文综合应用试油实测压力与泥岩声波时差资料计算分析了车西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研究区沙河街组沙三段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中存在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异常高压带的空间分布与大套泥岩的发育区以及生烃中心基本一致,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异常高压控制了研究区油气区域运聚,由洼陷中心向边部依次发育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环带、潜山油气藏环带。古近系超压与古生界常压的配置是潜山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西洼陷 异常流体压力 压力分布 油气运移聚集 环带状分布 岩性油气藏 潜山油气藏 声波时差资料 孔隙流体压力 异常高压带
下载PDF
盆地异常流体压力-应力耦合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睿 刘建章 +3 位作者 田金强 鲍晓欢 熊旭 权永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5,共9页
基于流变理论的数字、物理模拟以及生产实测数据分析均表明,异常流体压力条件下的应力莫尔圆在位移过程中存在直径(差异应力)的耦合变化,即最小水平应力自常压条件向超压条件逐渐增大。耦合规律显示,异常流体压力的保存明显受控于区域... 基于流变理论的数字、物理模拟以及生产实测数据分析均表明,异常流体压力条件下的应力莫尔圆在位移过程中存在直径(差异应力)的耦合变化,即最小水平应力自常压条件向超压条件逐渐增大。耦合规律显示,异常流体压力的保存明显受控于区域与局部异常流体压力间的差异性。厚层泥岩中流体压力的增高相对均一,区域性异常流体压力达到或超过垂向应力则易产生流化作用或水平张裂缝。倾斜砂岩顶点可存在较强的局部异常流体压力,该顶点处破裂压力会伴随区域流体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破裂压力可明显超过负载压力;且区域异常流体压力增高过程中的破裂方式(裂缝倾角)也存在明显变化。耦合机制下,异常流体压力的保存或泄放状态突破了传统预测值,也为相关异常地质过程成因探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最小水平应力 天然水力破裂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异常流体压力特征及其对构造变形的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峰 何登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86,共25页
为探究库车坳陷东部异常流体压力特征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在研究区25口井的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基础上,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该地区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秋里塔格构... 为探究库车坳陷东部异常流体压力特征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在研究区25口井的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基础上,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该地区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以及阳霞凹陷超压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估算出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以及秋里塔格构造带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38—0.238;通过解释过井的地震剖面,运用构造楔相关理论计算出基底滑脱层强度F=0.1.034-0.1729,将其与利用基底滑脱层流体压力比计算出来的有效摩擦系数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比较好的吻合性,以此证明估算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的可信度;计算出若研究区不发育流体超压,则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应为0.342—0.485,说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流体超压有效降低了原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的59.1%-69.8%,意味着在研究区沿基底滑脱层发生剪切作用所需要的构造应力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等效深度法 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 断层弱化
下载PDF
东濮凹陷深部次生孔隙成因与储层演化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忠 李蕙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东濮凹陷油气储层埋藏深、总厚度大、次生孔隙发育。据物性剖面和成因研究,由浅至深(1800->5000m)次生储层可划分三带:(1)SA带──表现为有机酸(尤双羧酸)及碳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及骨架长石颗粒的溶蚀;(2)SB... 东濮凹陷油气储层埋藏深、总厚度大、次生孔隙发育。据物性剖面和成因研究,由浅至深(1800->5000m)次生储层可划分三带:(1)SA带──表现为有机酸(尤双羧酸)及碳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及骨架长石颗粒的溶蚀;(2)SB带──碳酸对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和异常高压保护;(3)SC带──异常高压保护及无机酸对胶结物的溶蚀。研究表明,高压流体及无机酸(H2CO3和H2S)对东濮凹陷深部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因 次生孔隙 储层演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垂向运移及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广 杨丰平 +1 位作者 孟庆芬 杜春国 《海洋石油》 CAS 2004年第3期14-20,共7页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运聚成藏特征的基础上 ,对油气垂向运移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指出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唯一通道。油气沿断裂既可发生向上的垂向运移 ,又可发生向下的倒贯运移 ,主要取决于油气垂向运移的动力。如果源岩具异常孔隙...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运聚成藏特征的基础上 ,对油气垂向运移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指出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唯一通道。油气沿断裂既可发生向上的垂向运移 ,又可发生向下的倒贯运移 ,主要取决于油气垂向运移的动力。如果源岩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其生成的油气可同时发生向上和向下的垂向运移 ;如果源岩不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其生成的油气只能发生垂向运移。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和通道发育是决定油气垂向运聚成藏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松辽盆地具体表现为 ,长期断裂控制着沙河子组~营城组源岩生成天然气在浅层的聚集与分布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和T2 断裂共同控制着扶、杨油层的运聚与分布 ,T2 或T1 至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 垂向运移 油气藏 断裂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下载PDF
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付广 苏玉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47,共7页
在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机制及其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与演化对于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建立了一套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特征的恢复和预测... 在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机制及其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与演化对于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建立了一套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特征的恢复和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恢复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的形成时期,还可以预测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能力的演化过程,同时还可以确定目前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的演化阶段和预测其今后的变化,将该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的形成与演化的恢复和预测中,恢复和预测的结果复合实际地质条件,表明该方法用于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抑制浓度封闭 异常含气浓度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形成 演化 预测 恢复
下载PDF
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广 张发强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年第6期429-433,共5页
通过分析烃浓度盖层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烃浓度盖层异常含气浓度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古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并应用于松辽盆地汪家... 通过分析烃浓度盖层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烃浓度盖层异常含气浓度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古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并应用于松辽盆地汪家屯气田青山口组泥岩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其结果符合烃浓度盖层形成与演化规律,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浓度盖层 古异常含气浓度 恢复方法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声波时差 古异常孔隙流体 天然气藏
下载PDF
基于声波时差的超压源岩上、下排烃分配量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莉恒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37,共4页
为利用声波时差研究超压源岩上、下排烃量,在超压源岩形成条件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声波时差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对应关系,建立一套利用声波时差代替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研究超压源岩上、下排烃分配量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古龙... 为利用声波时差研究超压源岩上、下排烃量,在超压源岩形成条件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声波时差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对应关系,建立一套利用声波时差代替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研究超压源岩上、下排烃分配量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超压源岩上下排烃分配量研究中.结果表明,青山口组源岩向上排烃厚度为289.47m,向下排烃厚度为52.63m,其结果符合实际地质条件,表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超压源岩 排烃 分配量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下载PDF
利用声波时差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及深度的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广 苏玉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21-24,92,共5页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具有控制作用,因此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有助于提高油气藏的预测精度。为此,利用声波时差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具有控制作用,因此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有助于提高油气藏的预测精度。为此,利用声波时差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然后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根据泥岩破裂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均经历了3个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过程,形成了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等油层;目前正处于第4次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有利于油气在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的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古龙凹陷中部含油气组合的油气成藏条件相符合,表明利用声波时差来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声波时差 释放深度 释放次数
下载PDF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间接封闭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广 康德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00-705,共6页
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机制及条件的基础上,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在封闭各种相态天然气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不能直接对游离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使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增强,间接地对封闭游离相天然气起作用... 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机制及条件的基础上,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在封闭各种相态天然气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不能直接对游离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使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增强,间接地对封闭游离相天然气起作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也不能直接对水溶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通过使泥岩盖层吸附阻力增强,间接地对水溶相天然气起作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也不能直接对扩散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通过形成异常含气浓度,间接地对封闭扩散相天然气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游离相 水溶相 扩散相 天然气 封闭 间接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