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焱辉 贺毅 刘国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108例,并依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治疗组采用腹部CT探查,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检查。观察并... 目的:探讨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108例,并依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治疗组采用腹部CT探查,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梗阻部位情况,计算并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肠梗阻诊断度、梗阻部位确定度、图像清晰度以及患者舒适度均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肠粘连、腹腔感染、肠道肿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CT探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图像清晰,可准确定位发生部位,且诊断度明显高于X线检查,优势突出,对病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腹部CT
下载PDF
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胃残余量和预测肠内营养不耐受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闯 徐杰丰 +3 位作者 刘少云 高玉芝 丁信法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残余量和预测喂养不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患者,纳入期间因病情需要完成腹部CT检查的患者,同时在CT检查前后30 min内有...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残余量和预测喂养不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患者,纳入期间因病情需要完成腹部CT检查的患者,同时在CT检查前后30 min内有床旁超声监测胃窦截面积者。所有入选患者使用VOLUME-Work Flow医学图像软件,描记腹部CT中的胃壁轮廓计算胃残余量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胃窦截面积与胃残余量之间的相关性,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危重患者喂养耐受者与不耐受者胃窦截面积之间的差异,以及ROC曲线分析不同体位下胃窦截面积对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年龄为(53±1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5±2.8)kg/m2,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值为17.0±6.9。患者胃残余量为(314.5±126.6)mL,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胃窦截面积值分别为(7.11±4.13)cm2、(4.22±2.66)cm2、(8.36±4.58)cm2。相关性分析显示,胃残余量与半坐位(r=0.543,P<0.001)、平卧位(r=0.604,P<0.001)、右侧卧位(r=0.618,P<0.001)时的胃窦截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肠内营养期间,危重患者喂养耐受者27例、喂养不耐受者15例,其中喂养不耐受者在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时的胃窦截面积较喂养耐受者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半坐位:(8.53±4.07)cm2vs(4.60±2.76)cm2;平卧位:(5.15±2.75)cm2vs(2.61±1.32)cm2;右侧卧位:(10.32±4.06)cm2vs(4.95±3.20)cm2,均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时,胃窦截面积预测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833、0.849,以≥3.917 cm2、3.395 cm2与4.402 cm2为阈值时的敏感性分别为92.0%、69.6%、92.3%,特异性分别为69.2%、92.3%、71.4%。结论床旁胃超声能比较准确地评估危重患者的胃残余量,并能有效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胃超声 腹部CT 胃残余量 胃窦截面积 喂养不耐受
原文传递
Multiple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ampullary carcinoma 被引量:20
3
作者 Chen, Wei-Xing Xie, Qi-Gui +4 位作者 Zhang, Wei-Fang Zhang, Xian Hu, Tian-Tian Xu, Ping Gu, Zhu-Ying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8年第6期649-653,共5页
BACKGROUND: Ampullary carcinoma is a neoplasia with a good prognosis compared to pancreatic cancer. But it is difficult to early diagnose because it lacks clear clinical symptom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 BACKGROUND: Ampullary carcinoma is a neoplasia with a good prognosis compared to pancreatic cancer. But it is difficult to early diagnose because it lacks clear clinical symptom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US),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in detecting ampullary carcinoma. METHODS: Forty-one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rcinoma who had been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among the inpatient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February 2003 to March 200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accuracy of US, CT, MRCP and ERCP were compared in the diagnosis of ampullary carcinoma. RESULTS: The accurate rate for detection of ampullary carcinoma with US was 26.83%. The accuracy of CT and ERCP in detection of ampullary tumors was 84.62% and 10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S (P<0.05). The accuracy of MRCP in detection of ampullary tumor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US in spite of visualization of obstruction and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obiliary duct with MRCP. CONCLUSIONS: Because of the obscure and late onset of symptoms, ampullary carcinoma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early. Multiple imaging techniqu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early diagnose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ullary carcinoma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下载PDF
扩展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技术在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鹏 陈建荣 +1 位作者 李峰 刘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扩展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技术(EFAST)在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156例病历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AST、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FAST、CT、EFA... 目的探讨扩展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技术(EFAST)在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156例病历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AST、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FAST、CT、EFAST+CT三种方法诊断效能、检查时间及费用。结果156例患者中,共计检查780个结果。手术结果显示216例脏器损伤脾损伤86例,肝损伤37例,肾脏损伤53例,腹膜血肿22例,胰腺损伤18例。EFAST检出阳性164例,阴性546例;CT检出阳性185例,阴性554例;EFAST+CT检出阳性200例,阴性560例。CT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于EFAST;EFAST+C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EFAST,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T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费用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FAST较CT而言,具有检查时间短、费用低、诊断效能较高的特点,可用于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早期检查,联合CT检查能提高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创伤 扩展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螺旋CT在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合灯 易利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致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4例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腹腔游离气体共10例,占41.7%;肠壁增厚和(或)肠壁内血肿17例,占70.8%;肠系膜水肿15例,占62.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致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4例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腹腔游离气体共10例,占41.7%;肠壁增厚和(或)肠壁内血肿17例,占70.8%;肠系膜水肿15例,占62.5%;肠系膜血肿11例,占45.8%;腹腔和肠间隙积液、积血共24例,占100.0%。结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对肠及肠系膜闭合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及肠系膜 腹部闭合损伤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老年人腹部脂肪(CT测量)分布与体质指数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传海 王新江 +2 位作者 田慧 方福生 韩晓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8-912,共5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与体质指数(BMI)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行腹部CT检查、≥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部CT图像,按照不同年龄、BMI值进行分组,另选择同期一组正... 目的 研究老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与体质指数(BMI)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行腹部CT检查、≥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腹部CT图像,按照不同年龄、BMI值进行分组,另选择同期一组正常体重、≥65岁的老年患者和BMI与正常体重老年患者相匹配的中年(40~ 60岁)患者腹部CT图像作对照,比较分析老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腹部CT取L4/L5椎间隙水平面图像传至GE工作站,用专项软件计算腹内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结果 纳入研究的腹部CT图像共390例(男252例,女138例),腹部总脂肪面积(TAF)女性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122)比(303±141) cm2,P=0.146],用身高校正后,女性TAF明显高于男性[(128±49)比(105±49) cm2/m2,P=0.000].按BMI分层计算,可见TAF、VFA、SFA值随BMI值增高而逐渐增加.按年龄分层(>65 ~75岁组,> 75 ~ 85岁组,>85岁组)比较各值间的变化未能看到TAF、VFA和SFA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与正常体重的老年人、BMI匹配中年人比较,有MS者TAF、VFA、SFA增高,且随着MS积分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以仅有一种MS组分分组,单有糖尿病、高血脂或高血压的老年组与对照老年组的TAF、VFA、S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值大(男:OR=1.03,95%CI:1.012~1,047;女:OR=1.06,95%CI:1.026~1.088)是老年人发生MS的危险因素,年龄、皮下脂肪均不是影响老年人发生MS的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女性较男性TAF明显高;增龄不增加老年人的腹部脂肪面积.TAF、VFA、SFA值随BMI值增高而逐渐增加,有高度相关性.≥2个MS组分叠加时TAF、VFA、SFA各值均明显增大,其中VFA是老年人发生M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脂肪 老年人 代谢综合征X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慧勤 张鹏宇 +5 位作者 栗夏莲 张会娟 杨利果 吴艳 孙良阁 秦贵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糖脂代谢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57例,定量CT测量内脏脂肪(VAT)和皮下脂肪(SAT)面积,同时检查患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糖脂代谢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57例,定量CT测量内脏脂肪(VAT)和皮下脂肪(SAT)面积,同时检查患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根据VAT的值以三分位数法分为3组:T1组(VAT<162.0 cm^2)、T2组(162.0≤VAT<221.1 cm^2)、T3组(VAT≥221.1 cm^2)。结果T1组HbA1C水平高于T3组(P<0.05);T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T2、T3组(P<0.05);T2、T3组男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24h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高于T1组(P<0.05);T3组空腹C肽(FCP)、改良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T1、T2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T、SAT与BMI、FCP、HOMA-IR呈正相关(P<0.01),VAT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24h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与HbA1C、HDL-C、eGFR呈负相关(P<0.05),SAT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等因素后,VAT仍是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P=0.013)。结论VAT、SAT均与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相关,VAT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脂肪面积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定量CT
原文传递
腹部超声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肠套叠患儿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蕾 李焱 +1 位作者 张帅 张会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腹部超声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肠套叠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肠套叠患儿,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以及水灌肠肠复位证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80... 目的 研究腹部超声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肠套叠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肠套叠患儿,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以及水灌肠肠复位证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80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结果 腹部超声联合C T对肠套叠类型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套叠CT表现中以靶环征、彗星尾征为主,靶环征46例,彗星尾征22例,肾形肿块11例,不规则肿块17例,肠梗阻14例,肠坏死7例。典型腹部超声征象,“靶环”征68例,“套筒”征68例,套叠内异常肿块回声20例。两项联合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腹部超声和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无辐射、价格低及敏感度高等优势,并可及时发现肠套叠的原发病变,可作为幼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超声联合CT扫描对肠套叠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肠套叠 靶环征
下载PDF
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贞 李文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5-1210,共6页
研究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对预后预测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特征;根据并发症及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 研究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对预后预测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特征;根据并发症及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Bahhazar-CT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比较不同CTSI评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及死亡的关系。在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83%,死亡率为7.32%。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与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有关(P<0.05)。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均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均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Bahhazar-CTSI评分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r=0.657、0.688,P<0.05)。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具有征象特征性,可明确显示胰腺病变程度及周围组织器官累及情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平扫 急性胰腺炎 诊断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男性患者的骨密度及其与腹部脂肪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伟 张晨鑫 +2 位作者 王玲 程晓光 邓微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男性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及其与腹部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新发T2DM合并肥胖的男性患者30例(T2DM组),以及OGTT正常的单纯肥胖男性患者3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定量CT,测量第2、3、4腰椎的平均骨密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男性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及其与腹部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新发T2DM合并肥胖的男性患者30例(T2DM组),以及OGTT正常的单纯肥胖男性患者3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定量CT,测量第2、3、4腰椎的平均骨密度(avgBMD)、腹部总脂肪体积(TAV)、皮下脂肪体积(SAV)、内脏脂肪体积(VAV)。分析T2DM组患者的avgBMD与TAV、SAV、VAV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的avgBMD、SA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VAV、VAV/SA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的VAV、VAV/SAV均与avg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肥胖的男性患者骨密度下降,其腹部的VAV越高,骨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骨密度 腹部脂肪 定量CT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陆晓军 罗春材 +1 位作者 齐叶青 杨铁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与常规重建算法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提高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2例疑诊胸腹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重建出滤波反投影重建(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50%、ASIR-V80%),深度学习... 目的与常规重建算法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提高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2例疑诊胸腹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重建出滤波反投影重建(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50%、ASIR-V80%),深度学习低(DLIR-L)、中(DLIR-M)、高(DLIR-H),共6种0.625 mm的薄层CT图像。通过对比图像CT值、噪声值、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进行不同图像重建算法间的客观评价。并由两位放射诊断科具有5年、11年工作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Liker5分制)。结果六组重建所得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从高到低依次是:DLIR-H、DLIR-M、ASIR-V80%、DLIR-L、ASIR-V50%、F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LIR-H处理后的图像噪声最低、整体图像质量最佳。结论与传统的FBP、ASIR-V重建算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DLIR能显著降低噪声,提高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在临床应用方面,新的DLIR算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 图像质量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迭代重建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Management of abdominal and pelvic abscess in Crohn's disease 被引量:7
12
作者 Robert J Richard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1年第11期209-212,共4页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may develop an abdominal or pelvic absces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illness.This process results from transmural in am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the bowel wall,which in turn leads to...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may develop an abdominal or pelvic absces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illness.This process results from transmural in am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the bowel wall,which in turn leads to a contained perforation and subsequent abscess formation.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rohn's related intra-abdominal and pelvic abscesses is challenging and requires the expertise of multiple specialties working in concert.Treatment usually consists of percutaneous abscess drainage(PAD)under guidanc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ddition to antibiotics.PAD allows for drainage of infection and avoidance of a two-stage surgical procedure in most cases.It is unclear if PAD can be considered a definitive treatment without the need for future surgery.The use of immune suppressive agents such a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this setting may be hazardous and their appropriate use is controversial.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abdominal and pelvic abscesses in Crohn'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s disease abdominal ABSCESS PSOAS ABSCESS ABSCESS Drainage computed tomography SPIRAL Infection COLORECTAL surgery
下载PDF
急性肾绞痛患者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与平扫CT诊断尿路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筱江 刘丽华 涂响安 《新医学》 2013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比较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KUB)和平扫CT在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效能。方法:对69例因急性肾绞痛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或者急诊的患者进行B超联合KUB和平扫CT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 目的:比较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KUB)和平扫CT在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效能。方法:对69例因急性肾绞痛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或者急诊的患者进行B超联合KUB和平扫CT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69例中确诊患有尿路结石59例。B超联合KUB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为74.6%(44/59),特异度为100%(10/10)。CT平扫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为93.2%(55/59),特异度为100%(10/10)。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扫CT用于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优于B超联合K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B超 腹部X线平片 平扫CT
下载PDF
Rol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in detect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bnormal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被引量:3
14
作者 Dirk-André Clevert Kerstin Schick +2 位作者 CHEN Min-hua ZHU Qing-li Maximilian Reise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58-864,共7页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U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maging modality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worldwide.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etection of aortic lesions versus multi-slice compute...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U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maging modality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worldwide.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etection of aortic lesions versus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S-CTA) are well 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bdominal aortic lesions aorticdissectio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orto-caval fistula inflammatory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原文传递
肝门静脉积气31例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周艳华 赵海英 +2 位作者 陈奕均 马丹 宗晔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总结肝门静脉积气(HPV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腹部CT诊断的31例HPVG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症状、合并症、病因、实验室检查结果、腹部CT检查结果... 目的总结肝门静脉积气(HPV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腹部CT诊断的31例HPVG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症状、合并症、病因、实验室检查结果、腹部CT检查结果、治疗与转归。结果31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年龄(72.7±12.5)岁。常见症状为腹痛[90.3%(28/31)]、呕吐[41.9%(13/31)]和感染性休克[32.3%(10/31)]。15例(48.4%)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例(58.1%)合并2型糖尿病,22例(71.0%)合并高血压病。72.4%(21/2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所有患者腹部CT检查结果均提示肝门静脉系统可见透亮积气影。病因为肠缺血/坏死17例(54.8%)、肠梗阻7例(22.6%)、可疑肠穿孔3例(9.7%)、肠道炎症2例(6.5%)、吻合口瘘1例(3.2%)、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1例(3.2%)。7例(22.6%)患者行急诊手术联合静脉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19例(61.3%)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采用了以静脉抗菌药物抗感染为主的保守治疗,1例未给予特殊治疗;另有5例(16.1%)转外院治疗。26例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16例(61.5%)治疗有效,10例(38.5%)于发病3 h~50 d死亡。其中手术治疗7例患者中6例康复,1例死亡;19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0例康复,9例死亡。共13例患者于发病0~30 d复查腹部CT,12例门静脉积气消失,中位消失时间为3.5 d;1例门静脉积气减少。结论HPVG病因复杂,部分病例进展快,预后欠佳。腹部CT是HPVG的推荐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肝门静脉积气 腹部CT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腹腔穿刺器放置黎氏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诗萌 余稳稳 +5 位作者 刘志昌 刘虎山 于建平 陈鹏 吴金玲 刘宏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经腹腔穿刺器放置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21-01月作者医院收治的90例腹腔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50)。...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经腹腔穿刺器放置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21-01月作者医院收治的90例腹腔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在CT引导下经腹腔穿刺器放置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清除脓肿并放置黎氏管冲洗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腹腔穿刺器放置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腹腔脓肿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脓肿 持续冲洗引流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 腹腔穿刺器 黎氏管
原文传递
腹部脂肪CT定量参数联合肝/脾CT值比值对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程度及合并CAS斑块风险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刘伟 翟炜 苗志花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94-302,共9页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CT定量参数联合肝/脾CT值比值(CTL/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程度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80...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CT定量参数联合肝/脾CT值比值(CTL/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程度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80例(观察组),其中男性96例、女性84例,年龄(64.6±6.9)岁,范围35~78岁;选取同期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4.3±5.1)岁,范围33~79岁;2组受检者均行腹部CT检查。测量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根据IMT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NAFLD合并CAS斑块组(IMT≥1.2 mm)和单纯NAFLD组(IMT<1.2 mm)。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CTL/S、内脏脂肪面积(VFA)、总脂肪面积(TFA)、脐水平面的矢状径(以下简称矢状径)、肌间脂肪面积(IMFA)。比较NAFLD合并CAS斑块组与单纯NAFLD组患者的CTL/S、VFA、TFA、矢状径、IMFA和肝脂肪变性程度。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NAFLD合并CAS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NAFLD合并CAS斑块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其与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CTL/S低于对照组(0.59±0.10对0.86±0.1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39,P<0.001);VFA[(173.80±22.42)cm2对(139.82±21.46)cm2]、TFA[(407.23±41.82)cm2对(365.71±36.85)cm2]、矢状径[(22.90±1.55)cm对(20.06±1.47)cm]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73、6.200、11.237,均P<0.001)。NAFLD合并CAS斑块组的CTL/S(0.49±0.12对0.63±0.15)、NAFLD轻度肝脂肪变性占比(35.29%对66.67%)均低于单纯NAFL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52,χ^(2)=14.746,均P<0.001);VFA[(190.69±24.17)cm2对(167.13±22.15)cm2]、TFA[(442.17±46.22)cm2对(393.42±40.87)cm2]、矢状径[(24.80±2.04)cm对(22.15±1.81)cm]、N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 动脉粥样硬化 腹部脂肪 定量CT 肝/脾CT值比值
原文传递
小儿钝性腹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指征选择 被引量:6
18
作者 詹江华 尹娟 谷继卿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索小儿钝性腹外伤保守治疗的指征选择 ,以及 CT检查的意义。方法  1993年以来治疗钝性腹外伤 72例 ,采用 PTS评分和 CT分级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72例中保守治疗成功 67例 ,5例行手术治疗。结论 钝性腹外伤 ,PTS和腹腔穿刺... 目的 探索小儿钝性腹外伤保守治疗的指征选择 ,以及 CT检查的意义。方法  1993年以来治疗钝性腹外伤 72例 ,采用 PTS评分和 CT分级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72例中保守治疗成功 67例 ,5例行手术治疗。结论 钝性腹外伤 ,PTS和腹腔穿刺检查简单、易行 ;CT分级可以反映损伤程度和结果 ,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 腹外伤 保守治疗 儿童 外伤评分 CT 治疗
下载PDF
定量CT测量的腹部内脏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剩勇 查晓娟 +23 位作者 冉利梅 李永丽 陈爽 高剑波 李绍林 陆勇 张玉琴 马骁 李跃华 肖喜刚 龚向阳 杨泽宏 陈伟 杨营营 陈白如 吕英茹 吴艳 吴静 赵凯平 付晓霞 杜霞 付海鸿 程晓光 曾强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腹内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cardiometabolic risk,CMR)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76226例。腹内脂肪面积的测量采用Mindways的定量CT(QCT)Pro Model 4系统。本研...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腹内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cardiometabolic risk,CMR)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76226例。腹内脂肪面积的测量采用Mindways的定量CT(QCT)Pro Model 4系统。本研究收集的心血管代谢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MR得分定义为血压、血糖、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得分之和。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内脂肪面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0±13)岁,男性占58.8%。男性腹内脂肪面积平均值显著高于女性[(191.7±77.1)cm^(2)比(116.4±56.2)cm^(2),P<0.001]。随着腹内脂肪面积的增加,年龄校正后的心血管代谢指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外)均呈上升趋势。当腹内脂肪面积为300 cm^(2)时,CMR得分≥1的年龄校正后比值比[OR值(95%CI)]男性为14.61(13.31~16.04),女性为5.46(4.06~7.36);CMR得分≥3的年龄校正后可能性男性为31.7%,女性为31.3%。结论基于CT扫描的QCT测量的腹内脂肪面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密切相关。在接受低剂量CT扫描筛查肺癌的健康体检人群中可考虑同时测量腹内脂肪,有助于控制和管理腹型肥胖(特别是内脏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脂肪 内脏脂肪组织 心血管代谢风险 定量CT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智涛 李延俊 孙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81-685,705,共6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瘤腔内血栓形态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发生Ⅱ型内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EVAR治疗的182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瘤腔内血栓形态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发生Ⅱ型内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EVAR治疗的182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Ⅱ型内漏将患者分为Ⅱ型内漏组(n=44)和对照组(n=13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指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筛选EVAR术后发生Ⅱ型内漏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并通过绘制模型的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最大横截面血栓厚度、最大横截面血栓面积、血栓体积、最大瘤体直径和腰动脉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横截面血栓厚度厚、最大横截面血栓面积大、血栓体积大均是EVAR术后发生Ⅱ型内漏的保护因素,腰动脉数量多是EVAR术后发生Ⅱ型内漏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曲线与预期曲线重合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若截断值为4%~98%,则模型的临床有效性较好。结论最大横截面血栓厚度、最大横截面血栓面积、血栓体积和腰动脉数量均是EVAR术后发生Ⅱ型内漏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预测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Ⅱ型内漏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