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 被引量:64
1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3 位作者 张键 林华 杨齐 关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方法 分析 4 73例次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 2 2~ 15 6min ,平均 4 2min。术中出血很少 ,无一例因术中不易控制的大量出血而中转常规开放... 目的 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方法 分析 4 73例次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 2 2~ 15 6min ,平均 4 2min。术中出血很少 ,无一例因术中不易控制的大量出血而中转常规开放手术。各例患者取出淋巴结 4~ 38个 ,平均14个。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特殊的手术视野使手术解剖清晰。遵循恰当的手术经路、手术方式标准化会绕过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学习曲线 ,加快手术速度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腔镜 手术技术 术中 患者 并发症 开放手术 解剖
原文传递
乳腺癌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薛梅 李静 +4 位作者 车树楠 赵莉芸 田原 郭宁 周纯武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216例女性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评价指标包括乳...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216例女性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评价指标包括乳腺腺体类型、背景强化、肿瘤位置、是否多灶、大小、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并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LNM(+)]和阴性组[ALNM(-)]。定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在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方面,诊断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94.41%,准确度为86.57%。与ALNM(-)组比较,ALNM(+)的肿瘤长径较大、ADC值较低、多发病灶比例更高、位置以外上象限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腺体类型、背景强化、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等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乳腺肿瘤长径和ADC值分别绘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P=0.000,95%CI=0.609~0.762)、0.771(P=0.000,95%CI=0.704~0.838)。以肿瘤长径值1.95 cm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55.9%;以肿瘤ADC值1.125×10^-3 mm^2/s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0.9%。结论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术前评估需要多个指标综合判断。乳腺癌的肿瘤位置、长径、ADC值及病灶个数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联合MRI腋窝淋巴结形态学改变能提高MRI诊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顺顺 李平 +4 位作者 李忠 罗毅 邓立军 聂斌 王玉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腔镜组),57例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腔镜组),57例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数及并发症、预后等。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腔镜组与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9.5 min与61.5 min(P<0.05),平均清扫出腋窝淋巴结数分别为17.6枚与18.6枚(P>0.05),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2.1枚与2.4枚(P>0.05),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5.4 mL与61.5 mL(P<0.05)。随访1~4年,腔镜组无复发及转移病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规组1例出现患侧上肢水肿,1例乳房皮肤瘢痕愈合不良;1例乳房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胫骨转移。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样能彻底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具有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腔镜 淋巴结清扫 保乳术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余丽惠 罗葆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796,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常规超声可以从淋巴结的形态及血流分布上判断其良恶性,特异度较高而敏感度较低。弹性成像和经静脉CEUS新技术可以获得淋巴结的硬度及微血管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常规超声可以从淋巴结的形态及血流分布上判断其良恶性,特异度较高而敏感度较低。弹性成像和经静脉CEUS新技术可以获得淋巴结的硬度及微血管灌注情况,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敏感度较高,此外,经皮淋巴系统CEUS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转移 淋巴结 腋窝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5
5
作者 阮玫 汪登斌 +4 位作者 陈文辉 柴维敏 严福华 韩志江 杨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并绘制的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者24例(24/44,54.55%),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20/44,45.45%),两者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65、0.848、0.749。结论 MRI在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有重要价值,皮质厚度大于0.54cm高度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与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伟华 王沫丽 孙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及单纯超声引导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下肘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观察组则予以...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及单纯超声引导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下肘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观察组则予以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受试者操作时间、相关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0.5h内阻滞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0.5h内臂丛神经阻滞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VS86.7%),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6.7%VS26.7%),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及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下肘部位手术患者予以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利于提高其定位准确性及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对降低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其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麻醉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系统 物理刺激/仪器和设备 肘/超声检查
下载PDF
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 被引量:23
7
作者 柴家科 宋慧锋 +5 位作者 陈敏亮 陈宝驹 京萨 许明火 吴焱秋 周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30-832,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合理修复方法。方法 对 1998年以来解放军第 30 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 78例 (90例次 )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按照瘢痕的范围、畸形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功能影响的大小进行分度 ,... 目的 探讨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合理修复方法。方法 对 1998年以来解放军第 30 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 78例 (90例次 )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按照瘢痕的范围、畸形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功能影响的大小进行分度 ,其中轻度 4 6例次 ,中度 2 6例次 ,重度18例次 ,分别采用“Z”成形术 (18例次 )、五瓣成形术 (14例次 )、皮片移植术 (2 3例次 )、“Z”成形术结合中厚皮片移植 (14例次 )、肩胛皮瓣 (5例次 ) ,侧胸皮瓣 (4例次 ) ,腋周瘢痕瓣 (12例次 )进行修复。术后佩带外固定支架 ,使用防治瘢痕增生的药物及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除 4例中厚植皮皮片小部分坏死外 ,其余皮瓣均成活 ,创面一期愈合 ,经 6个月至 4年随访 ,功能外形均满意。结论 根据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范围和程度 ,选择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修复 ,是恢复肩关节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腋窝 瘢痕挛缩畸形 整形外科 生活质量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丰 张锐 +1 位作者 肖芳 唐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201-2206,共6页
目的探寻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相关因素,建立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利用乳腺和腋窝超声观察227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超声相关因素,将这些因素引入单因素... 目的探寻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相关因素,建立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利用乳腺和腋窝超声观察227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超声相关因素,将这些因素引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及准确度等评价指标。结果肿瘤大小、肿瘤边界、肿瘤血流分级、超声检出淋巴结数目、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血流分型和淋巴结纵横比是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大小≥2cm、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mm、淋巴结血流Ⅲ型和较小的淋巴结纵横比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5.9%、68.2%、81.9%和74.4%,较单因素回归模型在没有明显降低敏感度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特异度,避免了过多假阴性出现。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惠锐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9期933-936,共4页
目的 :确定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转移规律 ,探讨淋巴结状况作为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在我院手术治疗、有完整病理资料的 60 3例的淋巴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使用SPSS 10 0统... 目的 :确定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转移规律 ,探讨淋巴结状况作为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在我院手术治疗、有完整病理资料的 60 3例的淋巴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使用SPSS 10 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术前化疗、原发瘤化疗效果、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化疗效果、病理类型 ,与患者的年龄和病期无关。术前化疗方案和化疗时间的长短对淋巴结转移的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肿瘤的个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对淋巴结状况判别正确率为 67 3 % ,淋巴结转移与否对患者生存判别正确率为 75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肿瘤转移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腋窝清扫范围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欧阳涛 李金锋 +1 位作者 王天峰 林本耀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了解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胸肌间及第Ⅲ级淋巴结受累的发生频率,探讨对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的合理性。方法连续实施乳腺癌第Ⅰ、Ⅱ、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术291例,单独标记第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 目的了解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胸肌间及第Ⅲ级淋巴结受累的发生频率,探讨对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的合理性。方法连续实施乳腺癌第Ⅰ、Ⅱ、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术291例,单独标记第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手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87例(299%)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胸肌间淋巴结癌受累16例(183%),第Ⅲ级淋巴结癌受累18例(207%),第Ⅲ级和(或)胸肌间淋巴结受累者25例(287%),原发肿瘤小于5cm、第Ⅰ、Ⅱ级阳性淋巴结少于4枚的52例患者中,第Ⅲ级和(或)胸肌间淋巴结受累6例(115%)。结论对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实施包括第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的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阳性 腋窝淋巴结 患者 淋巴结受累 胸肌 原发肿瘤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克俭 刘付丽 +2 位作者 董晓西 金烈烈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各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每条神经8、6、4mL。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较短(P<0.01),阻滞效果较好(P<0.01)。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评定:A组优秀29例,良好1例,麻醉优良率达100%;B组优秀28例,良好2例,麻醉优良率达100%;C组优秀11例,良好12例,失败7例,麻醉优良率76.7%,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麻醉持续时间A组和B组显著长于C组(P<0.01)。3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是臂丛神经阻滞理想的引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检查 臂丛
下载PDF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付慧 穆为民 +4 位作者 吕艳丽 许伶俐 杨青中 宋方亮 李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准确性及各个参数对ALNM的诊...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准确性及各个参数对ALNM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48%、73.96%、77.52%、65.75%、88.20%、3.21和0.2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纵横比、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形态均是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及最大皮质厚度是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最大皮质厚度这一组合指标最优,可较好地判断ALNM。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无创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淋巴转移
下载PDF
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车薛华 梁伟民 陈佳瑶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32,535,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三点腋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45名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入异感定位组(paresthesia,PAR组n=23)和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eripheralnervestimulator...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三点腋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45名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入异感定位组(paresthesia,PAR组n=23)和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eripheralnervestimulator,PNS组n=22),分别采用异感定位法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法定位支配上肢的4支混合神经中的3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将等量的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40mL分别注射于3支神经周围,其中肌皮神经5mL,正中神经15mL,桡神经或尺神经15mL,另5mL侵润上臂内侧的皮神经。臂丛阻滞成功被定义为注射30min后,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完全,比较2组在臂丛阻滞成功率、时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NS组的阻滞成功率要高于PAR组(95.5%对54.5%,P<0.01),两组间差异主要由于PAR组的肌皮神经和桡神经阻滞率较低(P<0.05)。PN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PAR组(19min对29min,P<0.01)。两组中共有3例病人(6.6%)发生术后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3周内均获完全恢复。结论PNS法是一种良好的定位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优于传统异感定位法的效果。臂丛阻滞后神经功能障碍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臂丛 腋部 神经刺激器
下载PDF
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39例疗效观察及组织学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代晴晴 张莉 +1 位作者 李旭文 熊竹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观察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层次及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39例腋臭病人,均采用腋皱襞小切口手术治疗(A组),分离范围超出腋毛范围0. 5 cm,选取腋窝皮肤松弛... 目的:观察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层次及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39例腋臭病人,均采用腋皱襞小切口手术治疗(A组),分离范围超出腋毛范围0. 5 cm,选取腋窝皮肤松弛的病人在腋窝中央和腋毛外缘0. 5~1. 0 cm处切取其皮肤组织,深度均至脂肪层,送病理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大汗腺的层次、范围等。另回顾性分析30例病人采用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治疗腋臭(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与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达97. 44%,B组总有效率达80. 00%,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 <0. 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送检标本病理切片显示均检测出大汗腺,其集中分布于真皮深层、真皮脂肪交界区和脂肪浅层内。距离腋毛边缘0. 5 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边缘1. 0 cm处无大汗腺组织,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组织。结论: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后疗效可靠,术后复发率低于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但术中应注意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及广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 腋皱襞小切口 大汗腺 病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结合洗脱液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检测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炎 周锋盛 +2 位作者 胡路路 刘晓 秦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细胞学检查结合细针抽吸洗脱液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检测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拟接受手术、术前接受ALN超声检查的乳腺癌患者,共对156个可疑ALN...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细胞学检查结合细针抽吸洗脱液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检测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拟接受手术、术前接受ALN超声检查的乳腺癌患者,共对156个可疑ALN行FNA细胞学检查;同时以1ml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针管制成洗脱液,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FNA洗脱液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FNA-CYFRA 21-1)浓度。对可疑ALN均做好体表标记,术中予以切除,术后送病理学检查。绘制ROC曲线,计算FNA-CYFRA 21-1浓度最佳诊断临界值,比较FNA细胞学、FNA-CYFRA 21-1及两者联合对诊断可疑ALN转移的效能。结果 156个可疑ALN,术后病理学确诊81个ALN转移(ALN转移组),75个未转移(ALN未转移组)。ALN转移组FNA-CYFRA 21-1浓度明显高于ALN未转移组(P=0.001),FNA-CYFRA 21-1诊断ALN转移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95ng/ml,AUC为0.921[95%CI(0.877,0.966)]。FNA-CYFRA 21-1与FNA比较,诊断ALN转移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与FNA比较,诊断ALN转移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个ALN FNA细胞学检查呈假阴性,结合FNA-CYFRA 21-1检测后获得正确诊断。结论 FNA细胞学检查与FNA-CYFRA 21-1检测是诊断乳腺癌ALN转移的有效手段,二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细针吸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下载PDF
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莉 马立斌 +5 位作者 王莉莉 辛文龙 朱道明 田小雪 雷军强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双变量模型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研究,3569例研究对象。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AUC分别为82%(75%~87%)、91%(85%~94%)、8.6(5.6~13.3)、0.20(0.14~0.28)、43(24~78)和0.93(0.90~0.95)。结论 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应作为乳腺癌术前治疗评估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磁共振成像 腋窝
下载PDF
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与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治强 胡雁 +3 位作者 柳权 刘琳琳 姜华 杜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比较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与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腋臭患者,共71例(142侧)。38例(76侧)采用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切除腋下顶泌汗腺(内镜... 目的比较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与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腋臭患者,共71例(142侧)。38例(76侧)采用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切除腋下顶泌汗腺(内镜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18~45岁,平均24岁,病程1~15年,2级6例、3级32例;33例(66侧)采用小切口修剪术进行治疗(修剪组),男9例,女24例,年龄18~42岁,平均25岁,病程1~17年,2级5例、3级28例。内镜组于内镜直视下切割吸引器切除顶泌汗腺。修剪组翻转皮瓣,组织剪直视下修剪。依据Tung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价。对并发症情况、疗效和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对手术的平均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差异。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5%(3/76),明显低于修剪组的25.76%(1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99,P<0.001)。内镜组手术时间为(58.212±4.897)min,较修剪组(54.079±6.096)min稍长,但是包扎时间、拆线时间和开始康复锻炼时间都明显较修剪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效率为100%(75/75)明显高于修剪组的89.39%(5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9,P=0.004)。内镜组满意度为97.37%(74/76),明显高于修剪组满意度74.24%(4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102,P<0.001)。结论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比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腋窝 汗腺
原文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张英 蔡珍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4例纳入观察组,将...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4例纳入观察组,将未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6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超声图像特征、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和血流信号分级情况,分析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皮质增厚检出率、淋巴结长短径比率大于2检出率、淋巴结边界模糊检出率、淋巴结内钙化灶检出率分别为55.9%(19/34)、58.8%(20/34)、61.8%(21/34)、52.9%(18/34),均高于对照组的11.5%(3/26)、26.9%(7/26)、19.2%(5/26)、7.7%(2/26)(χ^(2)=12.48、6.06、10.85、13.57,均P<0.05);观察组周边型血流分布情况比率高于对照组,其门型血流分布情况比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2级血流信号所占比率低于对照组,其3级血流信号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8.2%(30/34),特异度为73.1%(19/26),误诊率为26.9%(7/26),漏诊率为11.8%(4/3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为理想,其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前哨淋巴结 肿瘤转移 淋巴结 局部血流 诊断
原文传递
以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肩胛区皮瓣整复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杉珊 朱珊 +4 位作者 臧梦青 陈博 韩婷璐 谢婷珺 刘元波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肩胛区皮瓣整复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21例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患者,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48岁,平均17.4岁;依据腋窝瘢痕挛缩的特点,分为Ⅰ型5例、Ⅱ型... 目的探讨以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肩胛区皮瓣整复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21例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患者,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48岁,平均17.4岁;依据腋窝瘢痕挛缩的特点,分为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9例;术前肩关节外展角度为20~150°,平均68.33°。瘢痕挛缩切除、松解后创面面积为12cm×4cm^33cm×11cm,平均18.13cm×5.41cm,采用以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肩胛区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14cm×5cm^35cm×14cm,平均20.19cm×7.71cm。5例患者皮瓣修复术前对皮瓣供区进行扩张,16例患者直接转移皮瓣。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统计采用肩胛区皮瓣的类型、数量及转移方式,观察术后随访时肩关节外展角度改善情况及皮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采用向上延伸的肩胛皮瓣5个、肩胛皮瓣13个、肩胛旁皮瓣3个。通过明道转移皮瓣18个,皮下隧道转移皮瓣1个,三边孔转移皮瓣2个。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19.4个月,肩关节外展角度为90~180°,平均137.62°,肩关节外展功能明显改善;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患者和/或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以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肩胛区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切取方便、供区隐蔽、转移方式灵活等优点,是临床整复严重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挛缩 旋肩胛动脉 肩胛皮瓣
原文传递
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与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炳勋 李宇飞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和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Ⅰ~Ⅱ期乳腺癌病人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8例)和B... 目的比较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和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Ⅰ~Ⅱ期乳腺癌病人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8例)和B组(58例),分别采用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和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头乳晕区感觉评分及美观性指标。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121.74±27.62)min比(115.36±25.13)min]、住院时间[(10.02±1.69)d比(8.89±1.42)d]、淋巴结清扫数目[(14.11±3.24)个比(14.56±3.39)个]及淋巴结阳性数目[(1.94±0.46)个比(1.80±0.43)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乳头乳晕区感觉评分[(2.62±0.65)分比(2.54±0.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乳腺美学效果评分[(6.56±1.25)分比(6.11±1.12)分]和对称性评分[(2.47±0.39)分比(2.02±0.32)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相较于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有助于提高术后乳腺美观性,并未增加操作难度和住院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效果和安全性两者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组织扩张装置 环乳晕切口 美观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