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野鸭源禽副黏病毒6型的基因组特征分析
1
作者 丁雨 李旭勇 +5 位作者 陈璐 张昕悦 于晓慧 周婉婷 王静静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32-37,65,共7页
为了解我国野生水禽中禽副黏病毒6型(APMV-6)的生物学特性,对2020年分离的1株野鸭源APMV-6(Wild duck/Shandong/W683/2020)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APMV-6分离株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基因组长度为16230 nt,基因组结构为... 为了解我国野生水禽中禽副黏病毒6型(APMV-6)的生物学特性,对2020年分离的1株野鸭源APMV-6(Wild duck/Shandong/W683/2020)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APMV-6分离株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基因组长度为16230 nt,基因组结构为3'-N-P-M-F-SH-HN-L-5',3'前导序列和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55、54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63 nt);与APMV-1疫苗株La Sota的R值为0.167,抗原性存在较大差异;F蛋白裂解位点为^(104)IREPR↓L^(109),具有典型低致病性APMV分子特征。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台湾分离株(MZ802803)同源性最高(96.0%),与其他血清型APMV同源性仅为63.1%~70.2%,与我国雁形目APMV-6分离株(MZ802803)位于同一分支。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野鸟源APMV-6基因组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黏病毒6 野鸭 基因组序列
下载PDF
针对血清6型副黏病毒(APMV-6)快速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志 刘新鑫 +6 位作者 丁壮 杨莹莹 费亦东 陈严玉 李俊姣 鲁承 尹仁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5-649,共5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6型副黏病毒(APMV6)参考毒株(KF267717.1)M基因序列,利用Oligo7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重组阳性质粒为标准品,建立了APMV-6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经优化后,线性关系良好,... 根据GenBank发表的6型副黏病毒(APMV6)参考毒株(KF267717.1)M基因序列,利用Oligo7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重组阳性质粒为标准品,建立了APMV-6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经优化后,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R^2=0.998,扩增效率107.322%。本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最低检出拷贝数为2.78×10^2copies/μL,与NDV和APMV-4不发生特异性反应,比常规检测方法检出率高18%,可将其用于APMV-6的定量检测以及临床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黏病毒6 M基因 高效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野鸭源6型副黏病毒V蛋白在DF-1细胞中的定位
3
作者 田志革 柴洪亮 +2 位作者 李凤勇 孙晶 华育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226,共4页
为了研究副黏病毒V蛋白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试验采用2011年对吉林省某湿地野鸭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时分离、鉴定出的1株6型禽副黏病毒(APMV6),分析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通过融合PCR方法扩增V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与pCDNA3.1载... 为了研究副黏病毒V蛋白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试验采用2011年对吉林省某湿地野鸭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时分离、鉴定出的1株6型禽副黏病毒(APMV6),分析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通过融合PCR方法扩增V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与pCDNA3.1载体连接,获得pCDNA-6V重组表达质粒,转染DF-1细胞,经Western-blot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CDNA-6V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中获得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说明副黏病毒V蛋白定位于宿主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型副黏病毒 V蛋白 表达 定位 天然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