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薛骏 王雪松 《现代医学》 2019年第9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分析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取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称为置换组,... 目的:分析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取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称为置换组,另35例采取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称为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情况、Harri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1)置换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大于内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出血量大于内固定组,下床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术后1、3、12个月置换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术后12个月置换组治疗优良率为94. 29%,内固定组为77. 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虽不能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但是术后患者早期恢复快、疗效好,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ao股骨髓内-螺旋刀片固定
原文传递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阳 蒋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90-5591,共2页
对于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还存在分歧。本文回顾性研究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类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应证。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ao股骨髓内-螺旋刀片固定(PFNA)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新清 元占玺 《中外医疗》 2015年第7期49-50,53,共3页
目的评价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AO股骨近端髓内钉一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比... 目的评价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AO股骨近端髓内钉一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Harris功能评分等方面的指标并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较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但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上髋关节置换组优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髋内翻、压疮、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伴内科基础相关基础疾病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降低手术风险,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ao股骨髓内螺旋刀片固定(PFNA)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