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被引量:499
1
作者 吴新民 叶铁虎 +3 位作者 岳云 许幸 易杰 田芳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名受试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芬太尼(2.5μkg诱导,0.03μg·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试验组使...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名受试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芬太尼(2.5μkg诱导,0.03μg·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试验组使用静脉瑞芬太尼(2μg/kg诱导,0.2μ·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有:手术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心率、流泪、麻醉质量。安全性的观察指标有:血压和心率、麻黄碱、阿托品、纳洛酮、乌拉地尔的使用量、手术失血量、心电图变化、术前和术后48 h内血中ALT、AST、肌酐、尿素氮、停止麻醉到可以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前的PETCO2或PaCO2、停止麻醉(关闭氧化亚氮)后呼唤名字可以睁眼时间、术后送往麻醉恢复室或ICU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本试验剂量下,药效作用相似,但镇痛作用瑞芬太尼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注后其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结论 国产瑞芬太尼用于全麻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具有与芬太尼相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瑞芬太尼 阿片类麻醉药 安全性 有效性 芬太尼 比较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3
2
作者 李民 张利萍 吴新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6-470,共5页
右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1999年美国FDA批准将其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镇静。在围术期"规定范围之外"的应用表明,... 右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1999年美国FDA批准将其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镇静。在围术期"规定范围之外"的应用表明,右美托咪啶还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啶的药理学性质以及围术期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麻醉 重症监护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317
3
作者 耿志宇 宋琳琳 +1 位作者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①C组诱导时的舒张压低于R组和F组,低血压者多于R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②三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F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离开PACU时的OAAS评分高于C组。F组病人拔管后1h的MMSE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术后24h的VBS评分高于C组和F组,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多于其他两组。三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靶控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 血压 心率
原文传递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37
4
作者 张淑月 朱君宇 +2 位作者 彭延增 孙娜 张瑞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观察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 6 0例 ,ASAⅠ~Ⅱ级。按照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组 30例 ,行常规手术 ,术中肛温 34.2~ 35 .5℃ ;保暖组 30例 ,术中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维持在 2 8~ 30... 目的 :观察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 6 0例 ,ASAⅠ~Ⅱ级。按照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组 30例 ,行常规手术 ,术中肛温 34.2~ 35 .5℃ ;保暖组 30例 ,术中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维持在 2 8~ 30℃ ,使用电子液体加温仪输液及输血 ,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 37℃ ,术中肛温 35 .6~ 36 .5℃。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肛温、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尿量、引流量、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与保温组相比 ,常规组患者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清醒延迟 ,引流量增多 ,寒颤、躁动发生率高。结论 :术中低体温使术后氧耗增加 ,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增多。术中应监测体温 ,输液液体及冲洗液应加温 ,注意保持手术间温度 ,以降低上述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手术中护理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期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42
5
作者 吴新民 许幸 +6 位作者 王俊科 王鲲鹏 薛张纲 缪长虹 邓小明 艾登斌 于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3-776,共4页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时间超过2 h患者,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时间超过2 h患者,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D组病人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后10 min内Ramsay镇静评分SpO2和呼吸频率(RR)。静脉注射异丙酚和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记录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和异氟烷用量,以2 h内MAC曲线下面积反映异氟烷用量。观察血压、心率、MAC,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麻醉结束时,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判定麻醉质量满意程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肝肾功能情况。结果C组完成病例104例,D组完成108例。给药后10 min内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 min内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麻醉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及异氟烷用量均减少(P〈0.01)。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和麻醉质量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收缩压、HR均较C组降低(P〈0.05)。2组术后24 h肝肾功能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芬太尼和异氟烷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清醒镇静 麻醉 全身 可行性研究
原文传递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8
6
作者 陈杰 那冬鸣 +3 位作者 申英末 李杰 易秉强 樊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寻找更合理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618例,随机分两组,335例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麻组),283例采用联合麻醉(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局... 目的寻找更合理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618例,随机分两组,335例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麻组),283例采用联合麻醉(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手术时间平均35 min.住院平均2.5 d,平均花费4326元.无切口感染,无尿潴留,6例阴囊积液.联合麻醉组手术时间(加麻醉时间)平均90 min.平均住院8 d,平均住院费6775元.无切口感染,32例术后尿潴留,15例阴囊积液.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神经阻滞麻醉 无张力疝修补术 局部 联合麻醉 局麻 手术时间 切口感染 住院 阴囊
原文传递
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56
7
作者 杨翠芳 赵哲玲 +2 位作者 肖华 陈玉梅 李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对病人行导尿术有无差异。方法 :将 12 0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 ,实验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 ;用相差镜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的变... 目的 :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对病人行导尿术有无差异。方法 :将 12 0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 ,实验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 ;用相差镜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的变异 ,鉴别红细胞性质 ,根据非肾小球性红细胞阳性率确定尿道黏膜损伤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2项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为减少术前导尿导致的病人不适和尿道黏膜损伤 ,宜选择在麻醉后行导尿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导尿管插入术 尿道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被引量:133
8
作者 曲元 吴新民 +3 位作者 徐成娣 关婷婷 刘莉平 马琼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评价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单胎初产妇 6 0例 ,蛛网膜下腔注射丁哌卡因 2 5mg +芬太尼 2 5 μg后 30min ,PCEA输注 0 0 75 %丁哌卡因与... 目的 评价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单胎初产妇 6 0例 ,蛛网膜下腔注射丁哌卡因 2 5mg +芬太尼 2 5 μg后 30min ,PCEA输注 0 0 75 %丁哌卡因与 2 μg ml芬太尼的混合液 ,随机双盲分为三组 :A组为单次剂量 3ml,锁定时间 15min ;B组为单次剂量 3ml,锁定时间 15min ,输注速率 6ml h ;C组为输注速率 12ml h。另以 2 0例非镇痛产妇为对照组。于宫口开全时用改良荧光法测定各组的母体血浆儿茶酚胺 (CA)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的浓度。结果 三组分娩镇痛组间VAS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均显著降低 (P <0 0 1)。A组与B组丁哌卡因用量比C组分别减少 6 5 % (P<0 0 1)和 2 5 % (P <0 0 5 )。A组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 ,但A组PCA次数多于B组 (P <0 0 5 )。B组、C组的母体血浆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产程、分娩方式的百分率、宫缩及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CSEA +PCEA是一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腰麻 硬膜外麻醉 自控镇痛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被引量:133
9
作者 高建瓴 詹英 +2 位作者 杨建平 金晓红 李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4例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Dex组...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4例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全身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10 min,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RSS)的变化。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以七氟烷维持。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术中血压、心率、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结果 Dex组用药后5、10 min时的RSS及用药后10 min较给药前的RSS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0)。Dex组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0)。Dex组切皮后2 h内24个观察时间点(每5 min为1个观察点)的七氟烷MAC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MAC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0)。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减少全身麻醉中丙泊酚和七氟烷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 全身 清醒镇静 药物协同作用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1
10
作者 王春燕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对非心脏外科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0例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的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ASAI-Ⅱ),其中20例施行全身麻醉,20例施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就7项认知功能于术前、术...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对非心脏外科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0例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的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ASAI-Ⅱ),其中20例施行全身麻醉,20例施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就7项认知功能于术前、术后3d和7d进行测定评分。7项测试项目中至少2项,其中单项测试值低于基础值20%以上者即确定为认知功能损害。结果 40例病人术后3d和7d认知功能紊乱发生率分别为65.2%和40%。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紊乱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年龄与术后认知功能测试项目中的视觉再生(γ=-0.49)和钉板试验(γ= 0.49)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非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特别是高龄病人早期存在认知功能紊乱,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术后 中老年病人 认知功能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研究 被引量:118
11
作者 曹建国 张马忠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研究组 (Ⅰ )和对照组 (Ⅱ )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安定 0 1mg·kg-1、芬太尼 5 μg&#... 目的 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研究组 (Ⅰ )和对照组 (Ⅱ )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安定 0 1mg·kg-1、芬太尼 5 μg·kg-1、依托咪酯 3mg·kg-1、阿曲库铵 0 2mg·kg-1、琥珀胆碱 2mg·kg-1。组Ⅰ于诱导前在T9-10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1 6 %利多卡因 +0 16 %丁卡因 +1:2 0 0 0 0 0肾上腺素混合液 3~ 5ml,测定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3以下。全麻维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异丙酚输注 4~ 10ml/h ,需要时吸入 1%异氟醚 ,间断注入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用NCCOM 3无创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和HCD-1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和脑电图 ,术前、切皮后和手术结束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浓度 ,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药物用量。结果 组Ⅰ插管、切皮、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心排血量、心率上升幅度较组Ⅱ少。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低于术前水平 ,组ⅡSVR升高且拔管时显著高于组Ⅰ ,胸液指数 (TFI)、每搏量 (SV)、射血速率指数 (EVI)、EVI/TFI组间无差异。组Ⅰ术毕边缘频率 (SEF)恢复较快 ,术后躁动发生率、异丙酚和异氟醚用量显著低于Ⅱ组。术毕Ⅱ组血浆血管紧张素和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人 腹部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妇科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适度的比较 被引量:119
12
作者 王桂娣 王美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5-706,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对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147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组;全麻前插管组、全麻后插管组.麻醉前... 目的为了提高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对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147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组;全麻前插管组、全麻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麻醉前5min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在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药后3~10min后留置尿管、全麻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插管病人可能对留置尿管过程缺乏记忆,舒适度较差.结论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最佳时机应该在麻醉前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麻醉 留置导尿 舒适度 妇科手术病人 留置尿管 麻醉前后 硬膜外导管 气管插管 最佳时机
原文传递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4
13
作者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谵妄 护理
原文传递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被引量:104
14
作者 骆宏 杨恒 +1 位作者 胡友洋 张地宝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20~64岁,体重45~6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5):芬太尼组(F组)、低剂量地佐辛组(... 目的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20~64岁,体重45~6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5):芬太尼组(F组)、低剂量地佐辛组(D,组)、中剂量地佐辛组(D2组)和高剂量地佐辛组(D,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μg/L,静脉输注异丙酚4—6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3mg/kg。手术结束前30min时D1组、D2组和D3组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0.2、0.3mg/kg,F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记录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即刻、1h、2h(T0~T2)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D。组各时点V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D:组和D]组R时VAS评分升高,T1,2时VAS评分降低,T0-2时SAS评分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1组T0-2时SAS评分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升高(P〈0.05);4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痛觉过敏,且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痛觉过敏 麻醉 全身 手术后并发症 地佐辛
原文传递
术中保温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01
15
作者 许力 赵晶 +1 位作者 黄宇光 罗爱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温组 ,各 2 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任何升温装置 ,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器及充气升温毯加温。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核心体...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温组 ,各 2 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任何升温装置 ,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器及充气升温毯加温。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核心体温、失血量和输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 术毕核心温度 ,加温组为 ( 36 4± 0 4 )℃ ,对照组为 ( 35 3± 0 5 )℃ (t =7 5 4 7,P <0 0 1)。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加温组拔管时间为 ( 18± 6 )min ,短于对照组的 ( 2 6± 10 )min(t=- 3 36 4 ,P =0 0 0 2 )。对照组有 6例患者发生术后寒战 ( 30 % ) ,加温组无术后寒战发生 ( 0 % ,χ2 =7 0 5 9,P =0 0 0 8)。结论 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器和温毯 ,可有效地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36 0℃~ 37 0℃ ) ,从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术后寒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术中 对照组 寒战 体温 加温 术后 维持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1
16
作者 夏燕飞 黄浩 +1 位作者 周嘉莉 罗妙妙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或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60例.记录术...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或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60例.记录术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 min、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评分全身麻醉组麻醉结束6、12、24 h[分别为(26.5±0.5)、(25.4±0.7)、(27.4±0.3)分]与麻醉诱导前[(29.5±0.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麻醉结束72 h[(29.2±0.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麻醉结束6、12 h[分别为(26.6±0.4)、(25.6±0.8)分]与麻醉诱导前[(29.4±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结束24、72 h[分别为(29.1±0.4)、(29.5±0.4)分]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结束后24 h,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评分为(29.1±0.4)分,高于全身麻醉组(27.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全身麻醉在术后12 h内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外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0
17
作者 吴超 张亚英 +1 位作者 沈黎 李春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 对临床 30 2 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 ,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调查 30 2 7例患者中共发生... 目的 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 对临床 30 2 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 ,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调查 30 2 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 35 7例 ,医院感染率为 11.79% ,尤以肺部感染为主 ,伤口感染次之 ;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 ;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 ,为 5 9.6 1% ,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 ,占 35 .5 8% ,真菌感染占 4 .8% ,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 ,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 ,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 ,另外医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 ,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 ,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全麻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0.75%罗比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评价 被引量:91
18
作者 金沐 陈秉学 +2 位作者 谭洁芳 孙来保 黄文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比较 0.75%罗哌卡因与 0.7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初产妇40例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双盲分两组:R组(n=20)腰麻用药为0.75%罗哌卡因... 目的 比较 0.75%罗哌卡因与 0.7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初产妇40例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双盲分两组:R组(n=20)腰麻用药为0.75%罗哌卡因1.2~1.4ml(9-10.5mg)出组(n=20)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剂量同R组。术中两组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1.6%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P>0.05),但R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R组显著低于B组(P<0.01);术中R组有4例(20%)发生心动过缓,B组5例(25%)出现主观气促感;新生儿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用于硬腰联合麻醉剖腹产手术安全有效,与0.75%布比卡因相比,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 布比卡因 麻醉 剖宫产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原文传递
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93
19
作者 许德奖 杨威 赵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气体(氙气、七氟醚、异氟醚)全麻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12年10月,收集相关丙白酚与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气体(氙气、七氟醚、异氟醚)全麻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12年10月,收集相关丙白酚与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的文献,仔细阅读获取的文献摘要和全文后并对其参考文献进行追踪,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丙泊酚与氙气比较的文献2篇;丙泊酚与七氟醚比较的文献7篇;丙泊酚与异氟醚比较的文献4篇,共包括7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丙泊酚麻醉对比氙气麻醉、七氟醚麻醉、异氟醚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OR值分别为1.62(95%CI为0.81~3.23,P=0.533)、0.67(95%CI为0.39~1.14,P=0.830)、0.20(95%CI为0.08~0.50,P=0.925)。综合评价结果:丙泊酚麻醉对比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OR值为0.68(95%CI为0.47~0.98,P=0.189)。Egger检验P=0.011显示有发表偏倚。结论丙泊酚麻醉比气体麻醉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但囿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及质量,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大样本及严谨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丙泊酚 吸入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92
20
作者 张会东 于松杨 +1 位作者 王晓东 周承孝 《医学综述》 2011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多模式镇痛主要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片类药、COX2抑制剂等,不同镇痛方法,如硬膜外阻滞及其他周围神经阻滞等,对产生术后疼痛机制的不同层面、不同靶位予以阻滞,以期实现平衡镇痛,减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不利影响,有助... 多模式镇痛主要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片类药、COX2抑制剂等,不同镇痛方法,如硬膜外阻滞及其他周围神经阻滞等,对产生术后疼痛机制的不同层面、不同靶位予以阻滞,以期实现平衡镇痛,减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不利影响,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和术后患者的康复。多模式镇痛是目前控制急性术后疼痛选用的主要镇痛模式之一,广泛用于胸部、腹部、四肢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麻醉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