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欢皮抗抑郁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廖颖 王琼 +3 位作者 黎霞 詹天骄 杨小芳 江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合欢皮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以及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试验观察合欢皮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结果]给小鼠灌胃给予浓度100和300 mg/kg的合欢皮提取物均能缩短小鼠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 [目的]研究合欢皮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以及利血平所致小鼠抑郁模型试验观察合欢皮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结果]给小鼠灌胃给予浓度100和300 mg/kg的合欢皮提取物均能缩短小鼠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累计不动时间,并能对抗利血平所致小鼠体温下降和眼睑下垂。[结论]合欢皮提取物对小鼠悬尾模型、强迫游泳模型和利血平所致抑郁模型表现出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CORTEX albiziae) 抗抑郁作用 悬尾试验 强迫游泳试验
下载PDF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Albiziae Flos and Mechanisms of Its Antidepressant Effect 被引量:10
2
作者 Wei-chen XIONG He-zhen WU +5 位作者 Yi-yi XIONG Bo LIU Zhou-tao XIE Song-tao WU Yun-feng YAO Yan-fang Y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0年第1期123-129,共7页
Albiziae Flos(AF)has been experimentally proven to have an antidepressant effect.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botanical ingredients,the exact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F in depression has not been co... Albiziae Flos(AF)has been experimentally proven to have an antidepressant effect.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botanical ingredients,the exact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F in depression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deciphered.This study used the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 to construct a component-target-pathway network to explore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F.The methods included collection and screening of chemical components,prediction of depression-associated target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gene enrichment,and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Quercetin and 4 other active components were found to exert an tidepressant effects mainly via monoaminergic neurotransmitters and cAMP signaling and neuroactive ligand・w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s.DRD2,HTR1 A,and SLC6A4 were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targets of the studied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AF.This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provides guida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 of 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iziae Flos network pharmacology ANTIDEPRESSANT active components signaling pathways
下载PDF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saponins isolated from Cortex Albiziae in female mice 被引量:4
3
作者 SHU Yang CAO Mei +7 位作者 YIN Zhong-Qiong LI Ping LI Tai-Qiang LONG Xing-Fa ZHU Lian-Fa JIA Ren-Yong DAI Shu-Jun ZHAO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Saponin frsom Cortex Albiziae(SCA)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mor and depression. However, SCA may cause several adverse effects, including reproductive toxicity.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 Saponin frsom Cortex Albiziae(SCA)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mor and depression. However, SCA may cause several adverse effects, including reproductive toxicity.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CA cause reproductive toxicity in female mice. The general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was accomplished in female Kunming mice.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ree groups that were treated by oral gavage with 135, 270, and 540 mg·kg-1·d-1 of SCA prepared in physiological saline, respectively, and one vehicle control group that was treated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only. The gestational toxic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540 mg·kg-1·d-1. The general reproductive toxi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gnancy rate of the SCA-treated group decreased with the pregnancy rate being decreased by 70% at 540 mg·kg-1·d-1. SCA elicited maternal toxicity in the ovary and the uterus, but no fetal toxicity or teratogenicity was observed. The rates of implantation in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were all decreased, with stillbirths and maternal deaths being observe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showed that SCA adversely affected the ovary and the uterus. In conclusion, SCA-induced reproductive toxicity in female mice is most likely caused by its damage to the ovary and the ute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NIN CORTEX albiziae FEMALE mice REPRODUCTIVE TOXICITY
原文传递
合欢皮水煎剂催眠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霍长虹 郝存书 +4 位作者 李作平 梁燕 刘久弟 王佛华 付超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考察合欢皮水煎剂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白鼠产生催眠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用三种不同浓度合欢皮水煎液给予小鼠灌胃 ,就其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中、低浓度合欢皮水煎液可协同戊巴比妥钠缩短睡眠潜伏期及... 目的考察合欢皮水煎剂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白鼠产生催眠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用三种不同浓度合欢皮水煎液给予小鼠灌胃 ,就其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中、低浓度合欢皮水煎液可协同戊巴比妥钠缩短睡眠潜伏期及延长睡眠时间 (P <0 .0 1) ,高浓度合欢皮水煎液则对小白鼠有兴奋作用(P <0 .0 1)。结论合欢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提示合欢皮在临床用于失眠症时 ,似以较低剂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水煎剂 催眠作用 药理学 合欢 失眠症
下载PDF
合欢皮对小鼠焦虑行为影响及抗焦虑活性部位筛选 被引量:38
5
作者 熊永豪 冯波 +4 位作者 牛源菲 崔瑛 王君明 王红丽 管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790-793,798,共5页
目的:研究合欢皮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实验对合欢皮水提液、醇提液及各萃取部位进行抗焦虑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5-羟色胺(5-HT)含... 目的:研究合欢皮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实验对合欢皮水提液、醇提液及各萃取部位进行抗焦虑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实验显示,合欢皮水提液各剂量组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P<0.05),合欢皮醇提液有较弱的抗焦虑作用。合欢皮水提液正丁醇萃取组及合欢皮醇提液正丁醇萃取组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P<0.05);酶联免疫实验结果显示,合欢皮水提液、合欢皮水提液正丁醇萃取组及合欢皮醇提液正丁醇萃取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脑内GABA含量,降低小鼠脑内Glu含量,降低小鼠脑内5-HT含量。结论:合欢皮对小鼠具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小鼠脑内GABA含量,降低小鼠脑内Glu和5-HT含量含量有关;其发挥抗焦虑作用的活性部位主要为正丁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 明暗箱 正丁醇部位
下载PDF
合欢抗抑郁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黄世敬 谭赛 陈宇霞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合欢花、合欢皮为常用的抗抑郁中药。合欢花(或皮)及其有效部位(或成分)、复方制剂的抗抑郁作用肯定,具有安神解郁、理气活络、活血消肿之功,临床通过配伍,多用于肝气郁结之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及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等病证的治疗。... 合欢花、合欢皮为常用的抗抑郁中药。合欢花(或皮)及其有效部位(或成分)、复方制剂的抗抑郁作用肯定,具有安神解郁、理气活络、活血消肿之功,临床通过配伍,多用于肝气郁结之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及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等病证的治疗。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单胺类递质、抗凋亡、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合欢对抑郁相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神经血管单元稳态、神经可逆塑性、神经再生及细胞信号通路等的调控研究将是今后的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合欢皮 抑郁症
下载PDF
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曹智怡 李玲 +3 位作者 范丽丽 王明杰 郭超峰 施学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2,共7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 目的:研究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0.008 g·kg^(-1)),酸枣仁-合欢花高、中、低剂量组(16,8,4 g·kg^(-1)),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抑郁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各给药组大鼠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连续21 d。于实验的第1天和第21天进行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ERK,CHOP,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酸枣仁-合欢花各剂量组及盐酸文拉法辛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率均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合欢花各剂量组及盐酸文拉法辛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TUNEL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合欢花各剂量组及盐酸文拉法辛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PERK,CHOP,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盐酸文拉法辛组和酸枣仁-合欢花各剂量组大鼠海马PERK,CHOP,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合欢花 抑郁症 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
原文传递
合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耿红梅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合欢花用70%乙醇提取,然后经葡聚糖凝胶、硅胶、聚酰胺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槲皮苷(I)、异槲皮苷(II)、芦丁(III)、槲皮素(IV)、异鼠李素(V)、山柰酚(VI)、木犀草素(VII).化合... 合欢花用70%乙醇提取,然后经葡聚糖凝胶、硅胶、聚酰胺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槲皮苷(I)、异槲皮苷(II)、芦丁(III)、槲皮素(IV)、异鼠李素(V)、山柰酚(VI)、木犀草素(VII).化合物V异鼠李素首次从合欢花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黄酮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应用ITS2条形码鉴定中药材合欢皮、合欢花及其混伪品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莎 庞晓慧 +1 位作者 宋经元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64-2168,共5页
为准确鉴别中药材合欢皮、合欢花及其混伪品,该研究应用ITS2条形码对46份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MMer注... 为准确鉴别中药材合欢皮、合欢花及其混伪品,该研究应用ITS2条形码对46份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MMer注释方法去除两端5.8S和28S区段,用软件MEGA5.0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并基于K2P模型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J树对序列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药材基原物种合欢的ITS2序列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应用相似性搜索法分析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准确鉴定合欢药材及其混伪品;NJ树显示合欢药材与其混伪品可明显区分开,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因此,应用ITS2条形码可稳定、准确地鉴别合欢药材及其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合欢花 ITS2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合欢花黄酮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万里 王侠 +2 位作者 高原 李齐印 吕路线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合欢花黄酮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凋亡诱导蛋白(Bax)表达及海马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48只,根据1%蔗糖水偏嗜度和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合欢花20、40、80 mg/kg... 目的探讨合欢花黄酮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凋亡诱导蛋白(Bax)表达及海马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48只,根据1%蔗糖水偏嗜度和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合欢花20、40、80 mg/kg组6组;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 d,造模方法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观察大鼠行为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大鼠海马BDNF、Bax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合欢花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率[(1.862±0.150)%、(1.516±0.167)%]均降低(P<0.05),脑内5-HT[(611.0±115.8)、(760.7±112.3)ng/g]和NE[(371.0±152.4)、(430.0±153.1)ng/g]含量均升高(P<0.01);慢性应激大鼠海马BDNF表达均减少,Bax表达增加,但合欢花各剂量组中大鼠海马BDNF表达有所增加,Bax表达减少(均P<0.01)。结论合欢花能拮抗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抑郁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内5-HT、NE含量与BDNF表达,降低Bax表达,减少海马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黄酮 抑郁症 行为
原文传递
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ERK-CRE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施学丽 曹智怡 +4 位作者 马晓聪 陈攀 夏猛 银胜高 郭超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2月龄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 目的探讨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2月龄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每组15只。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d及实验第1、2、3周末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对皮质CREB、BDNF mRNA行定量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皮质ERK1/2、p-ERK1/2、p-RSK及p-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0.05,P<0.01)、ERK1/2、p-ERK1/2、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提高,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上调(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第3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具有抗抑郁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CREB信号传导通路,增强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药 酸枣仁-合欢花 皮质 抑郁症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合欢花-远志单味药及药对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CREB,N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冰梅 乔盼 +6 位作者 王微 宋伍 刘畅 王星烨 张影 应达时 董锡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2-39,共8页
目的:观察合欢花-远志单味药及药对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并通过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合欢花-远志单味药及药对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并通过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合欢花组、远志组、合欢花-远志药对组及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刺激与孤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抑郁模型。自造模第1天起,合欢花组、远志组和药对组分别给与总生药量1.05 g·kg^(-1)的水煎液,氟西汀组给予2.1 mg·kg^(-1)剂量盐酸氟西汀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28 d。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7,14,21,28天进行敞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第28天电镜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REB和NOX2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消耗量减少,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合欢花组、远志组和药对组大鼠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与单味药比较,药对组各项行为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结果发现,模型组海马组织线粒体肿胀明显,超微结构被破坏,而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接近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合欢花组、远志组和药对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0.05,P<0.01);与单味药比较,药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NOX2表达增加,CREB的表达减少(P<0.05,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远志 药对 抑郁症 行为学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
原文传递
合欢皮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俞琦 蔡琨 田维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3-148,共6页
目的:观察合欢皮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凋亡诱导因子(Fas),凋亡诱导因子配体(Fas 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 目的:观察合欢皮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凋亡诱导因子(Fas),凋亡诱导因子配体(Fas 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干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合欢皮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小鼠H22荷瘤模型。给药组分别按环磷酰胺20 mg·kg-1·d-1,合欢皮总皂苷4,2,1 mg·kg-1·d-1ip,连续治疗11 d后,检测抑瘤率,血清IL-2,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细胞Fas,Fas L和PCNA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合欢皮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移植瘤的平均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合欢皮总皂苷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P<0.05,P<0.01),对CD4+/CD8+无影响,合欢皮总皂苷中、高剂量组IL-2水平明显上升(P<0.05),TNF-α水平无变化,合欢皮总皂苷各剂量组Fas L,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Fa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合欢皮总皂苷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4+,CD8+T细胞亚群,促进IL-2分泌,提高Fas蛋白表达并抑制Fas L,PCNA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总皂苷 H22荷瘤 细胞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十种草药的振荡指纹图谱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媛 李宗孝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4-467,共4页
应用振荡技术,利用"BrO3--Mn2+-H+-丙酮"振荡器,得到了杜仲、苦楝皮、板蓝根、厚朴、合欢皮、地骨皮、五加皮、穿心莲、秦皮、石菖蒲的振荡指纹图谱。考察了各个振荡体系的振荡范围、振荡诱导期、周期、振幅及振荡寿命。结果... 应用振荡技术,利用"BrO3--Mn2+-H+-丙酮"振荡器,得到了杜仲、苦楝皮、板蓝根、厚朴、合欢皮、地骨皮、五加皮、穿心莲、秦皮、石菖蒲的振荡指纹图谱。考察了各个振荡体系的振荡范围、振荡诱导期、周期、振幅及振荡寿命。结果表明:这些振荡指纹图谱可用于辨识中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技术 杜仲 苦楝皮 板蓝根 厚朴 合欢皮 地骨皮 五加皮 穿心莲 秦皮 石菖蒲 振荡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合欢皮-白蒺藜药对抑制肝星状细胞系LX2的抗焦亡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泽宇 许一笑 +2 位作者 郑梦圆 郑静茹 姚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1-491,共1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合欢皮-白蒺藜药对对肝星状细胞系(HSC)-LX2焦亡及肝纤维化的影响。在网络药理学中,通过在线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获取合欢皮、白蒺藜以及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合欢皮-白蒺藜药对对肝星状细胞系(HSC)-LX2焦亡及肝纤维化的影响。在网络药理学中,通过在线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获取合欢皮、白蒺藜以及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数据分析,预测合欢皮-白蒺藜药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网络药理学部分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再进一步结合体外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并深入研究。从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可知,合欢皮-白蒺藜药对有25个有效成分和439个靶点,与肝纤维化共同靶点152个,涉及NLRP3和caspase-1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94条信号通路,其中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位于前列,结合共同靶点与细胞焦亡有关。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合欢皮-白蒺藜药对的含药血清能够降低HSC-LX2的增殖率以及ROS、IL-18和IL-1β含量(P<0.05)。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后HSC-LX2中NLRP3、caspase-1、α-SMA及GSDMD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合欢皮-白蒺藜药对的含药血清干预后表达下降(P<0.05)。综上,合欢皮-白蒺藜药对的含药血清可抑制细胞焦亡的经典通路,该机制可能参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具体机制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这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白蒺藜 网络药理学 细胞焦亡 肝纤维化 HSC-LX2
原文传递
合欢皮的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邹坤 赵玉英 +3 位作者 李德宇 徐锋 郑俊华 张如意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合欢皮(CortexAlbizi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树皮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测定。结果:共得6个化合物:(1)1(29羟基二十九碳酸)甘油酯,(2)1... 目的:研究合欢皮(CortexAlbizi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树皮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测定。结果:共得6个化合物:(1)1(29羟基二十九碳酸)甘油酯,(2)1(24羟基二十四碳酸)甘油酯,(3)乙酸Δ12乌苏烯3β醇酯,(4)二十二碳酸乙酯,(5)β谷甾醇,(6)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甙。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为首次以单体形式获得,(3)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的乌苏烷型三萜,(4)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脂溶性成分 脂类 分离 提纯 甘油酯类
下载PDF
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嵇扬 王文俊 刘文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考察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方法: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按1.25mg/kg体重和200、500mg/k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安定和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灌胃... 目的:考察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方法: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按1.25mg/kg体重和200、500mg/k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安定和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饮用水,1h后,各组小鼠按45mg/kg体重腹腔注射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注射液。记录注射结束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小鼠按0.8mL/20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准确配制的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液。观察7天,记录体重变化及大体解剖肉眼所见。结果: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2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对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影响;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相当于32g生药/kg体重),但不足8g/kg体重。结论: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明显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药理作用 毒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合欢花中3种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萌 郭伟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合欢花中异槲皮苷、槲皮苷及槲皮素的方法。方法 Hypersil BDS色谱柱(200mm×4.6 mm,5μ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溶液(B)(34∶66);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合欢花中异槲皮苷、槲皮苷及槲皮素的方法。方法 Hypersil BDS色谱柱(200mm×4.6 mm,5μ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溶液(B)(34∶66);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异槲皮苷在7.12~356μg/mL(r=0.999 8,n=6),槲皮苷在12.12~606μg/mL(r=0.999 8,n=6),槲皮素在5.28~264μg/mL(r=0.999 7,n=6)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100.1%,96.7%(n=9)。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具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同时测定合欢花中异槲皮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的量。8个不同产地的合欢花药材中此3种黄酮的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异槲皮苷 槲皮苷 槲皮素 黄酮类
下载PDF
合欢花及其混淆品山合欢花鉴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凤琴 张照荣 +1 位作者 鲍积强 帅智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对中药合欢花及其混淆品山合欢花进行了性状、显微及导数光谱的鉴别。
关键词 合欢花 山合欢花 鉴别 中药
下载PDF
合欢皮乙醇提取物通过调控NF-κB通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斌 龚蕾蕾 +3 位作者 蔡维维 陈俊良 孙海建 邱丽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研究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釆用25%四氯化碳(橄榄油助溶)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的活性部位。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 目的:研究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釆用25%四氯化碳(橄榄油助溶)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的活性部位。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中NF-κB p65、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比较,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低剂量(AB-L,4 mg·kg^-1·d^-1)组和高剂量(AB-H,8 mg·kg^-1·d^-1)组血清中AST水平和ALT水平显著降低。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可见肝细胞坏死范围、程度和炎细胞浸润较model组明显减轻。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小鼠肝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的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可能通过减少NF-κB p65的活化而抑制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以及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炎症 NF-ΚB p65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