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敖国亮 钟日祥 +1 位作者 廖娟萍 钟晓凤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钙联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以下简称AI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AIMI伴心律失常...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钙联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以下简称AI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AIMI伴心律失常患者60例资料,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的次数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钙联用治疗AI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缓解了其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的频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i 心律失常 麝香保心丸 瑞舒伐他汀钙 异位搏动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邻近部位受累时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义 刘刚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累及邻近部位时,心电图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首次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IMI时心电图下壁各导联(Ⅱ、Ⅲ和aVF)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对应导... 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累及邻近部位时,心电图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首次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IMI时心电图下壁各导联(Ⅱ、Ⅲ和aVF)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相关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1)。(2)累及右室(16例)的患者胸前对应导联ST段的改变幅度[V2:(0.63±1.82)mm]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2/aVF:0.84±1.61),均高于64例单纯下壁梗死组[V2:(0.35±1.65)mm,V2/aVF:0.29±1.28];差异尚无显著性(均P>0.05)。(3)累及侧后壁的患者(38例)胸前对应导联ST段压低幅度[V2:(-1.20±1.52)mm]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2/aVF:(-0.33±1.15)mm]均低于单纯下壁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在除去累及邻近部位梗死的病例,单纯AIMI心电图下壁导联与胸前对应导联ST段改变呈负相关(r=-0.797,P<0.01)。结论:当AIMI累及右室时可使心电图胸前对应导联ST段趋于抬高,而累及侧后壁时则使胸前对应导联ST段进一步降低,故胸前对应导联ST段的改变方向与AIMI累及邻近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aimi 胸前导联ST段 梗死邻近部位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湘芸 吴旭辉 +3 位作者 费宇行 徐洪涛 朱智明 黄璟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8期451-452,共2页
回顾分析10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变化对右室梗死(RVI)的诊断价值。在102例AMI中,结合临床诊断RVI占40.2%(41/102),以Ⅱ导联R/Q比值<1者,RVI的阳性率为75.5%;以Ⅱ、Ⅲ、aVF导联均呈QS形者,RVI的阳性率为93.8%,两者差... 回顾分析10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变化对右室梗死(RVI)的诊断价值。在102例AMI中,结合临床诊断RVI占40.2%(41/102),以Ⅱ导联R/Q比值<1者,RVI的阳性率为75.5%;以Ⅱ、Ⅲ、aVF导联均呈QS形者,RVI的阳性率为93.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的敏感性(75.6%、73.2%)和准确性(80.4%、87.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特异性分别为83.6%和9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心电图的测定方法均可作为早期诊断RVI的一个补充,其中以Ⅱ、Ⅲ、aVF导联QRS波形变化优于单一Ⅱ导R/Q比值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诊断 心电图 aimi
下载PDF
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宫玲 朱华 +3 位作者 郑柏生 焦青萍 顾薇 杨俭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45例AI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 AIMI合并AVB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组(P<...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45例AI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 AIMI合并AVB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组(P<0.001),老年AIMI合并AVB组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1407±810U/L)明显高于AIMI不合并AVB组(802±224U/L),P<0.01,两组在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心衰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老年AIMI并发胸前导联ST段压低易发生左心衰竭,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AIMI伴AVB,或入院时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老年人 aimi 房室传导阻滞 AV
下载PDF
AIMI早期描记右胸导联心电的意义
5
作者 丁振江 吴迪 周艳秋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为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描记右胸导联的时间对右室梗塞(RVI)诊断的影响,观察发病5小时内AIMI46例。就诊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3R~V7R心电图,发现RVI21例(45.65%);发病10... 为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描记右胸导联的时间对右室梗塞(RVI)诊断的影响,观察发病5小时内AIMI46例。就诊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3R~V7R心电图,发现RVI21例(45.65%);发病10小时描记,发现RVI9例(42.85%)右胸导联ST段回降到<0.1mv;发病24小时描记,发现RVI14例(66、66%)右胸导联ST段回降到<0.1mv。说明要提高RVI的检出率,在AIMI时应尽早描记右胸导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梗塞 心电图右胸导联 心肌梗塞 aimi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12例报告
6
作者 陈积庆 《成铁科技》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严重的冠心病事件,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占AMI约30%;故而探讨AMI的特点很有临床价值。本文总结我科住院患者中12例AIMI病例,与前壁心肌梗死比较发现,有以下特点:(1)发病年龄轻,首次发病者居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严重的冠心病事件,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占AMI约30%;故而探讨AMI的特点很有临床价值。本文总结我科住院患者中12例AIMI病例,与前壁心肌梗死比较发现,有以下特点:(1)发病年龄轻,首次发病者居多;(2)以消化系统疾症状为多见;(3)病因除有冠脉血栓栓塞外,冠状动脉痉挛(CAS)也占一定比例;(4)心律失常较多,以房室传导阻滞(AVB)为主;(5)心功能不全、心衰发病率低;(6)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点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痉挛 房室传导阻滞 aimi 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36例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隋云霞 王伟 《丹东医药》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梗死(AIMI)合并右室梗死(R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5例急性下壁梗死(ALML)病例进行筛选分组,记录每个人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情况,对急性下壁梗死(AIMI)合并右室梗死(RMI)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MI组在低血压...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梗死(AIMI)合并右室梗死(R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5例急性下壁梗死(ALML)病例进行筛选分组,记录每个人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情况,对急性下壁梗死(AIMI)合并右室梗死(RMI)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MI组在低血压、Kussmaul征、心电图STv2↓/STavF↑≤0.5等统计指标方面与NRMI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血压、Kussmaul征、心电图STv2↓/STavF↑≤0.5是AIMI合并RMI的主要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梗死 右室梗死 临床特征分析 统计学差异 临床情况 统计分析 统计指标 aimi 低血压 RMI 心电图 发生率 病例
原文传递
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临床研究
8
作者 方伟敏 徐玉兰 《哈尔滨医药》 2001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94例AIMI患者中有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68例分为甲组,其余26例分为乙组,分析其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 甲组左心衰竭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正后壁心梗例数...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94例AIMI患者中有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68例分为甲组,其余26例分为乙组,分析其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 甲组左心衰竭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正后壁心梗例数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乙组,P<0.01。甲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AIMI心前导联ST段压低是下壁梗塞波及后壁所致的镜像反映,提示下壁梗塞面积大,心功能受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心前导联ST段压低 心电图 aimi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永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对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纳入在我院治疗并行冠脉造影的AIMI患者90例,分为A组(右冠状动脉近段梗死)、B组(右冠状动脉远段梗死)、C组(左回旋支梗死),各30例。分析心电图对...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对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纳入在我院治疗并行冠脉造影的AIMI患者90例,分为A组(右冠状动脉近段梗死)、B组(右冠状动脉远段梗死)、C组(左回旋支梗死),各30例。分析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结果 A、B、C三组导联STV_3↓值依次升高,STⅢ↑值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STV3/STⅢ<0.5占比最大,为70.00%;B组0.5≤STV3/STⅢ≤1.2占比最大,为63.33%;C组STV3/STⅢ>1.2占比最大,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STV_3/STⅢ<0.5、0.5≤STV3/STⅢ≤1.2及STV3/STⅢ>1.2时,组间比较,A、B、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最高(P<0.05)。结论心电图STV3/STⅢ是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闭塞位置
下载PDF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玉香 张怀勤 孙丽卿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906-906,共1页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MI)单独出现者少见,多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RVI)合并RMI患者最为常见,据报道约50%。ARVI患者合并ARVI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AIMI病例进行分析,...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MI)单独出现者少见,多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RVI)合并RMI患者最为常见,据报道约50%。ARVI患者合并ARVI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AIMI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TV4R抬高≥1mm、STⅢ抬高幅度≥STⅡ抬高幅度、STV1抬高幅度〉STV2抬高幅度(ECG)在AIMI合并RMI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心电图 并发症发生率 STV1抬高 ARVI aimi
原文传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涛 奚英琴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2期65-65,共1页
AIMI通常认为其预后较前壁心肌梗死好。研究发现,AIMI并房室传导阻滞.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及右窒室梗死者为高危组。但这些高危组均由心电图来确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心力衰竭 胸前导联ST段压低 前壁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aimi 高危组
原文传递
室间隔Q波改变在AIMI合并右室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12
作者 赵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室间隔Q波改变 右室梗死 aimi 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造影结果 冠状动脉 心电图
下载PDF
ST段抬高Ⅲ/Ⅱ>1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徐韬 王英丽 宿志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Ⅲ/Ⅱ〉1 ST段抬高 诊断价值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主干 病变情况 aimi RVI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和预后
14
作者 李正安 张家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房室传导阻滞 预后 不同程度 aimi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文献报道 AVB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V_(4~6)ST段压低与心力衰竭关系
15
作者 李尚艾 王金会 冯静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74-174,共1页
目的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V_(4~6)ST段压低与心衰发生率。方法 观察62例AIMI,将其分为伴V_(4~6)ST段压低组和不伴V_(4~6)ST段压低组,分别观察心衰发生率。结果 伴V_(4~6)ST段压低AIMI心衰发生率(50%)明显高于不伴V_(4~6... 目的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V_(4~6)ST段压低与心衰发生率。方法 观察62例AIMI,将其分为伴V_(4~6)ST段压低组和不伴V_(4~6)ST段压低组,分别观察心衰发生率。结果 伴V_(4~6)ST段压低AIMI心衰发生率(50%)明显高于不伴V_(4~6)ST段压低组。结论 伴V_(4~6)ST段压低者心衰发生率高,临床应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V4-6ST段压低 心力衰竭 aimi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injection of anisodamine befor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CI
16
作者 LI Wei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8年第4期219-219,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befor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could reduce/avoid no-reflow phenomenon and improv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befor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could reduce/avoid no-reflow phenomenon and improv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In this single-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we enrolled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IMI within 12 hours undergoing primary PCI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6.Eligib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isodamine group,72 cases,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1500 μg/3 ml before myocardial reperfusion;Control group,71 cases,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saline 3 ml before myocardial reperfusion.All patients received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tissue perfusion indexes [including the initial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postoperative TIMI,and 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were judged by two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s.Myocardial infarct size was estimated by peak levels of CK-MB and cTnI.Inflammatory markers including hs-CRP,IL-6,P-selectin and ICAM-1 were tested before and 24 h after PCI.Electrocardiography was recorded on admission and at 90 min after PCI.A decrease in the sum of ST-segment elevation by≥70% was categorized as complete ST-segment resolution(STR)and used as an index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and the primary end point of this study.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were evaluated within 30 days and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STR.Results After PCI,the proportions of TIMI 3(91.7% vs 77.5%,P=0.03)and TMPG 3(80.6% vs 60.6%,P=0.01)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nisodamine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ST seg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solved,STE reduced from(10.0±4.2)mm to(5.8±1.7)mm in anisodamine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omplete STR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in anisodamine group than in con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igate WHETHER infarction(aimi)patients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