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50年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被引量:49
1
作者 赵俊芳 郭建平 +2 位作者 邬定荣 房世波 俄有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89-3195,共7页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准气候时段下,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总体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且同纬度地区的沿海高于内陆.1961—1990年,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分别在3893~11000和5908~12000kg.hm-2.未来B2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很大,这与该时期作物生长发育光、温、水的匹配程度有关.冬小麦、夏玉米分别在2011—2030年和2021—2040年间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在保持现有生产状况下,未来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表现为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反向变化、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同向变化;而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区域分异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夏玉米 气候生产潜力 未来气候情景 aez 模型
原文传递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田展 梁卓然 +2 位作者 史军 Gunter Fisher 顾婷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61-69,共9页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热量、水分条件以及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近50年中国雨养和灌溉小麦单产潜力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东北、华北和四川盆地,单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为西北和东南地区。中国冬小麦的适宜区域出现较明显的北扩南收态势,而雨养春小麦适宜面积在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带显著减少。全国雨养小麦总生产潜力减少5%,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变化不大。东北区域雨养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增加都最为明显,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中国小麦增产的重点区域。中国小麦生产需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优化布局,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aez模型 农业气候资源 小麦 生产潜力
下载PDF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1 位作者 苏伟忠 王晓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0-998,共9页
以城镇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土壤、气象及农业统计数据,借助AEZ模型和GIS开展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1流域耕地生产力水平较高,高... 以城镇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土壤、气象及农业统计数据,借助AEZ模型和GIS开展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1流域耕地生产力水平较高,高产耕地分布广泛;2近30 a来就地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导致流域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数量锐减;3由于减少的多为城市周边及交通沿线水土条件优越的优质耕地,新增的则多是来源于土地复垦或整理的低产耕地,"高产耕地锐减-低产耕地缓增"导致流域耕地生产力水平下降,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下降格局不同;4高产田锐减导致流域粮食大幅减产,不同县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利用条件不同,粮食减幅呈现显著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aez模型 耕地生产力 粮食生产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小麦生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82-184,共3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最高产量潜力约为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小麦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小麦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河南小麦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学强 贾志宽 李轶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90,共6页
【目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河南小麦生产水平。【方法】以河南省气象局提供的1971~2005年共35年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对河南小麦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河南省小麦光温生产... 【目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河南小麦生产水平。【方法】以河南省气象局提供的1971~2005年共35年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对河南小麦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河南省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为14135.1~15519.4kg/hm2,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为7655.8~14792.5kg/hm2,生产潜力平均开发度为46.7%。【结论】河南省不同地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各地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小麦生产潜力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我国农作制区划的玉米产量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8-161,共4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 ̄1997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玉米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的...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 ̄1997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玉米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是目前产量的2.5倍,这对我国玉米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aez模型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差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连喜 卢媛媛 +4 位作者 李琪 胡正华 吴东丽 张阳 王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各种产量差的分析可以揭示产量的提升空间及研究区域内各种限制因子对产量提高的限制作用。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各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差的影响,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并划分为5个类型区(Ⅰ,豫北种植区;Ⅱ,豫东种植区;Ⅲ,浅山丘陵... 各种产量差的分析可以揭示产量的提升空间及研究区域内各种限制因子对产量提高的限制作用。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各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差的影响,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并划分为5个类型区(Ⅰ,豫北种植区;Ⅱ,豫东种植区;Ⅲ,浅山丘陵盆地种植区;Ⅳ,淮北平原、南阳盆地种植区;Ⅴ,豫南稻茬麦区)利用14个气象站点的资料,运用AEZ模型计算得到1961—2013年该省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再根据产量差法计算得到YG_(1-2)(光合生产潜力与光温生产潜力的差距)、YG_(2-3)(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的差距)以及YG_(2-a)(光温生产潜力与大田平均产量的差距)3个水平的产量差。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3年河南省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下降,光温生产潜力提高,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不变。对大田平均产量的分析表明,14个站点平均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冬小麦产量总体逐渐增长。从时间变化上看,河南省冬小麦YG_(1-2)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YG_(2-3)差距呈现出"Ⅴ型",谷值在1981—1990年;Ⅰ、Ⅱ、Ⅴ区YG_(2-a)呈现递减趋势,而Ⅲ和Ⅳ区则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从空间变化上看,河南省冬小麦YG_(1-2)和YG_(2-3)自北向南递减,而YG_(2-a)自东向西递增。各区域冬小麦增产潜力的排序为:Ⅲ区>Ⅴ区>Ⅳ区>Ⅱ区>Ⅰ区。农学因素是限制当地冬小麦产量差缩小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农学因素,如:改良更新冬小麦品种、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合理布局优质小麦区域等,可缩小该区域冬小麦产量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aez模型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产量差 增产潜力 农学因素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南省粮食安全气候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姬兴杰 徐延红 +2 位作者 左璇 方文松 卢燕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3-862,共10页
为探究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夏玉米和冬小麦两种主粮作物的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承载力,结合1961-2017年河南省11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以及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41-2080年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的气象资料,采用... 为探究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夏玉米和冬小麦两种主粮作物的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承载力,结合1961-2017年河南省11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以及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41-2080年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的气象资料,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模型)计算了河南省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变化特征,并根据不同生活水平下的粮食需求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承载力和剩余空间。结果表明:1961-2017年,河南省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18408.87 kg·hm^-2,表现为中东部高、西部低;与基准时段(1981-2010年)相比,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下降13.0%和8.0%,高值中心由豫东地区向豫西南地区转移。1961-2017年,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值为10889.79 kg·hm^-2,呈中部高、北部低;与基准时段相比,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减少18.6%、21.7%。当前,在温饱水平和小康水平粮食需求条件下,最大气候资源承载力分别平均养活人口2.52亿和1.83亿。2070s(2071-2080年)最大气候资源承载力平均养活人口有所减少,与基准时段相比,RCP4.5情景下小康水平和温饱水平分别下降9.7%和18.4%,RCP8.5情景下小康水平和温饱水平分别下降7.7%和16.6%。当前气候条件下,河南省气候资源相对剩余率在-93.0%~356.9%,与基准时段相比,未来气候资源相对剩余率减少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承载力 相对剩余率
原文传递
Estimating potential yield of wheat prod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ross-scale data-model fusion 被引量:8
9
作者 Zhan TIAN Honglin ZHONG +3 位作者 Runhe SHI Laixiang SUN Gunther FISCHER Zhuoran LIA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4-372,共9页
The response of the agro-ecological system to the environment includes the response of individual crop's physiologic process and the adaption of the crop commu- nity to th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at ... The response of the agro-ecological system to the environment includes the response of individual crop's physiologic process and the adaption of the crop commu- nity to th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at the single scale level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above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cross-scale agro-ecological models and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agro-ecological processes across different scales. In this research, two typical agro- ecological models,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 technology Transfer (DSSAT) model and the Agro- ecological Zone (AEZ) model, are employed, and a framework for effective cross-scale data-model fusion is proposed and illustrated. The national observed data from 36 different agricultural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historical weather stations (1962-1999) are employed to estimate average crop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of the two models' estimations are consistent, which would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ofcross-scale crop model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T model aez model data-model fusion agro-ecological system
原文传递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大豆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承智 Harrij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1,共5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研究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大豆生产潜力,以及单产和总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研究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大豆生产潜力,以及单产和总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的最高单产潜力大约是目前产量的2~3倍。单产潜力主要分布在鲁西平原鲁中丘陵、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汾渭谷地,总产潜力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松辽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大豆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生产潜力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雪丽 钱慧慧 +1 位作者 陈雨琪 黄智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14-4619,共6页
为提高广西甘蔗生产水平,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GIS技术和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的支持下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的均值为183.27 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 t/hm... 为提高广西甘蔗生产水平,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GIS技术和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的支持下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的均值为183.27 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 t/hm^2,开发度均值为37.31%;光温生产潜力均值为175.51t/hm^2,理论值范围为154.19-200.75 t/hm^2,开发度均值为39.12%;气候生产潜力均值为165.88 t/hm^2,理论值范围为142.94-197.21 t/hm^2,开发度均值为41.71%。由此可知,广西甘蔗生产潜力理论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 GIS aez模型 甘蔗生产潜力 开发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秀芬 尤飞 杨艳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4,共6页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候生产潜力也仍有51%的增产空间。对典型县(市)域玉米增产空间的分析表明,位于三江和松嫩平原县(市)域玉米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较大,增产空间相对较小,而其他县(市)域的增产空间则较大。【结论】水分是限制黑龙江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因子,除三江和松嫩平原外其他区域的增产空间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玉米 农业生态区法模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夏玉米光合光温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鹏岩 王开泳 闫江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08-2416,共9页
研究以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的1980年-2004年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AEZ模型定量计算河南省县域的夏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并结合县域尺度的夏玉米实际产量数据,分析各县市夏玉米光合、光温资源利用率的空间差异,... 研究以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的1980年-2004年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AEZ模型定量计算河南省县域的夏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并结合县域尺度的夏玉米实际产量数据,分析各县市夏玉米光合、光温资源利用率的空间差异,对河南省夏玉米的光合光温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讨论了河南省夏玉米的光合、光温资源利用效率有着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且与生产潜力图有着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县域的资源利用率也差异显著的原因。结果表明:①夏玉米的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县域之间差异明显,且二者均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空间分异规律;②县域夏玉米的光合、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出与相应潜力值大体相反的空间分布,即由西向东、从南至北大体增加的趋势,且全省平均光合、光温资源利用率分别为15%、65%,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ez模型 生产潜力 资源利用率 河南省
原文传递
基于农业生态区法(AEZ)模型的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大江 刘成忠 徐文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77,共5页
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统计资料,应用AEZ模型,并结合GIS平台对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潜力提升空间较大.2009年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为5 823kg/hm2,比2000年增长了24.40%;2000... 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统计资料,应用AEZ模型,并结合GIS平台对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潜力提升空间较大.2009年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为5 823kg/hm2,比2000年增长了24.40%;2000~2009年,在甘肃省3大玉米种植区中,河西地区的玉米生产潜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甘肃省玉米最优种植区;预计2015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将达6 072.67kg/hm2,比2009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增长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GIS 玉米生产潜力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1 位作者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4期207-211,共5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马铃薯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马铃薯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马铃薯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雪丽 阮红燕 黄智刚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均值为183.27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t/hm^2,开发...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均值为183.27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t/hm^2,开发度均值为37.21%;光温生产潜力均值为175.51t/hm^2,理论值范围为154.19~200.75t/hm^2,光温生产潜力开发度均值为38.85%;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范围为142.94~197.21t/hm^2,其平均值为165.88t/hm^2,现实生产潜力平均开发度为41.11%。由此可知,广西甘蔗生产潜力理论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aez模型 甘蔗生产潜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基于AEZ模型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7
作者 胡佶熹 魏熙乐 +1 位作者 朱玉莹 邓爱平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54,89,共8页
课题组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单元,利用AEZ模型分析江西省的小麦、油菜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和土地生产潜力。AEZ模型可用数字地图形式表征江西省土地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江西省的光合、光温、光温水、... 课题组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单元,利用AEZ模型分析江西省的小麦、油菜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和土地生产潜力。AEZ模型可用数字地图形式表征江西省土地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江西省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土壤生产潜力指标,从而定量分析出江西省土地生产潜力,得出江西省在不同场景下的人口承载力。不同因素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利用AEZ模型得出的江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关数据为江西省耕地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土地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AEZ模型的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延红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2期18-22,共5页
利用洛阳地区198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资料、农田0-50 cm土壤墒情资料,结合夏玉米生物学特性,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模型),计算了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气候生产潜力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 利用洛阳地区198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资料、农田0-50 cm土壤墒情资料,结合夏玉米生物学特性,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模型),计算了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气候生产潜力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以旬为尺度的夏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历史回代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气候生产潜力与夏玉米单产增减率呈显著正相关,气候生产潜力可以客观地反映夏玉米单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构建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1-2010年单产历史回代检验的准确率为88.3%~90.7%,单产丰歉趋势回代检验准确率为65.5%~75.9%;对2011-2014年模型准确性试报检验,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2.7%~87.5%,趋势预报准确率为50.0%~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气候生产潜力 产量 动态预报
下载PDF
豫西山区玉米的生产潜力资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楠楠 李爽 赵留锋 《河南科学》 2011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AEZ模型定量计算豫西山区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和自然生产潜力,并结合县域尺度的玉米实际产量数据,分析各层次生产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光合、光温生产潜力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增...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AEZ模型定量计算豫西山区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和自然生产潜力,并结合县域尺度的玉米实际产量数据,分析各层次生产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光合、光温生产潜力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增加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和自然生产潜力整体上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应地基于县域尺度的各层次生产潜力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6.13%、31.72%、39.03%和56.11%,即全区玉米现实生产力距离光合、光温、气候、自然生产潜力上限分别存在16倍多、三倍多、2.5倍及超2/5的增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z模型 生产潜力 资源利用率
下载PDF
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化数据集(1985-2010)
20
作者 潘佩佩 赵倩石 +2 位作者 王晓旭 葛京凤 杨桂山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7年第4期452-459,452-459,共16页
太湖周边地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和传统粮食高产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普查数据、耕地调查和野外土壤监测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带(AEZ)模型,计算了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 太湖周边地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和传统粮食高产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普查数据、耕地调查和野外土壤监测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带(AEZ)模型,计算了太湖周边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变化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研究区范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2)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3)1985至2010年耕地增减空间变化及转化类型数据;(4)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生产力空间分布数据;(5)1985、2000和2010年耕地生产力等级空间分布数据;(6)1985-2010年耕地变化区生产力等级空间分布数据。数据集存储为.tif和.shp格式,空间分辨率为250m,数据压缩为104 M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5年35卷第8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周边地区 耕地变化 耕地生产力 农业生态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