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及碳动态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方霞 张弛 +1 位作者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本研究收集了通过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EM(Arid Ecosystem Model)模拟得到的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碳动态数据,包括总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凋落物碳储量。空间分辨率50 km×50 km,研究区(... 本研究收集了通过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EM(Arid Ecosystem Model)模拟得到的1980-2014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碳动态数据,包括总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凋落物碳储量。空间分辨率50 km×50 km,研究区(27.6°-53.6°N,73.4°-127.5°E)从中国西部到东北部,跨越了整个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青海,以及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的西部,河北、陕西、山西、宁夏北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本数据集是中国有机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m模型 干旱半干旱 碳储量
下载PDF
2002—2018年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加龙 罗纯良 +10 位作者 吕恒 许佳峰 罗潋葱 潘珉 何锋 满小明 张如枫 龚发露 孙婷 陈岚 武桂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8-891,共14页
为弄清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滇池外海分为北、中、南3个区域,基于2002—2018年期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反演的水华面积,分析了上述3个区域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7—2018年水文、气象和出入... 为弄清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滇池外海分为北、中、南3个区域,基于2002—2018年期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反演的水华面积,分析了上述3个区域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7—2018年水文、气象和出入流数据,构建了外海三维水动力生态模型(AEM3D),并计算了各区域的水力滞留时间。通过冗余分析(RDA)、随机森林(RF)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以上区域蓝藻水华暴发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2—2018年期间,整个滇池外海区域年平均水华面积比(水华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空间上由北向南依次递减,整个外海水华暴发面积最大主要发生在秋季。在外海北部区域,其东部水华较西部更为严重,而在中部和南部区域,呈现西部水华较东部更为严重的空间分布模式。通过对各影响因子的统计分析发现,风速、水温和日照时长是上述各区域中蓝藻水华暴发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水华暴发期间以西南风为主导风向,且上述区域的水华面积比随风速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外海各区域,水力滞留时间与水华暴发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空间上水力滞留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风速和风向是影响蓝藻水华空间分布规律和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蓝藻水华 卫星遥感 aem3D模型 冗余分析(RDA) 随机森林(R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