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5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维地洛对心脏β_1、β_2和α_1受体自身抗体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陈瑾 胡大一 +3 位作者 张麟 刘秀兰 吴雅峰 李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抗心脏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5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卡维... 目的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抗心脏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5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随访半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心功能和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分别为(57.50±7.29)mm和(43.17±8.27)mm,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64.09±7·40)mm和(52.93±8.35)mm;左室射血分数为(50.41±10.9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1.70±7·45)%,P<0.01。(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三种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卡维地洛组三种抗体阳性率及三种抗体滴度(分别为1∶72.44、1∶61.66和1∶67.30)均较常规治疗组(分别为1∶113.24、1∶110.66和1∶113.24)显著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通过β1、β2和α1受体阻滞作用,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提示自身抗体参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卡维地洛对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脏β1受体 心脏β2受体 心脏α1受体 自身抗体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β_1与M_2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麟 刘慧荣 +3 位作者 赵荣瑞 张健 惠汝太 刘力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抗β1与抗M2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有关。方法以心脏β1与M2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2例DCM患者和41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 目的研究抗β1与抗M2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有关。方法以心脏β1与M2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2例DCM患者和41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DCM患者血清中有22例(42.3%)与29例(55.8%)的抗β1与抗M2受体的自身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中仅5例(12.2%)与4例(9.8%)相应抗体的检出(P<0.01);DCM患者血清中抗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滴度分别为1103与1128,远高于正常人140与124的相应抗体滴度(P<0.01);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是心功能Ⅳ级的2倍以上且抗体滴度大多在1160~12560,而心功能Ⅳ级的抗体滴度全部在120~180。患者血清中抗β1与抗M2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呈显著正相关(r=0.96)。结论DCM患者不仅存在抗心肌β1和M2的自身抗体而且他们的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抗心肌β1 M2受体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麟 胡大一 +4 位作者 史旭波 李静 曾文军 徐立 崔亮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2 6 5例受试者血清中心脏 β1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2 6 5例受试者血清中心脏 β1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心衰组 β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5 7% (86 / 188) ,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 10 4% (8/ 77) ,P <0 0 1;心衰组M2 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5 2 7% (99/ 188) ,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 11 7% (9/ 77) ,P <0 0 1;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明显高于Ⅳ级 ;心衰组 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高达 5 6 1%的患者同时具有M2 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 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存在于多种心脏病心衰患者的血清中 ,可能与心衰时心肌结构变化和功能下降有关 ,与原发心脏病无明显因果关系 ;心脏 β1和M2 受体的双抗体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多重性表现 ,提示免疫学机制参与心衰和 (或 )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 ,参与的程度在疾病的早、中期大于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能β1受体 胆碱能M2受体
原文传递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4
作者 赵连友 孙宁玲 +10 位作者 孙英贤 李玉明 李南方 田刚 谢良地 郭艺芳 李悦 冯颖青 苏海 李勇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1-526,共6页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阻滞剂(β-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βB)是一类重要的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疾病防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心血管病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阿罗洛尔 拉贝洛尔 中国专家共识 钙拮抗剂 adrenergic 阿替洛尔 冠状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与心脏β_2、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自身抗体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麟 吴雅峰 +3 位作者 缪国斌 张磊 刘瑞红 刘秀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检测不同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 β2 、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 (AT1 )受体的自身抗体 ,探讨心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 ,上述三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 目的 本研究检测不同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 β2 、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 (AT1 )受体的自身抗体 ,探讨心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 ,上述三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 ,随机检测 2 67例受试者血清中 β2 、α1 和AT1 受体的自身抗体。心衰组为 2 0 6例不同心脏病的心衰患者 ,其中缺血性心肌病 63例、扩张型心肌病 86例、高血压病 57例。正常组为 6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 )心衰组 β2 、α1 和AT1 受体的自身抗体阳性分别为 46 1 % (95/ 2 0 6)、48 5 % (1 0 0 /2 0 6)和 46 6 % (96/ 2 0 6)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8 2 % (5/ 61 )、9 8% (6/ 61 )和 1 3 1 % (8/ 61 ) ,P <0 0 1 ;(2 )心衰组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1∶89、1∶98和 1∶96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1∶35、1∶32和 1∶31 ,P <0 0 1 ;(3)心衰组 β2 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者 95例中 ,有 60例 (63 2 % )患者同时具有α1 受体的自身抗体 ,有 64例 (67 4% )患者同时具有AT1 受体的自身抗体 ,有 51例 (53 7% )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三种受体的自身抗体阳性。结论 β2 、α1 和A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能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肾上腺素能Β2 肾上腺素能Α1 受体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short-acting β-adrenergic blocker o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t early stage of postresuscitation in rabbits 被引量:21
6
作者 LI Xiang LI Pei-jie +5 位作者 HE Yun-fen ZENG Hong LI Zi-li ZHANG Zheng-yi CAO Wen YANG L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64-867,共4页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is reversible heart failure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s a biochemical marker of ventricular disorders secreted from ventricle, which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ta... Post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is reversible heart failure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s a biochemical marker of ventricular disorders secreted from ventricle, which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β-adrenergic blocker on concentration of BNP and cardiac func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rab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yocardial dysfunctio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drenergic blocker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抗α_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与心脏重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正在 廖玉华 +7 位作者 周子华 魏宇淼 王敏 朱锋 陈明 杜雄兵 孙艳香 张海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观察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简称α1受体抗体)对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抗α1受体抗体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 目的观察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简称α1受体抗体)对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抗α1受体抗体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扩大的影响因素。结果553例高血压患者血清抗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32.3%(179/553)。抗α1受体抗体阳性组中左心房扩大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分别为53.6%,44.3%,P<0.05);阳性组中左心室扩大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阴性组(分别为12.8%,6.1%,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共筛选出4个左心室扩大的危险因素:男性、病程、心率、血清抗α1受体抗体(P均<0.05)。结论抗α1受体抗体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扩大有关,该抗体阳性可能对预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 自身抗体 心脏复建
原文传递
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和α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魏宇淼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董继华 王朝晖 程龙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AT1 受体 )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 194例 ,给予规范抗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治疗效果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降压达标组和降压未达标组 ...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AT1 受体 )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 194例 ,给予规范抗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治疗效果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降压达标组和降压未达标组 ,4 0例正常血压志愿者作为对照。以合成的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同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组抗AT1 和α1 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6 8% (5 2 / 194 )和 2 5 3% (49/ 194 ) ,较正常血压组 (7 5 %和5 0 % )明显升高 (P <0 0 1)。进一步分析表明 ,降压未达标组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2 9% (42 / 98)和 36 7% (36 / 98) ,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 (10 4 %和 13 5 % ) (P <0 0 1)。降压未达标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儿茶酚胺水平、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等指标亦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存在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这些抗体主要在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身抗体 血管紧张素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检测
原文传递
β-肾上腺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预治疗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1 位作者 晋志高 喻晓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加电针加心得安(EAP)组。观察比较电针预治疗对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于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心律失常评分与IR组相近,亦明显高于EA组(P<0·01)。各组大鼠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表达结果与心律失常评分结果相似。电针预治疗可以明显减低I/R性损伤引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I/R后引起的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的异常升高,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预防与控制 心肌再灌注损伤/针灸疗法 电针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1/针灸效应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β_1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瑾 杨新春 +4 位作者 王树岩 朱建国 刘秀兰 吴雅峰 张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的监测,预测心功能情况,并指导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方法 65例心衰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_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_1受体自身抗...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的监测,预测心功能情况,并指导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方法 65例心衰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β_1受体自身抗体水平,据此分为β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β_1阳性组)30例和β_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β_1阴性组)35例,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随访半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 (1)β_1阳性组卡维地洛靶剂量明显高于β_1阴性组[(36.25±14.31)mg/d 与(25.97±8.83)mg/d],P<0.01。(2)治疗前,β_1阳性组心率显著高于β_1阴性组[(94.19±14.46)次/min 与(86.56±15.88)次/min],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β_1阳性组心率与β_1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β_1阳性组 LVEDD 显著大于β_1阴性组[(66.01±5.47)mm 与(63.07±5.64)mm],P<0.05;LVESD 大于β_1阴性组[(54.24±8.43)mm 与(50.72±6.12)mm],P=0.052;LVEF 显著低于β_1阴性组[(32.16±9.00)%与(36.64±8.20)%],P<0.05。治疗后,两组 LVEDD、LVESD 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LVEF 较治疗前提高(P<0.01)。β_1阳性组 LVEDD、LVESD和 LVEF 与β_1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β_1阳性组治疗后血清中抗心脏β_1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19.35与1:72.21),P<0.01。结论β_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β_1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预测患者的临床过程,提示对β_1受体抗体阳性患者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受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卡维地洛 自身抗体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原文传递
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对离体兔血管α1受体的拮抗特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牛长群 赵丁 +1 位作者 贾湘曼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分析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多沙唑嗪手性对映体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的选择性作用,以探讨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兔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收缩反应,并采用Schild作图法计算rac-多沙... 目的分析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多沙唑嗪手性对映体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的选择性作用,以探讨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兔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收缩反应,并采用Schild作图法计算rac-多沙唑嗪、R-多沙唑嗪和S-多沙唑嗪的pA2值.结果在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0.03, 0.1和0.3 μmol*L-1的rac-多沙唑嗪、R-多沙唑嗪和S-多沙唑嗪均使N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由Schild作图法计算得到的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的斜率值,经统计学分析符合竞争性拮抗.3种拮抗剂pA2值的强度顺序为:R-多沙唑嗪>rac-多沙唑嗪>S-多沙唑嗪.结论与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对人前列腺组织作用的报道结果不同,S-多沙唑嗪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的选择性显著低于rac-多沙唑嗪和R-多沙唑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手性对映体 肾上腺素 Α1受体 主动脉 颈动脉 拮抗特性
下载PDF
κ-阿片受体的负性肌力作用及其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调节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迈 李兰荪 +1 位作者 王跃民 裴建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目的 研究 U 5 0 ,488H (选择性κ-阿片受体激动剂 )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特点及对β-肾上腺素受体 (β- AR)的调节作用 .方法  1整体动物实验 ,观察 U5 0 ,488H对家兔心率 (HR)、动脉压 (ABP)、左心室内压 (L VP)及其微分 (±dp/... 目的 研究 U 5 0 ,488H (选择性κ-阿片受体激动剂 )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特点及对β-肾上腺素受体 (β- AR)的调节作用 .方法  1整体动物实验 ,观察 U5 0 ,488H对家兔心率 (HR)、动脉压 (ABP)、左心室内压 (L VP)及其微分 (±dp/ dtmax)的影响 ;2利用 L angerdoff装置离体灌流大鼠心脏 ,观察 U 5 0 ,488H对 HR,L VP和± dp/ dtmax及β- AR正性肌力作用的影响 .结果  1U5 0 ,488H可显著降低家兔的 HR,ABP,L VP及± dp/ dtmax;2 U5 0 ,488H对离体大鼠心脏的HR,ABP,L VP及± dp/ dtmax有降低作用 ;3在 U 5 0 ,488H存在的情况下 ,激动 β- AR所引起的 L VP的升高可被显著抑制 .结论  1U5 0 ,488H对心脏具有负性肌力作用 ;2 U5 0 ,488H可抑制β- AR的正性肌力作用 ,提示κ-阿片受体对β-AR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50488受体 阿片样k 心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
下载PDF
单纯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患者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旅云 刘坤申 +1 位作者 王任平 侯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 研究单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MS)患者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Trp6 4Arg突变的发生率及其性别、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 2 95例和MS患者2 19例 ,并以 172例非肥胖者作为对照 ,进行 β3 AR基... 目的 研究单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MS)患者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Trp6 4Arg突变的发生率及其性别、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 2 95例和MS患者2 19例 ,并以 172例非肥胖者作为对照 ,进行 β3 AR基因Trp6 4Arg突变检测。并进一步比较基因突变的性别差异和对肥胖者按体重指数 (BMI)及腰围分组后的基因突变率。结果 MS组 β3 AR基因Trp6 4Arg突变频率高于单纯肥胖症组和对照组 ,主要表现在男性 (分别为 32 2 5 % ,2 1 0 1%和 19 91% ,P值均 <0 0 5 ) ,并高于本组女性 (32 2 5 %vs 2 3 4 6 % ,P <0 0 1)。进一步分组后发现 ,MS组中男性轻度肥胖者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本组女性及单纯肥胖组男性轻度肥胖者 (分别为 32 83%vs 17 35 % ,P <0 0 5和 32 83%vs 2 0 4 1% ,P <0 0 5 )。男性腹部脂肪重度堆积者基因突变频率也以MS组高于单纯肥胖组 (35 71%vs 2 0 16 % ,P <0 0 5 )。结论 β3 AR基因Trp6 4Arg突变频率在体脂向心性分布较明显的MS组男性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肥胖 代谢综合征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Trp64Arg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标志
原文传递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旅云 刘坤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研究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多态性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与某些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超重组 2 34例 ,肥胖组 1 52例和正常体重组 1 75例。测定β3 AR基因Trp64Arg的基因频率 ,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 目的 研究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多态性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与某些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超重组 2 34例 ,肥胖组 1 52例和正常体重组 1 75例。测定β3 AR基因Trp64Arg的基因频率 ,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同时 ,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及IR指数 (HOMA IR)。结果  (1 )超重、肥胖和正常体重组之间Arg6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超重组和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无突变者显著降低。 (2 )无论有无基因突变 ,超重或肥胖组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及HOMA IR等代谢指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 ,各组突变与无突变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3)血管内皮功能在无突变者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餐后胰岛素及HOMA IR显著负相关 ,在突变者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胰岛素和HOMA IR显著负相关。结论 β3 AR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关研究
原文传递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影 杨丽 +4 位作者 吕辰鹏 方霁 左娜 沈家珍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密度(BMD),确定OP模型是否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EP、IL-6和PGE_2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ADRB2的表达。结果:造模12周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多个部位BMD显著下降(P<0.01),提示OP模型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模型组LEP、IL-6和PGE_2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LEP和IL-6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1),PGE_2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ADRB2表达与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OP大鼠血清LEP、IL-6、PGE_2和骨组织ADRB2表达升高;而骨碎补总黄酮能降低去卵巢OP大鼠血清中LEP、IL-6水平和骨组织ADRB2表达,抑制骨吸收,这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防治OP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瘦素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素E2 受体 肾上腺素能 β2 骨质疏松
下载PDF
Carvedilol may attenuate liver cirrhosis by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VEGF-Src-ERK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12
16
作者 Qian Ding Xiang-Guo Tian +2 位作者 Yan Li Qi-Zhi Wang Chun-Q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32期9566-9576,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angiogenesis and the underlying signaling pathways.METHODS: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angiogenesis was examined using a 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angiogenesis and the underlying signaling pathways.METHODS: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angiogenesis was examined using a 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 model.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CCK8 assay.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cell cycle progression. Cell migration, transwell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HUVEC func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duced activation of HUVECs, which were pretreated with different carvedilol concentrations or none. Western blot analysis detected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s of three cell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s, VEGFR-2, Src,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 The specific Src inhibitor PP2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ole of Src in the VEGF-induced angiogenic pathway.RESULTS: Carvedilol inhibited HUVEC prolifer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IC50 = 38.5 mmol/L). The distribution of cells in the S phase decreased from 43.6% to 37.2%, 35.6% and 17.8% by 1, 5 and 10 μmol/L carvedilol for 24 h, respectively. Carvedilol(10 μmol/L) reduced VEGF-induced HUVEC migration from 67.54 ± 7.83 to 37.11 ± 3.533(P < 0.001). Carvedilol concentrations of 5 μmol/L and 10 μmol/L reduced cell invasion from 196.3% ± 18.76% to 114.0% ± 12.20% and 51.68% ± 8.28%, respectively. VEGFinduced tube formation was also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5 μmol/L and 10 μmol/L carvedilol from 286.0 ± 36.72 to 135.7 ± 18.13(P < 0.05) and 80.27 ± 11.16(P < 0.01) respectively. We investigated several intracellular protein levels to determine the reason for these reductions. Treatment with 10 μmol/L carvedilol reduced VEGF-induc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VEGFR-2 from 175.5% ± 8.54% to 52.67% ± 5.33%(P < 0.01). Additionally, 10 μmol/L carvedilol reduced VEGF-induced ERK 1/2 phosphorylation from 181.9% ± 18.61% to 56.45% ± 7.64%(P < 0.01). The VEGFinduced increase in Src kinase activity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VEDILOL adrenergic β-antagonists ANGIOGENESIS L
下载PDF
镉免疫毒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次勇 黎大明 +3 位作者 董书芸 林忠宁 陈成章 余贵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受体 )途径在镉 (Cd)免疫毒性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运用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Pro)建立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的动物模型 ,观察镉单独及用心得安预处理阻断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其对脾淋巴细胞 β受... 目的 探讨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受体 )途径在镉 (Cd)免疫毒性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运用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Pro)建立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的动物模型 ,观察镉单独及用心得安预处理阻断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其对脾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cAMP含量、DNA损伤程度、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当单独染镉时 ,脾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在中及高剂量染镉组高于对照组 ;脾淋巴细胞cAMP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有一定的剂量 反应关系 ,并且高剂量染镉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升高 ;各染镉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与对照比较有降低 ;DNA损伤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用心得安阻断 β 受体后染镉 ,可见到心得安对照组 ,心得安 +低镉组及心得安 +中镉组 β受体密度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在低、中、高镉剂量组 β受体密度与心得安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cAMP含量、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各组间差异亦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SCGE结果显示 ,DNA损伤程度仅在高剂量染镉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镉的免疫毒性机制中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中毒 免疫毒性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大鼠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各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娜 张晓岚 +4 位作者 梁传栋 姚冬梅 刘蕾 赵东强 田晓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各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星状细胞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Weste...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各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星状细胞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肾上腺素受体(AR)、β1-AR、β2—A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HE及Masson三色染色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大鼠肝组织中α-SM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造模1、2、3、4周时分别为10.58%±1.75%、24.14%±2.02%、29.74%±2.59%、34.28%±2.01%,而假手术组为4.12%±1.51%,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造模1~4周大鼠肝组织α-AR、β1—AR、β2-AR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α-AR、β1-AR、β2-AR 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P〈0.01)。α-SMA与α-AR、β1-AR、β2-AR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分析显示,α—SMA与α-AR、β1—AR及β2-A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4,0.753和0.606。结论胆总管结扎法成功建立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表达α-SMA增加。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α-AR、β1-AR、β2-AR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增加,且与仅SMA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淤积 受体 肾上腺素能 交感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免疫功能失调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茂 黄丹 +4 位作者 陈剑 唐文仪 李松彪 黄穗花 伍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20-322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功能失调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关于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CHF关系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功能失调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关于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CHF关系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评价。计量资料效应尺度选择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CI),计数资料选择比值比(OR)及95%CI。利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9篇文献报道了外周血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的变化,10篇文献报道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CD4+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及Th17/Treg比值的变化,6篇文献报道了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发现CHF患者外周血CD8+细胞比例〔WMD=5.67,95%CI(0.81,10.53)〕、Th17比例〔WMD=2.53,95%CI(1.98,3.08)〕、Th17/Treg比值〔WMD=1.06,95%CI(0.75,1.37)〕及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OR=10.70,95%CI(5.39,21.27)〕较对照组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WMD=-3.14,95%CI(-3.88,-2.40),P<0.05〕,而CD4+细胞比例〔WMD=-5.86,95%CI(-15.54,3.82)〕及CD4/CD8比值〔WMD=-0.31,95%CI(-1.02,0.41)〕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生成增加。免疫功能失调与CHF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8阳性T淋巴细胞 CD4-CD8比值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1 META分析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基因和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联合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修玲玲 翁建平 +3 位作者 隋昳 王晶 严晋华 黄知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 2 (UCP2 )基因Ala5 5Val变异和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Trp6 4Arg变异对 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影响 ,以及两基因变异是否起协同的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 177名正常...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 2 (UCP2 )基因Ala5 5Val变异和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R)基因Trp6 4Arg变异对 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影响 ,以及两基因变异是否起协同的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 177名正常对照、173例 2型糖尿病病人和 119例肥胖症病人进行UCP2基因Ala5 5Val变异和 β3 AR基因Trp6 4Arg变异的检测。比较分析在不同组间基因型频率、基因型组合、临床变量等的分布差异。联合分析UCP2基因变异和 β3 AR基因变异在 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发病中有无协同效应。结果 ① 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组中UCP2基因Ala5 5Val纯合子变异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2 3 7%、2 1 8%、7 9% ,OR =4 6 2 ,P =0 0 0 1;OR =3 71,P =0 0 0 1) ;正常人携带Ala5 5Val基因变异者体重指数 (kg/m2 ) (2 2 2± 1 8)高于非携带者(2 1 6± 2 1)。② 2型糖尿病组 β3 AR基因Trp6 4Arg纯合子变异的基因频率 (5 2 % )明显高于正常组(40 % ) ;正常人携带Trp6 4Arg基因变异者有较高的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h血糖水平。③当单一的UCP2或 β3 AR基因变异时 ,在 2型糖尿病组及肥胖组均与正常人的分布差别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当UCP2和 β3 AR两基因同时发生变异时 ,2型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2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基因变异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表型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