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病HRV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邵明晶 徐慧 杜金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56-2359,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及其内在机制。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458例,设为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50例。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辨证分型,应用统计学...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及其内在机制。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458例,设为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50例。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辨证分型,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SDNN、SDANN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中DD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SDANN在D/D型均值最小(P<0.05)。SDNN、SDANN在证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等位基因与肝火亢盛有一定关系,I等位基因与痰湿壅盛有一定关系。结论:ACE基因多态性是导致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下降的内在机制,DD型基因可能与肝火亢盛证型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病 心率变异 ace基因i/D多态性 中医证型 肝火亢盛 痰湿壅盛 SDNN SDANN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昌武 董梅 +3 位作者 邢齐树 黄开泉 周雪梅 陈雪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ACE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ACE基因的多态性。结果:ACE基因DD型在阴虚阳亢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显著差异(P<0.05),而ACE基因Ⅱ、ID型及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证型组之间两两比较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之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可能与ACE基因DD型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ace基因i/D多态性 中医辨证
下载PDF
ACE基因mRNA表达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汪晓云 廖昆灵 +1 位作者 孙小平 王亚菲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0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国人汉族高血压病 (E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核酸探针杂交、酶联免疫技术的方法 ,测定 81例中国汉族高血压病人、30例正常人的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国人汉族高血压病 (E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核酸探针杂交、酶联免疫技术的方法 ,测定 81例中国汉族高血压病人、30例正常人的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的 m RNA定量及 DNA定性分析 ;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清 ACE水平。结果 :1正常人 DD、ID、II基因频率分别为 0 .17、0 .6和 0 .2 3。 2 EH组及 EH 期、 期组 ACE基因型分布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其 DD型频率分别为 0 .42、0 .46和 0 .32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0 .0 5 ) ;D等位基因频率 (0 .49)高于对照组 (0 .2 3) (P<0 .0 5 )。 3EH组 期、 期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4m RNA定量分析提示 D等位基因的 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 等位基因的 m RNA表达量 (P<0 .0 0 1) ,二者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5高血压组血清 AC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其基因型与血清 ACE水平的关系为 DD>ID>II。结论 :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国人汉族 EH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循环 ACE活性与基因缺失多态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ace基因i/D多态性 mRNA定量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昕 步天栩 +1 位作者 王金和 朱晓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观察比较131名脑卒中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0名的ACE基因I/D多态性。在实验中插入特异引物进行二次PCR扩增,以避免纯合子D...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观察比较131名脑卒中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0名的ACE基因I/D多态性。在实验中插入特异引物进行二次PCR扩增,以避免纯合子DD基因型的误判。结果健康组对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基因型分布有差别(χ2=13.87,P=0.008),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D基因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频率(χ2=9.21,P=0.002;χ2=8.76,P=0.003)。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别(χ2=14.23,P=0.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频率(χ2=11.17,P=0.001;χ2=10.87,P=0.001)。结论ACE基因具有I/D多态性,脑卒中与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有一定相关性,是可能引发脑卒中的危险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基因 脑血管意外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脑卒中患者 插入/缺失 多态性分析 ace基因i/D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PCR) 健康对照组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蔡思宇 徐耕 +2 位作者 施育平 傅国胜 单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68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与76例高血压非LVH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68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与76例高血压非LVH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及AGT基因M235T变异。以二维引导的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左室重量。结果①该组高血压患者ACE与AGT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②ACE基因I/D基因型在LVH组与非LVH组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6.777,P<0.05)。LVH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非LVH组(DD基因型:0.31vs0.13,χ2=6.674,P=0.01;D等位基因:0.54vs0.41,χ2=4.837,P<0.05)。③AGT基因M235T基因型在LVH组与非LVH组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7.133,P<0.05)。LVH组TT基因型与T235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非LVH组(TT基因型:0.62vs0.40,χ2=7.133,P<0.01;T235等位基因:0.78vs0.65,χ2=5.741,P<0.05)。④联合基因分析显示,LVH组ACE DD+AGT 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非LVH组(0.22vs0.05,χ2=8.839,P<0.01),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LVH的风险比数比(OR=5.094)明显高于单独具有ACE DD基因型(OR=2.949)或AGT TT基因型(OR=2.477)者。结论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高血压左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i/D多态性 相关研究 M235T多态性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AGT基因 DD基因 病例一对照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 M型超声心动图 M235T变异 聚合酶链式反应 D等位基因 遗传危险因素 LVH 分布差异 T23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南海荣 王德全 +2 位作者 许玲 徐金元 李甲芬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病 ace基因i/D多态性 治疗
下载PDF
ACE基因插入/缺失及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玲 魏文婷 +6 位作者 卢国良 杨晓华 张亚林 张筱军 付莉 李晓玲 甘世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ACEI/D)多态性及隧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2-AR+46A—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寻找房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55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及63例非房颤者(对照组),用PCR的方法检...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ACEI/D)多态性及隧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2-AR+46A—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寻找房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55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及63例非房颤者(对照组),用PCR的方法检测两组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用RFLP法检测隧-AR+46A→G变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ACE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I型)、插入纯合型(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76%、41.8%、25.5%和19.0%、44.4%、36.5%;房颤组与对照组β2-AR+46A→G多态性Gly16纯合型、Arg16纯合型、Gly16/Arg16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2.7%、17.47%、61.8%和14.3%、25.3%、60.3%;房颤组与对照组D等位基因、I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3.6%、46.4%和41.2%、58.7%;房颤组与对照组Gly16等位基因、Arg16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39.6%、60.4%和38.9%、61.1%;其中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房颤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在9种不同基因型联合中发现,Gly/Arg型+DD型和Gly型+DD型的两种联合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种联合基因型发病相对危险度(OR)=2.455(95%CI:1.080~5.579)。结论:D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患因素;ACEDD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关系较为紧密,β2-AR基因+46A→G多态性、ID基因型和Ⅱ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无明显相关性;β2-ARGly16等位基因与ACEDD基因型的联合可能对房颤的患病有着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ace基因i/D多态性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ACE基因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时俊 葛均波 +3 位作者 孙爱军 袁治国 张红旗 王克强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术后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然后运用PCR技术对这197例患者样本进行ACE基因分型,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判断AC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结果:197例患者中再狭窄组为58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25.9%、39.6%、34.5%;未狭窄组为139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33.8%、43.9%、22.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3.2N).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的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2.6%和55.8%,亦无显著差异(x2=3.326.P>0.05)。结论:ACE基因1/D多态性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多态性 术后再狭窄 PTCA 相关研究 支架植入 ace基因i/D多态性 2001-2003年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支架内再狭窄 基因多态性 E基因 冠心病患者 PCR技术 统计学方法 D等位基因 植入术后 华东地区 植入手术 追踪随访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和性别之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探 梁晓雨 李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检测操作方法,检测1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结果男性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检测操作方法,检测1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结果男性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7.9%、37.9%、24.1%;女性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8%、42.3%、26.9%。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间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和性别之间构成比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ace基因i/D多态性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燕 崔其亮 +1 位作者 谭慧园 罗哲慧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10-411,共2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编码产物--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研究提示AngⅡ不仅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促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编码产物--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研究提示AngⅡ不仅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促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还可促进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2].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母亲之新生儿血ACE基因I/D多态性、血清AngⅡ水平与SIRS易感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血 易感 angiotensinⅡ inflammatory ace基因i/D多态性 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syndrome
原文传递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原动脉弹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全忠 孙宁玲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 了解高原ACE基因I/D多态性和动脉弹性及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Pulsemetric公司的肱动脉无创性动脉弹性测定仪(型号DynaPulse 200M)对30例平原健康男性成人急进4000米高海拔地区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 目的 了解高原ACE基因I/D多态性和动脉弹性及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Pulsemetric公司的肱动脉无创性动脉弹性测定仪(型号DynaPulse 200M)对30例平原健康男性成人急进4000米高海拔地区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追踪观测;同期采用PCR法确定其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平原健康男性ACE基因Ⅱ型与ID+DD型小动脉顺应性(SVC),小动脉阻力(SVR),大动脉顺应性(BAC),大动脉阻力(BAR)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基本一致无变化(P>0.05);急进高海拔后与Ⅱ基因型相比ID+DD型SVR及SaO_2变化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平原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SVR明显变化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F=16.04,P=0.000),Ⅱ基因型不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F=13.63,P=0.001)。结论 平原健康男性ACE基因I/D多态性不影响其动脉弹性;急进高海拔后SVR明显变化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ACE基因Ⅱ基因型不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i/D多态性 动脉弹 高原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新生儿疾病
12
作者 韩彤妍 叶鸿瑁 王新利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引起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sy stem,RAS)活性差异,与成人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发现AC...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引起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sy stem,RAS)活性差异,与成人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发现ACE基因I/D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相关,提示了RAS、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存在广泛联系,现对ACE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儿科尤其是新生儿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新生儿疾病 缺失多态性 ace基因i/D多态性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疾病关系 疾病相关 人类健康 RAS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健康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韩彤妍 崔蕴璞 +4 位作者 王新利 叶鸿瑁 朴梅花 童笑梅 李松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 /D)多态性与健康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180例健康新生儿(孕周>33周,1分钟 Apgar 评分>7分)在出生时测量体重、身长,生后2~3天上午8~9时哺乳前取足跟血,测空...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 /D)多态性与健康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180例健康新生儿(孕周>33周,1分钟 Apgar 评分>7分)在出生时测量体重、身长,生后2~3天上午8~9时哺乳前取足跟血,测空腹血糖(FG)和空腹胰岛素(FI)水平,提取 DNA 进行 ACE 基因分型,用 FI 和内稳态模式评估值(HOMA)衡量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ACE基因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χ2=0.188,P =0.910)。不同 ACE 基因型间出生体格无差异。DD 基因型的 HOMA 对数值最高(0.21±0.45),但与 ID 和 II 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DD 基因型与≥1个 I 等位基因(即 ID+II 基因型)比较,DD 基因型 FI 对数值较高(0.93±0.41比0.76±0.36, P=0.018),DD 基因型的 HOMA 对数值较高(0.21±0.45比0.01±0.38, P=0.010)。结论在健康新生儿, D 等位基因与相对差的胰岛素敏感性相关。这可能是解释远期胰岛素抵抗与 D 等位基因相关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i/D多态性 D等位基因 健康新生儿 胰岛素敏感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于彦彦 董天崴 +4 位作者 王爽 彭鹏 王淑男 姚懿桐 杨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并根据其多态性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探究药物基因导向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了解精准医疗的发展模式。方法...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并根据其多态性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探究药物基因导向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了解精准医疗的发展模式。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服用过或就诊时已自行停服降压药物至少2周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及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醛固酮(ALD)的测定,分别给与DD型(29例)、ID型(23例)、II型(21例)厄贝沙坦75 mg、150 mg、300 mg;25例为常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所有患者于治疗4周、8周、12周回访时测量血压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血浆PRA、AngⅠ、AngⅡ在DD、ID、II基因型患者水平分别为[PRA:(1.94±0.38)ng/(m L·h)、(1.81±0.41)ng/(m L·h)及(1.98±0.29)ng/(m L·h);AngⅠ:(2.76±0.36)ng/L、(2.89±0.32)ng/L及(2.75±0.33)ng/L;AngⅡ(72.14±20.40)ng/L、(67.48±21.69)ng/L及(79.62±26.87)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D水平在DD、ID、II基因型分别为(183.59±48.62)ng/L、(142.43±33.00)ng/L及(141.28±43.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者SBP和D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ALD具有相关性,与PRA、AngⅠ、AngⅡ无相关性;依据ACE基因型给予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可有效实现个体化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ace基因(i/D)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厄贝沙坦 精准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与抗高血压治疗血压反应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药物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Donna K.Arnett 樊晓寒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591-591,共1页
背景 已有研究报道抗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反应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变异的影响,但尚没有临床试验来证实是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影响到不同的药物治疗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肾脏表型的关系。方法与结果采用双盲-阳性对照... 背景 已有研究报道抗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反应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变异的影响,但尚没有临床试验来证实是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影响到不同的药物治疗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肾脏表型的关系。方法与结果采用双盲-阳性对照-随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试验,研究对象为年龄≥55岁,至少有一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37939例研究对象被随机分到利尿剂(chlorthalidone),钙离子拮抗剂(amlodipin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lisinopril),和α受体阻滞剂(doxazosin)四个药物治疗组,并随访4~8年;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基因i/D多态性 心血管危险因素 抗高血压治疗 药物治疗 遗传学研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压反应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下载PDF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丽 韩伟 于英君 《冰雪运动》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杰出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密切相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30名越野滑雪运动员与30名普通大学生的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I=35%,D=65%,基因型频率为II=20%,I/D=30%,DD=50%,越野滑雪运动员等位基... 杰出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密切相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30名越野滑雪运动员与30名普通大学生的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I=35%,D=65%,基因型频率为II=20%,I/D=30%,DD=50%,越野滑雪运动员等位基因频率为I=51.7%,D=48.3%,基因型频率为II=36.7%,I/D=30%,DD=33.3%。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1)。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黑龙江省越野滑运动员运动能力有相关性,提示可作为基因选材的指标。探讨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能力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联,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基因选材提供前期探讨性的理论依据与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i/D的多态性 滑雪运动员 运动能力
下载PDF
抗阻训练和ACE基因D/I多态性对绝经女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媛媛 熊开宇 赵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4,79,共6页
目的:观察12周抗阻训练对ACE基因D/I多态性绝经女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5~75岁绝经女性63名,受试者无其他疾病史,无服用降血压药物及降血脂药物史。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检测ACE基因D/I分型,进行12周抗阻训练。干预前后检测受... 目的:观察12周抗阻训练对ACE基因D/I多态性绝经女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5~75岁绝经女性63名,受试者无其他疾病史,无服用降血压药物及降血脂药物史。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检测ACE基因D/I分型,进行12周抗阻训练。干预前后检测受试者血脂4项(TC、LDL-C、HDL-C和TG)和血管内皮功能(FMD)。结果:所选绝经女性I型基因比例61.11%,D型基因比例38.39%,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ACE基因DD型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II/DI型(χ^2=162,P=0.000),且以LDL-C和TC增高为主;DD型绝经女性FMD值明显低于II/DI型(P〈0.01),FMD异常率明显高于II/DI型(χ^2=135,P=0.000);12周抗阻训练ACE基因各表型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率和FMD异常率均有所下降,以DD型最为明显(P〈0.01;P〈0.05),血脂系列以LDL-C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ACE基因DD型具有较高的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发生率;12周抗阻训练,所有受试者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所改善,但不同ACE基因D/I表型指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DD型个体对于抗阻训练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D/i多态性 抗阻训练 血管内皮功能 LDL-C 绝经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