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理印染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种群组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1
作者 任随周 郭俊 +2 位作者 曾国驱 岑英华 孙国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97-2303,共7页
设计出一个由12个隔室组成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并将其应用于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着重考察该反应器在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不同隔室的微生物种群构成,并分析与印染废水处理效率密切相关的具有脱色... 设计出一个由12个隔室组成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并将其应用于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着重考察该反应器在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不同隔室的微生物种群构成,并分析与印染废水处理效率密切相关的具有脱色功能和苯胺降解功能的两类细菌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处理印染废水的ABR反应器中,可培养的优势菌群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水螺菌属(Aquaspirillum)为主,且在ABR的前段、中段及后段隔室中不同种类的优势菌群存在数量差异;好氧及兼性厌氧优势菌群的数量随着废水在ABR隔室中的折流前进而逐渐减少;厌氧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规律则是先增多,后减少;产甲烷活性在前段隔室中相对较低,后段隔室则相对较高。脱色菌在ABR的前段隔室中分布相对较多,后段隔室中分布相对较少;苯胺降解菌则呈现出在前段隔室中分布相对较少,后段隔室中分布相对较多的规律,这两类功能菌的分布与ABR不同隔室中色度下降、苯胺产生和消减之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 微生物种群结构 脱色菌 苯胺降解菌
下载PDF
ABR-SBR组合工艺处理食品调味料废水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凯英 廖戈 林励忠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针对食品调味料废水的水质特点 ,选择“ABR -SBR”为主体的组合处理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 :工艺合理、技术先进 ;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
关键词 组合工艺 食品 调味料废水 abr 水解酸化 SBR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厌氧氨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杰 付永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50,共4页
采用ABR工艺对肉类加工废水进行前期氨化处理,通过试验得到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6~8h,氨氮递增率在90%~196%之间;同时发现了厌氧氨氧化这一新现象;最后对氮素、pH等水质指标在氨化反应过程中的的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肉类加工废水... 采用ABR工艺对肉类加工废水进行前期氨化处理,通过试验得到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6~8h,氨氮递增率在90%~196%之间;同时发现了厌氧氨氧化这一新现象;最后对氮素、pH等水质指标在氨化反应过程中的的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肉类加工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化 abr工艺 肉类加工废水 氨化 转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ABR-MBBR一体化装置处理村镇污水的试验
4
作者 陈杰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123-127,共5页
随着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规模的快速发展,众多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文章创新设计采用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二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纤维束膜处理工艺的一体化村镇污水装置,该装置主要由ABR池、二级MBBR池、竖流式沉淀池和... 随着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规模的快速发展,众多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文章创新设计采用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二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纤维束膜处理工艺的一体化村镇污水装置,该装置主要由ABR池、二级MBBR池、竖流式沉淀池和纤维竖膜池组成。试验以上海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模拟村镇污水进水,通过对其进行挂膜、驯化阶段研究,探究了该装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对进水水质波动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通过对MBBR池间接性曝气等工艺调整,可实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启动试运行,该设备对COD_(Cr)、氨氮、TN、TP、SS指标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6%、86%、46%、53%、85%以上,出水水质符合上海市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T 1163—2019)中的一级B标准,对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工艺 MBBR工艺 abr+MBBR工艺 一体化装置 村镇污水
下载PDF
混凝沉淀+ABR+A/O工艺处理中成药制药废水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媛 欧阳二明 +2 位作者 王乐乐 欧阳佳婷 魏良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7-101,共5页
针对中成药制药废水特性,采用混凝沉淀+ABR+A/O工艺进行处理,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长时间监测,结果显示,进水COD、氨氮、总磷含量分别在2 370、45、3. 1 mg/L左右,出水相应指标分别稳定在75、2. 8、0. 5 mg/L左右,综合去除率分别达到96%、... 针对中成药制药废水特性,采用混凝沉淀+ABR+A/O工艺进行处理,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长时间监测,结果显示,进水COD、氨氮、总磷含量分别在2 370、45、3. 1 mg/L左右,出水相应指标分别稳定在75、2. 8、0. 5 mg/L左右,综合去除率分别达到96%、93%、83%以上,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废水 混凝沉淀 abr A/O
原文传递
PVAC和ABR-60水泥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洪义 刘宙兴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着重研究了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配比及性能。聚合物为PVAC和ABR-60,先选择对某一胶乳合适的助剂或进一步处理胶乳,使之对无机胶结料和机械作用具有稳定性。然后,分别按不同掺量加入水泥砂浆中,适当养护。结果表明,制得的混凝土许多性能... 着重研究了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配比及性能。聚合物为PVAC和ABR-60,先选择对某一胶乳合适的助剂或进一步处理胶乳,使之对无机胶结料和机械作用具有稳定性。然后,分别按不同掺量加入水泥砂浆中,适当养护。结果表明,制得的混凝土许多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 abr-60 聚合物水泥 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原文传递
电泳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闫百瑞 李健 +1 位作者 王颖 于亭亭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28,42,共5页
电泳废水成分复杂,需要不同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针对目前国内电泳废水的处理情况,介绍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铁碳微电解处理法、Fenton工艺处理法、膜处理法及絮凝-生化处理法,及相关的研究进... 电泳废水成分复杂,需要不同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针对目前国内电泳废水的处理情况,介绍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铁碳微电解处理法、Fenton工艺处理法、膜处理法及絮凝-生化处理法,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法提供技术参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废水 abr-SBR 铁碳微电解处理法 Fenton工艺处理法 膜处理法 絮凝-生化处理法
下载PDF
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春晓 朱守超 +2 位作者 陈华 江成 杨成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1,125,共5页
以200 t/d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09~14501 mg/L、BOD_(5)为3246~6894 mg/L、NH_(4)^(+)-N为41~111 mg/L、TN为187~365 mg/L、TP为21~39 mg/L时,组合... 以200 t/d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09~14501 mg/L、BOD_(5)为3246~6894 mg/L、NH_(4)^(+)-N为41~111 mg/L、TN为187~365 mg/L、TP为21~39 mg/L时,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当地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该组合工艺对COD、BOD、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31%、98.30%、91.23%和95.36%。该组合工艺具有工程费用低、运行费用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气浮 abr 生物接触氧化 组合工艺
下载PDF
一种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玲花 李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1,共7页
在经济技术水平欠发达的农村,寻找可行的废水处理解决方案是一项挑战。城市好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并不适合农村。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固体生物截留能力强、污泥产量低、抗冲击负荷能力高、... 在经济技术水平欠发达的农村,寻找可行的废水处理解决方案是一项挑战。城市好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并不适合农村。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固体生物截留能力强、污泥产量低、抗冲击负荷能力高、对有机物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介绍了ABR反应器的发展与改进,综述了温度、pH、进水有机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反应器启动、冲击负荷等因素对ABR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ABR反应器适宜的污水浓度范围以及在农村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基于ABR的组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反应器 厌氧处理 组合工艺 农村污水处理
下载PDF
己内酰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帅 夏娇 +1 位作者 夏苏敏 纪东升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8期18-21,共4页
为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基于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和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来源,分析了芬顿氧化、ABR厌氧、好氧、AOP氧化对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完全利用废水中的残余双氧水进行芬顿氧化,废水中COD去除率可高达30%;ABR厌氧处... 为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基于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和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来源,分析了芬顿氧化、ABR厌氧、好氧、AOP氧化对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完全利用废水中的残余双氧水进行芬顿氧化,废水中COD去除率可高达30%;ABR厌氧处理对COD去除率达60%,且64%的总氮完全反硝化化为N 2;好氧处理对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降至200 mg/L左右,氨氮降至检测限以下;臭氧-双氧水联用AOP氧化可将COD降至50 mg/L以下,使出水达到石油化工工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酰胺废水 芬顿氧化 abr厌氧 生物膜法 臭氧-双氧水联用氧化
下载PDF
ABR相分离条件下耦合MBR工艺反硝化除磷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家成 缪新年 +3 位作者 程诚 宋家俊 刘文如 沈耀良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8,167,共7页
采用ABR-MBR耦合工艺,调控MBR以好氧硝化运行,考察耦合工艺稳定运行状态下的除碳及反硝化除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该耦合条件下的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在容积负荷为0.9kg/(m^3·d)及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耦合工艺... 采用ABR-MBR耦合工艺,调控MBR以好氧硝化运行,考察耦合工艺稳定运行状态下的除碳及反硝化除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该耦合条件下的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在容积负荷为0.9kg/(m^3·d)及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耦合工艺对COD、总氮、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0%、70%和67%,反硝化除磷率随硝化液回流比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随着系统容积负荷的增加,ABR的第3格室出现了亚硝积累的情况,影响了反硝化除磷效果,运行过程中ABR逐渐形成的颗粒污泥也对耦合系统的除磷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 反硝化除磷 相分离 耦合工艺
原文传递
ABR反应器处理制糖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璐 彭方玥 +1 位作者 曲震 李永峰 《中国甜菜糖业》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制糖废水作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具有色度深、有机物浓度高、难处理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制糖废水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其中ABR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具有诸多优点,对ABR工艺处理制糖废水的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总结了多种处理制糖... 制糖废水作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具有色度深、有机物浓度高、难处理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制糖废水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其中ABR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具有诸多优点,对ABR工艺处理制糖废水的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总结了多种处理制糖废水的组合工艺,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制糖废水 处理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ABR-MBR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效能研究
13
作者 郑晓茶 周章添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浙江省某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考察60d工艺运行效果,分析ABR-MBR作为后续深度处理NF-RO系统预处理的可靠性,该组合工艺尾水中主要水质指标COD38~46mg/L、氨氮5~8mg/L、总氮6~9mg/L、SS未检出、BOD56~10mg/L,去除... 以浙江省某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考察60d工艺运行效果,分析ABR-MBR作为后续深度处理NF-RO系统预处理的可靠性,该组合工艺尾水中主要水质指标COD38~46mg/L、氨氮5~8mg/L、总氮6~9mg/L、SS未检出、BOD56~10mg/L,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其中预处理ABR-MBR系统对COD、氨氮、总氮、BOD5去除率分别为98.6%~98.7%、98.6%~98.9%、98.5%~99%、99.3%~99.4%,深度处理NF-RO系统去除率分别为89.1%~91.3%、55.6%~75%、55%~73.9%、92.6%~95.6%。运行结果表明,基于ABR-MBR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效能高,出水能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标准中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达到回用从而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abr-MBR 组合工艺 深度处理
下载PDF
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与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酚醛废水
14
作者 潘小芳 宁静 +4 位作者 吕楠 李俊杰 周铭典 王汝明 朱葛夫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2-981,共10页
为实现酚醛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开发了“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耦合微生物电解池(ABR-MEC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应用该工艺对酚醛树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进行预处... 为实现酚醛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开发了“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耦合微生物电解池(ABR-MEC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应用该工艺对酚醛树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进行预处理,可大大提高酚醛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工艺预处理成本;厌氧段ABR-MECs工艺可实现苯酚90.20%~94%的去除,甲醛97%的去除;好氧段SBR工艺出水中COD<100 mg·L^(−1),苯酚浓度<1 mg·L^(−1),甲醛未检出,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组合工艺中预处理成本约为10.48元·m^(−3),厌氧处理的成本约为22.35元·m^(−3),相较于常规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实现酚醛废水高效低成本去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废水 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 abr-MECs SBR 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ABR结合SBR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曾国驱 任随周 +2 位作者 许玫英 岑英华 孙国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3,共6页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器(SBR)结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对ABR-SBR处理系统工艺条件的试验,在ABR段HRT为24~36 h,污泥负荷为0.43~2.46 kg COD/(m3·d),进水pH值为6.5~8.0,温度20℃~35...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器(SBR)结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对ABR-SBR处理系统工艺条件的试验,在ABR段HRT为24~36 h,污泥负荷为0.43~2.46 kg COD/(m3·d),进水pH值为6.5~8.0,温度20℃~35℃;SBR段的溶解氧为2 mg/L,曝气时间为3~10 h,沉淀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经处理的印染工业废水COD、色度和苯胺去除率分别为32%~95%、89%~99%和50%~98%,其COD为30.0~97.1 mg/L,色度为8~40倍,苯胺浓度为0.20~0.95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SBR处理系统 印染 废水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关于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其恢复调控问题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金兰 王志盈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6,共7页
阐述了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调控措施 .在酸化初期 ,各隔室pH逐级升高 ,COD和VFA逐隔室降低 ,具有明显的两段厌氧消化的特点 .完全酸化期 ,各隔室pH降到 3 5— 4 5范围后就保持相对稳定 ,各隔室出水COD与进水COD接近 .酸化过程中... 阐述了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调控措施 .在酸化初期 ,各隔室pH逐级升高 ,COD和VFA逐隔室降低 ,具有明显的两段厌氧消化的特点 .完全酸化期 ,各隔室pH降到 3 5— 4 5范围后就保持相对稳定 ,各隔室出水COD与进水COD接近 .酸化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 ,SVI增大 ,粘度增加 ,容易上浮 ;VFA累积 ,VFA中甲酸、丙酸、丁酸浓度升高 ,随时间延长 ,并无自然恢复迹象 .采用单独调控碱度或降低负荷的方式 ,系统都难以恢复正常 ,只有采用在碱度和负荷同时调控时 ,约 6 0d后系统恢复正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系统 调控 水解酸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ABR-EGSB-SBR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被引量:13
17
作者 龚敏 张勇 +1 位作者 赵九旭 吴传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81,86,共3页
介绍了ABR-EGSB-SBR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在10 ̄28℃温度范围内,进水COD浓度为1940 ̄28800mg/L时,COD去除率约为90% ̄98%,EGSB容积负荷可达15kgCOD/m3·d,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介绍了ABR-EGSB-SBR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在10 ̄28℃温度范围内,进水COD浓度为1940 ̄28800mg/L时,COD去除率约为90% ̄98%,EGSB容积负荷可达15kgCOD/m3·d,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EGSB—SBR 组合工艺 常温 制药废水
下载PDF
厌氧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及A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被引量:10
18
作者 童昶 沈耀良 +1 位作者 赵丹 王承武 《江苏环境科技》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着重介绍了厌氧处理技术由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三代反应器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新型第三代工艺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abr工艺 abr反应器 工艺特点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硝化液回流比对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吕亮 尤雯 +2 位作者 张敏 吴鹏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9-1315,共7页
基于ABR工艺与MBR工艺的耦合联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相分离、液相循环和功能联动的ABR-MBR新型组合工艺,以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的多功能生物除污(去碳-脱氮-除磷)为目标,通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HRT)以获得ABR优质碳... 基于ABR工艺与MBR工艺的耦合联动,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相分离、液相循环和功能联动的ABR-MBR新型组合工艺,以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的多功能生物除污(去碳-脱氮-除磷)为目标,通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HRT)以获得ABR优质碳源提供与MBR短程硝化实现的最佳组合,并进行了硝化液回流比为100%、200%、300%和4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ABR-MBR耦合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将溶解氧(DO)维持在低浓度(0.3~1.0 mg·L-1)下及HRT维持在较短(HRTMBR=3 h)情况下在MBR中实现了短程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60%以上;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ABR中反硝化除磷效能先升高后下降,以300%时反硝化除磷效果为最佳,此时亦处于MBR短程硝化阶段,实现了短程反硝化除磷(主要以NO-2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且短程反硝化除磷在系统除磷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MBR工艺 短程硝化 反硝化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
原文传递
ABR-MBR耦合工艺启动及优化反硝化除磷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缪新年 汪倩 +2 位作者 郭凯成 刘文如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50-4160,共11页
探究ABR-MBR耦合工艺在无污泥回流及在ABR各隔室接种高浓度(25g·L^-1,以MLSS计)活性污泥条件下启动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可行性以及反硝化除磷隔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升硝化液回流比(R)由0%至200%成功启动反硝化除... 探究ABR-MBR耦合工艺在无污泥回流及在ABR各隔室接种高浓度(25g·L^-1,以MLSS计)活性污泥条件下启动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可行性以及反硝化除磷隔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升硝化液回流比(R)由0%至200%成功启动反硝化除磷性能.稳定运行过程中,系统对COD、PO3-4^-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28%、54.45%和61.93%.在ABR进水容积负荷(以COD计,下同)为0.8 kg·(m^3·d)^-1、R为150%、ABR和MB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9h和3.3 h时,VFA平均产量为80.58mg·L^-1、回流硝化液的ρ(NO-2^-N)/ρ(NO-3^-N)平均为1.68,PO3-4^-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4%和62.95%,实现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批次实验证明反硝化除磷菌(DPAOs)为ABR中主要除磷功能菌,厌氧释磷量和缺氧吸磷量分别为3.73mg·L^-1和10.22mg·L^-1.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除磷隔室内微生物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23.49%~53.66%和16.55%~21.78%,与反硝化除磷有关的功能微生物主要是变形菌门下的索氏菌属(Thauera)、发硫菌属(Thiothrix)、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norankfRhodocyclaceae和unclassifiedfRhodocyclaceae,拟杆菌门中的鞘脂杆菌目(Sphingobacteri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MBR耦合工艺 反硝化除磷 无污泥回流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