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C2 1249G>A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吗替麦考酚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建勋 辛华雯 +1 位作者 李维亮 熊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ABCC2 1249G>A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吗替麦考酚酯(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有关。方法:对236例患者按不良反应类型分为骨髓抑制组、胃肠道反应组、感染组和对照组,并对患者的肾源、年龄、性别、身高、质量、BMI值、透析...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ABCC2 1249G>A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吗替麦考酚酯(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有关。方法:对236例患者按不良反应类型分为骨髓抑制组、胃肠道反应组、感染组和对照组,并对患者的肾源、年龄、性别、身高、质量、BMI值、透析时间、移植年月等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移植术后3,6,12,24,36个月时的MMF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法测定肾移植受者的霉酚酸(MPA)血药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236例患者的ABCC2 1249G>A位点多态性。结果:36例骨髓抑制,15例胃肠道反应,26例感染。ABCC2 1249G>A基因突变频率为12.08%,术后12月时GG基因型组的谷浓度显著高于GA基因型组(P<0.05),GG基因型组与GA基因型组在BMI值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用药时间、术后3月的MMF谷浓度是肾移植术后发生MMF所致骨髓抑制毒性的危险因素。结论:ABCC2 1249G>A位点的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c基因 吗替麦考酚酯 肾移植 药品不良反应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婴儿的临床特征及ABCC2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璐璐 邱建武 +1 位作者 林伟霞 宋元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是ABCC2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长期或间歇性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文报道1例DJ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ABCC2变异特点。患儿为9.5月龄男婴,因发现肝功能异常9个月就诊,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 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是ABCC2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长期或间歇性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文报道1例DJ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ABCC2变异特点。患儿为9.5月龄男婴,因发现肝功能异常9个月就诊,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起病的黄疸,多次血生化检查均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升高,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病因不明,疗效不佳。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3 cm可及,质中,脾不大。遗传学分析显示患儿ABCC2基因存在c.3988-2A>T和c.3825C>G(p.Y1275X)两个致病性变异,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其中c.3988-2A>T为未报道的新剪接位点变异,从而确诊为DJS。给予熊去氧胆酸和苯巴比妥口服治疗半月,黄疸消退,生化指标改善,但远期预后有待随访观察。文献复习发现,DJS新生儿/婴儿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其ABCC2基因变异存在明显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胆汁淤积 abcc2基因 剪接位点突变 婴儿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及ABCC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如龙 郭瑜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1256061位点及ABCC11基因的rs17822931,rs16945916和rs62058521三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在腋臭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1.1%的腋臭患者携带rs125606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63.2%携带了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96.3%的腋臭患者携带rs1782293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4.4%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6%的腋臭患者携带rs16945916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0%的腋臭患者携带rs6205852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结论:雌激素受体β基因位点rs125606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的发病有关;ABCC11基因多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腋臭的发病相关,它们分别是rs16945916,rs62058521和rs17822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雌激素受体Β abcc1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Cantu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玉红 张立毅 +1 位作者 曹开方 张光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Cantu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Cantu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6个月,因多毛及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就诊.特殊面容,头发浓密、发际低,背部、四肢多毛,鼻梁低,眼距宽,内眦赘皮... 目的探讨Cantu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Cantu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6个月,因多毛及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就诊.特殊面容,头发浓密、发际低,背部、四肢多毛,鼻梁低,眼距宽,内眦赘皮,唇厚,舌肥大;发育商落后.基因检测发现患儿ABCC9基因33号外显子c.4040G>T(鸟嘌呤>胸腺嘧啶)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Arg1347Leu(精氨酸>亮氨酸),确诊为Cantu综合征.结论Cantu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多毛症、粗糙的面部特征、智力运动迟缓等,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tu综合征 abcc9基因 突变
下载PDF
新生儿糖尿病致病基因分析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秀丽 沈水仙 +9 位作者 罗飞宏 章淼滢 李堂 陈临琪 胡敏 杜虹 曹凌峰 程若倩 赵诸慧 支涤静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8-491,共4页
14例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入选,比较胰岛素(n=5)和格列本脲(n=9)的疗效。扩增6例患儿KCNJll、ABCC8、INS基因并测序。共发现2例存在ABCC8基因突变,1例KCNJIl基因突变,1例为INS基因突变,1例为6q24甲基化... 14例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入选,比较胰岛素(n=5)和格列本脲(n=9)的疗效。扩增6例患儿KCNJll、ABCC8、INS基因并测序。共发现2例存在ABCC8基因突变,1例KCNJIl基因突变,1例为INS基因突变,1例为6q24甲基化减低,1例突变基因不清。9例新生儿糖尿病格列本脲治疗者8例血糖控制良好(88.9%)。5例采用胰岛素治疗后均失访或死亡。提示新生儿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格列本脲可有效降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糖尿病 格列本脲 KCNJ11基因 abcc8基因 INS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Dubin-Johnson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红艳 李亚绒 +1 位作者 张艳敏 车凤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1期1481-1486,共6页
Dubin-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ABCC2,编码多药耐药相关蛋白,ABCC2突变导致该蛋白功能障碍或缺失,致使肝细胞中结合胆红素及其它有机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引... Dubin-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ABCC2,编码多药耐药相关蛋白,ABCC2突变导致该蛋白功能障碍或缺失,致使肝细胞中结合胆红素及其它有机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引起胆红素在体内淤积,从而导致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慢性高胆红素血症。迄今为止已报道的Dubin-Johnson综合征相关的ABCC2基因突变位点达68个,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突变、调节突变、删除/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小插入-缺失突变、复杂重排突变。本文就Dubin-Johnson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abcc2基因 MRP2 基因检测
下载PDF
ABCC2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受者环孢素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辛华雯 刘慧明 +7 位作者 李元启 黄晖 赵丽 余爱荣 李罄 吴笑春 李维亮 熊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78-785,共8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ABCC2)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入选的339例肾移植受者均采用CsA治疗,检测患者rs717620(A/G)和rs2273697(G/A)多态性的基因型。此外,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ABCC2)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入选的339例肾移植受者均采用CsA治疗,检测患者rs717620(A/G)和rs2273697(G/A)多态性的基因型。此外,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的CsA血药浓度,根据肾移植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情况分为3组。结果:rs717620和rs2273697突变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分别为38.89%和10.72%。ABCC2基因rs717620位点的G突变等位基因与CsA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CsA肝功异常组的GG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升高(P<0.05),AA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降低(P<0.05)。ABCC2基因rs2273697多态性与CsA肝功异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多态性对CsA谷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但rs2273697多态性对ALT和AST检测值有明显影响。对于ABCC2基因rs717620而言,GG基因型纯合子携带者的发病风险比AA型纯合子携带者高6倍(OR=6.960,95%CI:1.636~29.610,P<0.01)。单倍体分析结果显示,与AA-AA基因型个体相比,GG-GG和GG-GA基因型个体移植术后发生CsA肝功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5.909倍和13.333倍。结论:ABCC2基因rs717620位点多态性与CsA肝功异常有明显相关性。ABCC2基因单倍体各基因型中,GG-GG和GG-GA单倍体基因型是肾移植术后发生CsA肝功异常的危险基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肾移植受者 abcc2基因 肝功能
下载PDF
临床表现为脱发、腰痛的NOTCH3基因突变合并ABCC6基因突变的脑小血管病1例
8
作者 陈嫄 周玉颖 李攀 《中国综合临床》 202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由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由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与CADASIL相比,由高温相关丝氨酸蛋白酶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protease A1,HTRA1)纯合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脑小血管病。文中报道1例患者,男,47岁,主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8 h"就诊,根据家族史,影像学表现考虑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伴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典型症状脱发和腰痛,基因检测提示NOTCH3基因突变合并ABCC6基因突变。通过对此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NOCTH3基因 abcc6基因
原文传递
Dubin-Johnson综合征患者ABCC2基因遗传新位点及其家系基因突变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黄世鑫 谭琰 +2 位作者 吕英花 郑冬雅 夏秋月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48-952,共5页
Dubin-Johnson综合征(Dubin-Johnson syndrome,D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与分布于肝细胞的极化上皮根尖小管膜上的编码MRP2基因ABCC2发生突变相关,但我国DJS患者中ABCC2基因突变病因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病例报道... Dubin-Johnson综合征(Dubin-Johnson syndrome,D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与分布于肝细胞的极化上皮根尖小管膜上的编码MRP2基因ABCC2发生突变相关,但我国DJS患者中ABCC2基因突变病因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病例报道较少。本文分析1例青少年男性DJ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该患者因慢性黄疸及血直接胆红素升高而显著,基因检测揭示了ABCC2和UGT1A1基因的杂合变异,这些变异均由其父母遗传。此外,该患者姐姐也发现了ABCC2基因的相同突变,但UGT1A1基因未见变异。因此确诊该患者为DJS,不除外同时合并Gilbert综合征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文中报道的两个ABCC2基因突变在之前的文献中未被报道,为我国DJS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资料,同时说明基因二代检测有助于了解DJS的基因型与表型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abcc2基因 基因检测
下载PDF
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
10
作者 杨敏 宋丹丹 +1 位作者 李洁蕊 刘秀琴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2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报道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为本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青岛市立医院诊治的1例ABCC2基因变异引起的Dubin-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女,4岁7月,因“腹痛... 目的 报道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为本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青岛市立医院诊治的1例ABCC2基因变异引起的Dubin-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女,4岁7月,因“腹痛2周,呕吐4 d”就诊,辅助检查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伴肝功能异常,基因检查在ABCC2基因发现同时存在c.2366C>T(p.S789F)和c.3499G>A(p.V1167I)2个变异位点,后者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效果欠佳,经多学科会诊后行ERCP术治疗,患儿腹痛、呕吐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ABCC2是Dubin-Johnson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基因检测是确诊该病的重要依据;该病一般预后较好,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针对该患儿,ERCP术相对保守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abcc2基因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原文传递
铝胁迫对八仙花品种‘玫红妈妈’花色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奕挺 袁家珍 陈海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164-6171,共8页
花色是花卉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本研究以八仙花品种‘玫红妈妈’为材料,通过对土壤施用不同浓度铝胁迫处理,探究‘玫红妈妈’在铝胁迫下花色变化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lCl3溶液处理对花萼颜色由红到蓝紫的转变有显著... 花色是花卉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本研究以八仙花品种‘玫红妈妈’为材料,通过对土壤施用不同浓度铝胁迫处理,探究‘玫红妈妈’在铝胁迫下花色变化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lCl3溶液处理对花萼颜色由红到蓝紫的转变有显著影响。检测出‘玫红妈妈’花萼主要含有的花青素苷成分为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伴随花萼的不断发育,其在CK、10μmol/L和50μmol/L AlCl3溶液处理下含量递增,在100μmol/L浓度处理下先升高再降低。50μmol/L的AlCl3溶液处理下,花萼中Al3+含量在花发育过程中相较于CK显著上升,100μmol/L浓度处理下,其含量不断下降。随着所施AlCl3溶液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花青素苷转运相关基因HmABCC1基因在10、50和100μmol/L AlCl3溶液处理后表达上调,相较于CK分别上调26%、98%和16%。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八仙花在铝胁迫下的花色变化机理,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稳定蓝紫色系八仙花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花 铝胁迫 花色分析 花青素苷 abcc1基因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治疗二氮嗪无效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回顾性分析
12
作者 陈琼 吴雪 +6 位作者 王小红 陈永兴 张英娴 李杨世玉 杨海花 毋盛楠 卫海燕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治疗二氮嗪治疗无效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单中心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二氮嗪治疗无效后应用西罗莫司...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治疗二氮嗪治疗无效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单中心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二氮嗪治疗无效后应用西罗莫司治疗的CHI患儿临床资料,对西罗莫司治疗CHI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共纳入5例患儿,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患儿发病年龄1~90 d,起病表现为精神差(2/5)、抽搐(3/5),血糖1.1~2.3 mmol/L,同期胰岛素13.52~70.53μIU/mL,组织学分型2例为弥漫型,3例未知。经基因检测确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1例未经报道新变异(ABCC8 exon 2528 del)。5例患儿中,3例应用二氮嗪及奥曲肽治疗无效后应用西罗莫司,1例患儿二氮嗪治疗无效后应用西罗莫司,1例应用二氮嗪及奥曲肽治疗无效,接受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仍反复低血糖,应用西罗莫司。5例患儿开始应用西罗莫司的年龄为1~20个月,西罗莫司最大剂量1.2~3.2 mg·m^(-2)·d^(-1),用药时间2~12个月,1例应用西罗莫司完全有效,4例部分有效,出院后单用西罗莫司或联合CHI常规治疗,血糖平稳。患儿随访中存在非感染性腹泻、癌胚抗原升高、三酰甘油升高、肝酶升高。结论西罗莫司在二氮嗪治疗无效的CHI患者中应用有一定疗效,短期应用安全性较好,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尚需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明确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abcc8基因
原文传递
ABCC1基因突变谱及其在非综合征型耳聋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诗玉 李云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46,共4页
ABCC1基因首次被提出为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主要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ABCC1基因编码MRP1,在血-迷路屏障中参与物质转运、外排和维持内耳迷路微环境稳定的作用。然而ABCC1在内耳中的功能及致病机制等仍未完全阐明。故我们对ABCC1基因... ABCC1基因首次被提出为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主要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ABCC1基因编码MRP1,在血-迷路屏障中参与物质转运、外排和维持内耳迷路微环境稳定的作用。然而ABCC1在内耳中的功能及致病机制等仍未完全阐明。故我们对ABCC1基因在遗传性耳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为ABCC1基因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c1基因 遗传性耳聋 血-迷路屏障
下载PDF
ABCC9基因变异所致Cantú综合征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14
作者 肖梦君 王芳洁 +3 位作者 李莹莹 姚晓利 侯维纳 何坤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49-1254,共6页
目的探讨1例Cantú综合征(C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3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CS男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针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家系验证。本... 目的探讨1例Cantú综合征(C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3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CS男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针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家系验证。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2023-K-087)。结果患儿为3岁2月龄男性,生后多毛,全身皮肤毛发重,合并特殊面容。1月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测序结果显示患儿ABCC9基因存在c.2438G>C(p.S813T)新发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c.2438G>C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_Supporting+PP3)。结论ABCC9基因的c.2438G>C(p.S813T)杂合变异可能是该C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tú综合征 abcc9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房间隔缺损 儿童
原文传递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56例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茜面 徐子迪 +7 位作者 刘敏 梁学军 王焕民 闫洁 吴玉筠 桑艳梅 朱逞 倪桂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4-578,共5页
目的 总结56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情况,为CHI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CHI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 目的 总结56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情况,为CHI临床诊疗方案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CHI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围生期情况、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以及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或二代测序技术对CHI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中,30例携带CHI已知致病基因。(1)23/56例(41.0%)患儿携带ABCC8和/或KCNJ11基因突变:携带复合杂合突变者4例,同时携带ABCC8和KCNJ11基因突变者1例,携带ABCC8母系遗传突变者1例,携带ABCC8父系遗传突变者12例,携带KCNJ11父系遗传突变者有1例,携带ABCC8新生突变者3例,遗传方式未明者1例。19例应用二氮嗪进行治疗,其中2例有效,7例无效,10例疗效待明确。(2)5/56例(8.9%)患儿携带GLUD1基因突变:其中4例曾应用二氮嗪进行治疗,均有效。(3)1/56例(1.7%)患儿携带GCK基因突变,为新生突变,对二氮嗪治疗有效。(4)1/56例(1.7%)患儿携带SLC16A1基因突变,为母系遗传,对二氮嗪治疗有效。结论 ABCC8基因突变和GLUD1基因突变是CHI的主要致病基因,GCK和SLC16A1基因突变所致CHI为罕见类型。多数ABCC8基因突变和KCNJ11基因突变对二氮嗪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二氮嗪 奥曲肽 abcc8基因 KCNJ11基因 GLUD1基因 GCK基因 SLC16AI基因
原文传递
ABCC6基因变异所致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1例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16
作者 赵春娟 刘田田 +2 位作者 刘芳 崔丽茹 王军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34-740,共7页
目的:探讨1例罕见的ABCC6基因变异所致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GACI)患儿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8月26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1例44 d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核心家系全... 目的:探讨1例罕见的ABCC6基因变异所致婴儿泛发性动脉钙化(GACI)患儿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8月26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1例44 d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以及Minigene剪接实验对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炎症指标高、抗感染治疗无效,超声显示全身大、中动脉广泛钙化、管壁增厚,考虑为GACI以及相关的动脉炎,经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治疗后发热缓解。Trio-WES发现患儿携带ABCC6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4404-1G>A与c.4041+5G>T,后者既往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两个变异被分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与临床意义不明(PM2_Supporting+PM3+PP3)。CNV-seq检测未见异常。Minigene剪接实验进一步验证两个变异均可影响剪接。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及常规治疗无效的发热,需要及时完善基因检测,避免GACI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泛发性动脉钙化 abcc6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Minigene剪接
原文传递
油菜ABCC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镉胁迫的转录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琼 刘佳林 +9 位作者 刘婧 朱颖 许珏 冯凯 付惠玲 黄樱樱 申创 张天宇 华营鹏 辛俊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为进一步解析ABCC家族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土壤镉污染的响应,对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到的38个ABCC同源基因,从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以及对镉胁迫的转录响应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ABCC家族基因的... 为进一步解析ABCC家族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土壤镉污染的响应,对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到的38个ABCC同源基因,从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以及对镉胁迫的转录响应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ABCC家族基因的进化分支都归属于拟南芥ABCC家族相应的分支,但ABCC9亚家族在甘蓝型油菜中缺失;大部分成员均属于较稳定的疏水蛋白;Ka/Ks值均小于1,受到强烈的纯化选择作用;基因结构变异较大,内含子数目在6~34之间,启动子区域能结合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其中Dof丰度最大。38个BnaABCC分别定位在7条A染色体和8条C染色体上。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白菜、甘蓝存在大量的同源基因。转录组分析显示,甘蓝型油菜ABCC家族基因受到镉胁迫的强烈诱导,其中BnaC1.ABCC3-2和BnaA6.ABCC4-3被分别确定为地上部和根部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abcc家族基因 镉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组 主效基因
下载PDF
肝癌中ZBTB7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健 赵素平 +4 位作者 吕飒美 吴友伟 王宗艳 王国荣 史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ZBTB7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法检测371例TCGA肝癌标本中ZBTB7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ZBTB7A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阿... 目的探讨ZBTB7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法检测371例TCGA肝癌标本中ZBTB7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ZBTB7A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阿霉素耐药细胞中ZBTB7A的表达。采用TIMER数据库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ZBTB7A的表达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ZBTB7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存在密切关系;在阿霉素耐药的Bel7402细胞中,ZBTB7A的表达上调,并且ZBTB7A的表达与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呈正相关;干扰ZBTB7A表达能够下调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结论ZBTB7A在耐药细胞中的表达上调,干扰ZBTB7A的表达能够抑制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及ABCC1的表达,肝癌中ZBTB7A的表达与耐药性的产生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 耐药 BCL-2相关基因 abcc1基因
下载PDF
七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亚男 皮亚雷 +3 位作者 阎雪 李玉倩 齐占江 张会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对7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进行分析,为CHI患者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CHI患者进行临床特征、致病基因及治疗效果等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在低血糖... 目的对7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进行分析,为CHI患者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CHI患者进行临床特征、致病基因及治疗效果等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在低血糖时(血糖0.7~2.39mmol/L),均有胰岛素的异常升高。检出了4例患者CHI相关基因突变,分别为母源性UCP2基因第4外显子区C.262C〉T(P.R88C)突变、GLUDl基因第12外显子区C.1495C〉A(p.G499C)自发突变、GLUD1基因第1外显子区c.1493C〉T(P.S498L)自发突变和母源性ABCC8基因第37外显子区C.4432G〉A(P.G1478R)突变,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患者通过饮食可维持血糖;其余6例患者二氮嗪治疗有效。结论在本研究中,CHI患者基因诊断的阳性率为57.1%;轻型的CHI可用生玉米淀粉控制血糖;二氮嗪可以作为CHI患者的首选药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abcc8基因 UCP2基因 GLUD1基因 二氮嗪
原文传递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18例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子迪 张琳 +4 位作者 曾俏 吴玉筠 刘敏 闫洁 桑艳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临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诊疗... 目的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临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诊疗经过和后期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男7例,女11例,起病年龄生后1 d~1岁2个月,中位起病年龄为45 d,出生体质量2.7~4.9(3.74±0.68)kg;足月胎龄儿10例,巨大儿8例。携带ABCC8基因或GULD1基因突变7例(38.9%),未发现已知CHI相关致病基因突变11例。3例患儿携带ABCC8基因突变:2例(1例为巨大儿,1例出生体质量正常,均于生后第1天起病,均对二氮嗪治疗无效)携带ABCC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突变均分别遗传自父亲或母亲;另1例患儿携带父系遗传ABCC8基因突变,患儿于生后第3天起病,出生体质量正常,对二氮嗪治疗无效。4例患儿携带GULD1基因新生杂合错义突变,起病年龄生后1 d~1岁2个月,对二氮嗪治疗均有效,经长期随访,其中2例患儿确诊为癫痫。结论中国CHI患儿中,ABCC8基因和GULD1基因突变可导致CHI的发生。携带ABCC8基因突变者通常起病较早,多对二氮嗪治疗无效。携带GLUD1基因突变的患儿起病相对较晚,均对二氮嗪治疗有效,有发生癫痫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abcc8基因 GLUD1基因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