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爆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3
1
作者 谭以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8,54,共6页
本文根据硬质脆性岩体中已开隧道中的岩爆实例,系统论述了岩爆断面、弹射岩块的几何形态特征,岩爆的一般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声学特征,时空效应等。提出了岩爆洞室横断面上的破坏分带为弹射带、劈裂-剪切带、劈裂带;进而提出前人曾经... 本文根据硬质脆性岩体中已开隧道中的岩爆实例,系统论述了岩爆断面、弹射岩块的几何形态特征,岩爆的一般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声学特征,时空效应等。提出了岩爆洞室横断面上的破坏分带为弹射带、劈裂-剪切带、劈裂带;进而提出前人曾经重视但未能解决的岩爆渐进破坏过程,即“劈裂成板-剪断成块-块片弹射”岩爆形成过程三阶段。在上述一系列资料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岩爆机理。 作者所提出的岩爆渐进破坏过程和破坏分带是对岩爆机理研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劈裂 脆性岩石 时空效应 剪切带 分带 破坏 岩块 断面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被引量:89
2
作者 吴功建 肖序常 李廷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5-296,共12页
据大量的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数据,对青藏高原划分了6个地体,虽然该区地壳是分块的,但该区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岩石圈构造单元;若从安多分界,南北地壳结构、构造不同。南部构造复杂,北部简单。经研究本区地壳的缩短与加厚,主要与板片俯冲... 据大量的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数据,对青藏高原划分了6个地体,虽然该区地壳是分块的,但该区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岩石圈构造单元;若从安多分界,南北地壳结构、构造不同。南部构造复杂,北部简单。经研究本区地壳的缩短与加厚,主要与板片俯冲和逆冲、叠覆等8种因素有关。本区隆升的力学机制,可能是以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力为主,同时受到欧亚板块向南挤压力。这种双向挤压力,导致软流圈运动,同时还受到核幔边界突起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 断面 岩石圈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 被引量:57
3
作者 罗群 庞雄奇 姜振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 ,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 ,强调...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 ,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 ,强调只有沿着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寻找勘探目标 ,才可能发现油气藏。本文通过分析断裂带输导能力的不均一性 ,提出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概念及其油气汇聚运移原理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分析步骤和方法 ,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几条主要的控油气断裂为例 ,分析了不同部位油气运移的优势运移通道并对其附近的油气圈闭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与勘探成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 断面 柴达木盆地北缘 应用 轨迹 追踪 油气运移通道 不均一性 油气圈闭 不同部位 断裂分布 错误观念 勘探目标 分析步骤 含油气性 勘探成果 油气藏 断裂带 能力 气差 油源
下载PDF
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 被引量:59
4
作者 边金 陶连金 郭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47-249,254,共4页
地表沉降值是衡量开挖方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因此监测和预测地表沉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文中,根据对盾构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做出了观测断面中心点的速度直方图和观测断面中心点位移随盾构机推进的位移变化图。通过分... 地表沉降值是衡量开挖方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因此监测和预测地表沉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文中,根据对盾构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做出了观测断面中心点的速度直方图和观测断面中心点位移随盾构机推进的位移变化图。通过分析,发现当盾构机到达测量断面前5m~8m后,地表测点的变形达到最大隆起值,然后测点的变形速度为负值,开始向下运动;在盾构机通过测量断面大约2 5m后,测点位移几乎不再增加,变形速度也变得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规律 隧道开挖 地表沉降 变形速度 盾构机 开挖方式 实际意义 监测资料 位移变化 中心点 断面 沉降值 盾构法 直方图 测点 观测 测量
下载PDF
由现今地震活动分析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地段 被引量:53
5
作者 易桂喜 范军 闻学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6,共9页
利用最近25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基于沿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的b值分布以及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值的不同组合,结合震源深度分布、历史强震背景等,分析了不同断裂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进而初步判别该断裂带潜在的强震危险地段。结果表明,鲜... 利用最近25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基于沿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的b值分布以及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值的不同组合,结合震源深度分布、历史强震背景等,分析了不同断裂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进而初步判别该断裂带潜在的强震危险地段。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目前存在6个不同活动习性的段落。其中,道孚段自1981年强震后已再次趋于闭锁,原因可能与断层面存在"凹凸体"有关,但应变可能还会进一步积累;八美段目前处于中偏高应力下的相对静止状态,推测其断面正处于新的应力积累阶段;塔公段已有255-300年的无强震期,目前正处于高应力下的相对闭锁状态,震源深度剖面上的小震空白区显示出闭锁断层面的轮廓,应属于未来最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段;康定、磨西二个段落表现出中偏低应力下的稀疏小震滑动及较频繁小震滑动的状态,意味着最晚的一次大地震破裂后断层面尚未重新耦合;石棉段表现出偏高应力下的频繁中-小地震活动与该段的多条断裂交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地震活动 断层面 强震 震源深度 大地震 台网 高应力 闭锁 断面
下载PDF
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泽慧 黄培之 《测绘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 ,指出充分利用数据中所含有的地形信息是正确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有效途径 ,那种试...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 ,指出充分利用数据中所含有的地形信息是正确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有效途径 ,那种试图仅依靠二维等高线形态分析的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依照该思想本文设计出了一种基于DEM数据辅助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等高线数据建立区域地形概略DEM ,然后借助三维地形分析的技术辅助进行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脊线 断面 地形分析 特征点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袁长征 滕德贵 +1 位作者 胡波 刘秀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53,共2页
针对传统隧道监测手段工作效率低、数据不全面、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详细介绍其作业流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隧道 变形监测 点云 断面
下载PDF
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 被引量:34
8
作者 吴庆洲 李炎 +1 位作者 吴运江 刘小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7,共7页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城市排涝系统规划是一项构建"以城市水系为主体的大排水系统,以市政管网为主体的中排水系统和以城市各地块的‘排、蓄、渗’控制指标为主体的小排水系统"3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框架,协调、兼顾城市各相关分项规划为扩展,突出绿色、生态、源头控制、污染防治、建立良性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为目标的综合性规划。并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城市内涝 城市水系 密度 断面 排涝规划
下载PDF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功 程正逢 +2 位作者 石克勤 张健 龙维 《电力勘测设计》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现阶段采取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式的超高压电力线路测量,仍存在无法穿透植被覆盖地区直接获得地面高程,也不能准确测量植被高度的问题。激光雷达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激光雷达能够穿透植被覆盖层,而且有的激光系统集成GPS、... 现阶段采取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式的超高压电力线路测量,仍存在无法穿透植被覆盖地区直接获得地面高程,也不能准确测量植被高度的问题。激光雷达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激光雷达能够穿透植被覆盖层,而且有的激光系统集成GPS、IMU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植被高度数据,是工程测绘的全新手段。中南电力设计院于2006年5月在罗平至百色二回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工程中,运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了生产实验,并且同常规勘测设计模式进行比较,实践结果表明激光雷达系统的精度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断面 全球定位系统 惯性制导仪
下载PDF
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汪永华 王正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4,105,共5页
介绍了目前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功能,指出了该系统实现了从电网的离线分析向动态分析的飞跃。指出了可将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推广应用至电力系统在线参数辨识,利用PMU的动态数据实现电力系统元件的参数辨识;将... 介绍了目前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功能,指出了该系统实现了从电网的离线分析向动态分析的飞跃。指出了可将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推广应用至电力系统在线参数辨识,利用PMU的动态数据实现电力系统元件的参数辨识;将其推广运用至电网运行方式预安排,实现电网运行方式预安排的合理性;利用其实时计算的功能实现将目前调度控制的离线断面极限潮流概念推广至动态断面极限潮流概念,从而合适地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利用其PMU能测量和记录发电机组当地频率改进一次调频控制与考核;对其在电力经济调度运行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电力网 预警 辅助决策 参数辨识 运行方式 断面
下载PDF
战国两汉铁器的金相学考查初步报告 被引量:28
11
作者 华觉明 杨根 刘恩珠 《考古学报》 1960年第1期73-88,136-143,共24页
一、引言我国春秋战国之交是封建社会的起始时期,冶铁事业在这个时期发达起来,铁工具的广泛使用成为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在历史上变更和发展,於是人们底生产关系,人们底经济关系,也与此适应而变更和发展&qu... 一、引言我国春秋战国之交是封建社会的起始时期,冶铁事业在这个时期发达起来,铁工具的广泛使用成为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在历史上变更和发展,於是人们底生产关系,人们底经济关系,也与此适应而变更和发展"。因此,了解这一时期以来的冶铁技术水平,对於研究当时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古代的冶铁技术,应当将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一是根据当时的可靠文献记载来研究,这方面有些学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学 出土 方向性 古代 亚共析 白口 考古 工具 金属加工 断面
原文传递
电网断面热稳定限额计算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祎 郭瑞鹏 +1 位作者 叶琳 孙维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0-24,共5页
分析了电网预想开断前后设备组(并联运行的线路或并列运行的主变压器)的有功潮流变化情况。通过剩余/转移系数将预想开断后的设备组有功潮流表示为设备组初始有功潮流的线性函数。依据设备短时、长期运行载流量确定设备组初始有功潮流... 分析了电网预想开断前后设备组(并联运行的线路或并列运行的主变压器)的有功潮流变化情况。通过剩余/转移系数将预想开断后的设备组有功潮流表示为设备组初始有功潮流的线性函数。依据设备短时、长期运行载流量确定设备组初始有功潮流的约束条件,根据设备组热稳定限额与初始有功潮流的最小比值最大原则,提出了设备组热稳定限额的优化计算模型。运用线性规划单纯形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分岛计算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根据用户定义的断面集,对设备组的热稳定限额进行叠加,给出断面热稳定限额。浙江电网的实际算例结果验证了所述模型的正确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预想故障 热稳定 断面 限额计算
下载PDF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 of the liver:Cross-sectional imaging findings of 10 immunohistochemically-verified cases 被引量:26
13
作者 Peng-Ju Xu Yan Shan +3 位作者 Fu-Hua Yan Yuan Ji Ying Ding Mei-Lin Zh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6期4576-4581,共6页
AIM: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maging features of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 of the liver (Epi-HAML), with pathology as a reference. METHODS: Th... AIM: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maging features of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 of the liver (Epi-HAML), with pathology as a reference. METHODS: The CT/MRI findings (number, diameter, lobar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lesions) in a series of 10 patients with 12 pathologically proven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s of the liv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imaging features, including attenuation/ signal intensity characteristics, presence of fat, hypervascular, outer rim, and vessels within les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n-Epi- HAML in 11 patients (13 lesions). The Fisher exact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difference in probability of imaging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RESULTS: For 21 patients, CT images of 15 patients and MR images of six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No patient underwent two examinations. For the 15 patients with a CT scan, all HAML lesions in the two groups (10 Epi-HAML and seven non-Epi-HAML) manifested as hypoattenuation. For the six patients with MRI, all lesions (two Epi-HAML and six non-Epi- HAML) were hypointense on TlWI (fat suppression) and hyperintense on T2WI. There were 10 non-Epi-HAML, but only two Epi-HAML lesion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fat, whic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types (P = 0.005). On the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DCE) imaging, eight Epi-HAML, and 13 non-Epi lesions manifested as hypervascular. Punctate or curved vessels were displayed in 10 Epi-HAML as well as in nine non- Epi lesions and outer rim enhancement could be found with eight Epi-HAML as well as six non-Epi lesions. CONCLUSION: Little or no presence of adipose tissue was found to be an imaging feature of Epi- HAML, compared with the non-Epi type. In addition, hypervascularity with opacification of central punctiform or filiform vessels on DCE would be a characteristic enhancement pattern for Epi-H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 LIVE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君科 田绍义 吕绍龙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5年第1期115-115,117,共2页
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发展概况、主要特点、勘探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内业整理及应用领域 ,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说明了应用。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断面 电极 排列 装置 极距
下载PDF
掘进机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魏景生 吴淼 刘建功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7期118-121,共4页
掘进机是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中最重要的设备,目前仍由司机手动操作。由于掘进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粉尘、水雾等影响司机的视野,造成掘进巷道断面成形质量差、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掘进机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 掘进机是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中最重要的设备,目前仍由司机手动操作。由于掘进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粉尘、水雾等影响司机的视野,造成掘进巷道断面成形质量差、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掘进机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控制系统中掘进巷道断面自动成形控制和截割头恒功率自动牵引调速控制的设计与实现,并介绍了该系统在EBZ200型掘进机上的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远程在线监视、诊断与控制功能,使操作人员远离工作面迎头,减少了人员伤害事故,对实现安全、高效自动化巷道掘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掘进机 断面 自动成形 恒功率调速 截割
下载PDF
考虑断面安全约束的大规模风电有功控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卓峻峰 金学洙 +4 位作者 邓波 尚学伟 赵林 汤伟 刘诚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4-1018,共5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风电的并网接入,大规模风电的波动性和风电断面的分层特征给电力系统实时调度带来困难,可能出现风能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大规模风电分层断面的有功控制方法。风电场的发电受制于各级输电断面的约...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风电的并网接入,大规模风电的波动性和风电断面的分层特征给电力系统实时调度带来困难,可能出现风能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大规模风电分层断面的有功控制方法。风电场的发电受制于各级输电断面的约束,通过对各风电场广域分配调节功率,深度优先搜索越限断面和发电能力转移的方法,实现了保证断面安全前提下的风电场功率的充分利用和公平利用。实际算例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大规模风电分层断面的有功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断面 实时调度 有功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地铁隧道断面测量 被引量:22
17
作者 曹先革 杨金玲 +3 位作者 刘妍 司海燕 孟祥来 张为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7期4-6,共3页
地铁主体施工完毕后为了对线路进行调线调坡,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可高密度采集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等特点,为地铁断面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基于Leica Scanstation 2扫描仪分... 地铁主体施工完毕后为了对线路进行调线调坡,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可高密度采集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等特点,为地铁断面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基于Leica Scanstation 2扫描仪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采集步骤和数据处理流程,阐述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地铁断面测量方法,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断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密度、高精度的隧道断面能够满足地铁调线调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地铁 断面 调线调坡
下载PDF
青藏铁路片石路基长期使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斆祖 孙斌祥 +3 位作者 赖远明 刘琦 汪双杰 章金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以片石夹层路基断面为依托,区分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的形成机理.以最佳孔径为依据,分析了青藏铁路片石路基自然对流换热长期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岩石风化、水汽迁移、震动荷载和其它外力作用下的结构破坏或失稳等,提出加固片石层... 以片石夹层路基断面为依托,区分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的形成机理.以最佳孔径为依据,分析了青藏铁路片石路基自然对流换热长期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岩石风化、水汽迁移、震动荷载和其它外力作用下的结构破坏或失稳等,提出加固片石层的刚性和柔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石 路基 断面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换热
下载PDF
汕头海湾悬索桥主缆设计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进 黄铁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9,共8页
汕头海湾悬索桥矢跨比选用1:10,主缆平行钢丝束采用正六角形截面,钢丝作“熔镀锌”处理。本文计算了主缆钢丝束成桥状态下的长度,一、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弹性伸长量,自由悬挂状态下的长度,从而得出了主缆钢丝束的无应力长度。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几何线型 断面
下载PDF
针对断面客流量差异的行车组织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袁博晖 王英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有小时客流不均衡和不同区段上的断面客流不均衡两大特点 ,分析了改变行车组织方式的条件 ,并对运营中如何采用灵活的行车组织方式以适应客运需求提出相应的方法。以节省旅行时间为目标 。
关键词 行车组织 客流量 客运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 断面 不均衡 旅行时间 方式 运营 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