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花岗岩的实质是什么? 被引量:251
1
作者 张旗 冉皞 李承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1-626,共6页
A型花岗岩是富碱、贫水的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上以贫Al、Sr、Eu、Ba、Ti、P为特征,形成于低压高温条件下,对源岩没有选择。A型花岗岩的实质为:在低压下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类,大多产于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中。
关键词 A花岗岩 实质 低压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吉林中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对吉黑东部构造格局的制约 被引量:232
2
作者 孙德有 吴福元 +1 位作者 高山 路孝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75,共13页
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存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其中三道河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 ICPMS年龄为(216±3) Ma,形成于晚三叠世,受控于华北板块和其北侧板块在晚二叠世... 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存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其中三道河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 ICPMS年龄为(216±3) Ma,形成于晚三叠世,受控于华北板块和其北侧板块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沿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缝合带碰撞拼合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标志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结束。天桥岗碱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和TIMS年龄分别为(182±3) Ma和(188±4) Ma,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185±4) Ma,形成于早侏罗世,可能是与佳木斯板块和松嫩—张广才岭板块在早侏罗世早期沿嘉荫—牡丹江缝合带碰撞拼合有关的伸展作用的产物。这次板块碰撞作用很有可能标志着东北地区东部此时已经开始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阶段。更详细的研究显示,两期A型花岗岩岩浆都来源于年轻的基性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年龄 A花岗岩 天桥岗花岗岩 三道河正长花岗岩
下载PDF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被引量:201
3
作者 吴锁平 王梅英 戚开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6,共10页
在2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随着同位素测年和示踪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学家对地幔和壳幔相互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同样,随着研究案例的日积月累,对A型花岗岩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人们所讨论的A型花岗岩已经不再局限于狭义的花岗岩,事... 在2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随着同位素测年和示踪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学家对地幔和壳幔相互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同样,随着研究案例的日积月累,对A型花岗岩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人们所讨论的A型花岗岩已经不再局限于狭义的花岗岩,事实上已经扩大到花岗质岩类(如闪长岩和辉长岩)甚至喷出岩(流纹岩、流纹-安山岩),其识别标志像埃达克岩(adakite)那样越来越依赖于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纹,其物源的多样性和成因的多种模式得到多种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的不断支持,但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仍然以伸展体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识别标志 物质来源 石成因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安徽庐江—枞阳地区A型花岗岩的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5
4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3 位作者 袁峰 钱存超 陆三明 DAVID Cooke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15-1724,共10页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a和124.8±2.2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26~124Ma 之间。这些岩体的硅含量和全碱含量均较高,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强 Eu亏损,呈略右倾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均为 A1型花岗岩。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碱钙碱性侵入岩和盆地内火山岩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126~124Ma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伸展最强烈的阶段,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LA—ICP—MS定年 长江中下游 庐江—枞阳地区 地臻动力学
下载PDF
A型花岗岩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被引量:193
5
作者 贾小辉 王强 唐功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80,共16页
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中,是构造环境识别的重要岩石学标志之一。由于形成于特殊的构造背景和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A型花岗岩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如命名、分类和成因等)在争论之中。本文从下面... 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中,是构造环境识别的重要岩石学标志之一。由于形成于特殊的构造背景和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A型花岗岩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如命名、分类和成因等)在争论之中。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对A型花岗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1)A型花岗岩的概念及特征;(2)A型花岗岩与高分异I、S型花岗岩的区别;(3)A型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模式;(4)A型花岗岩的实验岩石学成果;(5)A型花岗岩的分类;(6)A型花岗岩的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意义。A型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斜长石、斜方辉石可能为主要的残留或分离结晶矿物相。除了传统的A1(非造山)、A2(后碰撞)分类外,"还原型"和"氧化型"的分类方案最近也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实验石学 物质来源 石成因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 被引量:164
6
作者 王德滋 赵广涛 邱检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21,共9页
沿中国东部出露一条晚中生代巨型A型花岗岩带。根据时、空分布特点,可将其肢解为两期五带:第一期成岩时代为135~100Ma,包括下扬子带、苏鲁带、山海关带和碾子山带;第二期成岩时代为100~70Ma,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 沿中国东部出露一条晚中生代巨型A型花岗岩带。根据时、空分布特点,可将其肢解为两期五带:第一期成岩时代为135~100Ma,包括下扬子带、苏鲁带、山海关带和碾子山带;第二期成岩时代为100~70Ma,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闽浙带。它们不仅表现出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而且在岩体侵位形态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研究表明:第一期A型花岗岩产于东亚具有宽广剪切活动带的活动大陆边缘(160~100Ma),其形成与大陆边缘内部的剪切挤压陆一陆碰撞造山带有关,并受压剪应力背景下转换拉张的制约,岩浆定位于被拉长的P剪切拉伸桥及P、R、T三组剪切交汇的拉张塌陷处;第二期A型花岗岩产于斜向俯冲边缘(10~70Ma)外侧增生地体拼贴带中,其形成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导致的弧后扩张有关,岩浆定位于地壳差异升降之陷落处。此外,拉张背景下的拉张程度可能是制约A型花岗岩形成并影响岩浆性质、侵位方式等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构造制约 晚中生代 花岗岩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166
7
作者 薛怀民 马芳 +1 位作者 宋永勤 谢亚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15-3244,共30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区内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属S-型和A-型两类,前者属于同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主要为花岗闪长质;后者为晚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为花岗质。S-型花岗闪长质岩浆是在碰撞、地壳加厚后由不成熟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经减压熔融形成的。由同造山到晚造山阶段,随着地壳应力由挤压转为拉张,所形成的A-型花岗岩中有明显的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两类岩体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且随时间具有明显的向南(大洋侧)迁移的趋势。同造山的S-型花岗闪长质侵入体均分布在皖南蛇绿混杂岩带的北侧(及缝合带内),其中空间位置最北突的许村岩体的侵位时间最早,为850±10Ma;位于皖南蛇绿混杂岩带内,具有同构造特点的歙县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38±11Ma;同样侵位于该缝合带内,具有晚构造特点的休宁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26±6Ma。而晚造山的A型花岗岩均分布在该缝合带的南侧,其中灵山岩体和莲花山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823±18Ma和814±26Ma,两者的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后造山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石耳山花岗斑岩的年龄为785±11Ma。我们认为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造山过程具有多岛弧拼贴、多缝合的特点。不同缝合带上洋盆闭合的时间存在着差异,最早闭合的可能是赣东北带(蛇绿岩套)、其次是江山-绍兴带,最后是皖南带(歙县蛇绿岩套)。不同缝合带上发育的岛弧型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两者是在洋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而后者是在不成熟的陆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江南造山带形成后不久,其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S花岗岩 A花岗岩 江南造山带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桐柏—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的厘定 被引量:148
8
作者 王强 赵振华 熊小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7-306,315,共11页
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讨论 ,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存在过碱性( peralkaline)和铝质 (aluminous)A型花岗岩。过碱性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其ACNK =0 .72~ 0 .97,NKA =1.0 2。铝质A型花岗岩是本文研... 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讨论 ,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存在过碱性( peralkaline)和铝质 (aluminous)A型花岗岩。过碱性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其ACNK =0 .72~ 0 .97,NKA =1.0 2。铝质A型花岗岩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岩石类型也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其SiO2 含量为 67.73%~ 77.60 % ,富碱 (Na2 O +K2 O含量为 7.97%~9.76% ) ,ACNK =0 .72~ 1.0 3,NKA =0 .84~ 0 .97,属于偏铝质 -微过铝质岩石 ;轻稀土元素富集 ,负铕异常明显 (δEu =0 .12~ 0 .57) ,Zr、Nb、Ga、Y富集。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相比 ,研究区高硅 (SiO2 >72 % )的铝质A型花岗岩富Fe(FeOT>1.50 % ) ,高Zr +Nb +Ce +Y和Ga/Al,具有较高的Zr饱和温度 ( 84 5~ 880℃ )。研究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期后环境 ,标志着桐柏—大别造山带在晚白垩世进入了伸展塌陷阶段及碰撞 -叠覆造山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桐柏-大别造山带 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小兴安岭西北部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与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东延的关系 被引量:137
9
作者 孙德有 吴福元 +1 位作者 李惠民 林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0期2217-2222,共6页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黑河-嫩江一带发育大量的碱长-碱性花岗岩岩体,由于缺乏可靠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碱长-碱性花岗岩形成于290~260Ma的晚古生代晚...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黑河-嫩江一带发育大量的碱长-碱性花岗岩岩体,由于缺乏可靠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碱长-碱性花岗岩形成于290~260Ma的晚古生代晚期.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属于造山后A型花钢岩,是我国新疆北部-蒙古东南部-我国内蒙古中部巨型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带的东北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A花岗岩 碰撞拼合带 造山作用
原文传递
华南腹地白垩纪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年代学及其对华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35
10
作者 王强 赵振华 +5 位作者 简平 熊小林 包志伟 戴橦谟 许继峰 马金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5-808,共14页
华南腹地存在多个白垩纪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如安徽花山霓辉石钠闪石花岗岩、福建大沅村霓辉石钠铁闪石花岗岩、广东恶鸡脑霞石方钠石正长岩以及浙江大和山辉石石英正长斑岩、苏村晶洞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和矿物的40Ar-39Ar... 华南腹地存在多个白垩纪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如安徽花山霓辉石钠闪石花岗岩、福建大沅村霓辉石钠铁闪石花岗岩、广东恶鸡脑霞石方钠石正长岩以及浙江大和山辉石石英正长斑岩、苏村晶洞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和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137-86Ma。以本文的年代学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 将华南晚中生代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大致分成三期:(1)侏罗纪(184-152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主要沿“十-杭裂谷带”南段分布,在赣南也有分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低速斜向俯冲或平移所导致的走滑伸展或与不受古太平洋板块运动影响的岩石圈伸展有关;(2)早白垩世(139-123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分布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斜向俯冲所导致的弧后伸展或岩石圈减薄有关;(3)晚白垩世(101-86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主要沿闽浙沿海地区分布,同时在华南腹地也有零星分布,可能与大陆边缘弧的塌陷(collapse)或俯冲洋壳反转(roll- back)后的岩石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碱性侵入 伸展 年代学 中生代 俯冲 古太平洋板块 华南
下载PDF
十杭带湘南—桂北段中生代A型花岗岩带成岩成矿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140
11
作者 蒋少涌 赵葵东 +1 位作者 姜耀辉 戴宝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509,共14页
十杭带是华南内陆一条重要的北北东向、具有高εNd(t)值和低tDM值的花岗岩带,该带在湘南—桂北段的花岗质岩体(千里山、骑田岭、西山、金鸡岭、花山和姑婆山等)均形成于151-163Ma间。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形成时代有逐渐变年轻的趋... 十杭带是华南内陆一条重要的北北东向、具有高εNd(t)值和低tDM值的花岗岩带,该带在湘南—桂北段的花岗质岩体(千里山、骑田岭、西山、金鸡岭、花山和姑婆山等)均形成于151-163Ma间。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形成时代有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这些岩体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显示出较为相似的特征,岩石均富碱、高钾,富含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REE,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在地球化学图解上均落入A型花岗岩区域,因此该花岗岩带应属于一条A型花岗岩带。进一步划分,这些花岗岩应该属于A2亚类。这些花岗岩均具有较低的(^87Sr/^86Sr)i值、较高的εNd(t)值和相对低的Nd模式年龄值,但从西南往东北方向,εNd(t)值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这些花岗质岩体中暗色包体非常发育,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别是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指示这些花岗质岩石是通过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幔源岩浆端元来自亏损地幔,可能是软流圈地幔物质的直接参与。该A型花岗岩带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或弧内拉张构造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及诱发的幔源岩浆沿超壳深断裂底侵,导致了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该花岗岩带。该拉张事件从西南往东北方向进行,拉张强度由强变弱,混入花岗岩中的地幔物质也由多变少。该花岗岩带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W-Sn多金属成矿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均属于富Sn花岗岩,但Sn在这些花岗岩中的富集机制与传统的结晶分异富集的方式不同。该区锡矿化类型十分丰富,除了存在传统的岩浆热液演化成矿外,还存在新类型的绿泥石化花岗岩锡矿化,丰富了A型花岗岩的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锡多金属成矿 成因机制 十杭带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113
12
作者 石玉若 刘敦一 +4 位作者 张旗 简平 张福勤 苗来成 张履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山-贺根山构造带内。高精度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22Ma±4Ma。其成因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关键词 A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三叠纪 苏尼特左旗 内蒙古
下载PDF
A型花岗岩的岩石学亚类及其物质来源 被引量:110
13
作者 许保良 阎国翰 +2 位作者 张臣 李之彤 何中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评述和总结了国内外A型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指出目前被划归为这类的岩石至少包括非造山和造山两种环境的7种类型(或组合),即:①环状杂岩体中的碱性及准碱准铝质岩类;②斜长岩微纹二长岩紫苏花岗岩和钾质(环斑)岩花岗岩类;③... 评述和总结了国内外A型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指出目前被划归为这类的岩石至少包括非造山和造山两种环境的7种类型(或组合),即:①环状杂岩体中的碱性及准碱准铝质岩类;②斜长岩微纹二长岩紫苏花岗岩和钾质(环斑)岩花岗岩类;③层状杂岩体中的酸性岩类;④正长岩花岗岩类;⑤二长正长花岗岩类;⑥碱长碱性花岗岩类;⑦碱钙性花岗岩类。认为这些岩石的差异本质上反映出它们物质来源的多样性,亏损地幔、原始地幔、富集地幔、壳幔和地壳物质是这些岩石的潜在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石学类 物质来源 花岗岩
下载PDF
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A型花岗质杂岩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112
14
作者 朱金初 张佩华 +2 位作者 谢才富 张辉 杨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42,共14页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Ma。岩带以富碱,高钾,富含Rb、K、Ba、Pb等...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Ma。岩带以富碱,高钾,富含Rb、K、Ba、Pb等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LILE)及富含Th、U、REE、Y、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中酸性主岩和暗色包体的ISr值分别在0.70501~0.70742和0.70473~0.70570范围内,εNd(t)值分别在-0.37^-3.21和-0.47^+1.94范围内。这是一个以地幔物质略占优势的A1亚型花岗质杂岩带,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是经过交代和富集的具有OIB型微量元素特征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在后造山阶段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下,软流圈地幔沿超壳深断裂的上涌和底侵,导致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源区物质不同程度、不同深度和多批次的熔融,以及硅酸盐熔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是形成岩带中不同类型中酸性岩浆岩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花山—姑婆山 A花岗岩 石学 地球化学 石成因
下载PDF
呼伦湖早白垩世碱性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5
15
作者 葛文春 李献华 +3 位作者 林强 孙德有 吴福元 尹成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该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 A1型花岗岩 ,且与该区 A型花岗岩同时 ,很可能是 A型花岗岩浆喷出相的产物。流纹岩的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 2 7± 5Ma,与伊列克得组玄武岩(1 2 5± 2 Ma)时代一致 ,两者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流纹 铷-锶年代学 A花岗岩 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大兴安岭
下载PDF
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01
16
作者 苏玉平 唐红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本文总结和评述了A型花岗岩典型的微量元素特征,如富集Ga、稀土元素(除Eu外)和高场强元素, 亏损Ba、Sr和明显的Eu负异常。分别讨论了影响微量元素特征的多种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源区性质、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岩浆作用过程和络合作用。... 本文总结和评述了A型花岗岩典型的微量元素特征,如富集Ga、稀土元素(除Eu外)和高场强元素, 亏损Ba、Sr和明显的Eu负异常。分别讨论了影响微量元素特征的多种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源区性质、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岩浆作用过程和络合作用。通过对比世界范围内几个地区相伴生的碱性A型花岗岩和铝质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Ga、F含量更高,而轻重稀土比值小,Eu、Ba、Sr等元素含量更低,显示了前者的岩浆分异作用更强,同时说明了碱性A型花岗岩可以由与之伴生的铝质A型花岗岩分异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微量元素 铝质A花岗岩 碱性A花岗岩
下载PDF
湘东南骑田岭岩体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00
17
作者 柏道远 陈建超 +1 位作者 马铁球 王先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72,共18页
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地处湘东南矿集区的中南部。本文研究讨论了骑田岭岩体的主体,即中侏罗世骑田岭序列花岗岩。其岩石类型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石单元从早至晚,SiO2含量总体由低变高... 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地处湘东南矿集区的中南部。本文研究讨论了骑田岭岩体的主体,即中侏罗世骑田岭序列花岗岩。其岩石类型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石单元从早至晚,SiO2含量总体由低变高,变化范围在65.92%~75.68%之间。岩石高钾、富碱,K2O含量为4.10%~5.27%,平均4.86%;Na2O+K2O为7.12%~8.24%,平均7.85%;K2O/Na2O值平均为1.63;ACNK值在0.90~1.05之间,平均为0.96;KN/A在0.71~0.89之间,平均为0.78,属钾玄岩系列与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ΣREE平均达375.6μg/g,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显示出Ba、Nb、Sr、P、Ti、Eu负异常和U、Th、Nd、Zr、Sm、Y的正异常,具明显的分异结晶作用特征。ISr值为0.70854~0.71281,εNd(t)值为-5.05~-7.57,tDM为1.35~1.56Ga,明显低于湘桂内陆带花岗岩的背景值(1.8~2.4Ga)和区域基底的时代(1.7~2.7Ga),反映出有幔源物质加入。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均显示其为A型花岗岩,骑田岭序列应形成于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讨论认为湘东南及华南地区燕山早期构造环境为后造山而不是陆内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后造山构造环境 燕山早期 骑田岭 湘东南 华南
下载PDF
南岭中西段燕山早期北东向含锡钨A型花岗岩带 被引量:104
18
作者 朱金初 陈骏 +2 位作者 王汝成 陆建军 谢磊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484,共11页
南岭中西段,发育着一条北东向的燕山早期含钨锡A型花岗岩带,该带主要由花山、姑婆山、九嶷山、骑田岭等花岗质岩基和周边岩株群所组成,延伸在250km以上,出露总面积超过3000km2,含有丰富的钨锡等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花岗质岩体多为多阶段... 南岭中西段,发育着一条北东向的燕山早期含钨锡A型花岗岩带,该带主要由花山、姑婆山、九嶷山、骑田岭等花岗质岩基和周边岩株群所组成,延伸在250km以上,出露总面积超过3000km2,含有丰富的钨锡等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花岗质岩体多为多阶段复式岩体,主侵入期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多在165~153Ma范围内,常常与同时代的偏中性(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岩株或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相伴生,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暗色包体十分常见。主侵入体多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有时含角闪石,酸性至超酸性,弱准铝至弱过铝,富含K2O和总碱,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Rb,Cs,U,Th,LREE,Y,Nb,Ta,Zr,Hf,Ga等,Sn,W等成矿元素及F,Cl等挥发性组分亦十分丰富。在Whalen等(1987)判别A型花岗岩和未分异M,I,S型花岗岩的图解上,绝大多数落在A型花岗岩区。他们的ISr值变化较大(0.7063~0.7182),εNd(t)值偏高(-1.7^-8.0),t2DM值偏低(1.1~1.6Ga),表明花岗岩成分中有不同程度新生地幔物质的参与,尤其以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更为明显。花岗岩体往往强烈分异,晚期(或称补充侵入期)强分异细粒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大多在146~151Ma范围内。与主体相花岗岩相比,他们更偏酸性,过铝,更富含Rb,Cs,U,Y,Sn,W等微量元素,但∑REE(尤其是LREE),Zr等HFSE含量明显贫化,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S型花岗岩十分接近。成矿作用贯穿花岗岩侵位和演化的全过程,从主侵入期经补充侵入期到后来的热液期,都能形成Sn,W等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多样,包括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矽卡岩型、Li-F花岗岩型、锡石硫化物型和绿泥石化构造蚀变带型等,规模可达大型乃至超大型。过去一般认为,Sn/W矿床主要与S型花岗岩有关,南岭地区富含Sn/W矿化的A型花岗岩带的厘定,证明了A型花岗岩与Sn/W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为在华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锡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A花岗岩 锡钨矿床 壳幔相互作用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90
19
作者 范春方 陈培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6,共9页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 (ANKC=0.94~1.07,平均0.98) ,富硅 (SiO2:71.06 %~76.28 % ) ,富碱 (Na2O +K2O:8.1 %~9.8 % ) ,FeOT/MgO( %)较高 (9.60~22.00) ,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 %~1.16 %和0.07 %~0.2...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 (ANKC=0.94~1.07,平均0.98) ,富硅 (SiO2:71.06 %~76.28 % ) ,富碱 (Na2O +K2O:8.1 %~9.8 % ) ,FeOT/MgO( %)较高 (9.60~22.00) ,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 %~1.16 %和0.07 %~0.25 % ) ,富含稀土元素(Σ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Nb等)。这些特点与本区I、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异。通过花岗岩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与国内外已知的A型花岗岩对比 ,认为陂头岩体属A型花岗岩类。陂头岩体为燕山早期侵入岩 ,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燕山早期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吉林南部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辽吉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与形成构造背景 被引量:101
20
作者 路孝平 吴福元 +2 位作者 张艳斌 赵成弼 郭春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92,共12页
辽吉南部古元古代花岗岩极为发育,其中最著名的是具有条痕状构造的正长花岗岩,俗称辽吉花岗岩。因该花岗岩具有条带状、条痕状和似层状构造特征,而被前人认为是由太古宙或元古宙沉积地层经变质变形作用形成,或是交代成因的混合岩。本文... 辽吉南部古元古代花岗岩极为发育,其中最著名的是具有条痕状构造的正长花岗岩,俗称辽吉花岗岩。因该花岗岩具有条带状、条痕状和似层状构造特征,而被前人认为是由太古宙或元古宙沉积地层经变质变形作用形成,或是交代成因的混合岩。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吉林南部通化地区辽吉花岗岩的典型代表-钱桌沟岩体的详实野外地质填图及地球化学研究,确定该岩体属岩浆成因的“A”型花岗岩,其岩浆侵位年龄为2160Ma左右。结合目前获得的该区古元古代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本文认为辽吉花岗岩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地层沉积的基底岩石,是地层沉积之前地壳拉张作用的结果,属于一种非造山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类 侵位年代 A花岗岩 古元古代 通化地区 吉林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