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4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严仁嫦 叶辉 +6 位作者 林旭 何曦 陈超 沈建东 许凯儿 郑仙珏 王丽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8-1136,共9页
为研究杭州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统计分析了2013—2016年杭州市O_3监测数据与杭州市气象数据,并结合AIRS卫星O_3数据探讨了台风天气系统对杭州市近地面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16年,杭州市O_3污染逐年加重,O_3... 为研究杭州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统计分析了2013—2016年杭州市O_3监测数据与杭州市气象数据,并结合AIRS卫星O_3数据探讨了台风天气系统对杭州市近地面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16年,杭州市O_3污染逐年加重,O_3浓度高值持续时间延长.O_3浓度与太阳辐射、温度相关,每年5月和8月太阳辐射强、温度高,O_3污染最严重;全天O_3浓度呈单峰日变化,峰值出现在午后(~14:00)太阳辐射较强、温度最高时.杭州市在日降水为0且12:00—15:00太阳辐射通量均值高于200 W·m^(-2)天气条件下,风向为东、东北或东南风且风速低于3 m·s^(-1)时,O_3浓度相对较高,易出现超标情况.台风天气系统对杭州市近地面O_3浓度有明显影响,以2014年10号台风"麦德姆"为例,台风外围系统影响到杭州时,偏东气流可将杭州以东地区高浓度O_3输送到杭州,同时下沉气流导致污染物在近地层积聚不易扩散,造成近地层O_3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污染特征 气象要素 台风天气系统
原文传递
闪存存储系统综述 被引量:54
2
作者 陆游游 舒继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9,共11页
闪存因其低延迟、高并发、低能耗、体积小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讨论了简单利用闪存固态盘替换传统磁盘的方式隐藏了闪存特性,限制了软件系统对闪存特性充分利用的不足.然后,分析并比较了现有包括闪存加速卡、闪存阵列、基于闪存的... 闪存因其低延迟、高并发、低能耗、体积小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讨论了简单利用闪存固态盘替换传统磁盘的方式隐藏了闪存特性,限制了软件系统对闪存特性充分利用的不足.然后,分析并比较了现有包括闪存加速卡、闪存阵列、基于闪存的分布式集群系统等基于存储介质直接构建的闪存存储系统的特点,归纳了其通过改变硬件接口、调整软件或控制器管理模块、匹配处理器与I/O处理能力等方式实现系统低延迟、高可靠、低能耗等特性的优化方法.然后重点讨论了闪存存储系统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基于I/O栈调整与重构的存储性能优化、系统级可靠性、体积与能耗.最后总结了闪存存储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 存储系统 I o 可靠性 节能
下载PDF
生物滤池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赖鹏 赵华章 +2 位作者 叶正芳 倪晋仁 曾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7-2733,共7页
采用具有特定载体的生物滤池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废水含有高浓度酚类化合物,COD和NH4^+ -N分别约2000mg/L和260mg/L.在HRT为60h时,COD和NH4^+ -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0%和91.6%,最佳条件下出水NH4^+ -N浓度达到了国... 采用具有特定载体的生物滤池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废水含有高浓度酚类化合物,COD和NH4^+ -N分别约2000mg/L和260mg/L.在HRT为60h时,COD和NH4^+ -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0%和91.6%,最佳条件下出水NH4^+ -N浓度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生物滤池A/O工艺高效去除了原水中小分子质量的酚类化合物,出水中有机物主要分布于10000~30000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且含有--OH、C--O、C--O等官能团和苯环结构.由于载体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大量微生物固定于载体的表面和内部,实现了COD、NH4^+ -N和TN的同时去除.生物滤池A/O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A/o系统 固定化 焦化废水
下载PDF
存储系统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0,42,共10页
目前企业对数据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数据中心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发现,存储系统中高达60%的数据是冗余的,如何缩减存储系统中的冗余数据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利用CPU计算资源,通过数据块指纹对比能够有效地... 目前企业对数据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数据中心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发现,存储系统中高达60%的数据是冗余的,如何缩减存储系统中的冗余数据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利用CPU计算资源,通过数据块指纹对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存储空间,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分析和总结近10年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文献后,首先通过分析卷级重删系统体系结构,阐述了重删系统的原理、实现机制和评价标准。然后结合数据规模行为对重删系统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和总结了重删系统的各种性能改进技术。最后对各种应用场景的重删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4个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包括基于主存储环境的重删方案、基于分布式集群环境的重删方案、快速指纹查询优化技术以及智能数据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数据删除 重删率 体系结构 元数据结构 I o优化
下载PDF
高浓度二氧化碳和臭氧对蒙古栎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颜坤 陈玮 +3 位作者 张国友 何兴元 李响 徐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7-562,共6页
利用开顶箱熏蒸法,研究了高浓度O3(≈80nmol·mol-1)和高浓度CO2(≈700μmol·mol-1)及其复合处理对蒙古栎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3显著增加了蒙古栎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 利用开顶箱熏蒸法,研究了高浓度O3(≈80nmol·mol-1)和高浓度CO2(≈700μmol·mol-1)及其复合处理对蒙古栎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3显著增加了蒙古栎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P<0.05),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P<0.05).高浓度CO2对蒙古栎叶片活性氧代谢影响不显著.高浓度O3和CO2复合处理的叶片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上升不明显,说明高浓度CO2缓解了高浓度O3对蒙古栎叶片的氧化胁迫.复合处理的叶片SOD、CAT、APX活性以及AsA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O3处理的叶片(P<0.05),说明高浓度CO2缓解了高浓度O3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臭氧 二氧化碳 抗氧化系统 总酚
原文传递
O形密封圈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瑞萍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8-249,共2页
密封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装置。在液压、气动系统中大部分泄漏是由于密封失效造成的。主要介绍了液压系统对密封装置的要求以及密封件的主要类型,分析了O形密封圈失效的主要原因、失效形式,并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o形密封圈 失效 解决措施 液压系统
下载PDF
两级厌氧-好氧-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和淀粉混合废水 被引量:8
7
作者 姚宏 王钰楷 +4 位作者 何永淼 徐菁 田盛 马友千 张树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3-188,共6页
采用两级厌氧-好氧-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金霉素和淀粉生产混合废水。连续272d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Cr为4000~16000mg/L,氨氮浓度为100~800mg/L(均值为530mg/L),总氮浓度为200~1000mg/L(均值为624.4mg/L)时,该组合工艺对CODC... 采用两级厌氧-好氧-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金霉素和淀粉生产混合废水。连续272d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Cr为4000~16000mg/L,氨氮浓度为100~800mg/L(均值为530mg/L),总氮浓度为200~1000mg/L(均值为624.4mg/L)时,该组合工艺对CODCr去除率为94%~98%,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值分别为96.9%和89.8%。出水CODCr、氨氮和总氮浓度均值分别为514、15.6和59.2mg/L。组合工艺可有效削减有机物负荷,减轻后续深度处理的负担,同时通过生物处理除氮降低了常规物化脱氮的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且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均满足GB21903—2008《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废水 两级厌氧反应器(UASB) 好氧反应器(A o系统) 厌氧氨氧化(ANAMMoX) 金霉素 淀粉
下载PDF
利用下水管网系统净化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西俜 李旭东 +2 位作者 王廷放 管颖 刘之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采用充纯氧及固定化细胞技术在 2 75 5m市政下水管网系统中进行了日处理 15 0 0m3 污水的中试 .对单纯充氧、充氧加固定化细胞二种工艺及不同充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加固定化细胞条件下 ,充纯氧 (V(O2 )∶V(H2 O) =0 0 78... 采用充纯氧及固定化细胞技术在 2 75 5m市政下水管网系统中进行了日处理 15 0 0m3 污水的中试 .对单纯充氧、充氧加固定化细胞二种工艺及不同充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加固定化细胞条件下 ,充纯氧 (V(O2 )∶V(H2 O) =0 0 78∶1)可使流过此段管道的污水的污染物去除 6 5 %以上 ,基本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图 4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管网系统 污水处理 固定化细胞 o2 城市污水
下载PDF
膜法A/O工艺处理炼油污水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慧鹰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生物膜法A/O系统这项新技术处理炼油废水近三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它对COD、酚、硫化物、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对我厂A/O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且提出了可行... 应用生物膜法A/O系统这项新技术处理炼油废水近三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它对COD、酚、硫化物、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对我厂A/O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且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系统 生物膜法 炼油厂 废水处理 膜分离
下载PDF
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同帜 李宇 李倩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分析了最终沉淀池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的A/O工艺各单元的水质、污泥特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生物相等.结果发现,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的污泥浓度分别是7~11g.L-1和6~8 g.L-1;厌氧单元的污泥脱氢酶活性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中污泥菌... 分析了最终沉淀池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的A/O工艺各单元的水质、污泥特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生物相等.结果发现,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的污泥浓度分别是7~11g.L-1和6~8 g.L-1;厌氧单元的污泥脱氢酶活性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中污泥菌胶团结构紧实,沉降性能良好,微生物以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为主.经厌氧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到50%~70%,pH降到8左右,系统的CODcr总去除率高达87.5%~98%,出水SS低,pH=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水解酸化池 微生物
下载PDF
白酒酿造废水治理方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明 张志强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某白酒酿造厂年产优质大曲酒12 000吨(65%原酒),该厂产生的黄水底锅水原采用"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难以满足标准要求。为达标排放,现对该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根据酿造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好... 某白酒酿造厂年产优质大曲酒12 000吨(65%原酒),该厂产生的黄水底锅水原采用"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难以满足标准要求。为达标排放,现对该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根据酿造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好的特点,选用两级预处理加两级厌氧处理,再加A/O工艺(厌氧水解—好氧)处理方法。两级厌氧处理分别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和高效厌氧生物滤池。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废水 UASB系统 厌氧生物滤池 A/o工艺
下载PDF
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琴 陈树华 +1 位作者 付艳鹏 金峰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针对我国煤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系统阐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废水产生的源头及各种类型的水质特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了典型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经验:一是要从源头上减少水的消耗,提高水的回用... 针对我国煤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系统阐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废水产生的源头及各种类型的水质特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了典型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经验:一是要从源头上减少水的消耗,提高水的回用率。二是要加强含盐废水“零排放”工艺及分质资源化处理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三是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引导和产业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污水 焦化废水 煤液化废水 酚氨回收 A/o系统 高级氧化技术 回用处理 蒸发结晶
下载PDF
高氮磷有机食品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理密 翟纪学 +2 位作者 张德清 孙翔宇 朱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4,共4页
介绍了山东某食品公司高氮磷有机食品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以及工艺特色,根据废水特点采用“絮凝初沉池+UASB+缺氧池+射流曝气池+絮凝终沉池”作为主处理工艺,主要处理构筑物均采用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较低的容积负荷,UASB的HRT为108 ... 介绍了山东某食品公司高氮磷有机食品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以及工艺特色,根据废水特点采用“絮凝初沉池+UASB+缺氧池+射流曝气池+絮凝终沉池”作为主处理工艺,主要处理构筑物均采用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较低的容积负荷,UASB的HRT为108 h、COD容积负荷为2.05 kg/(m^(3)·d),A/O系统总HRT为62.4 h,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较低的表面负荷,分别为0.43 m^(3)/(m^(2)·h)和0.525 m^(3)(/m^(2)·h),引入200 m^(3)/h的原废水作为缺氧池反硝化脱氮的外加补充碳源。工程运行实践表明系统处理效果较好,对COD、BOD_(5)、SS、NH_(3)−N、TN、TP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5%、99.5%、98.0%、99.4%、93.1%、99.2%,处理出水水质COD、BOD_(5)、SS、NH_(3)−N、TN、TP分别为48、15、61、1.0、18、0.8 mg/L,满足《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排放标准》(DB 37/599-2006)一般保护区及修改单的要求,处理成本为2.88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废水 UASB A/o系统
下载PDF
COD降解菌剂的构建及在污水处理中的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胜杰 李子武 夏海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29-5034,共6页
采用微生物育种技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活性菌株,结合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对高效去除污水中COD的复合菌剂构建原则进行探究。通过考察单菌的COD去除效果与絮凝效果,获得7株菌。分别在SBR和A/O模拟系统中进行验证,按COD-03比例复合... 采用微生物育种技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活性菌株,结合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对高效去除污水中COD的复合菌剂构建原则进行探究。通过考察单菌的COD去除效果与絮凝效果,获得7株菌。分别在SBR和A/O模拟系统中进行验证,按COD-03比例复合时,SBR系统出水COD从300 mg·L^(-1)降到约120 mg·L^(-1)(进水COD 1 200 mg·L^(-1)),较其他组具有极显著性降低(α=0.01);A/O系统出水COD从约500 mg·L^(-1)降到将近100 mg·L^(-1)(进水COD 1 200 mg·L^(-1))。结果表明,复合菌剂构建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COD微生物增效菌剂制备方面具有良好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微生物菌剂 A/o系统 SBR系统 印染废水
原文传递
农科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仕颖 刘雅婷 +3 位作者 李雨频 魏兰芳 李明锐 李铷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责任。传道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专业课在课程育人实践中却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针对课程思政容易与知识点脱节、难以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思政教学难以同步...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责任。传道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专业课在课程育人实践中却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针对课程思政容易与知识点脱节、难以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思政教学难以同步测评等现实问题,云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团队以专业涉及较广的农业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两门基础课作为试点,重构课程思政案例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专业课思政教学的经验和路径。经过两轮实践,实验班在学生综合能力、人格素养、学习投入、测试成绩,以及对课程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实现了专业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o-AMAS
下载PDF
基于ASP的网上考试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冬娟 张冬冬 张彦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95-29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ASP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建模的方法 ,分析了网上考试系统的对象提取原则、对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叙述了利用校园网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网上考试系统开发的具体方法 ,并对考试评分方法。
关键词 面向对象技术 ASP 计算机文化基础 考试系统
下载PDF
西门子PCS7系统在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沛 林吉海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分布式I/OET200M结构。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ET200MI/O站冗余通讯接口和电缆,实现与双控制器(CPU)的冗余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 双CPU 工业以太网 I/o PRoFIBUS-DP 过程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西门子 SIEMENS公司 协议
下载PDF
O_3浓度升高对不同生长期冬小麦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立华 黄益宗 +2 位作者 王玮 耿春梅 殷宝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07-514,共8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导致近地层O3浓度不断提高,O3浓度升高将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原位实验方法,研究O3浓度升高对不同生长期冬小麦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进而分析O3对植物的伤害机制。...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导致近地层O3浓度不断提高,O3浓度升高将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原位实验方法,研究O3浓度升高对不同生长期冬小麦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进而分析O3对植物的伤害机制。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可导致冬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产生变化且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当O3浓度为120 nL.L-1时,与对照相比,冬小麦拔节期叶片SOD、CAT和APX活性分别降低50.3%、64.9%和75.5%,POD和GR活性分别提高45.1%和80.5%,MDA、AsA和GSH含量分别提高314.3%、8.4%和31.7%,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47.5%。冬小麦体内抗氧化系统物质因其所处生长季节的不同以及O3浓度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冬小麦在O3的污染胁迫下,为了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伤害,其抗氧化系统发生了极为复杂的变化,是植物自我调节的一种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冬小麦 抗氧化系统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下载PDF
基于IFOINC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铁洲 何淑婷 +2 位作者 王越洋 戢理 李倩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2-1279,共8页
针对光伏系统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跟踪速度慢、易振荡、跟踪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电导增量(IFOINC)算法,即将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P&O)算法和分数阶电导增量(FOINC)算法结合使用。IFOINC算法具体... 针对光伏系统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跟踪速度慢、易振荡、跟踪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电导增量(IFOINC)算法,即将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P&O)算法和分数阶电导增量(FOINC)算法结合使用。IFOINC算法具体跟踪过程,先采用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P&O算法快速跟踪到MPP附近,再采用FOINC算法进一步搜索MPP从而完成整个跟踪过程。文章研究了光伏系统结构,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设计了IFOINC算法,建立了光伏系统MPPT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仿真。在光照均匀的条件下,改变其它环境条件,研究IFOINC算法的MPP跟踪效果与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P&O算法和FOINC算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FOINC算法的跟踪速度比FOINC算法提高了42.3%,IFOINC算法的跟踪精度比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P&O算法提高了3.9%,且消除了跟踪过程的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MPPT IFoINC P&o MATLAB/SIMULINK
下载PDF
基于FANUC I/O Link轴的数控机床自动刀库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涛 王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0,共2页
介绍了基于FANUCβ系列I/O Link轴的数控机床自动刀库的设计方法。给出了I/O Link轴的系统硬件连接、I/O模块地址分配,分析了I/O Link轴功能实现的方法,并提供了关键的PMC程序。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刀库能够满足数控机床加工要求,... 介绍了基于FANUCβ系列I/O Link轴的数控机床自动刀库的设计方法。给出了I/O Link轴的系统硬件连接、I/O模块地址分配,分析了I/O Link轴功能实现的方法,并提供了关键的PMC程序。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刀库能够满足数控机床加工要求,且性能稳定,可以应用在国内数控机床的改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UC系统 I/o Link轴 自动刀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