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对小麦去雄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蒋明亮 王道全 +2 位作者 张爱民 黄铁城 陈万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4,共6页
用合成的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以fenridazon-k为对照,进行了9403对小麦的去雄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的去雄效应与fenridazon-k相似,平均去雄率为98.0%,与fenridazon-k(98.2%)差异不显著,但9... 用合成的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以fenridazon-k为对照,进行了9403对小麦的去雄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的去雄效应与fenridazon-k相似,平均去雄率为98.0%,与fenridazon-k(98.2%)差异不显著,但9403对籽粒的影响程度比fenridazon-k小;平均人工授粉结实率为89.4%,显著高于fenridazon-k(81.0%);人工授粉结实千粒重为27.6g,亦显著高于fenridazon-k(26.0g)。在试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较适宜用药时期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9403 fenridazon-K 小麦 去雄效应
下载PDF
哒嗪类化合物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5 位作者 王军卫 王小利 袁虎林 王道全 陈万义 张爱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9-53,共5页
940 3是国内新合成的一种哒嗪类化合物 ,经初步研究证明 ,940 3具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试验以 GENESIS化学杂交剂为对照 ,对 940 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940 3对试验的两个品种西农 641 9与 BAU 95在其花... 940 3是国内新合成的一种哒嗪类化合物 ,经初步研究证明 ,940 3具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试验以 GENESIS化学杂交剂为对照 ,对 940 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940 3对试验的两个品种西农 641 9与 BAU 95在其花药发育的药隔期 ,用剂量 0 .75kg/hm2 进行一次叶面喷施 ,诱导雄性不育率可达到 96%以上。人工饱和授粉证明940 3对雌蕊的育性没有影响 ,平均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为 88.6% ,与 GENESIS相比 ,940 3的杀雄效果较不彻底且具有一定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类化合物 9403 诱导 小麦 雄性不育 化学杂交剂
下载PDF
新型化学杂交剂BAU9403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爱民 王道全 +3 位作者 陈万义 黄铁城 聂秀玲 凌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24,共5页
应用化学杂交剂 ( 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一条重要而简捷的途径。BAU94 0 3是北京农业大学独立合成筛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 ,已申请国家专利。我们从 1 997年开始连续 3年对BAU94 0 3的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1 999年在 6... 应用化学杂交剂 ( 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一条重要而简捷的途径。BAU94 0 3是北京农业大学独立合成筛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 ,已申请国家专利。我们从 1 997年开始连续 3年对BAU94 0 3的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1 999年在 6个小麦不同生态区进行了统一设计的试验 ,目的在于为BAU94 0 3的产业化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麦雌雄蕊分化期至药隔期 ,用 0 .75kg/hm2 剂量的BAU94 0 3,可以诱导接近完全的雄性不育 ,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两个使用时期间无显著差别 ,但不同品种的最佳施用时期有差别。 BAU94 0 3的适宜使用时期可达 7d以上。相同的基因型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说明BAU94 0 3的杀雄效果在不同地点及同一地点不同年份是稳定的 ,但不同年份可能因气候条件的不同要求对使用剂量进行适当的调节。BAU94 0 3对雌蕊活性基本上无影响 ,3年平均异交种子产量相对较高。随着施用剂量的增加 ,结实率和种子产量降低 ,说明控制或使用能够诱导满意的雄性不育率的最低剂量是必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BAU9403 施用技术 小麦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BAU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小麦不同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袁虎林 刘宏伟 +7 位作者 张改生 张慧成 张羽 王军卫 王小利 王道全 陈万义 张爱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 1 8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 BAU94 0 3的不同剂量为处理 ,研究了 BAU94 0 3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BAU94 0 3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适宜的 BAU94 0 3喷施剂量与时期 ,供试品种均能诱导大于 95 %的雄性不育率 ;对大多... 以 1 8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 BAU94 0 3的不同剂量为处理 ,研究了 BAU94 0 3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BAU94 0 3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适宜的 BAU94 0 3喷施剂量与时期 ,供试品种均能诱导大于 95 %的雄性不育率 ;对大多数品种而言 ,适宜的时期范围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适宜的剂量范围为0 .75~ 1 .0 kg/ hm2 ,以 1 .0 kg/ hm2效果为好。 BAU94 0 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之间存在着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互作效应 小麦 化学杂交剂 雄性不育 基因型 杂交优势利用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BAU9403的气候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西永 许海霞 +1 位作者 董中东 詹克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应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BAU9403是中国农业大学独立合成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对喷施BAU9403后遇雨的气候安全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品种豫农9901而言,在药隔期喷施效果较好,喷施剂量为0... 应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BAU9403是中国农业大学独立合成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对喷施BAU9403后遇雨的气候安全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品种豫农9901而言,在药隔期喷施效果较好,喷施剂量为0.8kg/hm2时,不育率为100%;喷药后5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影响不大,喷药后8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基本无影响。说明喷药后5h左右药液已大部分被小麦植株吸收,8h后药液已被完全吸收。如果在喷药后1~5h内遇雨,补喷0.2kg/hm2的剂量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BAU9403 小麦 气候安全性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BAU9403对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及千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程西永 吕德彬 +3 位作者 赵全志 许海霞 陈军营 张晓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选用 3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化学杂交剂 (CHA)BAU940 3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及对群体光合速率和千粒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选用适宜的喷药时期和剂量喷施BAU940 3,可获得 95 %以上的雄性不育率 喷药后群体光合速率明显升高 ,但随着测定时期... 选用 3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化学杂交剂 (CHA)BAU940 3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及对群体光合速率和千粒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选用适宜的喷药时期和剂量喷施BAU940 3,可获得 95 %以上的雄性不育率 喷药后群体光合速率明显升高 ,但随着测定时期的推迟 ,这种现象越来越不明显 ;而喷药后千粒重则呈下降趋势 ,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喷药后各时期的光合速率与千粒重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BAU9403 小麦 群体 光合速率 千粒重
下载PDF
BAU-9403吸收转运效果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郝媛媛 高庆荣 +2 位作者 张爱民 王大伟 张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采用2个BAU-9403剂量,4种处理方式对4个基因型小麦的主茎叶片进行处理,通过检测各处理分蘖穗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叶片的光合特性,探讨BAU-9403的吸收和转运效果.结果表明:(1)小麦主茎叶涂施BAU-9403后,不仅诱导主茎穗雄性不育,且可吸收转... 采用2个BAU-9403剂量,4种处理方式对4个基因型小麦的主茎叶片进行处理,通过检测各处理分蘖穗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叶片的光合特性,探讨BAU-9403的吸收和转运效果.结果表明:(1)小麦主茎叶涂施BAU-9403后,不仅诱导主茎穗雄性不育,且可吸收转运到分蘖穗产生雄性不育;(2)分蘖叶叶色变淡,叶绿素含量较CK低,较主茎叶高,差异均显著;(3)主茎叶和分蘖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89和8.87μmol CO2·m-2·s-1,均比CK(10.45μmol CO2·m-2·s-1)低,主茎叶与CK差异显著(T=2.447);(4)分蘖穗不育度因基因型敏感性、处理方式和剂量的不同而异.说明BAU-9403处理小麦后可吸收转运到未处理部位产生效果.对反应敏感的基因型,使用较大剂量和增大处理面积利于BAU-9403的吸收转运,但对植株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对光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9403 光合 吸收 转运
下载PDF
化学杀雄剂对小麦旗叶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8
作者 孙哲 高庆荣 +2 位作者 吴世文 孙正娟 王茂婷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33-36,共4页
以SN02-3和SN05-3两个小麦品种及其化学杀雄不育系为材料,研究了化学杀雄剂BAU9403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净光合速率(Pn)、库源光合产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并探讨了化学杀雄剂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籽粒皱瘪不饱满的原因。结果表... 以SN02-3和SN05-3两个小麦品种及其化学杀雄不育系为材料,研究了化学杀雄剂BAU9403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净光合速率(Pn)、库源光合产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并探讨了化学杀雄剂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籽粒皱瘪不饱满的原因。结果表明,灌浆前期不育系旗叶的Pn比可育系高,但旗叶干物质输出率很低,仅为可育系的41.88%;灌浆后期,不育系旗叶淀粉含量升高,不利于同化物向籽粒转运;不育系籽粒最大体积仅为可育系最大体积(65.40μl/粒)的68.39%,单个籽粒潜在库容要低于可育系。化学杀雄剂导致源器官光合产物输出率低,产物在源端滞留,库器官转化利用能力差,从而使其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的杂交种子籽粒皱瘪不饱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9403 光合同化物 淀粉 淀粉积累
下载PDF
苯达嗪丙酯在土壤和小麦中的田间残留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灿平 傅娜 +1 位作者 刘原钢 陈万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建立了土壤和小麦种子、茎杆中苯达嗪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剂量施药条件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的最终残留.苯达嗪丙酯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1.方法的... 建立了土壤和小麦种子、茎杆中苯达嗪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剂量施药条件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的最终残留.苯达嗪丙酯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1.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7%—103.3%,变异系数为4.3%—16.4%.苯达嗪丙酯的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剂量施药条件下苯达嗪丙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d(北京)和3.1d(石家庄);当按推荐剂量施药时,小麦收获前10d,在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均未检出苯达嗪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达嗪丙酯 土壤 小麦 田间残留试验 消解动态试验
下载PDF
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BAU—9403
10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2年第10期78-78,共1页
应用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育种程序简单、育种周期短,亲本选配自由等优点。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 BAU—9403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