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台-大安地区姚二三段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海雷 吴海波 +3 位作者 王雅峰 刘薇 白忠峰 李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
地震沉积学是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沉积演化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层序地层及岩心、钻井测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演分析明确地震响应与砂岩厚度及岩性组合的相互关系,应用90°相位转换、地震属性分析和分频解释等技术... 地震沉积学是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沉积演化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层序地层及岩心、钻井测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演分析明确地震响应与砂岩厚度及岩性组合的相互关系,应用90°相位转换、地震属性分析和分频解释等技术手段,在英台-大安地区姚家组二三段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编制的沉积微相图,能够准确地刻画出沉积微相边界。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英台-大安地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90°相位转换 属性分析 分频解释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地震沉积学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玺华 陈洪德 +4 位作者 侯明才 杨经栋 林良彪 陈安清 钱利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1,共7页
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但实际研究中,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难以对比,简单地进行90°相位转换,不能正确反映岩性和地震反射的关系。文中通过分频解释技术对比追踪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在保证合理... 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但实际研究中,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难以对比,简单地进行90°相位转换,不能正确反映岩性和地震反射的关系。文中通过分频解释技术对比追踪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在保证合理信噪比的前提下,利用钻井控制的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同时使地震剖面零相位化,明确了地震反射的地质信息。依据该方法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T3x4(9))展开地震沉积学研究,认为T3x4(9)砂组内砂体普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不断地迁移改道,致使砂体互相叠置;根据砂体的延展方向,判断物源主要为北部龙门山岛链,其中由于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新场地区中部砂体厚度最大。由于砾岩抗压实性能够对砂体的孔隙起到保护作用,新场地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区的砂体物性较好,为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相位转换 地层切片技术 分频解释 地震等时界面 地震沉积学 须家河组 新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辫状河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以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川 林承焰 +3 位作者 孟征 任丽华 程盼 陈仕臻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7,I0007,I0008,共15页
为揭示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砂体展布特征,基于岩心观察、直井和水平井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Merecure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发育模式,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 为揭示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砂体展布特征,基于岩心观察、直井和水平井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Merecure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发育模式,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展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Merecure组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3个短期旋回;主要发育心滩、砂质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充填微相;经90°相位转换的三维地震资料可以得到更好的测井岩性标定,应用水平井资料能更有效刻画沉积微相。Merecure组沉积期发育辫状河道砂体,心滩砂体长轴方向近似为南西-北东向,发育规模较大,长度为800~1700 m,长宽比为2.0~2.5;砂质河道充填多呈宽条带状连片分布,宽度为200~500 m;废弃河道充填多呈孤立长条状分布,宽度为150~300 m。该结果丰富地震沉积学在辫状河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对研究区的沉积储层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辫状河 Merecure组 地震沉积学 90°相位转换 地层切片
下载PDF
90°相位转换技术在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军 张中巧 +2 位作者 阎涛 陈文雄 张海义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90°相位转换技术是通过地震相位旋转90°,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岩层对应,从而使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意义。该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完全尊重原始地震资料,无需井资料和模型的约束等特点,尤其适合海上少井或无井条... 90°相位转换技术是通过地震相位旋转90°,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岩层对应,从而使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意义。该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完全尊重原始地震资料,无需井资料和模型的约束等特点,尤其适合海上少井或无井条件下的储层研究。90°相位转换技术在渤海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田的储层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储层的研究精度,尤其是薄层的可解释性。在相似地质背景条件下,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相位转换 新近系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相位转换技术在岩性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晶 朱睿哲 +1 位作者 吕鹏 严曙梅 《海洋石油》 CAS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研究区为海上区块,目的层岩性圈闭发育,但井网稀疏,测井资料匮乏,进行储层预测严重依赖地震资料,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是岩性识别的保障,因此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岩性解释精度,该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L... 研究区为海上区块,目的层岩性圈闭发育,但井网稀疏,测井资料匮乏,进行储层预测严重依赖地震资料,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是岩性识别的保障,因此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岩性解释精度,该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Landmark软件,采用了一种合理简捷适用于岩性解释尤其是薄储层解释的技术方法,采用零相位子波提取、相位校正、道积分及90°相位转换等技术手段,最终使地震数据更接近实际地层的反射系数特征。优化后的数据证明更益于地震解释和薄储层预测工作,预测结果最终通过钻井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相位子波 相位转换 道积分 90°相位 薄储层解释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析中的应用——以辽河东部凹陷牛居地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松 邢磊 +3 位作者 李倩倩 郭强 关欣 高伟强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第4期453-461,共9页
辽河东部凹陷牛居地区沙三上亚段主要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于储层横向变化大、岩性复杂多变,常规的地震—沉积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更准确地刻画有利沉积相带,引用地震沉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借鉴陆相沉积盆地的研究实践,提出... 辽河东部凹陷牛居地区沙三上亚段主要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于储层横向变化大、岩性复杂多变,常规的地震—沉积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更准确地刻画有利沉积相带,引用地震沉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借鉴陆相沉积盆地的研究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本工区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流程。结合井震标定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将沙三上亚段分为四个砂层组,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利用低频资料对主河道砂体的敏感性识别主河道发育位置,通过90°相位转换,赋予地震反射岩性意义,优选地震属性展开等时地层切片分析识别主要相带分布范围。实践表明,利用地震沉积学可实现三角洲沉积相带的精细刻画,对明确有利相带分布及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井震结合 分频技术 90°相位转换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