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FL细胞对苯并(a)芘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翔云 李红娟 余应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验证由寡核苷酸微阵列检出的FL细胞对苯并(a)芘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FL细胞分别经0.1%二甲亚砜(DMSO)和0.5μmol.L-1BPDE处理,以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TaqMan(低密度芯片)平行检测185... 目的验证由寡核苷酸微阵列检出的FL细胞对苯并(a)芘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FL细胞分别经0.1%二甲亚砜(DMSO)和0.5μmol.L-1BPDE处理,以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TaqMan(低密度芯片)平行检测185个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BPDE处理组相对DMSO对照组,51个基因表达有差异,12个基因表达上调,39个基因表达下调,(n=3,P<0.05),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调控基因,转录调节基因和代谢酶基因等。结论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可迅速对微阵列数据进行验证,差异表达谱有助于研究BPDE的毒理机制和细胞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低密度芯片 苯并(a)芘7 8-9 10-环氧化物 差异基因表达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参与低浓度DNA加成性损伤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更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形成的终致癌物)以及交联性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羊膜细胞FL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BiP,GADD153/CHOP的表达改变和定位于内质网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激活。结果:低浓度MNNG(0.25μmol/L和1μmol/L)和BPDE(5nmol/L和50nmol/L)均能引起FL细胞中GRP78/BiP和GADD153/CHOP的上调和caspase-12的激活;3种浓度的MMC(5μmol/L、50μmol/L和500μmol/L)均引起GRP78/BiP的下调,不伴有GADD153/CHOP水平的改变和caspase-12的激活,更低浓度的MMC(5nmol/L和50nmol/L)对此并无影响。结论:低浓度MNNG和BPDE可诱发暴露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而MMC则导致在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发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的GRP78/BiP蛋白的下调,从而可能改变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原的反应性。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7 8--9 10-环氧化物 内质网 应激 丝裂霉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下载PDF
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争争 刘德鸿 +6 位作者 陈笑天 李斐 周翔 潘玲玲 吴亚芬 张东明 李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研究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水提物... 目的研究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窄叶鲜卑花地上部分水提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藜芦酸(1)、(+)-cycloolivil(2)、3,7-dimethyl-3(E),6-octadien-5-one-1-O-β-D-glucoside(3)、3,7-dimethyl-3(Z)-6-octadien-5-one-1-O-β-D-glucoside(4)、1-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3,7-dimethyl-2(E)-6-heptdiene(5)、(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1-hydroxypinoresinol-1-β-D-glucoside(7)、茵芋苷(8)、kaempferol 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9)、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10)、isorhamnetin 3-O-α-arabinopyranosyl-(1→6)-β-galactopyranoside(11)和quercetin 3-O-[2'''-O-(E)-caffeoyl]-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鲜卑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鲜卑花 地上部分 藜芦酸 (7R 8S)-松柏9’-O-β-D-吡喃葡萄糖苷 茵芋苷 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