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分离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婧婷 任建华 +1 位作者 叶凌凤 郭顺堂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9-524,529,共7页
该文围绕目前工业化生产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实验室的分离技术(Guo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几乎均建立在"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基础之上。Wu首次成功地进行了7S... 该文围绕目前工业化生产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实验室的分离技术(Guo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几乎均建立在"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基础之上。Wu首次成功地进行了7S和11S的工业化分离,之后的研究多是对此方法的改进和修饰。而Guo法是唯一采用中性条件抽提的工业化分离方法,在节省了原料碱的同时,避免了蛋白的变性。同时,该文提出了目前工业化生产大豆组分蛋白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断在加工方式上进行改进,但仍存在步骤复杂、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者进一步对实现工业化分离大豆组分蛋白提出了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分离技术 工业化生产 7S富集蛋白 11S富集蛋白 产量 纯度
下载PDF
实验室规模分离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婧婷 任建华 +1 位作者 叶凌凤 郭顺堂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5-331,共7页
该文围绕目前实验室制备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的分离技术(微小毛霉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早期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多为"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之后不断辅以其它物理或生物技... 该文围绕目前实验室制备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的分离技术(微小毛霉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早期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多为"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之后不断辅以其它物理或生物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各蛋白组分的回收率和纯度。其中,Thanh法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大豆蛋白的组分分离方法,而Nango法和Wu法的引用次数较多,Deak法采用的Ca2+沉淀的方法效果则是实验室分离方法中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分离技术 7S富集蛋白 11S富集蛋白 产量 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