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疗保障70年:回顾与解析 被引量:61
1
作者 仇雨临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制度经过了从无到有、试点探索、全民覆盖、新一轮完善等发展阶段。医保制度70年的演变脉络表现为:制度架构从多元分割到逐步整合,保障体系从单一到多层次,保障责任从个人缺位到多方分担,保障对象从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医疗保障制度经过了从无到有、试点探索、全民覆盖、新一轮完善等发展阶段。医保制度70年的演变脉络表现为:制度架构从多元分割到逐步整合,保障体系从单一到多层次,保障责任从个人缺位到多方分担,保障对象从部分到全民普惠,管理体制从集体管理到社会化管理。纵观我国医保制度70年的历史演进,一方面,预防为主、注重初级卫生保健、强调全民参与,最终实现卫生领域的低投入与高产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协同发展构成了整个医疗保障变迁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历史回顾 演变路径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秉镰 朱俊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4,共12页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镇化道路的总结,需要充分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规律。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整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停滞发展期解放发展生产力时代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镇化道路的总结,需要充分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规律。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整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停滞发展期解放发展生产力时代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代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期”三大发展阶段。高质量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依然面临着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失衡,人口过度集聚于超大城市,大城市病与中小城市功能性萎缩,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三大差距制约、城市发展特色缺乏等诸多问题。未来应当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加强不同空间区域的城镇化研究,深化城镇化的成本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城镇化政策体系,提升城市包容性,加快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新中国 70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历程 城镇化展望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未竟使命 被引量:27
3
作者 戚聿东 肖旭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5,共13页
经过70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试行分类管理,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架构,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内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经过70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试行分类管理,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架构,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内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企不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亟待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有待深化。为此,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要从六个方面继续发力,分别是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加快推进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架构,稳妥推进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 竞争化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理论超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宗礼 李连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88-99,共12页
观察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从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逻辑三个维度出发。从这三个维度可以看出,新中国70年的政治发展,我国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中心的价值导向,国家建构、人民民主和政治稳定三位... 观察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从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逻辑三个维度出发。从这三个维度可以看出,新中国70年的政治发展,我国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中心的价值导向,国家建构、人民民主和政治稳定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双重驱动以及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道路体现了复合性、包容性的特点,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超越了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关于政治发展目标、政治发展动力、政治发展过程以及政治多元化理论,为人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独立自主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政治发展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新中国七十年商标工作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守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5,共13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商标工作立足本职、服务大局,谱写了保护商标专用权、规范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为扩大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制度,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商标工作立足本职、服务大局,谱写了保护商标专用权、规范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为扩大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制度,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能划转至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工作再一次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时代发展同步。站在新的起点上,商标改革应聚焦主业,进一步规范商标注册秩序,更好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更好服务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商标事业必将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七十年 商标工作 知识产权
下载PDF
1949年后基层兽医体系发展变迁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钰 王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纵观70年来的发展,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实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间兽医、公社兽医到如今多级防疫体系、多元兽医队伍的重大转变,为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基于不同时期基层畜牧兽医体... 纵观70年来的发展,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实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间兽医、公社兽医到如今多级防疫体系、多元兽医队伍的重大转变,为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基于不同时期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的建设特征和相关政策方向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分成四个阶段:初始期、起步期、提档增速期、多元发展期。通过对不同阶段相关政策调整变化的回顾,结合现阶段非洲猪瘟疫情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体系面临的挑战,并从人才、经费、市场三方面提供了政策手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发展变迁 政策路径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下载PDF
全民性、话语自主与学科自觉——共和国70年美育理论演进的三大主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顺 《美育学刊》 2019年第6期38-45,共8页
共和国70年美育理论是中国美育思想史三期中的第三期。与前两期相比,主要在全民性、话语自主及学科自觉这三大核心主题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时代的美育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对美育活动服务对象,由... 共和国70年美育理论是中国美育思想史三期中的第三期。与前两期相比,主要在全民性、话语自主及学科自觉这三大核心主题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时代的美育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对美育活动服务对象,由少数权贵、文化精英阶层转向所有公民所进行的探索及实践。话语自主是指“十七年”对苏联美育思想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美育本质论、美育功能论等核心问题上的自主创新。学科自觉是指“十七年”教育学界、美学界对美育理论学科交叉性的初步探索,尤其主要指新时期以来美学、教育学、心理学这三大学科的演进,在交叉中实现交融,确保了美育活动的完整性,极大地推进了美育理论学科的自觉与整体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70 美育理论 全民性 话语自主 学科自觉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农民政治心理变迁研究
8
作者 闫广琴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15,共5页
中国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始于新中国成立。政治地位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心理的改变。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在70年间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广大农民的政治心理也发生了可见的变化,包括独立及权利意识... 中国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始于新中国成立。政治地位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心理的改变。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在70年间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广大农民的政治心理也发生了可见的变化,包括独立及权利意识的提升、政治动机从利益向权利的转变、政治态度从冷漠转向积极等。这些变化,对于农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农民 政治心理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俊飚 颜廷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64,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逐步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食物经济管理等成熟研究领域,研究范式上与西方农业经济学学科逐步接轨,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并在农业区域布局区划、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农村政策创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减贫与发展、农地制度安排、资源与环境经济、食品营养、消费与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金融供给等问题研究,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发展历程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
下载PDF
互动式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育政策与生育保障的演进及展望 被引量:29
10
作者 沈澈 王玲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27-36,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由生育阶段、探索并确立计划生育政策阶段、严格执行计划生育阶段和计划生育政策放宽阶段。与此同时,生育保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职工到居民、从生育保障扩展到生育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由生育阶段、探索并确立计划生育政策阶段、严格执行计划生育阶段和计划生育政策放宽阶段。与此同时,生育保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职工到居民、从生育保障扩展到生育福利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历史时期,生育政策及生育保障制度呈互动式发展并日趋完善,政策目标从单一控制人口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政策执行从“刚性手段”到“刚柔并济”。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中国的生育政策也面临社会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持续降低、生育机会成本难以有效应对等现实挑战。中国应关注生育政策与其他制度的衔接与协调,提升女性生育保障并降低其机会成本,倡导积极科学的生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生育保障 新中国成立70 互动发展
下载PDF
从总体性支配到社会化整合:新中国70年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春根 罗家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1,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支撑“政社分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于国家权力惯习的延续以及社会市场发育的滞后,基层治理遭遇了行政化和“大众化”的“政社失灵”问题。为走出治理困境,以专业牵引、组织参与和“政社合作”为特征的社会化治理机制开始兴起。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治理机制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基层治理现代化 总体性支配 社会化整合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中小学师德政策建设回眸与前瞻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1期38-44,106,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师德政策建设主要经历了"一枝独秀"的规范垦拓期,"多苞并放"的机制探索期与"全面开花"的体系深化期。其逻辑演进遵循"一静三动"的政策范式,即坚守凸显时代性立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师德政策建设主要经历了"一枝独秀"的规范垦拓期,"多苞并放"的机制探索期与"全面开花"的体系深化期。其逻辑演进遵循"一静三动"的政策范式,即坚守凸显时代性立场、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本位、从单极规范走向多元治理以及由模糊笼统走向细致严密。未来我国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政策完善需要加强政策梳理与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三全"德育机制,弱化管理取向,强化涵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师德建设 政策文本 演进逻辑
下载PDF
7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5
13
作者 雷万鹏 王浩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4,共13页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qu...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审慎调整期"五个阶段。透过70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变化的结果,其在引领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教育变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学校布局调整既是学校地理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更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其根本政策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建立规范的布局程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路径、经验与问题 被引量:15
14
作者 柯平 胡娟 袁珍珍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1,共11页
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化变革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五个阶段,梳理7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进程,包括理念变革、体制机制变革、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技术变革与图... 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化变革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五个阶段,梳理7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进程,包括理念变革、体制机制变革、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技术变革与图书馆形态变化等,提出了图书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基于事业发展规律分析了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图书馆变革的重点方向,包括图书馆转型、下一代图书馆、前沿技术的运用和人文精神的探讨,以期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变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事业变革 图书馆改革
下载PDF
通专结合培养模式的变革:历史省思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亚群 庞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经历了从欧美通才教育到苏联专才教育,再到当今通专结合模式的曲折历程。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于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而做出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经历了从欧美通才教育到苏联专才教育,再到当今通专结合模式的曲折历程。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于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而做出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作用。通专结合培养模式的变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选择,也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它适应了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培养模式变革 通专结合 历史反思 现实选择
下载PDF
新中国养老保险70年:经验、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4
16
作者 封进 赵发强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6-26,共11页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出发,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近70年的改革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创建时期、改革时期、扩面与制度整合时期和降费时期。本文结合中国实践和养老保险一般运行原理,从统账结合、过渡期方案、政府补贴、名义账户和法制建...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出发,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近70年的改革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创建时期、改革时期、扩面与制度整合时期和降费时期。本文结合中国实践和养老保险一般运行原理,从统账结合、过渡期方案、政府补贴、名义账户和法制建设方面总结了养老保险改革的中国经验,并指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可持续性、可负担性、充足性、地区差异和多层次发展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做出展望,提出了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提升统筹层次、延长退休年龄及确定适度的养老保险水平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保险可持续性 养老保险制度整合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3
17
作者 祁占勇 杜越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2,共9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状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经历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橄榄球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愈发失衡、以两端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恢复与升级、层层递...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状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经历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橄榄球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愈发失衡、以两端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恢复与升级、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内涵式发展的演进阶段。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应着眼于质量提升、层次衔接、结构优化的目的,从构建成熟的“谷仓型”结构、创新各层次办学模式、建设“双一流”重点高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下载PDF
绿色发展思想在中国70年的演进及其实践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文军 刘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中国绿色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中国绿色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中国绿色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演进经历了萌芽、形成与确立3个阶段,并积极践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等绿色发展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必要反思和自觉认知中国绿色发展思想这一演化进程,回顾它过去的历史,展望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意蕴 被引量:12
19
作者 翟桂萍 罗嗣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产生于中国土壤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成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特征淡化...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产生于中国土壤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成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特征淡化了长久以来政党制度的"管理"倾向,凸显了"治理"特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具有的主体多元性、过程协商性和实践合作性等治理特征,使得多党合作的治理效能得以真正发挥,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治理 中国特色 协商民主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
下载PDF
建国70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5-80,共6页
建国70周年,我国学校体育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走过了一个极其艰辛的历程,学校体育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总结成果,70年的发展过程始终秉持着以育人为目的、以增强学生体质的核心观念。本文以建国70周年... 建国70周年,我国学校体育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走过了一个极其艰辛的历程,学校体育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总结成果,70年的发展过程始终秉持着以育人为目的、以增强学生体质的核心观念。本文以建国70周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沿着学校体育历史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入思考。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坚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学校体育战略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实现学校体育智能化校园建设和实现体育课程的创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70 学校体育 发展历程与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