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组织中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冰 赵国军 +2 位作者 兰素伟 吉洁 付子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82-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94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103例(CINⅠ33例、CINⅡ29例、CINⅢ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6K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94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103例(CINⅠ33例、CINⅡ29例、CINⅢ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6K1和S6K2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年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脉管瘤栓、深肌层浸润及宫旁浸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6K1和S6K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中S6K1、S6K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6K1表达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均有关(P<0.05),而S6K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深肌层浸润均有关(P<0.05);S6K1、S6K2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S6K1和S6K2表达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S6K1和S6K2为高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且S6K1、S6K2阳性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 S6k2
下载PDF
甘蔗PsbS亚基应答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及其与6K2蛋白的互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 刘淑娴 +4 位作者 杨宗桃 王彤 程光远 商贺阳 徐景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2-1733,共12页
非光化学猝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是高等植物主要的光保护调节机制,光合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的Psb S亚基在NPQ起关键作用。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中PSⅡPsb S亚基应答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 非光化学猝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是高等植物主要的光保护调节机制,光合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的Psb S亚基在NPQ起关键作用。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中PSⅡPsb S亚基应答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的侵染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克隆了甘蔗的Psb S亚基编码基因,命名为Sc Psb S,该基因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长度为798 bp,编码长度为265个氨基酸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Sc Psb S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具有叶绿体定位信号,有4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Psb S亚基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Sc Psb S在单子叶、双子叶以及单子叶的C3和C4植物中存在明显的分化。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c Psb S定位于叶绿体且与SCMV-6K2部分共定位于叶绿体。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试验进一步证实了ScPsbS与SCMV-6K2互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 ScPsbS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成熟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未成熟叶片和初衰叶中次之,茎和根中几乎不表达;SCMV侵染对ScPsbS基因表达影响显著, ScPsbS基因在侵染早期显著上调,侵染后期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PsbS亚基 甘蔗花叶病毒 6k2 光保护
下载PDF
甘蔗类泛素蛋白UBL5应答SCMV侵染及其与SCMV-6K2的互作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宗桃 刘淑娴 +5 位作者 程光远 张海 周营栓 商贺阳 黄国强 徐景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泛素化修饰在蛋白功能调控、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类泛素蛋白(ubiquitin-likeproteins,UBLs)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重要组分。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 泛素化修饰在蛋白功能调控、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类泛素蛋白(ubiquitin-likeproteins,UBLs)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重要组分。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从甘蔗(Saccharumspp.hybrid)中分离鉴定了1个与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编码蛋白6K2互作的类泛素蛋白UBL5,命名为Sc UBL5,长度为73aa。本研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进一步证实了Sc UBL5与SCMV-6K2互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 UBL5为稳定的亲水性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c UBL5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c UBL5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Sc UBL5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完成形态建成的正一叶、第7叶、根和第8节间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成熟的心叶和第3节间;SCMV侵染对Sc UBL5基因表达影响显著,Sc UBL5基因在侵染早期显著上调,侵染后期下调但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类泛素蛋白 甘蔗花叶病毒 6k2
下载PDF
甘蔗ScCRT1基因克隆及其应答SCMV侵染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 程光远 +5 位作者 杨宗桃 王彤 刘淑娴 商贺阳 赵贺 徐景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是重要的分子伴侣和钙离子结合蛋白,参与调控Ca2+稳态、钙依赖信号、内质网质量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免疫反应和逆境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中CRT应答甘蔗...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是重要的分子伴侣和钙离子结合蛋白,参与调控Ca2+稳态、钙依赖信号、内质网质量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免疫反应和逆境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中CRT应答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侵染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从热带种Badila(S.officinarum)中克隆了1个CRT1/CRT2亚型的CRT编码基因,命名为ScCRT1。该基因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1281bp,编码长度为426aa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CRT1具有典型的CRT蛋白结构域,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N端有一个信号肽,具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C端有典型的内质网定位信号;二级结构多为无规则卷曲;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是典型的CRT蛋白,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具有明显的分化。亚细胞定位表明ScCRT1定位于内质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ScCRT1基因在甘蔗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第8节间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心叶中的表达量较高;该基因在SCMV侵染早期表达量上调,后期下调表达。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表明,ScCRT1与SCMV-6K2蛋白互作。推测SCMV-6K2通过与ScCRT1互作调控钙离子稳态进而便于SCMV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钙网蛋白 SCMV 6k2
下载PDF
甘蔗PsbR亚基应答SCMV侵染及其与SCMV-6K2的互作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 程光远 +4 位作者 杨宗桃 刘淑娴 商贺阳 黄国强 徐景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2-1530,共9页
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的PsbR亚基对于放氧复合体(oxygen-evolving complex)的组装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克隆了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的PsbR亚基编码基因,命名为ScPsbR,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 ... 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的PsbR亚基对于放氧复合体(oxygen-evolving complex)的组装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克隆了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的PsbR亚基编码基因,命名为ScPsbR,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 hybrid,Y2H)验证了ScPsbR与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编码蛋白6K2的互作。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PsbR具有典型的PsbR亚基结构域,无信号肽,具有1个跨膜结构域,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在C3和C4植物中存在明显的分化。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ScPsbR定位于叶绿体且与SCMV-6K2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进一步验证了ScPsbR与SCMV-6K2的互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ScPsbR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在根和茎中表达极少,未成熟叶片和初衰叶中次之,成熟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SCMV侵染显著影响ScPsbR基因表达,ScPsbR基因在侵染0~12 h显著上调,侵染1~5 d下调至略低于对照的水平,但差异不显著,侵染7~15 d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R亚基 甘蔗花叶病毒 6k2 蛋白互作
下载PDF
甘蔗易化子家族蛋白Sc ZIFL1与6K2互作应答SCMV侵染
6
作者 刘淑娴 杨宗桃 +5 位作者 程光远 张海 周营栓 商贺阳 黄国强 徐景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80-3090,I0001-I0012,共23页
易化子超家族转运蛋白(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在生物中普遍存在,锌诱导类辅助因子(zinc induced facilitator like,ZIFL)是MFS成员,参与小分子有机物运输。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从甘蔗(Sa... 易化子超家族转运蛋白(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在生物中普遍存在,锌诱导类辅助因子(zinc induced facilitator like,ZIFL)是MFS成员,参与小分子有机物运输。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从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中分离鉴定了1个与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编码蛋白6K2互作的ZIFL,命名为Sc ZIFL1。本研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 FC)进一步验证了Sc ZIFL1与SCMV-6K2的互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 ZIFL1长度为484个氨基酸,无信号肽,具有12个跨膜结构域,为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Sc ZIFL1具有MFS保守的半胱氨酸模体、特征基序及反向运输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之间,以及单子叶C_(3)植物和C_(4)植物之间存在明显分化。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Sc ZIFL1定位于液泡膜,部分与SCMV-6K2共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Sc ZIFL1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茎中表达最高,叶中次之,根中最低;在完成形态建成且处于旺盛工作状态的+1叶和第8节间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成熟的心叶、第3节间和渐衰叶片+7叶;接种SCMV后,Sc ZIFL1表达量在侵染早期显著上调,随后持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6k2 ZIFL1 蛋白互作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6K2蛋白叶绿体定位的机制解析
7
作者 赵金鹏 向小华 +4 位作者 张喜峰 杜林林 孙炳剑 汪敏 孙航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5-992,共8页
【目的】明确影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6K2蛋白叶绿体定位的结构域。【方法】6K2蛋白分为N端结构域、中间跨膜结构域与C端结构域,分别将6K2蛋白N段结构域、跨膜结构域、C段结构域缺失突变,构建6K2^(PVYΔN)、6K2^(PVYΔC)、6K2^(PVYΔNΔC)... 【目的】明确影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6K2蛋白叶绿体定位的结构域。【方法】6K2蛋白分为N端结构域、中间跨膜结构域与C端结构域,分别将6K2蛋白N段结构域、跨膜结构域、C段结构域缺失突变,构建6K2^(PVYΔN)、6K2^(PVYΔC)、6K2^(PVYΔNΔC)、6K2^(TuMVΔN)、6K2^(TuMVΔC)、6K2^(TuMVΔNΔC)突变体。将6K2PVY与6K2^(TuMV)跨膜区的GxxxG基序分别突变,构建6K2PVY GV、6K2^(TuMV)GV突变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6K2-RFP突变体亚细胞定位。将PVY与TuMV编码的6K2蛋白不同结构域重组,构建6K2^(PPT)、6K2^(PTT)、6K2^(TPT)、6K2^(TTP)、6K2^(TPP)、6K2^(PTP)重组蛋白,观察不同6K2-RFP重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6K2^(TuMV),突变体6K2^(TuMVΔN)、6K2^(TuMVΔC)、6K2^(TuMVΔN)ΔC、6K2^(PVYΔC)、6K2^(PVYΔNΔC),重组蛋白6K2^(PPT)、6K2^(PTT)、6K2TPT定位于叶绿体。6K2PVY,突变体6K2^(PVYΔN),重组蛋白6K2^(TTP)、6K2^(TPP)、6K2^(PTP)不定位于叶绿体。【结论】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6K2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决定其叶绿体定位,而6K2^(PVY)的C端结构域干扰其叶绿体定位,6K2^(PVY)与6K2^(TuMV)的C端结构域的差异导致了其不同亚细胞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属 6k2蛋白 叶绿体 跨膜结构域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磷脂酶Dα1在TuMV激活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中的功能分析
8
作者 林佳宇 张世杰 +3 位作者 徐传涛 杜林林 孙炳剑 孙航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3-790,共8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Dα1(phospholipase Dα1)及其产物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在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促进植物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UV-2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TuMV对本氏烟叶绿... 【目的】研究磷脂酶Dα1(phospholipase Dα1)及其产物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在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促进植物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UV-2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TuMV对本氏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利用Real-time qPCR检测TuMV侵染或瞬时表达6K2蛋白对本氏烟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NbNYE1(Nicotiana benthamiana NON-YELLOWING1)、NbNYE2(Nicotiana benthamiana NON-YELLOWING2)和NbPAO(Nicotiana benthamiana pheide a oxygense)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敲除NbPLDα1(Nicotiana benthamiana phospholipase D alpha 1)或正丁醇降低磷脂酶D产生的磷脂酸含量,检测对TuMV诱导的NbNYE1、NbNYE2和NbPAO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外喷施磷脂酸对NbNYE1、NbNYE2和NbPAO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uMV侵染导致野生型本氏烟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48%。TuMV侵染的野生型本氏烟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健康野生型本氏烟的7.61、15.80和5.19倍。TuMV侵染的NbPLDα1敲除突变体本氏烟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健康野生型本氏烟的2.35、7.83和1.29倍。正丁醇处理后,TuMV侵染的野生型本氏烟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与健康野生型本氏烟无明显差异。喷施磷脂酸的叶片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清水处理野生型本氏烟的12.39、3.64和8.26倍。此外,瞬时表达6K2蛋白叶片中NbNYE1、NbNYE2和NbPAO表达量分别为瞬时表达GFP野生型本氏烟的5.64、4.67和3.45倍。【结论】TuMV促进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依赖磷脂酶Dα1及其产物磷脂酸,病毒编码的6K2蛋白是促进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关键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花叶病毒 本氏烟 叶绿素降解 6k2蛋白 磷脂酸 磷脂酶D
下载PDF
PARKER 6K2运动控制器数据通讯连接和故障解析
9
作者 付昌荣 《机电工程技术》 2012年第6期155-156,166,共3页
某高压绕线机采用6K2两轴运动控制与TQ10SD排线控制器、主轴变频控制器(ABB)、WIN98工控电脑及VB6.0软体执行界面,因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死机和开机时发生6K2通讯故障现象,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Parker 6k2控制器的数据通讯控... 某高压绕线机采用6K2两轴运动控制与TQ10SD排线控制器、主轴变频控制器(ABB)、WIN98工控电脑及VB6.0软体执行界面,因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死机和开机时发生6K2通讯故障现象,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Parker 6k2控制器的数据通讯控制线的连接、功能命令和通讯程序进行分析,同时对所产生的故障信息作出分析、处理,解决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k2运动控制器 VB6.0 MOTION PLANNER软件
下载PDF
基于腐蚀电阻挂片的多通道测量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新锋 穆平安 +1 位作者 戴曙光 王波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在腐蚀电阻挂片的研究过程中,为满足环境腐蚀的快速灵敏监测的需要,需要对多个电阻试片的测量结果进行温度校正,所以要保证腐蚀电阻挂片的多个电阻试片同时、快速、精确的测量。提出一种利用小信号继电器G6K-2P-Y的快速通断来进行测量... 在腐蚀电阻挂片的研究过程中,为满足环境腐蚀的快速灵敏监测的需要,需要对多个电阻试片的测量结果进行温度校正,所以要保证腐蚀电阻挂片的多个电阻试片同时、快速、精确的测量。提出一种利用小信号继电器G6K-2P-Y的快速通断来进行测量通道的切换,进而达到多个电阻试片的多通道同时测量的方法。对一种由4个电阻试片构成的腐蚀电阻挂片,完成暴露试片和封闭试片的多通道同时测量,实现环境腐蚀的快速灵敏监测,本测量系统对电阻试片的测量分辨力达到1μΩ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电阻挂片 微小电阻 小信号继电器G6k-2P-Y 多通道测量
下载PDF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碱性介质中单层级铂原子修饰的金电极上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钊 贾学恩 +5 位作者 谢青季 谭月明 黄素清 黄金花 孟越 姚守拙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5-1113,共9页
通过在Au电极表面欠电位沉积(UPD)Cu、再与Pt源(H2PtCl6或K2PtCl4)进行置换反应,制得单层级Pt原子修饰的金电极(对H2PtCl6或K2PtCl4,所制电极分别记为Pt(CuUPD-Pt4+)n/Au或Pt(CuUPD-Pt2+)n/Au,n表示欠电位沉积-置换过程的重复次数).用... 通过在Au电极表面欠电位沉积(UPD)Cu、再与Pt源(H2PtCl6或K2PtCl4)进行置换反应,制得单层级Pt原子修饰的金电极(对H2PtCl6或K2PtCl4,所制电极分别记为Pt(CuUPD-Pt4+)n/Au或Pt(CuUPD-Pt2+)n/Au,n表示欠电位沉积-置换过程的重复次数).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定量研究了所制电极,评估了其在碱性环境中催化甲醇氧化的质量比活性(SECA).结果表明,以H2PtCl6为Pt源所制电极(Pt(CuUPD-Pt4+)3/Au)的活性更高,最大SECA高达35.7mAμg-1.根据EQCM结果计算了置换效率,籍此讨论了Pt原子在Au电极表面的层层组装结构,发现所制电极表面的裸Au位点分布百分数与实验结果(由AuOx还原峰电量测算)吻合.我们认为,EQCM技术是一种定量研究电极支撑的超薄催化剂的有效手段,这种高效的单层级贵金属催化剂有望在生物、能源、环境相关的电催化研究中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欠电位沉积 基于H2PtCl6k2PtCl4的氧化还原置换 金电极支撑的单层级Pt原子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碱性环境中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蕴含K_6-K_2oN_2可图序列
12
作者 陈江南 庞艳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9-33,共5页
对于给定的图H,如果π有一个实现包含H作为子图,则称π是蕴含H可图的.本文刻划了当n≥6时,蕴含K_6-K_2°N_2的可图序列,其中K_2°N_2是一个冠图.
关键词 度序列 冠图 蕴含k_6-k_2°N_2可图序列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tudy on Au-supported Pt adlayers for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ol in alkaline solution
13
作者 HUANG Zhao JIA Xue’En +5 位作者 XIE QingJi TAN YueMing HUANG SuQing HUANG JinHua MENG Yue YAO ShouZhu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1期2349-2356,共8页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UPD) of Cu on an Au electrode followed by redox replacement reaction(RRR) of CuUPD with a Pt source(H2PtCl6 or K2PtCl4) yielded Au-supported Pt adlayers(for short,Pt(CuUPD-Pt4+)n/Au for H2PtC...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UPD) of Cu on an Au electrode followed by redox replacement reaction(RRR) of CuUPD with a Pt source(H2PtCl6 or K2PtCl4) yielded Au-supported Pt adlayers(for short,Pt(CuUPD-Pt4+)n/Au for H2PtCl6,or Pt(CuUPD-Pt2+)n/Au for K2PtCl4,where n denotes the number of UPD-redox replacement cycles).The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EQCM) technique wa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fabricated electrodes and estimate their mass-normalized specific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SECA) for methanol oxidation in alkaline solution.In comparison with Pt(CuUPD-Pt2+)n/Au,Pt(CuUPD-Pt4+)n/Au exhibited a highe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and the maximum SECA was obtained to be as high as 35.7 mA ?g?1 at Pt(CuUPD-Pt4+)3/Au.The layer-by-layer architecture of Pt atoms on Au is briefly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QCM-revealed redox replacement efficiency,and the calculated distribution percentages of bare Au sites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duced from the charge under the AuOx-reduction peaks.The EQCM is highly recommended as an efficient technique to quantitatively examine various electrode-supported catalyst adlayers,and th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adlayers of noble metals are promising in electrocatalysis relevant to biological,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of Cu redox replacement using H2PtCl6 or k2PtCl4 Au-supported Pt adlayers EQCM electrocatalyzed oxidation of methanol in alkaline s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