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及邻区地壳和地幔转换带厚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炳瑜 陈凌 +1 位作者 艾印双 何玉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8,共9页
本文利用宽频流动台阵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地幔转换带的间断面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西北部的... 本文利用宽频流动台阵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地幔转换带的间断面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西北部的兴蒙造山带地壳较厚(~40km),东南部的燕山带、松辽盆地和辽东台隆地壳明显较薄(30~35km).这有可能反映,研究区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地壳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伸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减薄.地幔转换带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结构存在横向差异.经度121°E—122°E之间,上地幔底部出现双重间断面,深度分别为660km和690km.经度122.5°E以东(北黄海地区),410km间断面有5~20km幅度的下沉,660km间断面有5~15km幅度的抬升;该地区地幔转换带厚度相对全球平均偏薄10~20km,指示着该地区较热的上地幔底部温度环境.我们认为太平洋俯冲板块可能停滞在研究区119°E—122°E经度范围的地幔转换带中,但未延伸至118°E以西;而俯冲板块在124°E以东可能局部穿透了上地幔底部而进入下地幔,同时引起小尺度的地幔对流,导致北黄海地区下地幔物质的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区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410 km间断面 660 km间断面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部滞留板块下方低速异常的地震三重震相探测 被引量:7
2
作者 崔辉辉 周元泽 +2 位作者 石耀霖 王晓冉 李国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9-1320,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发生于2011年5月10日的一个深源地震的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研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通过一维射线追踪拟合P波三重震相的相对到时,并进行观测波形与理...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发生于2011年5月10日的一个深源地震的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研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通过一维射线追踪拟合P波三重震相的相对到时,并进行观测波形与理论地震图的对比,发现华北克拉通东部660km间断面下沉约15~20km,其上方存在厚度约115~120km的高速异常,P波速度升高1.5%~2.0%,应为滞留的太平洋俯冲板块;660km间断面下方存在局部的低速异常,P波速度降低0.6%~0.9%,该异常可能与滞留板块从其底部向下地幔顶部脱水或坍塌进入下地幔深处滞留体的脱水有关,也可能与板块深俯冲及板块碎片崩塌所引起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三重震相 660km间断面 低速异常 下地幔顶部 板块脱水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下方660km间断面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占永 张瑞青 +1 位作者 吴庆举 张广成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1-721,885,共11页
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下方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是停滞在地幔过渡带内水平向西伸展,还是穿透660km间断面直接进入下地幔,始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基于P--SV转换波对速度间断面的敏感性,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在东北地区布设的136个固定... 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下方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是停滞在地幔过渡带内水平向西伸展,还是穿透660km间断面直接进入下地幔,始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基于P--SV转换波对速度间断面的敏感性,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在东北地区布设的136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通过提取台站下方的接收函数并采用共转换点(CCP)叠加技术,得到了该区域660km间断面的起伏变化图像.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下方660km间断面下沉幅度超过20k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44°N以南、东西跨度约400km的范围内.660km间断面的下沉表明西北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了中国东北地区下方,在较小区域范围内观测到的较大深度异常可能暗示着俯冲板片穿透660km间断面直接进入了下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俯冲板块 接收函数 共转换点叠加 660km间断面
下载PDF
东天山地幔过渡带及660km间断面P波速度结构及其对岩石圈拆沉的启示
4
作者 崔冉 周元泽 +1 位作者 苏慧 崔清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2-765,共14页
天山作为重要的活跃陆内造山带之一,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复杂的形成与再活化过程。地幔过渡带内的速度异常结构以及间断面的起伏形态,可为理解天山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参考。但受到前期台站覆盖的限制,对东天山速度结构的研究仍存... 天山作为重要的活跃陆内造山带之一,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复杂的形成与再活化过程。地幔过渡带内的速度异常结构以及间断面的起伏形态,可为理解天山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参考。但受到前期台站覆盖的限制,对东天山速度结构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利用蒙古中部流动地震台站的地震波形资料,通过三重震相波形拟合方法,获得了伊犁盆地东部和东天山中西部地区下方地幔过渡带及660km间断面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东天山中部地幔过渡带内局部存在高速异常结构,该高速异常结构的速度值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在地幔过渡带底部,高速异常值达到1%;660km间断面为尖锐速度界面,P波速度跃变量为4.61%~5.78%,下沉深度为5~15km,由西向东下沉深度呈现增大的趋势。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东天山地幔过渡带内的高速异常结构可能是天山岩石圈的拆沉物质或断裂的岩石圈物质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下沉进入地幔过渡带内所导致;此外,由于东天山中部660km间断面上方存在高速异常结构,低温异常也会使得660km间断面的下沉深度增大。本研究结果为东天山岩石圈拆沉,或天山两侧盆地岩石圈的双向俯冲引发岩石圈断裂等动力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地震学证据,对理解东天山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P波三重震相 高速异常结构 660km间断面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华南中部地幔转换带厚度异常:海南地幔柱?
5
作者 王冠之 陈永顺 +4 位作者 张晨 盖增喜 郭震 杨挺 葛天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71-3880,共10页
本文利用84个布设于华南中部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239个远震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通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了华南大陆中部地区的地幔410 km和660 km间断面起伏与地幔转换带厚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华夏块体下方转换带厚度明显减薄10~25 km,... 本文利用84个布设于华南中部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239个远震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通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了华南大陆中部地区的地幔410 km和660 km间断面起伏与地幔转换带厚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华夏块体下方转换带厚度明显减薄10~25 km,尤其是在南部靠近海岸线附近(23.7°N,114.5°E)存在一个直径约200 km的转换带厚度异常区域(减薄约25 km),可能揭示海南地幔柱在该处上涌穿透660 km间断面进入地幔,在地幔转换带向周围扩散,热的地幔物质穿过410 km间断面继续上涌,造成了华夏块体下方上地幔大范围的低速异常,以及在雷州半岛和沿岸造成大范围的新生代玄武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410km间断面 660km间断面 转换带厚度 华夏块体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基于多频段Pds波振幅的地幔过渡带间断面横波速度结构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静 于欣鑫 李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0-648,共9页
地幔过渡带间断面的厚度和其上下的地震波速差异可提供对过渡带附近的水含量和矿物组分的重要约束。通过构建不同的地幔过渡带间断面速度模型,计算了理论接收函数,提取了不同频段的间断面Pds转换波的振幅信息。正演结果显示,跨越间断面... 地幔过渡带间断面的厚度和其上下的地震波速差异可提供对过渡带附近的水含量和矿物组分的重要约束。通过构建不同的地幔过渡带间断面速度模型,计算了理论接收函数,提取了不同频段的间断面Pds转换波的振幅信息。正演结果显示,跨越间断面的横波速度变化主要影响Pds/P振幅比的大小,而间断面的厚度同时影响幅值大小和其随频率的变化规律。提出利用多频段Pds/P振幅比,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同时反演间断面的厚度和跨越间断面的横波速度变化。理论测试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给出间断面厚度和横波速度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实际数据,结果表明,该地区660间断面较为尖锐,在小于2 km的深度范围内横波速度增加了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过渡带 接收函数 660间断面 间断面厚度 蒙特卡洛法
下载PDF
利用地幔内反射波探测日本列岛下660km不连续面的深度变化(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山田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6,共10页
通过分析发生在日本周边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估计了日本列岛下的660km不连续面(d660)的深度变化。许多宽频带波形记录到了在d660顶部发生反射的sScS的后续波。sScS后续波与sScS间的到时差包含了震中与台站下方的d660深度变化的信... 通过分析发生在日本周边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估计了日本列岛下的660km不连续面(d660)的深度变化。许多宽频带波形记录到了在d660顶部发生反射的sScS的后续波。sScS后续波与sScS间的到时差包含了震中与台站下方的d660深度变化的信息。我们成功地检测到这两种震相并将其分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方面研究的报道。我们由sScS与其后续波的到时差来求每个震中与记录台站下的d660的深度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西部日本下的d660较深(大于660km),这可能是滞留在地幔转换带中的冷的太平洋板块造成的。在日本中部,d660变深,显然这不是太平洋板块本身造成的,因为日本中部已经位于该滞留板片的东部。日本东北部下的d660变得较浅,这可能是太平洋板片形状变化或下地幔热物质上涌形成局部热异常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 km不连续面 ScS反射波 后续波 俯冲板片 温度异常
下载PDF
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海南及其邻区地幔转换带结构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晨阳 黄金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1167,共7页
利用海南、广东及广西区域台网和国家台网共8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75个远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面元叠加的方法,得到了海南及其邻区上地幔410km和660km间断面结构和转换带厚度.结果表明,研究区410km间... 利用海南、广东及广西区域台网和国家台网共8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75个远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面元叠加的方法,得到了海南及其邻区上地幔410km和660km间断面结构和转换带厚度.结果表明,研究区410km间断面形态较复杂,局部下沉到447km,而660km间断面相对简单,其深度分布在670km左右.海南岛东北部存在一个直径约200km的转换带异常薄的区域,其厚度较全球平均值薄25±5km,相当于转换带中存在约180℃的高温异常,转换带厚度局部偏薄暗示海南地幔柱可能起源于下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幔柱 接收函数 上地幔410km660km间断面 转换带厚度
下载PDF
伊豆—小笠原下方660km间断面的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元泽 蒋志勇 臧绍先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7-324,共8页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1 981~ 2 0 0 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 ,使用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1 981~ 2 0 0 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 ,使用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面 Sd P转换震相 ,以研究6 6 0 km间断面区域性差异 .研究发现 ,自 3 5°N到 2 6°N的各剖面依次体现了和达 -本尼奥夫带 (Wadati- Benioff zone)倾角逐渐加大 ,且地震分布的最大深度也逐步增大 ,俯冲板块对6 6 0 km间断面存在的影响也因此产生了差异性 :没有俯冲板块影响的情况下 ,该间断面出现在 CM) 6 6 0 km深度处 ,而受到俯冲板块明显作用的地区 ,则该间断面普遍出现下陷 .转换点分布的一定程度分散性可能是间断面本身复杂结构、震相误判或一维球对称地球模型假定等因素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m间断面 N次根倾斜叠加 俯冲板块 伊豆-小笠原 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Mantle dynamics of the reactivating North China Craton:Constraints from the topographies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被引量:18
10
作者 XU WeiWei ZHENG TianYu ZHAO Li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881-887,共7页
The topographies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dynamics.Here w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seismic imaging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beneath the North Chin... The topographies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dynamics.Here w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seismic imaging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employing the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Depth anomalies (deeper or shal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depths) at both discontinuities were detected by introducing a three-dimensional regional velocity model.The depressions of the 410-km discontinuity a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NCC.A local elevation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appeared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NCC and a significant depression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NCC.Two dynamic mantle regimes are speculat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nomalous depth zones in the NCC.One possibility is a complex mantle upwelling linked to edge-derived convection between the stagnant slab and the thick cratonic root.The other potential dynamic regime is slab stagnating,sinking,and induced upwelling at the neighboring slab front.These regimes hint that the mantle flow was possibly dominated by 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the subducting slab,cratonic root,and ambient mantle beneath the N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0-km discontinuity 660-km discontinuity receiver function imaging dynamic mantle regime North China Craton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660km间断面附近波速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玲玲 李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6,282,共10页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和达-贝尼奥夫俯冲带前缘,其深部速度结构对理解板块俯冲行为以及地幔物质的交换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三重震相模拟方法,对中国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两个深源地震P波和SH波波形数据,进行了相对到时和波形的拟...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和达-贝尼奥夫俯冲带前缘,其深部速度结构对理解板块俯冲行为以及地幔物质的交换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三重震相模拟方法,对中国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两个深源地震P波和SH波波形数据,进行了相对到时和波形的拟合,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660km间断面附近波速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下方的间断面没有发生明显下沉,间断面之上存在一个厚约130km的高速层,这可能对应了俯冲并滞留在间断面之上的西北太平洋板块;地幔过渡带整体呈现出S波低速异常和较高的vP/vS值,可能暗示了地幔转换带内含有较高的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震相 660 km间断面俯冲板块S波低速异常 东北地区
下载PDF
No basalt accumulation and segregation atop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Sea of Okhotsk
12
作者 BingXin Zhou XiaoBo He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21-631,共11页
Recent seismic evidence shows that basalt accumula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yet its ubiquity or sporadic nature remains uncertain.To investigate this phenomenon further,we characterized the... Recent seismic evidence shows that basalt accumula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yet its ubiquity or sporadic nature remains uncertain.To investigate this phenomenon further,we characterized the velocity structure across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mantle from the lower mantle beneath the Sea of Okhotsk by modeling the waveform of the S660P phase,a downgoing S wave converting into a P wave at the 660-km interface.These waves were excited by two regional>410-km-deep events and were recorded by stations in central Asia.Our findings showed no need to introduce velocity anomalies at the base of the MTZ to explain the S660P waveforms because the IASP91 model adequately reproduced the waveforms.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the basalt accumulation has not affected the bottom of the MTZ in the study area.Instead,this discontinuity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emperature or water content variations,or both.Thus,we argue that the basalt accumul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MTZ is sporadic,not ubiquitous,reflecting its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m discontinuity S660P basalt segregation mantle transition zon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下载PDF
Sharpness of the paired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Izu-Bonin area 被引量:4
13
作者 LiMing Wang XiaoBo He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20年第6期627-638,共12页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that separates the Earth's upper and lower mantle has primarily been attributed to phase changes in olivine and other minerals.Resolving the sharpness is essential for predicting the compo...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that separates the Earth's upper and lower mantle has primarily been attributed to phase changes in olivine and other minerals.Resolving the sharpness is essential for predi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ntle and for understanding its dynamic effects.In this study,we used S-to-P conversions from the 660-km interface,termed S660P,arriving in the P-wave coda from one earthquake in the Izu–Bonin subduction zone recorded by stations in Alaska.The S660P signals were of high quality,providing u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resolve the sharpness of the discontinuity.Our study demonstrated,based on the impedance contrast given by the IASP91 model,that the discontinuity has a transitional thickness of^5 km.In addition,we observed a prominent arrival right after the S660P,which was best explained by S-to-P conversions from a deeper discontinuity at a depth of^720 km with a transitional thickness of^20 km,termed S720P.The 720-km discontinuity is most likely the result of a phase transition from majoritic garnet to perovskite in the segregated oceanic crust(mainly the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composition)at the uppermost lower mantle beneath this area.The inferred phase change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from mineral physics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m discontinuity S-to-P conversions IZU-BONIN SHARPNESS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下载PDF
东北亚边缘地区地幔过渡带内滞留太平洋板片上界面的三重震相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慧 魏荣强 +2 位作者 周元泽 崔清辉 李国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1-2444,共14页
东北亚地区下方地幔过渡带与太平洋俯冲滞留板片的相互作用对于区域深部物质运移和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台网记录的发生于鄂霍次克海与千岛群岛地区的两个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我们发现了与660-km间断面上方... 东北亚地区下方地幔过渡带与太平洋俯冲滞留板片的相互作用对于区域深部物质运移和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台网记录的发生于鄂霍次克海与千岛群岛地区的两个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我们发现了与660-km间断面上方一个特殊界面有关的清晰的新P波三重震相波形;通过对观测波形进行波形拟合以及搜索分析,本文获得了东北亚边缘地区下方660-km间断面附近的精细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东北亚边缘下方的660-km间断面之上存在一高速异常层,其具有尖锐的速度异常上界面,深度介于455~510 km之间,P波速度异常达2%~4.5%;与此同时,该地区下方660-km间断面整体速度跃变量较小,且存在0~15 km的下沉;660-km间断面下沉与高速层上界面的形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均表现为西浅东深、南浅北深的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受日本—千岛海沟回撤速率差异的影响,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对上地幔底部间断面作用的差异是造成660-km间断面整体形态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俯冲板片在地幔过渡带内的滞留并向西展平堆积使得板片上界面西侧较东侧更浅;滞留板片上界面的速度异常特征显示,俯冲沉积物可能到达地幔过渡带且经脱水相变形成了含黄玉的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 板片滞留 三重震相 660-km间断面 高速异常
下载PDF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observed from CEArray triplication data 被引量:1
15
作者 Baoshan Wang Fenglin Ni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1期77-85,共9页
We examine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velocity structures around the 660-kin discontinuity a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by waveform modeling of triplication data. Data from two deep earthquakes beneath Izu-B... We examine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velocity structures around the 660-kin discontinuity a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by waveform modeling of triplication data. Data from two deep earthquakes beneath Izu-Bonin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used. Both events were well recorded by a dense broadband seismic network in China (CEArray). The two events are located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distance to the CEArray, ye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heir records: (1) the direct arrivals traveling abov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AB branch) are seen in a different distance extent: -29° for the NE China event, -23° for Izu-Bonin event; (2) the direct (AB) and the refracted waves at the 660-km (CD branch) cross over at 19.5° and 17° for the NE China and the Izu-Bonin event, respectively. The best fitting model for the NE China event has a broad 660-km discontinuity and a constant high velocity layer upon it; while the Izu-Bonin model differs from the standard IASP91 model only with a high velocity layer abov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Variations in velocity models can be roughly explained by subduction ge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ave triplication 660-km discontinuity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