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磷灰石还原过程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永升 栗艳锋 +1 位作者 王定政 韩跃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5-880,共6页
采用FactSage 6.4热力学软件对不同体系下氟磷灰石的还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探明了高磷鲕状赤铁矿中的某些组分对氟磷灰石还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其他添加剂的条件下,氟磷灰石在1174℃时会发生脱氟反应生成Ca3(PO4)2和CaF2,在1439... 采用FactSage 6.4热力学软件对不同体系下氟磷灰石的还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探明了高磷鲕状赤铁矿中的某些组分对氟磷灰石还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其他添加剂的条件下,氟磷灰石在1174℃时会发生脱氟反应生成Ca3(PO4)2和CaF2,在1439℃时被碳还原成CaF2,CaO和P2;CaO对氟磷灰石的还原没有直接影响,而SiO2,Al2O3和Fe能使氟磷灰石的起始还原温度由1439℃分别降低至1204,1247,1277℃,促进氟磷灰石的还原.热力学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表明热力学模拟分析可作为氟磷灰石还原特性研究的指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灰石 还原 添加剂 FactSage 6.4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MIMO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at 6.0-6.4 GHz Under Typ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Ji-Liang Zhang Yang Wang +2 位作者 Li-Qin Ding Xiao-Min Huang Nai-Tong Zh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4年第1期69-76,共8页
An extensive 4 x 4 MIMO channel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at 6. 0-6. 4 GHz under a typ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with channel sounder based on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Both LOS and NLOS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The ... An extensive 4 x 4 MIMO channel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at 6. 0-6. 4 GHz under a typ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with channel sounder based on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Both LOS and NLOS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on path loss, delay spread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re presented. The measurement shows that, for corridor coverage, 2x2 MIMO is more economical than 4x4 MIMO due to high correla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high frequency band, the measured channel parameters at 6. 0-6.4 GHz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at 2. 45 GHz.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shortened wavelength of this higher frequency band results in a great difference of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our measurement results provide new gn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working on 6. 0-6.4 GHz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0-6.4 GHz muhi-input multi-output (MIMO) channel measurement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hysical Proces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 of the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in Dali,Yunnan Province
3
作者 DUAN Mengqiao ZHAO Cuiping ZHOU Lianq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22-23,共2页
The Ms 6.4 earthquake occurred on May 21,2021 in Yangbi County,Dali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which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after the 2014 Jinggu Ms 6.6 earthquake,in western Yunnan.After the earthquake,the rapid ... The Ms 6.4 earthquake occurred on May 21,2021 in Yangbi County,Dali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which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after the 2014 Jinggu Ms 6.6 earthquake,in western Yunnan.After the earthquake,the rapi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arthquake relocation reveal that there was no obvious surface rupture and the earthquake did not occur on pre-existing active fault,but on a buried fault on the west side of Weixi–Qiaohou–Weishan fault zone in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Baoshan sub-block.Significant foreshocks appeared three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These phenomena aroused scholars'intensive attention.What the physical proces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 of the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are revealed by the foreshocks and aftershocks?These scientific question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3D velocity structure microseismic detection B-VALUE source parameters nuleation process seismogenic mechanism
下载PDF
磷石膏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气化数值模拟
4
作者 杨杰 谭刚 +5 位作者 刘海鲨 王文川 李晓玲 牟亮宇 刘盛余 马丽萍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23-27,共5页
利用Fasctsage 6.4软件对褐煤化学链气化的合成气模型化,模拟计算了对磷石膏载氧体的化学链气化制取合成气的过程,并对磷石膏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气化的反应机制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H_(2)和CO是褐煤化学链气化合成气中的两种主导产... 利用Fasctsage 6.4软件对褐煤化学链气化的合成气模型化,模拟计算了对磷石膏载氧体的化学链气化制取合成气的过程,并对磷石膏载氧体的褐煤化学链气化的反应机制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H_(2)和CO是褐煤化学链气化合成气中的两种主导产品。升高气化温度将会对气化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外加水蒸气和CO_(2)气氛下同样可以提高合成气的产量。反应温度在950℃左右较为适宜;载氧体的使用可以使合成气的产率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tsage 6.4 合成气 褐煤 磷石膏 化学链气化
下载PDF
Lithospheric Equilibrium and Anisotropy around the 2021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in Yunnan,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Guangyu Fu Zhenyu Wang +1 位作者 Jingsong Liu Yun W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65-1175,共11页
Using the gravity/GNSS data of 318 stations observed in 2020,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Bouguer and free-air gravity anomalies around the 2021 Yangbi Ms 6.4 Earthquake,inverses the lithospheric density structure of the ... Using the gravity/GNSS data of 318 stations observed in 2020,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Bouguer and free-air gravity anomalies around the 2021 Yangbi Ms 6.4 Earthquake,inverses the lithospheric density structure of the focal area,and obtains the distribution of isostatic additional force borne by the lithosphe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in western Yunnan varies from-120 to-360 m Gal.As a whole the anomalies are large in the north and small in the south,and the value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2021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is about-260 m Gal.Significant lateral differences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 around the great earthquake does not belong to a solid and stable tectonic unit.The lithosphere in the source area is basically in equilibrium,indicating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 great event is not relative to the lithospheric equilibrium,but to the differential movement of the crust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In addition,we obtain the teleseismic SKS phases of 51 stations.As a whole,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fast wave in western Yunnan is approximately vertical to the maximum gradient change direction of regional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that reflects the change of Mo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2021 Yangbi Ms 6.4 Earthquak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density structure litho-spheric equilibrium shear waves shear wave splitting.
原文传递
Ultra-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Registered during the 21 May 2021 Yangbi <i>M</i><sub>S</sub>6.4 Earthquake in China
6
作者 Chuanfang Xiang Mei Li +3 位作者 Zhaoli Ma Chuanqi Teng Zhirong Li Zhigang Shao 《Natural Science》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Four ULF (0.01 Hz - 20 Hz) electromagnetic stations had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service from 2010 to 2011 in Zhaotong area, Yunnan province. Two stations of Qiaojia and Yongshan have been running with ... Four ULF (0.01 Hz - 20 Hz) electromagnetic stations had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service from 2010 to 2011 in Zhaotong area, Yunnan province. Two stations of Qiaojia and Yongshan have been running with continuous and high quality recordings and free of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ies, like magnetic storms. In this investigation, daily recordings from 1 January 2020 to 22 May 2021 have been examined of these both s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ak anomalous signals appeared at the beginning of March 2021 with relative low magnitudes of 0.6 nT at Qiaojia station and 0.3 nT at Yongshan station.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the emissions gained an abrupt increase and the amplitudes reached up to 3.8 nT at Qiaojia station and 1.2 nT at Yongsha station. Then, the amplitude decreased to be 0.5 - 1.5 nT and 0.6 - 1.3 nT respectively at both stations but with a high variation frequency in all components. This situation lasted till the Yangbi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span></i><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u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6.4 earthquake happened on May 21, 2021, more than 300 km away from these two ULF observing stations. Totally, the ULF magnetic emissions had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synchronous variation in all components at two observing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Yangbi M 6.4 Earthquake Synchronous Variation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M_(S)6.4漾濞地震GNSS同震变形场及其约束反演的破裂滑动分布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克亮 甘卫军 +6 位作者 梁诗明 肖根如 代成龙 王阅兵 李长军 张玲 马广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53-2266,共14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强震.地震未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但前震-主震-余震大致呈线状展布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西南侧.我们基于覆盖震中区域的高密度连续GNSS观测台阵,观测获得了震区周围50 km范围的高精度、...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强震.地震未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但前震-主震-余震大致呈线状展布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西南侧.我们基于覆盖震中区域的高密度连续GNSS观测台阵,观测获得了震区周围50 km范围的高精度、高密度三维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地震破裂为明显的右旋走滑兼拉张;地表形变场呈现出走滑断裂前端压缩隆升、尾端拉张下沉的典型变形模式;GNSS观测到最大水平位移和垂直下沉分别达46 mm(漾濞县淮安村周围)和-44 mm(漾濞县秀岭林场周围);发震断裂的地表错动从漾濞淮安村GNSS观测站和秀岭林场GNSS观测站之间的狭小地带穿过.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前震和主震精定位结果为约束,推测发震断层面走向135°、倾向SW、倾角80°,进而通过弹性半空间断裂位错模型,对发震断层面的同震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初步反演结果表明:同震滑动主要集中分布在3~12 km深度范围内,矩震级为M_(W)6.04,滑动量分布与前震序列呈现较好的空间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GNSS观测 同震形变 破裂滑动分布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破裂特征:地震序列的重定位分析结果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光明 吴中海 +4 位作者 彭关灵 刘自凤 罗睿洁 黄小龙 陈浩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2-678,共17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及时查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震源破裂特征,可为认识该区孕震条件和判别未来强震危险性提供关键依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及时查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震源破裂特征,可为认识该区孕震条件和判别未来强震危险性提供关键依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863次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位置。结果显示:漾濞地震序列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分布,长约25 km;整体走向135°;M_(S)6.4主震震中位置为25.688°N,99.877°E;震源深度约9.6 km。综合地震序列深度剖面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可知,发震断层应为北西走向、整体向西南方向陡倾的右旋走滑断层,倾角具有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变缓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过程发现,该地震具有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活动特点,其破裂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破裂成核阶段:首先在发震断层10~12 km深度处相对脆弱部位产生小尺度破裂,之后失稳加速破裂,发生M_(S)5.6地震;主震破裂阶段:在构造应力场持续加载和周围小尺度破裂的共同影响下,促使浅部较高强度断层闭锁区破裂,形成M_(S)6.4主震;尾端拉张破裂阶段:主震破裂向东南扩展过程中,在东南端形成与之呈马尾状斜交的、具有正断性质的次级破裂,并产生M_(S)5.2余震。而且此次地震还在源区北东侧触发了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破裂。综合分析认为,漾濞地震是兰坪-思茅地块内部北西向草坪断裂在近南北向区域应力挤压作用下发生右旋走滑运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新生断裂特征。近年来兰坪-思茅地块内部一系列中强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持续挤出的过程中,遇到该地块的阻挡,正在导致地块内部早期断层贯通形成新的活动断裂。因此,川滇地块西南边界带上或相邻地块内部老断层的复活和新生断裂的产生是区域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中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漾濞MS6.4地震 草坪断裂 新生地震断裂 震源破裂过程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冷龙岭断裂系活动性与2016年门源6.4级地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郭鹏 韩竹军 +3 位作者 安艳芬 姜文亮 毛泽斌 冯蔚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30,共14页
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级地震发生在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北侧.此次地震邻近冷龙岭断裂发生,震中距祁连山北缘断裂带民乐-大马营断裂和皇城-双塔断裂较远,地震破裂面近北西向,与两条断裂的走向呈一定角度相交.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 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级地震发生在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北侧.此次地震邻近冷龙岭断裂发生,震中距祁连山北缘断裂带民乐-大马营断裂和皇城-双塔断裂较远,地震破裂面近北西向,与两条断裂的走向呈一定角度相交.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与冷龙岭断裂逆-走滑运动性质略有差异.在野外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采用构造地貌分析、探槽开挖和^(14)C定年技术等研究方法,揭示冷龙岭断裂全新世活动明显,可能表现为特征滑动行为,地震震级为M_W7.3~7.5;断裂倾角较陡,倾向北北东,构造样式上表现为花状构造;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形成时间晚于1815~1065a BP.冷龙岭北侧断裂是冷龙岭断裂西北端一条伴生断裂,受到冷龙岭断裂左旋剪切在端部持续的构造推挤作用,相应发生弯曲,产生向外的构造旋转作用,偏离优势破裂方位,活动性相应减弱,在地表表现为一条晚第四纪变形不明显的逆断裂,与断裂整体呈北东向微突出的弧形形态和晚第四纪以来没有断错地表的地质地貌迹象相协调,但此类断裂在深部仍可能发生破裂,产生中强地震.断裂几何学特征和运动性质与震源机制解揭示的断层节面2产状和运动性质以及余震和地震烈度的分布特征较为吻合.冷龙岭北侧断裂作为门源M_S6.4级地震发震构造较为恰当.冷龙岭北侧断裂此次的逆冲运动也为冷龙岭断裂下一次的运动腾出空间.在冷龙岭北侧断裂历史演化过程中,冷龙岭断裂和冷龙岭北侧断裂对局部地形地貌产生构造抬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4级地震 发震构造 构造环境 冷龙岭断裂 冷龙岭北侧断裂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中强震前固体潮调制比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韩颜颜 孟令媛 +3 位作者 刘桂萍 周龙泉 臧阳 李智超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8-750,共13页
基于1900—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浅源地震阴历目录,依据地震活跃特征确定固体潮调制阴历日期和调制比阈值,并利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回顾性地研究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3次中强地震,即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M... 基于1900—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浅源地震阴历目录,依据地震活跃特征确定固体潮调制阴历日期和调制比阈值,并利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回顾性地研究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3次中强地震,即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M_S5.8和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区域小震的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岷县漳县M_S6.6和阿拉善M_S5.8地震前震中区域出现固体潮调制比异常,门源M_S6.4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固体潮调制比异常演化时间较长;西北地区3次中强震均发生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的高值异常集中地区及周围区域,扫描时间窗长度和固体潮调制比异常区域的大小可能与中强震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调制比 阿拉善MS5.8地震 岷县漳县MS6.6地震 门源MS6.4地震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传友 张金玉 +2 位作者 王伟 孙凯 单新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6-721,共16页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在野外调查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只在漾濞县城西侧震中区一带发育一条NW向地表裂缝带,分为间隔约6km的北西和南东2段,长度分别为2.5~3km和3~3.5km,分析认为此裂缝带为本次地震发震断裂活动在地表的表现。而维西-乔后断裂在漾濞6.4级地震中未见同震变形,说明该断裂在此次地震中没有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并结合他人关于震源机制解、余震精定位、In SAR和GNSS形变观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维西-乔后断裂西侧的一条NW向次级断裂是此次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走向310°~320°,长约30km,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断裂面陡立,略向SW倾,可能为川滇块体西边界向W扩展中形成的较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发震构造 地表裂缝带 维西-乔后断裂
下载PDF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 6.4地震总结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孟令媛 苑争一 +13 位作者 宋治平 杨文 姜祥华 王博 周志华 于晨 姚丽 解滔 黎明晓 姚琪 马未宇 马亚伟 解孟雨 臧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2期63-89,共27页
系统总结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 6.4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1)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高频、带状分布等中期和短期异常;(2)地球物理观测: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水位、水温、基岩温度、断层氢、... 系统总结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 6.4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1)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高频、带状分布等中期和短期异常;(2)地球物理观测: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水位、水温、基岩温度、断层氢、地倾斜、重力、地磁等测项,其中7个异常测项均为趋势异常,短临变化特征不突出;(3)综合方法主要为年尺度趋势异常。梳理并总结此次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过程,发现:该地震序列主要分布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附近,主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为主,余震丰富,序列b值、h值于震后15天左右逐渐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认为,在伽师MS 6.4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异常具有中期逐渐向短期逼近的过程,以趋势类为主的地球物理观测,震前未出现或未发现具有短期意义的异常,而是主要提供了后续强震的发生地点和震级的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MS 6.4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序列跟踪
下载PDF
利用大地电磁技术揭示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_S6.4地震隐伏地震构造和孕震环境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凌强 詹艳 +4 位作者 孙翔宇 郝明 祝意青 陈小斌 杨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88-2100,共13页
2016年1月21日01时13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S6.4地震,震中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祁连造山带内的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断裂部分附近,震源深度约11.4km,震源机制解显示该次地震为一次纯逆冲型地震.我们于2015年7-8月期间完... 2016年1月21日01时13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S6.4地震,震中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祁连造山带内的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断裂部分附近,震源深度约11.4km,震源机制解显示该次地震为一次纯逆冲型地震.我们于2015年7-8月期间完成了跨过祁连造山带紧邻穿过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6.4地震震中区的大地电磁探测剖面(DKLB-M)和古浪地震大地电磁加密测量剖面(HYFP).本文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反演工作,获得了二维电性结构图.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最新获得的相对于欧亚板块2009-2015年GPS速度场分布特征,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主震与余震分布特征以及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等,探讨了门源MS6.4地震的发震断裂,断裂带空间展布、延伸位置,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孕震环境与地震动力学背景等以及祁连山地区深部构造特征等相关问题.所获结论如下:2016年门源MS6.4地震震源区下存在较宽的SW向低阻体,推测冷龙岭断裂下方可能形成了明显的力学强度软弱区,这种力学强度软弱区的存在反映了介质的力学性质并促进了地震蠕动、滑移和发生;冷龙岭北侧断裂可能对门源MS6.4地震主震和余震的发生起控制作用,而该断裂为冷龙岭断裂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断裂,表现出逆冲特征;现今水准场、重力场、GPS速度场分布特征以及大地电磁探测结果均表明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断裂部分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最为明显的一条边界断裂,受控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和阿拉善地块的阻挡作用,冷龙岭断裂附近目前正处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作用最强烈、构造转化最剧烈的地区,这种动力学环境可能是门源MS6.4地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与1927年古浪MS8.0地震和1954年民勤MS7.0地震相似,2016年门源MS6.4地震的发生同样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门源MS6.4地震 大地电磁 冷龙岭断裂 冷龙岭北侧断裂 孕震环境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发震构造 被引量:24
14
作者 段梦乔 赵翠萍 +2 位作者 周连庆 赵策 左可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11-3125,共15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地震序列表现为“前-主-余”型,余震频次较高.为获得此次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震源区潜在的发震构造,本文首先计算2010年以来震源区地震b值随时间的变化.其次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M_(S)6.4地震.地震序列表现为“前-主-余”型,余震频次较高.为获得此次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震源区潜在的发震构造,本文首先计算2010年以来震源区地震b值随时间的变化.其次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并反演地震震源机制解和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1)震源区地震b值自2020年12月逐渐降低.2021年5月18日起地震活动逐渐增强,b值短暂回升.M_(S)6.4地震发生前又迅速下降.目前b值已恢复至均值水平,意味着区域发生强震的危险性逐渐降低.(2)结合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发现,漾濞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以SE走向的高倾角右旋走滑兼正断型断层为主.兼有多条NE走向和NNE走向的左旋走滑兼正断型的高倾角次级断层.(3)震源区受控于NNW向水平挤压,NEE向水平拉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主震前构造应力控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序列 b值 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断层 构造应力
下载PDF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及相关参数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安宁 李鑫 +2 位作者 白雪见 任栋 郭志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8,共9页
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这是甘青交界地区自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介绍了此次地震的相关参数和基本情况。
关键词 青海门源MS6.4地震 情况介绍 基本参数
下载PDF
1969年阳江6.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钟贻军 任镇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92-98,共7页
综合研究了阳江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深部构造特征以及形变、断层气测量结果 ,对 196 9年 7月 2 6日阳江 6 .4级地震的宏观影响场、震源机制解及余震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NEE向的平冈断裂。
关键词 阳江地震 发震构造 地形变 断层气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月 胡少乾 +4 位作者 何骁慧 郭凯 解孟雨 邓世广 马亚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10-4525,共16页
2021年5月21日21时,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先后发生M_(S)5.6和M_(S)6.4地震,两次地震震中位置相距约7 km,均位于滇西地区,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地震带南段,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序列跟踪结果显示漾濞M_(S)6.4地震类型为前震-主震-... 2021年5月21日21时,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先后发生M_(S)5.6和M_(S)6.4地震,两次地震震中位置相距约7 km,均位于滇西地区,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地震带南段,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序列跟踪结果显示漾濞M_(S)6.4地震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M_(S)5.6地震为M_(S)6.4地震的前震.本文基于云南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漾濞M_(S)6.4地震早期序列(2021年5月18日至25日,M L0.0以上)进行重定位,同时,利用Cut-And-Paste(CAP)震源机制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序列中截止至5月25日31次M_(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对该序列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重定位后获得的2159个地震事件呈NW-SE向展布,长约25 km,宽约5~10 km.M_(S)6.4主震的震源深度为8.9 km,序列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0 km,深度均值约7.5 km.(2)前震序列具有从中间开始破裂,然后向北西向破裂,继而向东南向破裂的特征,漾濞M_(S)6.4主震位于余震区的北西端,最大余震M_(S)5.2地震位于余震区的东南端.(3)CAP波形反演获得的31次M_(S)≥3.0地震的震源矩心深度在4~11 km范围,深度均值约6.5 km,与重定位结果接近,仅相差1.0 km,说明重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是合理可靠的.(4)震源机制多为右旋走滑型,部分地震具有较为明显的正断分量,反演的区域应力场与目前已知的构造应力场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反映区域内构造活动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根据重定位后的序列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区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此次漾濞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可能是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中段附近的次级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重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震害综述 被引量:16
18
作者 卢永坤 曾应青 +2 位作者 周光全 非明伦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372,共9页
给出了宁洱6.4级地震4个烈度区的分布情况,详细介绍了本次地震造成的各类建筑物震害、各烈度区的建筑结构特点和震害特征、生命线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震害以及地表裂缝、滑坡和沙土液化及喷沙冒水等地震地质灾害,并对形成震害的原因进行了... 给出了宁洱6.4级地震4个烈度区的分布情况,详细介绍了本次地震造成的各类建筑物震害、各烈度区的建筑结构特点和震害特征、生命线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震害以及地表裂缝、滑坡和沙土液化及喷沙冒水等地震地质灾害,并对形成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4级地震 震害 生命线工程 地表破坏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孕震背景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大虎 丁志峰 +4 位作者 吴萍萍 刘韶 邓菲 张旭 赵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83-3100,共18页
本文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和川滇区域数字测震台网等共计634个台站所记录的观测资料,先采用地震体波层析成像(TOMO3D)方法反演获得川滇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云... 本文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和川滇区域数字测震台网等共计634个台站所记录的观测资料,先采用地震体波层析成像(TOMO3D)方法反演获得川滇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区及周边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再采用三维视密度反演方法,获得漾濞震区壳内视密度的横向变化特征,最后综合分析漾濞M_(S)6.4地震震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深部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漾濞震区P波速度结构与视密度展布特征在深度和分区特征上均具有较好的联系和可比性,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和视密度反演结果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分布特征,漾濞M_(S)6.4地震位于高低异常值的过渡带附近,震区南、北两侧速度结构和视密度分布特征各异,综合说明了震区地壳物质存在显著的横向差异.漾濞M_(S)6.4地震序列集中分布在主震的SE侧,并沿着NW-SE向呈条带状与维西—乔后断裂近似平行展布,长约20 km,主震震源深度为8.6 km,序列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层位在5~15 km,漾濞M_(S)6.4地震序列处于高低速异常过渡带附近,震区壳内介质结构的非均匀分布是控制漾濞地震及其序列展布形态的深部构造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漾濞M_(S)6.4地震震区北侧洱源附近存在地壳尺度的低速、低密度异常这一最显著特征,该结果与该部位地表温泉较发育、大地热流值显著偏高等地热分布高度一致,这些均暗示着漾濞地震机制除了与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物质SE向逃逸有关外,可能还与来自上地幔的热异常和深部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地壳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 深部孕震背景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同震地表形变与断层滑动分布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绍俊 刘云华 +9 位作者 单新建 屈春燕 张国宏 解朝娣 赵德政 范晓冉 华俊 梁诗明 张克亮 代成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2-705,共14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城西侧发生M_(S)6.4地震。文中以欧洲航空局升、降轨Sentinel-1 SAR为数据源,基于D-In 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In SAR同震形变场:升轨LOS(Line of Sight)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07m,降轨最大LOS向形变量约为0.08m...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城西侧发生M_(S)6.4地震。文中以欧洲航空局升、降轨Sentinel-1 SAR为数据源,基于D-In 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In SAR同震形变场:升轨LOS(Line of Sight)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07m,降轨最大LOS向形变量约为0.08m。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数据和GNSS数据为约束,反演了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结果表明,In SAR/GNSS数据对断层倾向的约束能力较弱,NE倾向和SW倾向2种断层模型都能够在误差范围内拟合观测数据,其中:SW倾向断层模型的最大滑动量约为0.8m,NE倾向断层模型的最大滑动量约为0.6m;其余参数,如滑动角为-170°、倾角为80°、矩震级为M_(W)6.07均一致,破裂也都集中在地下2~10km深度范围内。结合主震发生后3h内的余震精定位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倾向SW的发震断层模型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断层滑动模型、同震滑动分布并结合破裂运动学特征,初步判定发震断层为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以西的一条次级断裂。基于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模型计算了漾濞地震破裂导致周边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漾濞地震对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红河中段断裂和红河北段断裂的南段具有显著的应力卸载作用,初步认为漾濞地震之后周围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同震形变场 断层滑动分布 同震库仑应力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