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油菜黄单胞菌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秋阳 杨玉芹 +3 位作者 崔柳苏 苏辉昭 李瑞芳 陆光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7-1054,共8页
6-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本研究利用pK18mobsacB自杀质粒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XC_0872)进行缺失突变,获得无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087... 6-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本研究利用pK18mobsacB自杀质粒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XC_0872)进行缺失突变,获得无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0872。表型检测结果显示DM0872突变体不影响野油菜黄单胞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利用,不影响胞外多糖的合成,也不影响其致病性。该结果显示糖酵解途径在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地位并不重要。另外,我们利用RT-PCR方法检测了XC_0872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XC_0872在Xcc8004中是转录的。而之前曾有报道称黄单胞菌中无法检测出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这表明XC_0872进行了转录后调控从而使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到限制。本研究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糖酵解途径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揭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该途径的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6-磷酸果糖激酶 RT-PCR
下载PDF
伊犁马 PFKM 基因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洁 孟军 +6 位作者 曾亚琦 王建文 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 王川坤 袁鑫鑫 王彤亮 姚新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58-2764,共7页
【目的】测定PFKM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差异表达,为该基因在伊犁马的糖酵解过程中功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伊犁马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以及腹外斜肌8种组织的总RNA,以伊... 【目的】测定PFKM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差异表达,为该基因在伊犁马的糖酵解过程中功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伊犁马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以及腹外斜肌8种组织的总RNA,以伊犁马不同组织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GAPDH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PFKM基因mRNA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伊犁马不同组织中糖酵解相关酶的含量。【结果】伊犁马PFKM基因在以上8种组织部位中都有表达,在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心脏中PFK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马匹其他部位(P<0.01)。马匹心脏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在糖酵解途径中,PFKM基因6-磷酸果糖激酶对心脏组织的糖酵解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PFKM 糖酵解 6-磷酸果糖激酶 表达
下载PDF
加强表达6-磷酸果糖激酶提高Bacillus subtilis乙偶姻合成效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显 赵晓静 +2 位作者 饶志明 杨套伟 徐美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01-2107,共7页
乙偶姻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胞外产物,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用香精,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因此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乙偶姻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编码枯草芽孢杆菌6-磷酸果糖激酶(PFKA)和丙酮酸激酶(PK)的编码基... 乙偶姻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胞外产物,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用香精,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因此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乙偶姻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编码枯草芽孢杆菌6-磷酸果糖激酶(PFKA)和丙酮酸激酶(PK)的编码基因pfk A和py K,并分别将其在高产乙偶姻的枯草芽孢杆菌BM(敲除了2,3-丁二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bdh A)中过量表达。结果表明过量表达PFKA或者PK能有效提高糖酵解速率以及发酵过程的生物量,并且过量表达PFKA与过量表达PK相比更有利于乙偶姻的合成。在5 L发酵罐上对工程菌进行发酵实验发现,经底物流加发酵,乙偶姻产量达到66.8 g/L,生产效率达到0.74 g·(L·h)-1。本研究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细胞工厂生产相关化合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偶姻 枯草芽孢杆菌 代谢工程 6-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原文传递
Pfk基因过表达对乳酸乳球菌N8产nisin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多龙 赵凯 +3 位作者 徐海津 白艳玲 张秀明 乔明强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0-447,共8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加糖酵解途径中编码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在乳酸链球菌素(nisin)产生菌Lactococcus lactis N8中的表达,增快nisin的产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nisin的产量,缩短发酵周期。【方法】将pfk基因及编码以c AM...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加糖酵解途径中编码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在乳酸链球菌素(nisin)产生菌Lactococcus lactis N8中的表达,增快nisin的产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nisin的产量,缩短发酵周期。【方法】将pfk基因及编码以c AMP为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pka C克隆到表达质粒p MG36e上,将共表达重组质粒转入L.lactis N8中,使Pfk-pka C基因过量表达,得到重组菌株L.lactis N8-p MG36epfk-pka C,并比较该重组菌株与野生菌的生长曲线、胞内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及效价,并从转录水平分析两株菌nis A及pfk-pka C的转录差异,比较野生菌与重组菌在不同葡萄糖含量下培养产nisin的变化。【结果】Pfk基因与pka C基因的过表达对重组菌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却能提高重组菌产nisin的速度,在发酵10 h时nisin的产量比野生菌提高了20%,使得发酵周期缩短近2 h。野生菌及重组菌在不同葡萄糖含量下培养发酵上清液的nisin效价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糖酵解途径中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的过表达可以加快乳酸乳球菌N8产nisin的速率,缩短发酵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乳酸链球菌素(nisin) 6-磷酸果糖激酶 抑菌活性 效价
原文传递
腾冲嗜热厌氧菌6-磷酸果糖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传奇 王敬强 +2 位作者 钱忠 马延和 刘斯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6_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一个关键酶。基于腾冲嗜热厌氧菌基因组中的注释,基因TTE1816可能是PFK的一种,但是,它是否确有生物活性还必须有实验数据的支持。腾冲嗜热厌氧菌在最适温度培养后,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采用双向电泳将可溶... 6_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一个关键酶。基于腾冲嗜热厌氧菌基因组中的注释,基因TTE1816可能是PFK的一种,但是,它是否确有生物活性还必须有实验数据的支持。腾冲嗜热厌氧菌在最适温度培养后,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采用双向电泳将可溶性蛋白质分离,然后运用质谱鉴定若干染色斑点。实验表明,TTE1816在高温条件下能够表达蛋白质。将TTE1816基因体外克隆至细菌表达载体,并在BL_21大肠杆菌中表达为可溶性蛋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重组蛋白TTE1816具有PFK的催化活性,最适反应温度在60℃。它还能够催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6_磷酸葡萄糖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高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条件下,TTE1816还表现果糖二磷酸酶的特性。结果证明,TTE1816是腾冲嗜热厌氧菌中PFK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嗜热厌氧菌 嗜热菌 6-磷酸果糖激酶 糖酵解
下载PDF
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在施氏假单胞菌中的异源表达及其表型分析
6
作者 胡涛 马尧 +4 位作者 战嵛华 陆伟 黄和 林敏 燕永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80,181,共10页
糖代谢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保证了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供应。葡萄糖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最简单的单糖,是生物体的理想碳源。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具有广泛的、典型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但是该... 糖代谢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保证了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供应。葡萄糖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最简单的单糖,是生物体的理想碳源。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具有广泛的、典型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但是该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很低。基因组分析表明A1501菌缺少糖酵解(EMP)途径中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 A,初步认为这可能是A1501菌不能高效利用葡萄糖的原因。利用穿梭质粒p LAFR3将大肠杆菌的pfk A基因导入到施氏假单胞菌中,通过pfk A基因的异源表达重建A1501菌的EMP途径。测定了重组菌株的糖类代谢能力,结果表明pfk A基因的导入并没有赋予重组施氏假单胞菌更强的葡萄糖及其他糖类的利用能力,说明A1501菌葡萄糖利用的低效率除了缺乏pfk A外,还有其他的因素。研究也发现,导入pfk A的重组施氏假单胞菌对H2O2高度敏感,推测pfk A导入重建后的EMP途径可能影响了该菌的还原力合成,导致菌体对氧化胁迫的耐受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胞菌A1501 葡萄糖 糖酵解途径 6-磷酸果糖激酶
原文传递
昆明小鼠早期胚胎PFK基因转录产物的检测
7
作者 王羽中 张守全 杨关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根据小鼠肝脏型 6 磷酸果糖激酶 (PFK)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内外 2对引物 ,以巢式RT 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早期胚胎是否转录出PFK的mRNA 结果发现 ,1 细胞至桑椹期胚胎的mRNA均能以外引物扩增产物为模板通过内引物扩增出 1条特异性目的片... 根据小鼠肝脏型 6 磷酸果糖激酶 (PFK)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内外 2对引物 ,以巢式RT PCR方法检测昆明小鼠早期胚胎是否转录出PFK的mRNA 结果发现 ,1 细胞至桑椹期胚胎的mRNA均能以外引物扩增产物为模板通过内引物扩增出 1条特异性目的片段 .表明昆明小鼠 1 、2 、4 、8 细胞至桑椹期胚胎的PFK以肝脏型的形式出现 ,其PFK基因已转录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可能是早期胚胎葡萄糖代谢的主要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早期胚胎 6-磷酸果糖激酶 RT-PCR 基因转录 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电针“内关”预处理通过LKB1/AMPK/PFK2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堃 黄日龙 +3 位作者 吴生兵 蔡荣林 邹国蓉 周美启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LKB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6-磷酸果糖激酶-2(PFK2)表达的影响,探讨"内关"穴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LKB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6-磷酸果糖激酶-2(PFK2)表达的影响,探讨"内关"穴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AMI模型,造模前连续电针刺激"内关"14 d,每次30 min,每日1次。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LKB1、AMPKa1、AMPKa2、PFK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KB1、AMPKa1、AMPKa2、PFK2 mRNA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DH含量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肿胀,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明显断裂,间质有炎性浸润、出血;心肌组织中AMPKa2、PFK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LKB1、AMPKa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LDH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纤维断裂减少,细胞肿胀减轻,有少量间质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鼠心肌组织中LKB1、AMPKa1、PFK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皆明显升高(P<0.01),AMPKa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AMPK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加强LKB1/AMPK/PFK2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坏死,促进受损心肌细胞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肌缺血 细胞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 AMP活化蛋白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2
原文传递
清燥救肺汤对荷Lewis小鼠肺癌细胞糖酵解关键限速酶HK2,PFK2,PKM2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余功 陈江涛 +2 位作者 胡桥 饶斌 谢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荷Lewis小鼠肺癌细胞糖酵解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6-磷酸果糖激酶2(phosphofructokinase,PFK2),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isoform M2,PKM2)的表达及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荷Lewis小鼠肺癌细胞糖酵解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6-磷酸果糖激酶2(phosphofructokinase,PFK2),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isoform M2,PKM2)的表达及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右腋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荷瘤模型,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1,5.5,2.75 g·kg^-1·d^-1,造模前2周开始灌胃给药,CTX组以50 mg·kg^-1·(2 d)-1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接种后继续给药2周,处死小鼠取瘤组织;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HK2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FK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KM2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肺癌细胞HK2 mRNA表达及PKM2活性显著降低,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高、中剂量组肺癌细胞PFK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清燥救肺汤可有效抑制荷Lewis肺癌细胞增殖,降低肺癌细胞葡萄糖摄取速率,糖酵解关键限速酶HK2,PFK2,PKM2可能是其药效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 肺癌 己糖激酶2(HK2) 6-磷酸果糖激酶2(PFK2) M2型丙酮酸激酶(PKM2)
原文传递
果糖激酶和脂联素对心力衰竭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立 廖禹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599-602,共4页
能量代谢与心力衰竭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以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与脂联素的研究进展为重点,介绍能量代谢对心脏的影响,并对临床意义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能量代谢 心力衰竭 6-磷酸果糖激酶2 果糖-2 6-二磷酸 脂联素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烁 杜政德 +4 位作者 高进良 高春生 刘飞 杨琼 刘邦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A的表达。结果:鼻咽部活检组织中,鼻咽癌组织中PFK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PFK1mRNA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PFK1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1 鼻咽肿瘤 糖酵解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微小RNA-488靶向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小娟 王骏 +8 位作者 李军 温志强 孙东麟 李志广 韩跃辅 纪梓良 冷区 曾春贤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8模拟物24 h后,以25 μg蛋白行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的表达。转染miR-488模拟物或同时转染过表达PFKFB3质粒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PC-3、DU145细胞增殖,通过糖摄取及乳酸分泌实验检测糖酵解能力。结果 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比较,miR-488在PC-3、DU14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3(P=0.031)、0.19±0.04(P=0.021),而在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调miR-488表达后,PC-3、DU145细胞的糖摄取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4±0.03(P=0.042)、0.52±0.01(P=0.032),乳酸分泌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5±0.02(P=0.037)、0.61±0.17(P=0.048),提示糖酵解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表明PFKFB3是miR-488的靶点,上调miR-488表达后,PFKFB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上调miR-488与PFKFB3表达后,细胞的糖摄取分别为0.79±0.12、0.82±0.11,乳酸分泌分别为对照组的0.77±0.07(P=0.015)、0.83±0.04(P=0.026),提示糖酵解能力升高。此外,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升高。结论 miR-488可通过下调靶蛋白PFKFB3的表达,从而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88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酶-2同工酶3 前列腺癌 增殖 糖酵解
原文传递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抑制剂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萍 韦芳 +3 位作者 顾青 曹阳 田敏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UVEC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渗组(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30.0 mmol·L^(-1)葡萄糖)及高糖+3PO组(30.0 mmol·L^(-1)葡萄糖+10μmol·L^(-1) 3PO)。细胞同步化后按分组情况更换相应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体外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FKFB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FKFB3及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升高(P>0.05),48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被抑制(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48 h高糖组中细胞迁移率升高不明显(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均明显减弱(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减弱(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PFKFB3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P>0.05),高糖组PFKFB3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FKFB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中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下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 6-二磷酸 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 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小红 樊佳佳 +1 位作者 于凌云 白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期69-75,共7页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并伴有ATP生成,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步反应均由特异的酶催化,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糖酵解的能力较低,这可能与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有关。目前,关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并伴有ATP生成,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步反应均由特异的酶催化,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糖酵解的能力较低,这可能与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有关。目前,关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是否可以从酶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对鱼类糖酵解关键酶进行有效地调节还存在异议。本研究概述了鱼类糖酵解的3种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6-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结构和分布,并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水平和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其对GK、PFK和PK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合理添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的影响及其与磷酸果糖激酶1的关系
15
作者 王一丹 王泊雅 +3 位作者 李璐 张勇 褚菲菲 吴慧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uR和PFK1 mRNA表达量,检测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以及结直肠癌细胞HCT8、SW480、SW620、HCT116、LoVo、RKO和COLO205中HuR mRNA表达量;使用小干扰RNA构建敲减HuR的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Western bolt实验分别检测PFK1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采用葡萄糖含量试剂盒、丙酮酸含量试剂盒分别检测葡萄糖摄取量、丙酮酸生成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HuR与PFK1的关系,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评估HuR对PFK1 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HuR、PFK1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HuR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下调HuR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葡萄糖消耗量及丙酮酸生成量;敲低HuR可以抑制PFK1 mRNA的稳定性,降低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FK1上存在m^(6)A修饰位点。结论m^(6)A阅读蛋白HuR可能通过识别结合PFK1上的m^(6)A位点降低PFK1 mRNA稳定性,从而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6-甲基腺苷 人类抗原R 6-磷酸果糖激酶1 迁移 侵袭 糖酵解
下载PDF
PFKFB3、S1P2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tBHQ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敏 余曦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3,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的... 目的研究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3,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 BHQ)与PFKFB3、S1P2的关系。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和t BHQ组。后两组诱导2型DM模型,其中t BHQ组于造模成功后7 d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10 g·L-1t BHQ进行干预,DM组大鼠继续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于t BHQ干预后4周和12周各组大鼠心脏采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 RNA的分布和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三组大鼠在4周和12周的FPG、FIN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4周和12周时各组中均可见PFKFB3、S1P2、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免疫组织化学及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 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和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 BHQ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DM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蛋白和m RNA表达均增加(均为P<0.05),t BHQ组S1P2蛋白和m RNA的表达较4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4周和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均较NC组增多,t BHQ组均较DM组减少(均为P<0.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增高,t BHQ组降低(均为P<0.05)。结论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酶-2同工酶3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叔丁基对苯二酚 糖尿病 视网膜
下载PDF
PFKFB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二斌 李莉华 郭子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FKFB3在42例H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FKFB3在42例H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转移、静脉癌栓、治疗前甲胎蛋白、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FKFB3 mRNA表达对HC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PFKFB3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1%(31/42)和52.38%(22/42),相对表达量为1.075±0.171和0.877±0.451,HCC组织中PFKFB3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FKFB3 mRNA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及总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 PFKFB3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并提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可作为评估HCC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 果糖磷酸酶-2同工酶3 肝细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预后
下载PDF
miR-103a-3P调控PFK-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冯盼盼 王恒 王晓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03a-3P调控6-磷酸果糖激酶(PFK)-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及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miR-103a-3p、PFK-2表达水平,将阴性对照、miR-103a-3...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03a-3P调控6-磷酸果糖激酶(PFK)-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及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miR-103a-3p、PFK-2表达水平,将阴性对照、miR-103a-3P、PFK-2类似物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中,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糖酵解相关指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03a-3P和PFK-2的相互作用。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miR-103a-3P、PFK-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癌上皮细胞系NCM460(P<0.05),其中HCT116的miR-103a-3P、PFK-2 mRNA升高最大(P<0.05),选其备用。与CC组相比,MN组及PN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MI组、PI组、MP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N组相比,MM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MM组相比,MI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PN组相比,PM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M组相比,PI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MI组与PI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I组相比,MP组细胞增殖及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转染miR-103a-3P后可显著促进PFK-2-3′-UTR-WT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基因无显著影响(P>0.05),且PFK-2与miR-103a-3P呈正相关。结论抑制miR-103a-3P表达可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有效改善糖酵解,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FK-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03a-3P 6-磷酸果糖激酶(PFK)-2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糖酵解
下载PDF
PFKFB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鹏 龚阳 +4 位作者 刘道江 张翔 张佳楠 杨高亮 方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8-2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 3,PFKFB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析PFKFB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 背景与目的: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 3,PFKFB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析PFKFB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72例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FKFB3的表达,并分析PFKFB3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胃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FKFB3的表达。shNC及shPFKFB3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中,采用RTF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分别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EdU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PFKFB3下调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FKFB3影响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FKFB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FKFB3高表达与胃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另外,RTFQ-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同样证实PFKFB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且PFKFB3的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沉默胃癌细胞中PFKFB3的表达后,其生长能力明显减弱(P<0.01),胃癌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1),细胞周期G1期阻滞(P<0.01)。PFKFB3通过激活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而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结论:PFKFB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沉默PFKFB3的表达后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PFKFB3可能是胃癌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 胃癌 生长 凋亡 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骏 李师耿 +5 位作者 王喻 彭叔彬 陈延雄 韩飞 李骏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6-2989,共4页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分别将0.1μl转录后的浓度为50ng/山的mRNA注射到C57BL/6品系小鼠受精卵中,将受精卵回送到ICR代孕母鼠输卵管中,得到F0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将FU代饲养至10周龄后合笼,从而构建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所有子代鼠出生1周后剪尾,提取RNA后反转录,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通过TALEN技术成功构建了f1D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3只,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于靶基因位置缺失了10、4、1对碱基对;因PFKFB3基因敲除纯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性,6只F1代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针对靶基因,编号4、5的小鼠缺失了1对碱基对,6号小鼠缺失4对碱基对,7、8、9号小鼠缺失10对碱基对。结论成功构建了PFKFB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酶-2同工酶3 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 原核显微注射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