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郁脾虚证大鼠双侧杏仁核注射CNQX后行为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利峰 王宗华 +3 位作者 陈家旭 王利敏 赵永烈 霍素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组和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在此基础上,运用...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组和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脑立体定位仪埋管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的拮抗剂造CNQX组,为评估手术创伤对模型的影响程度加造假手术组。逍遥散组造模方法和CNQX组相似,突出逍遥散和CNQX二者干预的可比性,于第1、7、14、21天分别比较CNQX组和逍遥散组行为变化各项指标趋势是否一致。结果:模型组大鼠逐步呈现肝郁脾虚证表现;CNQX组起到干预治疗作用,大鼠焦躁状态得到抑制;逍遥散组大鼠表现自然,逍遥散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排除了手术创伤等混杂因子,逍遥散组和CNQX组行为学实验结果变化趋势逐步相似。结论:结合前期RT-PCR和免疫组化实验,从宏观行为学角度,进一步推断逍遥散和CNQX有一条相似作用通路,即通过纠正杏仁核和海马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稳态,来治疗肝郁脾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肝郁脾虚证 行为学 调节机制 6-基-7-硝基-2 3-二酮 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
原文传递
阻断大鼠杏仁中央核AMPA受体对臂旁核味觉反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怡 闫剑群 黄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1-677,共7页
以往的研究表明,电刺激或损毁杏仁中央核明显改变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活动。为了研究杏仁中央核内的兴奋性受体是否参与此调节,本实验应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观察了杏仁中央核内微量注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 二酮(CN... 以往的研究表明,电刺激或损毁杏仁中央核明显改变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活动。为了研究杏仁中央核内的兴奋性受体是否参与此调节,本实验应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观察了杏仁中央核内微量注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 二酮(CNQX)前后臂旁核味觉神经元对四种基本味觉刺激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杏仁中央核内注射 CNQX 对 30% 的臂旁核神经元产生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以对盐酸和盐酸奎宁刺激引起的反应尤为明显(P<0.05)。根据对味觉刺激的优势反应,40% 的NaCl优势、30% 的HCl优势和20% 的奎宁优势反应神经元在注射CNQX 后对至少一种味觉刺激的反应降低;盐酸优势和奎宁优势反应神经元对各自的优势反应在杏仁中央核内注药后均明显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注射 CNQX 后,臂旁核味觉神经元对 NaCl 和其它三种味觉刺激物之间的分辨能力降低。以上结果表明,杏仁中央核内的AMPA 受体可能参与杏仁核对臂旁核味觉神经元的下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旁核 杏仁中央核 味觉 微量注射 6-基-7-硝基-2 3-二酮
下载PDF
CNQX在小鼠脑不同类型突触分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意 梅颖 +2 位作者 荣伊 林显光 阳小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7期5219-5222,共4页
目的:探讨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在小鼠脑不同类型突触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与海马神经细胞,在加有不同浓度的CNQX的细胞外液中对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分别记录m EPSC的频率和e EPSC的幅值... 目的:探讨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在小鼠脑不同类型突触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与海马神经细胞,在加有不同浓度的CNQX的细胞外液中对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分别记录m EPSC的频率和e EPSC的幅值。结果:CNQX作用于诱发性神经递质释放的半抑制浓度(IC_(50))显著大于自发性神经递质释放的半抑制浓度,CNQX对自发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但对于不同脑区,CNQX的作用效果差异并不明显。结论:CNQX在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自发释放和诱发释放时可能有不同的机制,但是并不具有脑区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基-7-硝基-2 3-二酮 大脑皮层细胞 海马细胞 神经递质释放
原文传递
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及CNQX对正常大鼠脑内及培养的神经元内NSF的影响
4
作者 李忠玉 刘庆莹 +1 位作者 朱长庚 王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内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和AMPA受体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注入正常SD大鼠侧脑室,观察其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 目的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内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和AMPA受体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注入正常SD大鼠侧脑室,观察其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大脑皮质、海马内NSF免疫反应的变化;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CM组及CNQX+ACM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SF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SF含量的变化。结果ACM组大鼠在注射后30min出现癫痫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ACM作用后2h及4h,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NS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2.培养的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CM组在作用4h及8h时,NSF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SF含量,在ACM作用4h及8h时较对照组及CNQX+ACM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ACM可下调神经元内NSF的表达,并导致动物痫性发作,而运用AMPA受体拮抗剂CNQX则能阻断其下调作用,提示ACM对NSF的下调作用可能与AMP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 6-基-7-硝基-2 3-二酮(CNQX) 癫痫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