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POSSESSING HIGH CONTENT OF 1,4-UNITS VIA ANIONIC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鲁在君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5-720,共6页
The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HTPB) possessing high content of 1,4-units was synthesized by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 using alkyllithium containing silicon-protected hydroxyl group as initiator a... The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HTPB) possessing high content of 1,4-units was synthesized by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 using alkyllithium containing silicon-protected hydroxyl group as initiator and cyclohexane as solvent. The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GPC, IR and 1H-NM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red film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1,4-units for HTPBs made by anionic polymerization reaches up to 90%.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s very narrow (〈 1.05). The functionality of hydroxyl groups approaches 2. Compared with free radical HTPB,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of anionic HTPB films increased by 70%, while the tensile strength remained nearly unchanged. This new HTPB can be very useful in solid propel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Anionic polymerization 1 4-unit Mechan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磷酸酯钕系催化剂合成窄分子量分布高顺式聚异戊二烯 被引量:9
2
作者 孔春丽 胡雁鸣 +1 位作者 李杨 于晓燕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1,共5页
以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钕盐(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一氯二乙基铝(简称Cl)为催化剂,对异戊二烯(Ip)进行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制条件和聚合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 以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钕盐(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一氯二乙基铝(简称Cl)为催化剂,对异戊二烯(Ip)进行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制条件和聚合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催化剂配制过程中,c(Ip)/c(Nd)越大,陈化温度越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越窄;陈化温度越高,陈化时间越长,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珚n)越大;c(Al)/c(Nd)越大,聚合物的M珚n越小,分子量分布越宽;聚合温度越高,聚合物的M珚n也越小,但分子量分布基本不变,其值为2.0~2.2;聚合物的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基本不受反应条件的影响,为95.5%~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钕系催化剂 聚异戊二烯 顺式-1 4-结构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有机磷酸稀土催化体系合成超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尊燕 刘海燕 +3 位作者 袁本福 王玉强 陈双喜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86,共5页
以有机磷酸酯钕(简称Nd)为主催化剂、二异丁基氢化铝(简称Al)和氯化二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进行1,3-丁二烯(Bd)的聚合,制备了超高顺式含量的聚丁二烯橡胶,考察了Bd聚合影响因素,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了聚合... 以有机磷酸酯钕(简称Nd)为主催化剂、二异丁基氢化铝(简称Al)和氯化二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进行1,3-丁二烯(Bd)的聚合,制备了超高顺式含量的聚丁二烯橡胶,考察了Bd聚合影响因素,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二元陈化过程中加入单体Bd/Nd(摩尔比)10~20,且在Al/Nd(摩尔比)为4~10、温度为-30~30℃、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所制得聚丁二烯橡胶的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均超过99%,最高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钕 烷基铝 二元陈化 丁二烯 聚丁二烯 顺式-1 4-结构
下载PDF
二元三氟甲磺酸稀土催化体系合成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尊燕 代全权 +5 位作者 刘海燕 张国震 王玉强 陈双喜 王胜伟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用以Nd(CF3SO3)3·3 TBP(简称Nd,其中TBP为磷酸三丁酯)为主催化剂、Al(i-Bu)2H(简称Al)为助催化剂、己烷(Hex)为溶剂,在少量单体1,3-丁二烯(Bd)存在下配制的催化体系催化Bd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制方式、单体加入量、Al/N... 用以Nd(CF3SO3)3·3 TBP(简称Nd,其中TBP为磷酸三丁酯)为主催化剂、Al(i-Bu)2H(简称Al)为助催化剂、己烷(Hex)为溶剂,在少量单体1,3-丁二烯(Bd)存在下配制的催化体系催化Bd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制方式、单体加入量、Al/Nd(摩尔比,下同)、催化剂用量、陈化温度、陈化时间等对Bd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料顺序为Nd+ Bd+ A1+ Hex,Bd/Nd(摩尔比)为10、Al/Nd为15 ~ 20、Nd/Bd(摩尔比)为8x10-5,50℃陈化1.0h的条件下,聚丁二烯橡胶收率可达75.0%以上,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高达9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系催化剂 烷基铝 三氟甲磺酸 聚丁二烯橡胶 顺式-1 4-结构 收率
下载PDF
用混合配体稀土催化剂制备窄分子量分布高顺式聚丁二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强 林曙光 +4 位作者 张凯 郭中台 高可可 胡雁鸣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共4页
以混合配体磷酸酯钕(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二甲基二氯硅烷(简称Cl)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该催化剂在n(Al)/n(Nd)为10时即有高活性,所得聚合物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指数小于2.0)和高顺式-1,4-结构立构规整性(摩尔分... 以混合配体磷酸酯钕(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二甲基二氯硅烷(简称Cl)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该催化剂在n(Al)/n(Nd)为10时即有高活性,所得聚合物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指数小于2.0)和高顺式-1,4-结构立构规整性(摩尔分数99%左右)。考察了n(Al)/n(Nd)、n(Cl)/n(Nd)、Cl种类、陈化时间及聚合温度和时间等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随着n(Al)/n(Nd)和n(Cl)/n(Nd)的增大以及陈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同时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普遍下降,分子量分布变宽;聚合物的顺式-1,4-结构含量基本不受反应条件的影响,均为摩尔分数99%左右,表明所形成的活性中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系催化剂 聚丁二烯 顺式-1 4-结构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用新型钕系催化剂体系催化合成超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
6
作者 张秀慧 董静 +4 位作者 李旭 李伟天 王凤 刘恒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由改性新癸酸钕[(m-Nd(vers)_(3))]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和氯源组成的催化体系研究了丁二烯的聚合反应行为,考察了三异丁基铝用量、氯源结构、聚合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丁二烯聚合活性、顺式-1,4-结构选择性和... 采用由改性新癸酸钕[(m-Nd(vers)_(3))]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和氯源组成的催化体系研究了丁二烯的聚合反应行为,考察了三异丁基铝用量、氯源结构、聚合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丁二烯聚合活性、顺式-1,4-结构选择性和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m-Nd(vers)3/三异丁基铝/倍半乙基氯化铝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可得到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超高顺式-1,4-结构(最高摩尔分数可达99.2%)、高分子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0^(5)~4.12×10^(5))和窄分子量分布(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5)的聚丁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稀土钕催化剂 丁二烯 顺式-1 4-结构 聚合活性 三异丁基铝 倍半乙基氯化铝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稀土顺丁橡胶BRNd 40和BRNd 60性能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赫炜 朱寒 +1 位作者 刘天保 吴一弦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3-370,共8页
考察了稀土顺丁橡胶BRNd 40和BRNd 60的生胶微观结构、加工性能、混炼胶性能及硫化胶性能,并与国外同类产品NdBR-C-277及NdBR-E-371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稀土顺丁橡胶的顺式-1,4-结构质量分数仅提高2%,即有利于缩短特征应力弛豫时... 考察了稀土顺丁橡胶BRNd 40和BRNd 60的生胶微观结构、加工性能、混炼胶性能及硫化胶性能,并与国外同类产品NdBR-C-277及NdBR-E-371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稀土顺丁橡胶的顺式-1,4-结构质量分数仅提高2%,即有利于缩短特征应力弛豫时间,改善生胶加工性能和在塑炼过程中的抗剪切降解性能。BRNd 60、BRNd 40与NdBR-C-277及NdBR-E-371均具有优良的混炼加工性能,无机填料在橡胶中的分散效果良好,且前二者炭黑结合胶含量更高。适当加宽分子量分布,也有利于改善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BRNd 60、BRNd 40与NdBR-C-277及NdBR-E-371的硫化胶均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低生热、耐屈挠及耐磨性,且BRNd 60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催化剂 稀土顺丁橡胶 顺式-1 4-结构 分子量分布 滚动阻力 抗湿滑性
下载PDF
钛系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戴立平 李尚英 +2 位作者 刘继红 陈移姣 张建国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39-342,共4页
以异戊二烯(Ip)为单体,Al(i-Bu)3(简称Al)/TiCi4(简称Ti)为催化剂(以100 g Ip计,Al、Ti的用量分别为2.27~3.77 mmol、4.08~6.81 mmol),芳香醚为活化剂,合成了异戊二烯橡胶(IR),考察合成钛系IR的影响因素,并将合成的钛系IR与日本Zeon... 以异戊二烯(Ip)为单体,Al(i-Bu)3(简称Al)/TiCi4(简称Ti)为催化剂(以100 g Ip计,Al、Ti的用量分别为2.27~3.77 mmol、4.08~6.81 mmol),芳香醚为活化剂,合成了异戊二烯橡胶(IR),考察合成钛系IR的影响因素,并将合成的钛系IR与日本Zeon公司生产的钛系IR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Al/Ti/芳香醚体系,可合成出顺式-1,4-结构质量分数大于97.00%的IR,适宜的Al/Ti(摩尔比)为0.9~1.2;合成的钛系IR的顺式-1,4-结构含量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与Zeon公司生产的钛系IR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橡胶 铝-钛催化体系 顺式-1 4-结构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用二[二(2-乙基己基)磷酸]异辛酸钕盐/氢化二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体系制备高顺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文洁 惠林海 +3 位作者 张璐 高可可 胡雁鸣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5-249,共5页
以二[二(2-乙基己基)磷酸]异辛酸钕盐[Nd(P_(204))_2EHA,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用量、n(Al)/n(Nd)和共聚单体比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n(Al)/n(Nd)... 以二[二(2-乙基己基)磷酸]异辛酸钕盐[Nd(P_(204))_2EHA,简称Nd]/氢化二异丁基铝(简称Al)/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用量、n(Al)/n(Nd)和共聚单体比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n(Al)/n(Nd)为10时即具有高活性,且所得共聚物具有高的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大于10×10~4)和窄分子量分布(分布指数小于2.0),特别是其中的丁二烯和异戊二烯链节的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均超过了97%。随n(Al)/n(Nd)增大,聚合物的收率增加,同时由于链转移反应增强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随着共聚单体中丁二烯用量的增加,共聚物中异戊二烯链节的顺式-1,4-结构含量增加,而丁二烯链节基本不变,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保持在约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系催化剂 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顺式-1 4-结构 立构规整性 共聚合
下载PDF
顺式结构对窄分布稀土顺丁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玉萍 何文衡 +2 位作者 薛文慧 梁胜凯 唐天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对自制的三个窄分布稀土顺丁橡胶试样进行了结构剖析,研究了其顺式-1,4-结构含量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试样均为窄分布的顺丁橡胶(分子量分布指数在2.55~2.74),生胶门尼黏度在45±5,其中顺式-1,4-结构含量较高者略大;均具有... 对自制的三个窄分布稀土顺丁橡胶试样进行了结构剖析,研究了其顺式-1,4-结构含量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试样均为窄分布的顺丁橡胶(分子量分布指数在2.55~2.74),生胶门尼黏度在45±5,其中顺式-1,4-结构含量较高者略大;均具有较好的焦烧安全性且硫化速率相当,与炭黑结合得较好;均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磨性和回弹性。随着顺式-1,4-结构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压缩生热和滚动阻力降低,耐动态疲劳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顺丁橡胶 顺式结构 窄分布 微观结构 加工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烷基铝催化异戊二烯顺式-1,4-/3,4-选择性聚合
11
作者 周振震 赵峻谊 +1 位作者 诸婷婷 龚狄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合成了6种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简称Co),并以Co/烷基铝(简称Al)为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制得聚异戊二烯,表征了配合物及聚异戊二烯,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铝氧烷(MAO... 合成了6种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简称Co),并以Co/烷基铝(简称Al)为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制得聚异戊二烯,表征了配合物及聚异戊二烯,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铝氧烷(MAO)、三异丁基铝[Al(i-Bu)_3]、氯化二乙基铝(AlEt_2Cl)、三乙基铝和三甲基铝5种助催化剂中,MAO和AlEt_2Cl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收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量分布较宽;当Al/Co为400(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5℃时聚合物收率可达到100.0%;不同结构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收率均超过85%,4种催化剂的顺式-1,4-选择性可大于80%,所制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4~14.5×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 烷基铝 异戊二烯 聚异戊二烯 顺式-1 4-结构 3 4-结构
下载PDF
磷酸酯钕催化体系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
12
作者 侯红霞 陈晓丽 +2 位作者 苏忠魁 焦俊卿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3-437,共5页
以Nd(P204)3(简称Nd)/Al(i-Bu)2H(简称Al)/Al(i-Bu)2Cl(简称Cl)为催化剂,对异戊二烯(Ip)进行聚合,考察了Ip聚合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Al/Nd(摩尔比)的增大,聚合收率增大,聚合物的... 以Nd(P204)3(简称Nd)/Al(i-Bu)2H(简称Al)/Al(i-Bu)2Cl(简称Cl)为催化剂,对异戊二烯(Ip)进行聚合,考察了Ip聚合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Al/Nd(摩尔比)的增大,聚合收率增大,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宽,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下降,但均在98%以上;随着Cl/Nd(摩尔比)的增大,聚合收率先增大后减小,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珚Mw)减小,分子量分布变宽,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略有下降,但均超过96%;随着三元陈化时间的延长,聚合收率减小,聚合物的珚Mw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顺式结构无明显变化;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收率先增大后减小,聚合物的珚Mw减小,分子量分布变宽,顺式-1,4-结构含量下降;在Al/Nd为5,Cl/Nd为2.5,三元陈化时间为60 min,聚合温度为30℃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达到9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钕 二异丁基氢化铝 二异丁基氯化铝 异戊二烯 高顺式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四元红外导引头抗干扰原理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邦荣 尹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提出了当前光电对抗环境下提高红外导引头抗干扰能力的必要性,给出了四元红外导引头的改进方案,分析了四元红外导引头的工作原理,探讨了该导引头的抗干扰原理及其技术实现问题。最后,在典型作战条件下对导弹的抗干扰概率进行了大量仿真... 提出了当前光电对抗环境下提高红外导引头抗干扰能力的必要性,给出了四元红外导引头的改进方案,分析了四元红外导引头的工作原理,探讨了该导引头的抗干扰原理及其技术实现问题。最后,在典型作战条件下对导弹的抗干扰概率进行了大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四元红外导引头后,导弹的抗干扰概率具有显著提高,该改进方案对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环境 四元红外导引头 抗干扰 仿真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速FFT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满峰 汶德胜 朱家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7期2657-2660,2672,共5页
针对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提出了4096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处理器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按频率抽取(DIF)基4算法和6级流水线结构,每级均采用FIFO存储器实现延迟功能,和四路转接器一起共同完成... 针对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提出了4096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处理器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按频率抽取(DIF)基4算法和6级流水线结构,每级均采用FIFO存储器实现延迟功能,和四路转接器一起共同完成序列的码位抽取。为了避免数据溢出,采用块浮点结构来表示数据,节省了器件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运算精度和实现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处理器的数据时钟频率和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 4蝶形运算 流水线结构 FPGA
下载PDF
红外诱饵弹对抗四元红外导引头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建 张宏宇 《光电技术应用》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介绍了红外制导导弹发展趋势和四元红外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目标定位方法、抗干扰原理及传统红外诱饵弹干扰方式失败原因.通过对红外诱饵脱离导弹视场时间进行理论计算,提出了增加投放红外诱饵弹数量、缩短投放间隔干扰四元红外... 介绍了红外制导导弹发展趋势和四元红外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目标定位方法、抗干扰原理及传统红外诱饵弹干扰方式失败原因.通过对红外诱饵脱离导弹视场时间进行理论计算,提出了增加投放红外诱饵弹数量、缩短投放间隔干扰四元红外导引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红外导引头 红外诱饵弹 对抗 抗干扰
下载PDF
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单元初始应力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鸿 张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0-93,共4页
提出一种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单元初始应力法,该法采用退化的1/4节点奇异单元,通过近裂尖最佳应力点应力进行求解,进而求得应力强度因子。采用单元初始应力法对有限尺寸中心穿透裂纹板受远场均布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数值分析... 提出一种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单元初始应力法,该法采用退化的1/4节点奇异单元,通过近裂尖最佳应力点应力进行求解,进而求得应力强度因子。采用单元初始应力法对有限尺寸中心穿透裂纹板受远场均布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数值分析得到的解与精确解相比,平面应变模型的相对误差为3.12%,三维模型的相对误差为3.26%。由该法计算的半椭圆表面裂纹板受远场均布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与手册解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2.28%。单元初始应力法与位移法相比,具有精度高、简捷、高效的特点,可以较为方便且精确地计算三维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1/4奇异单元 最佳应力点 单元初始应力法
下载PDF
用溶液型磷酸酯钕催化合成高顺式丁戊橡胶
17
作者 兰莹 张华强 +4 位作者 董静 张松波 刘丕博 胡雁鸣 周光远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73-377,共5页
使用溶液型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钕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氯化铝为第3组分,构建了均相磷酸酯稀土催化体系并用于催化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进行共聚合,研究了烷基铝和氯化铝的组成及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单体投料配比对共聚物性能的... 使用溶液型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钕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氯化铝为第3组分,构建了均相磷酸酯稀土催化体系并用于催化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进行共聚合,研究了烷基铝和氯化铝的组成及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单体投料配比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以高效催化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为具有立构规整性、窄分子量分布的高顺式无规丁戊橡胶;当烷基铝为二异丁基氢化铝时,催化体系表现出可逆配位链转移聚合特征,每一个钕原子可产生高达10.3条聚合物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戊橡胶 磷酸酯钕 顺式-1 4-结构含量 可逆配位链转移 丁二烯 异戊二烯 分子量及其分布
下载PDF
用脂肪烃溶液型磷酸酯稀土催化剂合成高顺式聚异戊二烯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俊 闫蓉 +4 位作者 杨广明 韩明哲 孙德 胡雁鸣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钕的己烷溶剂中加入少量二氯二甲基硅烷,对其在己烷溶剂中形成的低聚物解缔合,制备出溶液型磷酸酯钕。以溶液型磷酸酯钕Nd(P(204))3(简称Nd)/烷基铝(简称Al)/氯化合物(简称Cl)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考察了不... 在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钕的己烷溶剂中加入少量二氯二甲基硅烷,对其在己烷溶剂中形成的低聚物解缔合,制备出溶液型磷酸酯钕。以溶液型磷酸酯钕Nd(P(204))3(简称Nd)/烷基铝(简称Al)/氯化合物(简称Cl)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考察了不同烷基铝、氯源种类、Al/Nd、Cl/Nd及聚合温度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d/Al(i-Bu)3/Al(i-Bu)2Cl催化体系制备的聚合物相比于Nd/Al(i-Bu)2H/Al(i-Bu)2Cl体系具有更高的分子量,两种催化体系均可制得具有高顺式-1,4-结构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异戊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戊二烯 磷酸酯钕 顺式-1 4-结构含量 异戊二烯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由氮杂环配体控制结构的从三维骨架到二维层的Mn(Ⅱ)配位聚合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中轩 胡邦平 +1 位作者 欧春燕 林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2-987,共6页
在溶剂热体系中,将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H_(2)HIPA)和4,4′-二(1H-咪唑-1-基)-1,1′-联苯(4,4′-DIB)与Mn(Ⅱ)离子组装得到配合物Mn[(HIPA)(4,4′-DIB)](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单斜的P 2_(1)/c空间群,包含二核的Mn_(2)(CO_(2... 在溶剂热体系中,将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H_(2)HIPA)和4,4′-二(1H-咪唑-1-基)-1,1′-联苯(4,4′-DIB)与Mn(Ⅱ)离子组装得到配合物Mn[(HIPA)(4,4′-DIB)](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单斜的P 2_(1)/c空间群,包含二核的Mn_(2)(CO_(2))_(4)结构单元.HIPA 2-连接Mn_(2)(CO_(2))_(4)形成二维结构,4,4′-DIB进一步将该二维结构连接成pcu型的柱层式框架.在相似的合成条件下,用(E)-1,2-双(吡啶-4-基)乙烯(DPEE)代替4,4′-DIB,得到配合物Mn[(HIPA)(4,4′-DIB)]·x Guest(2).配合物2结晶于单斜的P 21/c空间群,结构中的Mn(Ⅱ)中心与羧基形成Mn_(2)(CO_(2))_(4)次级结构单元.配合物2的结构是一个具有sql网络的二维结构.氮杂环配体的结构差异使Mn_(2)(CO_(2))_(4)单元在配合物1中是立体构型,而在配合物2中为平面结构;Mn_(2)(CO_(2))_(4)的不同构型导致配合物1和2的结构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 Mn_(2)(CO_(2))4单元 柱层式结构 配体效应
下载PDF
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抗折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昕 陈莹莹 +1 位作者 马小青 张怀勤 《口腔生物医学》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的抗折性能。方法:运用CAD/CAM系统设计并制作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利用一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来修复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根据不同基底冠厚度设计分为0.6 mm组和0.7 mm组,每组... 目的:研究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的抗折性能。方法:运用CAD/CAM系统设计并制作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利用一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来修复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根据不同基底冠厚度设计分为0.6 mm组和0.7 mm组,每组6个。将所有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粘固于模型上,进行力学加载至断裂。记录所有固定桥的临界载荷,将两组临界载荷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厚度的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临界载荷分别为:0.6 mm组为(1 070.5±139.3)N,0.7 mm组为(1 217.3±120.5)N,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界载荷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后牙四单位氧化锆固定桥基底支架的临界载荷均大于口腔最大咬合力(888 N),抗折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四单位固定桥 抗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