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受试者口服异丙肌苷片的药动学 被引量:3
1
作者 阙小亭 丁娅 +3 位作者 杭太俊 王珵 王玉 陈沄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8-742,共5页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异丙肌苷片(1.0 g)的药动学特征,并考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对其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2组,I组空腹、II组进食后均分别口服异丙肌苷片(1.0 g),服药后0~24 h...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异丙肌苷片(1.0 g)的药动学特征,并考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对其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2组,I组空腹、II组进食后均分别口服异丙肌苷片(1.0 g),服药后0~24 h内间隔采集血样,停药1 wk后进行交叉试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血浆中N,N-二甲氨基-2-丙醇(Dip)和4-乙酰氨基苯甲酸(PACBA)的浓度。结果空腹和进食后单剂量口服异丙肌苷片,Dip的ρmax分别为(1.6±s 0.4)和(1.7±0.6)mg.L-1;tmax分别为(1.4±0.8)和(1.8±1.2)h;t1/2分别为(3.7±0.7)和(3.6±0.7)h;MRT分别为(5.6±1.0)和(5.8±1.1)h;AUC0~24分别为(7.9±1.8)和(8.0±1.9)mg.h.L-1。PACBA的ρmax分别为(9±4)和(3.4±1.7)mg.L-1;tmax分别为(0.59±0.20)和(1.5±1.1)h;t1/2分别为(1.02±0.24)和(1.2±0.4)h;MRT分别为(1.46±0.29)和(2.4±0.7)h;AUC0~24分别为(10±4)和(7.6±1.8)mg.h.L-1。结论异丙肌苷血浆样品LC-MS/MS、HPLC测定法专属、灵敏、准确,适用于异丙肌苷的临床药动学研究。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对Dip的药动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PACBA的吸收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肌苷 N N-二甲氨基-2-丙醇 4-乙酰氨基苯甲酸 药动学 食品药物相互作用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鸡蛋中4-乙酰氨基苯甲酸的残留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玲 刘雨昕 +3 位作者 刘善菁 陆桂萍 宋慧敏 曲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0-1106,共7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鸡蛋中4-乙酰氨基苯甲酸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通过式吸附净化和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定性定量测定,平行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4-乙酰氨基...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鸡蛋中4-乙酰氨基苯甲酸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通过式吸附净化和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定性定量测定,平行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4-乙酰氨基苯甲酸保留时间为5.6min,在2.5~5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回收率为70%~80%,定量限为2.5μg/kg。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为监测异丙肌苷的非法使用及鸡蛋中的残留监控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肌苷 4-乙酰氨基苯甲酸 鸡蛋 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4-乙酰氨基苯甲酸合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广礼 屈凌波 《河南化工》 CAS 2013年第6期25-26,共2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制备4-乙酰氨基苯甲酸条件,考察了高锰酸钾用量、硫酸镁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4-乙酰氨基苯甲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得出的产率为37.4%。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4-乙酰氨基苯甲酸 制备
下载PDF
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4
作者 贺丽敏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1期46-46,55,共2页
以4-氨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乙酸酐作酰化剂,经酰化反应制备了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一些工艺条件被探讨,目标物收率为96.6%。
关键词 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 酰化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