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风期间青藏高原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王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10月份的降水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类建立青藏高原雨季逐月降水量和6个地理、地形因子间关系模型,估算青藏高原地区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 利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10月份的降水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类建立青藏高原雨季逐月降水量和6个地理、地形因子间关系模型,估算青藏高原地区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建立的青藏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通过置信度0.95的检验,相对误差在20%内;受季风影响,高原东部地区降水呈现出南北差异,降水高值中心也出现北进-东移-南撤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季风水汽输送规律;地理因子、高度及局地地形因子对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降水量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下载PDF
三维离散元法中地下水及锚杆的模拟 被引量:15
2
作者 焦玉勇 葛修润 谷先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1,共6页
基于采用动态松弛法求解的三维离散单元法,提出了地下水、锚杆的三维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公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动态松驰 三维离散元法 地下水 锚杆
下载PDF
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俊 何川 +2 位作者 王闯 陈子全 唐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土压平衡盾构在自稳性较差的砂土地层施工时若仓内支护压力过小可能诱发掌子面失稳,应引起高度重视。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掘进与停机状态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建立了较为精细的土压盾构机模型并引入盾构动态施... 土压平衡盾构在自稳性较差的砂土地层施工时若仓内支护压力过小可能诱发掌子面失稳,应引起高度重视。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掘进与停机状态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建立了较为精细的土压盾构机模型并引入盾构动态施工过程,充分考虑了刀盘旋转切削土体与面板支撑对掌子面的影响,探讨了刀盘型式、隧道埋深以及刀盘转速等因素对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与失稳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解释了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机理。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考虑了土压盾构动态施工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研究成果可为确保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盾构隧道 掌子面稳定性 砂土地层 三维离散元 施工过程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掌子面稳定性室内试验与三维离散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俊 王闯 +2 位作者 何川 胡雄玉 江英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38-3046,3054,共10页
采用Φ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 采用Φ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土压盾构 掌子面失稳 室内试验 三维离散元 动态掘削
下载PDF
基于新型FMCW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大坝变形监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昊宇 周克勤 +1 位作者 宋亚腾 李莉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7,43,共6页
大坝变形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一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的大坝变形监测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拥有精度高、覆盖面大等优点。相较于国内通常使用的数据采集速度为5 min/组的意大利IBIS变形监测设备,采用新型的基于调频连续波(F... 大坝变形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一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的大坝变形监测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拥有精度高、覆盖面大等优点。相较于国内通常使用的数据采集速度为5 min/组的意大利IBIS变形监测设备,采用新型的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Fast-GBSAR设备对陆水大坝进行监测,取得了7 s/组的数据采集速度,对大坝在放水前后的变形进行分析,并与三维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数据融合。结果表明基于7 s/组的高速数据采集能力,Fast-GBSAR几乎可以做到对大坝变形的实时分析,在变形监测领域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大坝变形监测 精度分析 三维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夏季凝结潜热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6-334,共9页
结合青藏高原东部3″DEM和102个气象站46年(1961—2006)5—9月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逐年雨季降水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和分析了46a的雨季凝结潜热。结果表明:降水量估算模型的相关性显著... 结合青藏高原东部3″DEM和102个气象站46年(1961—2006)5—9月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逐年雨季降水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和分析了46a的雨季凝结潜热。结果表明:降水量估算模型的相关性显著,基本都通过0.05的信度检验值0.69、0.82、0.90;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凝结潜热总量变化在18.1×1020~26.8×1020J,并且有波动中增加的趋势;采用EOF分解和REOF分区,将高原东部划分为5个气候区,区域凝结潜热年际变化和第A、B、E区的凝结潜热变化有一致性,而与北坡第C、D区凝结潜热相差很大。由于高度、经度、坡度等对低海拔区降水的正调节作用,使得该区域的凝结潜热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降低;坡向对高海拔区域降水的正调节作用,纬度对降水的负调节作用,使得该区域的凝结潜热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凝结潜热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下载PDF
散粒体地层土压盾构掘进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俊 聂亮 +1 位作者 向龙 何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135,共8页
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开展了考虑动态掘进过程条件下的散粒体地层土压盾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首先建立与文献[14]室内模型试验相匹配的三维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采用验证的数值方法建立原型土压盾构... 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开展了考虑动态掘进过程条件下的散粒体地层土压盾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首先建立与文献[14]室内模型试验相匹配的三维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采用验证的数值方法建立原型土压盾构模型并在散粒体地层中掘进,探讨隧道埋深、地层特性以及施工扰动等因素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从颗粒运动层面解释隧道失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过程削弱掌子面稳定性,极限支护压力pf增加,影响程度与面板开口率和掘进状态相关。pf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砂土和砂卵石中pf随隧道埋深线性增加。当隧道埋深较大时,密实砂卵石地层中pf基本不再变化。当埋深较浅时,失稳区发展至地表,覆土厚度较大时拱顶上方形成稳定塌落拱,失稳区分布范围随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对散粒体地层中修建盾构隧道确保掌子面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地层 掌子面稳定性 盾构施工 三维离散元 土压平衡盾构
下载PDF
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艺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庆辉 刘汉东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介绍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工艺系统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包括堆场斗轮堆取料机正反转送料、CST在堆场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变轨铁牛在火车装车系统应用以及3-DEM转运点技术在输送系统的应用等。
关键词 散货码头 工艺系统 正反转送料 变轨铁牛 CST 3-dem
下载PDF
节理岩体中地下水流动的三维离散元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涛 项宇 李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对三维离散元中渗流计算模型,渗流几何模型与力学几何模型的结合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三维离散元中渗流计算与力学计算的耦合方法。将该计算方法应用到某地下洞室块体稳定计算中,分析了地下水作用和节理张开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 通过对三维离散元中渗流计算模型,渗流几何模型与力学几何模型的结合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三维离散元中渗流计算与力学计算的耦合方法。将该计算方法应用到某地下洞室块体稳定计算中,分析了地下水作用和节理张开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其结果是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离散元 渗流 节理张开度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元法的地下洞室定位块体地震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付广 王禹 +2 位作者 宋康林 刘继国 朱泽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3,28,共5页
为分析定位块体在不同支护工况下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动态稳定性响应,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实例,采用块体理论和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了安装间某典型定位块体数值模型,并将围岩模拟开挖位移与实测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论证块... 为分析定位块体在不同支护工况下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动态稳定性响应,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实例,采用块体理论和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建立了安装间某典型定位块体数值模型,并将围岩模拟开挖位移与实测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论证块体与结构面力学参数及相关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对比该定位块体在不同支护工况下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动态稳定性,结果表明,应用离散单元方法分析块体地震响应与稳定性是可行的,锚杆支护对定位块体具有较好的抗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块体理论 三维离散元法 地震响应 大岗山水电站
下载PDF
拱坝–坝肩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整体稳定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冲 侯艳丽 +2 位作者 金峰 王光纶 张楚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6-1232,共7页
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是模拟不连续介质力学行为的有效数值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采用显式差分方法和自动接触检索技术,故尤其适合于求解弹塑性、大变形和动力问题。首先介绍三维可变形离散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然后对拱坝–坝肩系统整体抗滑... 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是模拟不连续介质力学行为的有效数值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采用显式差分方法和自动接触检索技术,故尤其适合于求解弹塑性、大变形和动力问题。首先介绍三维可变形离散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然后对拱坝–坝肩系统整体抗滑稳定进行超载仿真分析和强度折减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超载计算时,拱坝坝肩失稳可能性很小,但是,当水压超载到3.5~4.0倍时,坝体材料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受压屈服;强度折减计算时,当结构面强度折减3.5倍时,拱坝左坝肩在水压和渗压的作用下开始向下游坍塌,并最终导致拱坝失去支撑而溃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可变形离散元 抗滑稳定 溃坝
下载PDF
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1 位作者 何金梅 王小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6,共8页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及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量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逐年雨季降水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及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量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逐年雨季降水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开放度等6个地理、地形因子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三类区域在丰枯水年里的因子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此法建立的关于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20%,平均相对误差4.4%,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海拔低于1 400 m的第一类区域,主要受地形高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来改变旱涝年的降水分布特征,海拔高度大于3 600 m的第三类区域,主要受开放度和坡度的影响,其他区域主要受地形的海拔、经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高原季风是影响第三类区域水汽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季风加强时,开放度和经度的影响也随着加强,而坡度和海拔的影响减弱,从而使得水汽的局地性分布特征增强,东西分布差异加大,相应地局地降水分布特征加强,东西差异加大。地理地形因子影响大气的水汽输送和大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其对空间降水分配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降水量分布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丰、枯水年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DEM数据与全球开放DEM数据的误差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尚民 程维明 +1 位作者 蒋经天 沙文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8,共9页
全球开放DEM数据为数字地形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源。与已有的全球开放DEM数据相比,资源三号卫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好的现势性。将资源三号卫星生成的DEM数据与全球开放DEM数据进行误差对比则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 全球开放DEM数据为数字地形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源。与已有的全球开放DEM数据相比,资源三号卫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好的现势性。将资源三号卫星生成的DEM数据与全球开放DEM数据进行误差对比则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的全球DEM数据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西省中部太原市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生成DEM为参考数据,对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生成的DEM数据与全球典型的开放DEM数据(AW3D30、SRTM1和ASTER GDEM)的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获得了其在不同坡度等级下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平均绝对值、均方根值和标准偏差值。研究结果表明:①4种DEM数据的误差分布均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同时,平均误差接近于0 m,SRTM1和ASTER GDEM数据更是如此。因此均方根误差值与标准偏差值近似一致;②资源三号DEM具有最高的精度,误差最小(均方根误差4.6 m)。其次为AW3D30数据(均方根误差5.6 m)和SRTM1数据(均方根误差8.8 m)。ASTER GDEM数据误差最大(均方根误差12.6 m),精度最差;③资源三号DEM、SRTM1和ASTER GDEM数据的误差均随坡度的变大而增大,而AW3D30数据误差随着坡度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总体上,与其他3种DEM数据相比,资源三号DEM在所有坡度范围均具有最小的误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dem 全球开放dem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坡度 AW3D30 SRTM1 ASTER Gdem 太原市
原文传递
基于SRTM3的山区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段赛仙 施昆 卢作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8147-8153,共7页
山区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尤为明显,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及应用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化精度,研究在SRTM3数字高程模型的支持下,利用Lambertian模型、归一化模型、C校正方法对山区TM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实验。通过... 山区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尤为明显,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及应用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化精度,研究在SRTM3数字高程模型的支持下,利用Lambertian模型、归一化模型、C校正方法对山区TM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实验。通过比较分析影像的校正效果及对地形变量与影像校正前后的辐射亮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利用开源SRTM3地形数据对山区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除小部分区域由于SRTM数字高程模型本身的误差使得影像存在误校正外,利用SRTM3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校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3-dem 遥感影像 地形效应 地形校正
下载PDF
盾构刀盘形式对砂卵石地层扰动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贺少辉 李承辉 +3 位作者 马腾 刘夏冰 汪大海 刘仰鹏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9-536,共8页
盾构刀盘形式的选择是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现场原位监测等方法,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颗粒流动和地表沉降的... 盾构刀盘形式的选择是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现场原位监测等方法,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颗粒流动和地表沉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通过室内大直径(300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砂卵石地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和EDEM离散元三轴数值试验,标定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需要的参数。2)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面板式刀盘盾构和辐条式刀盘盾构三维机械模型。3)将盾构三维机械模型导入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面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砂卵石地层扰动状态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机制。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刀盘前方、上方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为(0.3~0.5)D(D为刀盘直径);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不足面板式刀盘的1/3,且扰动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铁 砂卵石地层 土压平衡盾构 面板式刀盘 辐条式刀盘 地层扰动 三轴压缩试验 三维离散元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境外区域资源三号DEM与SRTM1 DEM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维灿 苏梓璇 +2 位作者 武文娇 赵尚民 王馨爽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2,共9页
将资源三号DEM和全球开放DEM进行全面的精度评估和对比分析,能有效促进其改进、推广和应用。文章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典型区域为例,基于ICESat/GLA 14测高数据,利用平均误差、绝对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偏差四项统计指标,对资源三... 将资源三号DEM和全球开放DEM进行全面的精度评估和对比分析,能有效促进其改进、推广和应用。文章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典型区域为例,基于ICESat/GLA 14测高数据,利用平均误差、绝对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偏差四项统计指标,对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生产的DEM(ZY3-DEM)与SRTM1 DEM的质量进行对比,并分析不同坡度等级和土地覆盖类型下的绝对垂直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布。结果表明:1)ZY3-DEM的质量较好,绝对垂直精度和相对精度均优于SRTM1 DEM。2)两种DEM数据的绝对垂直误差和点对坡度误差统计指标随着坡度的增长都呈现出逐渐增大;而错误的坡度方向比率与坡度等级的变化规律相反。除SRTM1 DEM的绝对垂直精度在坡度小于3°的平坦地区高于ZY3-DEM之外,在其他坡度区域ZY3-DEM的精度均高于SRTM1 DEM。3)除耕地区域外,ZY3-DEM的绝对垂直精度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均高于SRTM1 DEM;除人造地表区域外,ZY3-DEM的相对精度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均高于SRTM1 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dem SRTM1 绝对垂直精度 相对精度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下载PDF
运煤系统清洁转运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济川 《南方能源建设》 2019年第2期43-48,共6页
[目的]煤尘污染主要发生在燃煤转运点处,传统转运设备及除尘技术无法有效控制。文章旨在研究当前几种新型清洁转运技术,以从根本上控制煤尘污染、满足环保标准要求。[方法]在总结污染源及当前技术缺陷的基础上,针对干雾抑尘、IFT(3-DEM... [目的]煤尘污染主要发生在燃煤转运点处,传统转运设备及除尘技术无法有效控制。文章旨在研究当前几种新型清洁转运技术,以从根本上控制煤尘污染、满足环保标准要求。[方法]在总结污染源及当前技术缺陷的基础上,针对干雾抑尘、IFT(3-DEM)、无动力除尘导料槽等清洁转运新技术的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实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研究表明:清洁转运新技术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能有效控制燃煤转运过程中煤尘污染,实际效果满足环保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清洁转运新技术能解决煤尘污染面临的环保问题,推荐在项目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污染 清洁转运 干雾 IFT(3-dem) 经济性
下载PDF
新型转运点技术在运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小平 陈炎临 《广西电力》 2009年第5期69-71,77,共4页
介绍了新型3-DEM(three discrect element mthods即三维分散物料集流)转运点技术在落煤管、导料槽、皮带纠偏等部分的设备布置,详细分析其在堵煤防治、粉尘治理、皮带跑偏治理上的技术特点,并通过湖南鲤鱼江电厂的改造应用,总结了3-DEM... 介绍了新型3-DEM(three discrect element mthods即三维分散物料集流)转运点技术在落煤管、导料槽、皮带纠偏等部分的设备布置,详细分析其在堵煤防治、粉尘治理、皮带跑偏治理上的技术特点,并通过湖南鲤鱼江电厂的改造应用,总结了3-DEM转运点技术在运煤系统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煤系统 3-dem技术 较运点技术
下载PDF
三维建模道路地形三维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亮 沈蕴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10期71-74,M0008,共5页
研究一种可以适用于道路地形三维建模的DEM可视化模型精度优化方案。通过对道路地形三维DEM模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发现在不改变当前基于无人机航测遥感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充分优化后置数据平差算法,引入带有数据卷积功能的多列神经... 研究一种可以适用于道路地形三维建模的DEM可视化模型精度优化方案。通过对道路地形三维DEM模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发现在不改变当前基于无人机航测遥感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充分优化后置数据平差算法,引入带有数据卷积功能的多列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基于多种测量技术的混合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平差的数据精度提升2个数量级。在仿真试验中表明,在可视化结果中的长度截取误差、以及基于上述长度截取过程获得的工程量计算误差、材料费计算误差、工程总造价误差等方面,优化算法分别将数据精度提升90.7%、86.0%、87.6%、79.3%。最终认为,虽然该方案尚未被工程测量相关国家标准接纳和支持,但单纯从数据角度分析,该方案在公路规划设计领域的工程测量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em模型 道路工程 地形测量 三维可视化 机器学习
下载PDF
3-DEM转运点技术在散货卸船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自韧 洪斌 李世民 《起重运输机械》 2013年第10期92-95,共4页
通过对不同物料的密度、粒度以及含水量等的分析,建立三维模型,采用3-DEM分散物料汇集技术以及离散元方法对散货卸船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整个过程实施EDEM运行状态仿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带式输送系统中存在的堵料、洒料、扬尘、跑偏等... 通过对不同物料的密度、粒度以及含水量等的分析,建立三维模型,采用3-DEM分散物料汇集技术以及离散元方法对散货卸船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整个过程实施EDEM运行状态仿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带式输送系统中存在的堵料、洒料、扬尘、跑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3-dem分散物料汇集技术 离散元方法 带式输送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