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用螺旋CT在适形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峰 唐焱 +1 位作者 徐艳珍 朱海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729-2732,共4页
目的:分析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时各种因素对放疗精度的影响,探索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放疗几何精确度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在放疗模拟定位过程中,使用诊断用螺旋CT对70例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制定三维治疗计划得到患者正、侧位DDR射... 目的:分析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时各种因素对放疗精度的影响,探索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放疗几何精确度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在放疗模拟定位过程中,使用诊断用螺旋CT对70例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制定三维治疗计划得到患者正、侧位DDR射野方向照片,在X线模拟定位机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头颈部肿瘤靶中心点偏差小于3mm,胸部肿瘤、腹部和盆腔肿瘤,靶中心点偏差均小于5 mm。结论:使用诊断用螺旋CT模拟定位时,选择正确的体位固定技术、采用合适的CT扫描参数可以提高的适形放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用螺旋CT 三维适形放疗 靶中心验证 体位固定技术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郭萍 袁志平 《肝脏》 2020年第12期1269-1271,1285,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56)与单纯TACE组(n=68)。联合组接受TACE与三...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56)与单纯TACE组(n=68)。联合组接受TACE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单纯TACE组仅接受TAC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早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随访1年后两组存活情况。结果联合组早期治疗有效率为73.21%(41/56)高于单纯TACE组早期有效率52.94%(36/68)(P<0.05)。联合组中放疗期间总放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3.93%(19/56),其中发生急性放射性胃炎、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白细胞计数低于2.5×109/L的患者各1例,占比1.79%(1/56),两组治疗1年后总存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在TACE基础上增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能明显提高早期临床疗效,无严重放疗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 放疗 肝癌 TACE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种剂量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翠翠 卢晓军 赵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2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剂量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Ⅲ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9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54、62、68 Gy的3D-CRT治... 目的:比较3种剂量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Ⅲ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9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54、62、68 Gy的3D-CRT治疗及同步化疗。比较3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状况及安全性。结果:全部患者放疗2个月后无1例肿瘤进展,疾病控制率100%。低剂量组客观缓解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全部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截止至2020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2.5~49.5个月),低、中、高剂量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5.16个月(95%CI:8.33~22.89)、28.06个月(95%CI:13.98~42.09)、23.33个月(95%CI:10.06~36.80)。中剂量组中位OS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安全性方面,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食管穿孔、放射性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低剂量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对于Ⅲ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62 Gy放疗剂量的3D-CRT综合效果最优,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时间较满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疗剂量 同步放化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分割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正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拾的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CF)、普通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F)、三维适形常规分割(3D-CF)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3D-LCAHF)4个治疗组,观察比较治疗后各组的...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拾的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CF)、普通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F)、三维适形常规分割(3D-CF)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3D-LCAHF)4个治疗组,观察比较治疗后各组的缓解率、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放射副作用及转移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接受完相应的疗程后,4组总缓解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完全缓解率(CR)上,LCAHF组显著优于CF组(P<0.05);3D-LCAHF组显著优于3D-CF组(P<0.05);而CF与3D-CF组之间以及LCAHF与3D-LCAHF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疗效结果表明,1年生存率4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CAHF、3D-CF和3D-LCAHF组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CF组(P<0.05)。采用后程加速治疗方案的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常规治疗组(P<0.05);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组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急性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P<0.05);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方案的治疗组的转移复发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技术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食管癌,在近远期疗效以及放射治疗相关副作用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上可以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 后程加速 超分割 疗效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艳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开展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放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全部患者均开展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开展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放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全部患者均开展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在手术后,将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三维调强放疗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肺受量、心脏指数、靶区剂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V5、V10、V20、V30、V40及V50方面,试验组肺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V30、V40及V50方面,试验组心脏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在对侧乳腺平均剂量方面,试验组心脏受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115、V110及V105方面,试验组靶区剂量相较于常规组低;在靶区适形性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在均匀指数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下降及放射性食管炎出现率方面,试验组患者分别是10.00%、12.50%、30.00%、2.50%,常规组患者分别是45.00%、47.50%、62.50%、25.00%,试验组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选择三维调强放疗,能够降低肺部损伤、心脏损伤及靶区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满足临床对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维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肺受量 不良反应 靶区剂量学
下载PDF
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原锦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7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探讨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双螺旋CT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及三维挡块切割机通过网络连成一体分别对49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模制作、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切割、制作铅挡块并进... 目的:探讨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双螺旋CT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及三维挡块切割机通过网络连成一体分别对49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模制作、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切割、制作铅挡块并进行验证。结果:49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通过CT模拟过程,成功率达100%。其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头颈部肿瘤误差(1.0±0.3)mm;胸部肿瘤误差(3.0±0.3)mm;腹部肿瘤误差(2.5±0.2)mm;盆腔肿瘤误差(2.0±0.4)mm。结论:CT模拟过程是三维适形放疗的重要环节,误差小,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为保证CT模拟过程准确,放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三维CT模拟技术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Philips Big Bore CT配合高压注射器的模拟定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宁瑞霞 李永利 +2 位作者 师秀国 江珂 张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Philips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配合强化扫描技术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患者应用Philips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和安科公司ASA-200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进行强化扫描,全程由主管医生陪护。结果:115例... 目的:探讨Philips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配合强化扫描技术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患者应用Philips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和安科公司ASA-200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进行强化扫描,全程由主管医生陪护。结果:115例患者顺利完成CT模拟定位强化扫描,与CT平扫相比良好地显示了肿瘤区(GTV),满足三维适形放疗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精确勾画靶区的要求。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时应用Philips Big Bore CT模拟定位机是完成各种复杂被动体位及同步固定模具扫描的基本保证,同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强化扫描技术是精确勾画肿瘤区(GTV)、提高肿瘤放疗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大孔径CT 模拟定位 CT强化扫描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CC、CYFRA21-1、TSGF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严俊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放疗方法分为三维适形组(n=62)与调强放疗组(n=68),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放疗方法分为三维适形组(n=62)与调强放疗组(n=68),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调强放疗组血清SCC、CYFRA21-1、TSGF水平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胶质瘤的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对比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疏云 王洪云 +4 位作者 叶敏发 吴燕玲 陶黎明 胡贤春 邹彩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10-2711,2714,共3页
目的以普通放疗为对照,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的疗效,比较两种放疗剂量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7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放疗方式分为普放组与适形组。分析两种放疗模式对相同病理分级患... 目的以普通放疗为对照,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的疗效,比较两种放疗剂量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7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放疗方式分为普放组与适形组。分析两种放疗模式对相同病理分级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三维适形放疗与普通放疗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低级别胶质瘤(I+II级)三维适形和常规放疗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别胶质瘤(III+IV级)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患者(P<0.05)。适形组高颅压及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普放组(P<0.05)。适形组靶区(包括PTV1和PTV2)Dmean、CI均显著高于普放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内剂量及适形度显著优于普通放射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三维适形放疗不良反应更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脑胶质瘤 预后 剂量学
下载PDF
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华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8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单盲的方法入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 目的:探索分析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单盲的方法入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步口服替吉奥治疗,观察统计两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R为48.57%,DCR为80.00%,治疗后KPS评分为(96.38±11.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00%、40.00%、(69.80±12.49)分,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4%,低于观察组的59.92%,但是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口服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胃癌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高-低氧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孝娟 黄勇 毕金玲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探讨吸氧疗法对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增敏作用。收集我院72例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高低氧疗36例,对照组为单纯放疗36例;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剂量为57.6~64 Gy(1.8~2.0 Gy... 本文探讨吸氧疗法对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增敏作用。收集我院72例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高低氧疗36例,对照组为单纯放疗36例;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剂量为57.6~64 Gy(1.8~2.0 Gy/32次);治疗组患者在每日开始行三维适形放疗前予以5 L/min流量吸氧2小时,随后给予放疗,放疗结束后持续予以3 L/min低流量氧疗至下次放疗前2小时;对照组只行单纯性放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上均差异明显(p<0.05),近期缓解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3%和57.6%,两组差异明显(p<0.05);1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高低氧治疗能提高近期有效率,同时在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方面能减轻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临床可以考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高低氧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改良常规放疗结合简易常规3D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浩 郎锦义 +3 位作者 李志琳 王冀川 杨家林 石彬 《四川肿瘤防治》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易而经济、国内易推广的有较佳疗效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 ,5 0例首程根治自愿的鼻咽癌患者用面膜固定技术 ,先用面颈联合野同中心两野相对放射达DT40Gy~ 43 2Gy后... 目的 :探索一种简易而经济、国内易推广的有较佳疗效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 ,5 0例首程根治自愿的鼻咽癌患者用面膜固定技术 ,先用面颈联合野同中心两野相对放射达DT40Gy~ 43 2Gy后缩野避脊髓 ,并根据肿瘤影像学的形态 ,个体化地制作三维模拟不规则的低熔点铅块 ,加照鼻前野和 /或头顶野 ,用常规三维 ( 3D)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法追加剂量 ,总DT70Gy~ 79 8Gy。随访时间 9~3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8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近期随访表明 ,局部控制率 10 0 % ;肿瘤组织有效生物剂量 (BED)在大体靶区体积 (GTV)剂量有所提高而临床靶区体积 (CTV)剂量有所降低 ;严重急性粘膜反应率有所降低 ,口干症状明显减轻 ,无重度口干患者。结论 :本文报道的方法可能在许多基层放疗单位推广 ,使用安全并可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鼻咽癌 患者 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随访时间 简易 膜反应 生物剂量 形态
下载PDF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莉 《智慧健康》 2020年第6期140-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和强调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实施强调放疗,对照组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 目的研究探讨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和强调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实施强调放疗,对照组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三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三年内的复发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均可以用在宫颈癌的治疗,但实施强调放疗技术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Thrombosi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14
作者 Ahmed Abo Gabal Mohamed Lotayef +3 位作者 Hoda Abd Elbaky Maha Hassan Heba Elzawahry Ekram Hamed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7年第6期579-590,共12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gain of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gain of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to evaluate the tolerance and toxicity of using such treat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Sixty two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between June 2013 and August 2015. The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 was the PVTT and the prescribed dose was 50 Gy/25 fraction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7.4 months. Results: The thrombus crude response rate was 40.4% and the only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sponse was the thrombus size. Responders had significant better survival compared to non-responders with a median survival of 12.5 and 8 months respectively (P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radio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afe treatment option for HCC patients with PVTT. It is effective not only for PVTT local control but also for survival, although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RTAL VEIN THROMBOSIS 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下载PDF
Curative 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of Non-Operated Prostate Adenocarcinoma at Pointe-a-Pitre University Hospital (Guadeloupe): About 29 Cases
15
作者 Ibrahima Thiam Kanta Ka +6 位作者 Awa Sadikh Badiane Mouhamadou Bachir Bâ El Hadj Amadou Sall Boucar Ndong Papa Ahmet Fall Mamadou Moustapha Dieng Papa Macoumba Gaye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21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strong>Context:</strong> <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imp... <strong>Context:</strong> <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improved the toxicities of radiotherapy. We are evaluating the 3D technique in prostate cancer.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aterials and Method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with 29 files. Survival was calculated by Kaplan-Meier method.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 collected 29 patient records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median age was 75 years with the following extremes: 54 years and 83 years. The median PSA level was 12 ng/ml with a range of 3.05 to 79 ng/ml. Gleason score analysis showed 6 patients (20.69%) with a score of 6 (3 + 3), 23 patients (79.31%) with a score of 7 including 12 patients (41.38%) with grade 3 and 11 patients (37.93%) with grade 4. The median dose delivered was 74 Gy, with a mean dose of 73.79 Gy and extremes of 70 Gy for the minimum and 76 Gy for the maximum. Hormone therapy was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in 17 patients (58.62%). Sev</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n patients (24.14%) had grade 1 acute bladder toxicity and one patie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3.45%)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ad grade 2 acute toxicity. Late bladder toxicity was grade 1 in 5 patient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17.24%), grade 2 in 3 patients (10.34%) and grade 3 in 1 patient (3.45%).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ate rectal toxicity, grade 2 in 3 patients (10.34%), grade 3 in 1 patient, was noted. Overall survival at 2 years was 100% and 89.65% at 5 years. Relapse-free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urvival at 2 years was 82.76% and 62.07% at 5 years. There were 3 deaths (10.34%) of which only one was related to prostate cancer.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Cancer 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SURVIVAL
下载PDF
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原锦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双螺旋CT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及三维挡块切割机通过网络连成一体分别对49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模制作、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切割、制作铅挡块并进... 目的:探讨CT模拟过程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双螺旋CT机、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及三维挡块切割机通过网络连成一体分别对49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模制作、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切割、制作铅挡块并进行验证。结果:49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通过CT模拟过程.成功率达100%。其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头颈部肿瘤误差1mm±0.3;胸部肿瘤误差3mm+0.3;腹部肿瘤误差2.5mm±0.2;盆腔肿瘤误差2mm±0.4。结论:CT模拟过程是三维适形放疗的重要环节,误差小,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为保证CT模拟过程准确,放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三维CT模拟技术
原文传递
肺癌应用常规放疗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优势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倩 杨春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9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应用常规放疗(CTP)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P)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3D-CRT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均采用美国RAHD 3D-CRT计划系统设计CTP和3D-... 目的探讨肺癌应用常规放疗(CTP)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P)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3D-CRT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均采用美国RAHD 3D-CRT计划系统设计CTP和3D-CRT计划治疗,观察CTP及3D-CRT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明显大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处方剂量下,3D-CRT CTV最大剂量和最小剂量明显低于CTP,平均剂量和95%体积剂量明显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肺和心脏体积明显小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食管体积略小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全肺照剂量V20、V30和平均肺剂量(MLD)与CTP大致相同,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脊髓照射最大剂量和心脏1/3体积照剂量明显低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食管照射最大剂量略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靶区适形指数和靶区均匀性指数明显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D-CRT可有效提高肺癌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降低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与CTP比较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分布
原文传递
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设计与正常组织保护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赖机 张秀萍 +3 位作者 李健 邓瑾 Ph.LABAT I.NATALIE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靶区设计与正常组织的保护.方法 10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人,T13N0M0,其中:T1:19例;T2:70例;T3:16例.平均年龄69.6岁.Gleason≥7:39例;PSA≥10:69例.所有病人接受直线加速器1...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靶区设计与正常组织的保护.方法 10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人,T13N0M0,其中:T1:19例;T2:70例;T3:16例.平均年龄69.6岁.Gleason≥7:39例;PSA≥10:69例.所有病人接受直线加速器10MV X线全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设定两个临床靶体积(CTV)即CTV1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和CTV2只包括前列腺腺体.相应治疗靶体积(PTV1和PTV2)分别是在相应CTV基础上外放15mm,在与直肠交界处减少5mm.危险器官直肠壁5 mm,膀胱7 mm.处方剂量PTV1最小剂量为45~50.4Gy,PTV2为70~73.8 Gy(75.5Gy在ICRU剂量点).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3.5个月,出现16例(13.5%)和8例(7.8%)膀胱和直肠Ⅱ级反应,无膀胱和直肠Ⅲ级反应.结论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可有效减少膀胱与直肠组织受照体积与剂量,相邻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治疗顺应性,有利于提高前列腺局部放疗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不良作用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晶 何学军 +2 位作者 路逵 包赟 陈珏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3期2442-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直肠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三维适...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直肠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瘦素、VEGF水平;随访1、2、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瘦素、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年,研究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年,研究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降低直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水平,提高血清瘦素水平,还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三维适形放疗 癌胚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瘦素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Ⅱa期及以上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志强 黄燕 胡小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39-40,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Ⅱa期及以上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实施普通放疗,对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Ⅱa期及以上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实施普通放疗,对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困难、呃逆、口干及食欲下降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抑制、肺纤维化和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Ⅱa期及以上食管癌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普通放疗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老年 Ⅱa期 食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